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改善和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关键,以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恢复生态、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渭北西部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为例,对陕西千阳县冉家沟小流域进行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包括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生态类型的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优化及土地利用的生态设计与规划等。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综合治理效益遥感监测研究技术总结李天杰(北京师范大学环保所,北京100875)郭立民(山西省农业遥感应用科学研究所)朱启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编者按黄土高原重点小流域治理试验示范区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效益的遥感监测(75-...  相似文献   

3.
杨倩  李锐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1):170-175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5户农户监测资料表明,经过20 a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户的经营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建立起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根据25户农户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建议黄土高原沟壑区同类型地区发展中需注意如下问题: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是建立该区域高效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王东沟小流域实施综合治理10年来成效显,体现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显变化,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开发利用,小流域沟坡防蚀道路网建成,粮食单产10年平均3750kg/hm^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0增加到1313元,水土流失量由原来的1860t/(km^2.a)控制在800t/(km^2.a)以下,林草覆盖率由18  相似文献   

5.
以桓仁满族自治县臭里头小流域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社会、经济、水保生态和防洪减灾等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然后结合该小流域实际状况、治理目标以及灾害特点,运用模糊数学法定量评价了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反映流域治理的各个方面,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臭里头小流域在2010—2015年的单项效益与综合治理效益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并以经济与防洪减灾效益最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依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调查、监测资料和研究成果,建立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07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在这20余年中呈增长态势,分别于1991年、1998年、2003年达到峰值点.影响区域土地利用效益值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的果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总结已有水土保持综合平价指标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及治理特点,遴选9个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两个典型小流域的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关键措施与组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 4条典型小流域的调查和治理模式的分析评价与系统研究 ,提出了适应于该地区的治理开发模式 ,初步确定了小流域不同单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及其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征,介绍该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成就。根据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理论与实践,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及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概念;研究了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建议退耕还林还草与沟道工程措施结合,加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系统研究;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基础上,加强中尺度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和科学评估生态恢复的环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0.
浙西山区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浙西上梧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措施,采用层次分析及模糊综合分析相结合方法,建立了该小流域生态恢复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欧式距离模型结合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是检验与衡量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果的有效手段。在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内涵的基础上,从综合效益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与实践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的分类、效益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几个方面,对未来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水平,促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三大效益,从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和机制的角度,构建了包含环境容量综合指数、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小流域综合治理特征和相关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程度划分6个级别。同时通过小流域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为促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多指标综合效益的系统评价问题,评价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则与所选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有着直接关系。在对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过程,以利于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单家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7年的综合治理效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研究表明:单家店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其中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指数分别增加了71.0%、25.6%、16.8%,相对于项目实施前综合效益指数提高了39.2%;可为单家店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陕南秦巴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窑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基础资料的收集,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该示范区的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窖沟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6年、2007年、2008年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55,65,77,生态经济系统进入初级良性循环阶段。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效益指数分别从2006年的58,81增加到2008年的98和100。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评价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哈尔滨市石人沟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7a的综合治理,该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达到了中级水平。该评价法简单易行,层次清楚,系统全面,为科学地评优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有代表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对4种治理模式:1. 三道防线模式;2. 四个生态经济带模式;3. 多元小生态系统交错配置的经济生态农业模式;4. 全方位综合防治体系模式各加以分析,总结出依据小流域的不同地形地貌选定不同的治理模式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海沦市光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发展生态经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光荣小流域经过5 a的综合治理,经济系统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与土地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发展高质量生态农业是解决矛盾,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以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例,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水土综合治理模式及成效的梳理,分析论证了黄土高原水土生态建设与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分析、研究了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的常用指标,提出了小流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流域生态环境、农村环境和社会经济3类指标和17个子指标构成,从整体上反映小流域治理后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资源储备价值的增值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为小流域治理的规划、设计、环境质量评价和验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