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胶与胡椒复合种植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橡胶与胡椒间作栽培模式对于推动我国热区橡胶和胡椒2大产业的发展,以及改善长期单作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综述橡胶和胡椒2种间作物的生物学和养分吸收特性,评价2种作物间作的空间资源利用、小气候环境条件和土壤资源利用的适宜性和生产效率,并对橡胶与胡椒间作栽培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剖析.提出...  相似文献   

2.
作物生长离不开各种肥料.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栽培作物时。不但要考虑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同时还应根据土壤类型,搞好配方施肥,遵循养分最小定律,给土壤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以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栽培余料在蔬菜花卉栽培上的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栽培原料主要为作物秸杆、阔叶树木屑、棉籽壳、麦麸和畜粪等,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碳素营养和蛋白质、胺类等氮素营养组成,这些大分子养分一般很难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但经过食用菌栽培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除部分养分被菌丝利用外,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对这些大分子养分进行了有效分解,栽培余料中不但保留了大量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碳氮养分和大量的活菌丝体,而且食用菌栽培前的消毒灭菌过程还去除了其中的植物病虫源,使之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有机质来源。本试验比较了食用菌栽培余料用于园艺植物栽培、蔬菜基质栽培和基质育苗,对促进作物生长和防止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温室栽培散叶生菜养分吸收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菜为供试作物,进行了温室栽培生菜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菜是喜氮钾肥作物,在生菜的整个生育期不可缺氮。氮磷钾合理配施可促进生菜对养分的吸收,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生菜的N、P、K养分吸收比例区间在1:0.12~0.15:1.01~1.11。  相似文献   

5.
大棚、温室蔬菜生产,是北方延长春秋两季蔬菜供应的重要举措。随着实践经验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增加,棚室蔬菜生产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但是,由于连年的栽培,蔬菜作物不断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同时由于在施肥的种类、数量上没有按照土壤实际情况,实行配方施肥,存在着N、P、K和其它营养素比例失调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棚室蔬菜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土栽培是一种用营养液代替天然土壤作基质的栽培新技术.这种营养液可满足作物整个生命周期对水分、养分、氧气及温度的需求。简述了国外无土栽培的概况.介绍了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推进中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瓜为匍匐栽培作物,侧根较发达,对养分吸收的面广而相对较浅.辣椒为直立栽培作物,体形小,侧根不发达,生长势相对较弱,对养分吸收的面窄而相对较深.两种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套种,相互间影响较小,可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灌水效率、减轻病害和增产增收的目的。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西瓜小沟单两种植套种辣椒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郭玉刚 《新农业》2005,(11):38-38
所谓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体有益微生物的混合物.利用微生物的特性.如对氮素的固定,对土壤有机质和矿物态养分的分解.对作物生长的刺激等.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或提高土壤中难利用态养分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这种混合物直接或间接地起到肥料效应.所以叫做微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9.
化肥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肥在改良土壤结构、为作物提供较完全的养分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常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据调查,在设施栽培中,一方面种植户大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另一方面,土壤中养分大量积累和过剩,若不施用或减少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当季作物就会减产减收.多种肥料混合施用,不同养分间的交互作用,会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代谢和肥料利用率,也会产生不同的盐分累积效应,而土壤盐分离子与养分的交互作用也会影响某些养分的有效性.因此,研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设施土壤盐分组成与含量变化的影响,对指导设施栽培合理施肥,调控设施土壤养分平衡与盐分含量,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养分多。每生产100千克玉米子粒,需要吸收氮(N)2.5—4.0千克、磷(P205)1.1-1.4千克、钾(K2O)3.2—5.5干克。玉米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岗品种特性、土壤条件、产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确定具体施肥量时,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相似文献   

11.
复合肥是一种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物理性状好的农用肥料.其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对用肥田块进行养分测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疆地膜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蔬菜、瓜果、棉花、油料等作物结合膜下滴灌技术其产量不断创新纪录。地膜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地膜污染也在逐年加剧,连续多年地膜栽培农作物产量缓慢下降、土壤养分降低,到处漂移地膜碎片,造成食草动物意外采食后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死亡。地膜污染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土壤,增加作物产量,减少地膜污染,光解地膜、  相似文献   

13.
郭喜铭 《现代农业》2014,(10):34-35
<正>无土栽培技术又称营养液栽培、水培等,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技术,它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是用营养液通过一定的栽培设施栽培作物。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使作物能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一、优点  相似文献   

14.
启事     
鲁文 《北京农业》2007,(1):55-55
康地增是根据缓释理论利用中国草药植物杀菌剂的制备方法研制而成的一种国家专利肥料.作用原理是在吸附——释放的过程中.作物需要养分时充足供应养分。需要多少供应多少:需要哪种养分供应哪种养分。具有吸收空气中的氮、激活土壤中无效磷、吸附游离钾的作用,易被作物吸收.并使作物壮根不旺长。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7,(5)
<正>在农业生产中,土壤不仅是作物肥力养分的重要来源。同时还能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空气、热量等生长等因素。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作物产量稳定持续的物质保障。由于栽培措施不当而引发土壤质量的恶化也是对可持续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很多,如改良作物品种、采用配套的栽培措施等,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肥料的合理施用。有的农户化肥没少用.产量却不高;有的产量较高,因化肥投入多,收入却没增加多少。农作物不同,其需要养分不同,土壤不同.施肥量也不一样,肥料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过多施用.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蔬菜的立体栽培是根据栽培地环境条件和不同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生育期长短的时间差,植株个体高矮的空间差,根系分布深浅的层次差,对养分吸收不同的营养差和对环境要求不同的温度差和光照差,通过不同作物之间的间套种,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达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物生长离不开各种肥料,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栽培作物时,不但要考虑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同时还应根据土壤类型,搞好配方施肥,遵循养分最小定律,给土壤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以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一、杂草及其危害杂草是指非人们有意识栽培的草本植物。杂草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它与作物争夺地面和空间,争夺水分、养分、光照,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许多杂草还是作物的中间寄主,造成病虫害传播蔓延。有些杂草还直接威胁人畜健康及生命,如毒麦混入小麦磨成面粉,人吃后会引起中毒。因此,在作物生产过程中,要及时防除杂草。二、农田杂草防除措施(一)建立健全杂草检疫制度  相似文献   

20.
缓控释肥是一种新型长效肥料,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减少劳动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解决持续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该肥在3~12个月内能持续不断的释放养分。养分释放模式与作物需肥规律一致.使营养元素发挥最大的肥效。为进一步做好长效缓控释肥料示范推广工作,2010年全国农技中心推荐山东临沂生产的沃夫特缓控释肥,在全国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