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奥优818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选优质三系不育系奥富A和迟熟优质抗病恢复系R81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迟熟中稻全生育期158.3d,与对照Ⅱ优838相当,株叶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穗粒数198.7粒,后期转色好,千粒重31.1g,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 738kg/hm2,比对照增产5.51%,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10kg/hm2,比对照增产9.54%,稳产性较  相似文献   

2.
<正>德优825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德香074A与恢复系泸恢82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每hm2产量8.35t,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4.4%;2007年产量8.62t,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4.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9t,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4.5%。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  相似文献   

3.
《种子世界》2014,(7):66-67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42品种名称:五优17选育单位:沈阳杰玉杂交粳稻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五A×C17特征特性: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9.9d,比对照吉玉粳长4.6d。株高107.1cm,穗长16.6cm,有效穗数447万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Ⅱ优129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婉  王龙 《种子世界》2012,(11):38-38
Ⅱ优129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Ⅱ-32A与镇恢129配组而成的超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中籼新品种,由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并于2006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又名神农(稻)336。1主要特征特性1.1生育期适中该组合全生育期与II优128相近,在本市早晚稻均可种植。II优129株高85.4~119.5cm,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18~135d,平均比II优128短1~2d;晚造种植全生育期  相似文献   

5.
镇稻 28 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迟熟中粳主推品种淮稻 5 号作母本,与本所选育的优质食味超级稻品种镇稻 18 号作父本杂交,通过 7 代系谱法选择,于 2016 年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21 年 3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 年 12 月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该品种参加 2019-2020 年江苏省中间试验,全生育期 155.1d,比对照武运粳 23 号早熟 0.5d ;株高 98.3cm,有效穗数 334.5 万 /hm2,每穗实粒数 118.3 粒,结实率 94.5%,千粒重 28.5g ;中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示范试种中表现出综合抗性强,产量潜力大,品质优,熟相好,耐肥抗倒等优点,适宜江苏沿江、苏南地区及皖南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种子世界》2017,(1):48-49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016001品种名称:泸优华占申请者: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泸香078A×华占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3d,比对照天优998长3.8d。株高105.9cm,穗长23.1cm,有效穗271.5万穗/hm2,总粒数169.5粒/穗,结实率79.2%,千粒重23.3g。产量表现:2015年参加华南早籼组生产试验平均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引起植物遗传性的变异,快速地选育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开展了航天育种新方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并用恢复系福恢673与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7.0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5.3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56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9%,福建省区试稻瘟病室内鉴定2年均表现抗(R),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育成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eⅡ优315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II优315(原名e优315)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用自选的恢复系FR315和不育系II-32eA1配组育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通过福建省中稻两年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闽审稻2008012);2009年1月通过江西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引种推广许可(引种编号:赣引稻2009003).  相似文献   

9.
杂稻组合Ⅱ优406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耐寒恢复系G406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育成的,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Ⅱ优406于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稻晚熟组的预备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621.1 kg/667 m2,比对照Ⅱ  相似文献   

10.
高产杂交稻新品种Ⅱ优300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1999年用三系不育系Ⅱ-32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2002年参加四川中籼迟熟B组区试,平均产量8.4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1%,居试验第一位;2003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A1组区试, 平均产量8.24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2%,同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8.664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1%。该组合有株型佳,分蘖力强,稳产丰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适应中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11.
《种业导刊》2016,(2):34-42
稻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14 品种名称:深优9597 申请者: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95A×R629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0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2.4天.株高119.2厘米,穗长23.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0万穗,每穗总粒数171.5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5.3克.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13,(1):48-49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01品种名称:天优华占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1d,比对照天优998短0.1d。有效穗295.5万/hm2,株高96.3cm,穗长20.9cm,每穗总粒数141.1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4.3g。  相似文献   

13.
《种子世界》2011,(3):49-50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7 品种名称:川优673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4d。 产量表现: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295kg/hm^2,比对照Ⅱ优838茯增产1.4%。  相似文献   

14.
海日汗 《中国种业》2022,(2):104-106
苗稻9号是黑龙江省苗氏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黑H6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穿梭育种,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系黑香稻品种,集黑度好、抗病、抗倒伏、优质、高产于一体。2017-2018年参加乔氏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036.7kg,20点次均增产,较对照品种龙粳47平均增产6.75%。2019年参加乔氏水稻联合体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872.8kg,10点次均增产,较对照品种龙粳47平均增产4.9%。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苗稻9号(黑审稻2021L0121)并获准在适应区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015001品种名称:富两优236申请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广富S×R236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9d,比对照天优998长1.8d。株  相似文献   

16.
《种子科技》2011,29(9):49-52
(上接第8期第49页)7稻品种7.1陵两优4727.1.1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1。7.1.2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7.1.3品种来源:湘陵628S×恢472。7.1.4特征特性: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博优998长  相似文献   

17.
《种业导刊》2013,(6):40-46
导语:天优华占、绵麦51、龙作1号、苗宝21、合交02-69、汉油8号等109个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品种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本刊自第2期起陆续刊登。玉米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06品种名称:泽玉709选育单位:长春市宏泽玉米研究中心品种来源:634150×TM特征特性: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6d,比对照郑单958  相似文献   

18.
万象优337系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采用母本万象A与父本R337配组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80033),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9030号)。2019-2021年公司连续3年组织晚稻早种试验、示范,分别在樟树、抚州、南昌、吉安、余江5个试验点安排示范种植试验,平均产量为535.87kg/667m2,比对照泰优398增产0.72%。2022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220014)。主要介绍了该组合晚稻早种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的杂交稻新组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选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病优质不育系川农6A与优质恢复系蜀恢538配组,选育出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稻川农优538。该品种经多地试种表现出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熟期适中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210007),适宜重庆市海拔800m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介绍了川农优538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千乡优 4245 是宜宾市农业科学院使用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 4245 与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水稻三系不育系千乡955A 组配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于 2022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 20222051 )。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稻米品质达到 NY/T 593 — 2013 《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介绍了千乡优 4245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