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大地景观是天、地、人、神、物相互交融的景观,对古镇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武功古镇农耕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着眼于黄土高原上的视角分析,立足于人类最佳居住模式,紧扣"农耕文化"主题,从软质绿化生态和硬质人文景观两方面构筑古镇大地景观,力求从文化景观与生态绿化两方面自然融合,以充分认识大地景观规划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钟喜林  钟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2-14864
阐述了河岸带以及河岸带生态园林营造的基本内涵,以江西省龙南县"三江六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为例,指出其河岸生态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即生态园林景观与文化营造不足、自然景观尚需营建和保护、河水污染日益加剧、照明系统有待完善、滨江房产开发压力较大、连续变化的水位对现有景观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河岸生态园林景观存在的上述问题,强调河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应结合河岸线整治,对城区3条河流进行岸线生态景观设计与建设,注重生态维护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利用和对亲水空间的营造,结合园林功能,保护其生态系统,以形成河道绿化生态廊道。建议加强滨河绿地斑块在空间上的连通性,形成河道绿化生态廊道,满足生物种群的"流动性"要求,并在合适的地方建设湿地公园,进而分别针对渥江、濂江、桃江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人文景观的概念,指出公路人文景观构建应把握好保护优先、安全性、整体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以及自然生态原则,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四川雅泸高速公路探讨公路人文景观塑造手法。分析了雅泸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从合理划分景观空间、恰当定位人文景观、提炼与升华地域文化、确定人文景观的表现载体,以及利用艺术小品提升重要节点的文化价值、重视地方材料的运用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四川雅泸高速公路人文景观的塑造,以期通过对该案例的介绍,为其他公路景观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最终实现人文历史景观与公路景观体系的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4.
马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6-18017,18101
指出面对中国城市出现的危机,景观设计必须注重景观的人文表达,将具有本土化特点的自然景观与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人文景观相结合。以人文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对常熟市宝岩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从景观设计中人文化的表达思路和表达方式2方面阐述了景观设计的人文环境营造,强调景观人文化的表达思路在于主题明确、贯穿始终,特点突出、相互衔接,本土人文、自然生长,活动丰富、情景互动;而表达方式上则应尊重自然、融合环境,传承历史、聆听故事,引入活动、体验生活。以期使景观成为完美理念和自然景象的化合物,成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及对自然生态的改造有了较大的改变,重新建立并营造了人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关系。现以松江沈砖公路沿线景观带为例,阐述自然生态型理念在道路景观中的应用与实践过程,探讨如何对场地采取科学的规划、细致的分析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将自然景观、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出一个既能供人休憩、游乐又便于养护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6.
钟喜林  罗致迪  姜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71-15773
阐述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营造研究的基本内涵,以江西赣州"绿源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营造为例,指出其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的发展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针对休闲农业产业园存在的问题,强调产业园农业景观营造应结合文化体现,度假休闲、农事体验等生态景观设计与建设,注重生态维护以及对农业空间的利用和对文化、休闲空间的营造,结合园林功能,保护其生态系统,以形成农业生态廊道。建议加强农业斑块在空间上的连通性,形成产业园生态廊道,满足产业生产要求,并在合适的地方建设休闲空间,进而对产业园提出具体的景观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7.
众多矿山面临资源枯竭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矿山公园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通天坪金矿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在项目解读与资源梳理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按照黄金风情体验与山水生态游览两大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完善景区步行系统、重新建构景观格局和凸显人文生态特色,力求从黄金工业旅游开发与山水生态景观两方面融合,探索矿山公园规划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林地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具备相当重要的人文景观价值。瘦西湖风景区生态景观林的营造特色,表现为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及其演替规律,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景观层次优美的城市生态林地,以达到"空气清新、心旷神怡"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草原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发展,对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护工作有着至关之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景观的打造,不仅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生态修复背景下草原生态景观的营造,以康定市为例,把康定市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草原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出发,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景观营造策略,将草原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在生态修复优先的前提下提升草原旅游资源价值,为草原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亮 《现代农业科学》2009,(5):162-162,169
笔者在分析城市滨水区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文性设计、生态性设计和景观序列3种设计方法,以及分析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3大类。  相似文献   

11.
李俊  刘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67-15470
以邛崃城北区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例,分析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邛崃市的区位概况以及发展现状,在分析了邛崃市旅游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强调了对城市风貌进行综合部署的重要意义,进而从风貌塑造策略、生态景观策略、绿地系统结构方面阐述了邛崃市城北新区概念规划的策略方针,强调整体风貌应该以"城在田中,园在城中"为指导,注重生态组园与聚合组团并存,突出生态景观富集区的资源优势。在风貌塑造方面强调统一性、生态性、地方性、特色性,并在特色营造方面,在田园城市示范线、居住风貌、滨水岸线打造3个方面展开了细致探讨,强调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应该理清城市形象主线,遵从文化,处理好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场所,保护环境、挖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陆地干旱地区新疆自然生态主要为草原生态和荒漠生态以及河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的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了以水利为主体的人工绿洲生态建造速度快于自然生态系统,基于人水和谐生态水利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干旱区新疆过去那种只注重工程经济效益忽略自然环境水利发展观面临挑战,本文基于生态水利理念,结合干旱区新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就注重水利生态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理念、水利与河流共生系统、把握生态水利系统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指导下,以北京农学院为例进行校园雨水花园景观改造,通过雨水花园景观中运用的设计手段和技术设施,将雨水管控设施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解决对校园雨水的内涝困扰,改善校园的水生态和水环境,促进生态校园的建设。同时为我国其他校园雨水花园景观改造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法国的景观设计独树一帜。由于其特殊的自然风景、地理气候、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形成了法国独特的园林风格。本文对法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作简单回顾,以几个法国现代园林实例来阐述法国园林设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园林与扬州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园林建设发展了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推动了扬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园林建设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扬州在大力建设生态园林中,宜特别注意依法治林,突出文化特色,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为本,城乡联动,规范管理,科技兴林。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科技学院新东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校园总体规划和规划设计理念,具体探讨了以水景设计为中心的一心点缀、两轴贯穿、多园环绕、各区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从集水、渗水、净水方面探讨了校园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问题。认为设计中突出水景的流动,空间的连续以及功能的多变,形成了教学与生活相衔接、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大学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吴堡县"谐园小区"为例,围绕生态性、树种合理、实用性、文化特色性、经济性解析了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指明了小区的规划主题在于增强邻里沟通,加强交流,并以打造宜人的自然居住环境,创造健康交流的场所,重现地域生态文化,创造和谐家园为设计立意。具体从主入口区、中心主题广场、次景观轴线、小区道路和建筑小品方面分析了"谐园小区"的景观生态设计布局,与此同时阐释了小区的种植设计和居住区功能设计。以探讨居住区景观中生态与文化的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9.
道路景观生态设计——以风景道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琳  蔡君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124-125,130
文章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出发,以风景道为例浅谈了道路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谈及了风景道的概念、功能争作用,指出风景道在满足审美游憩需求,优化城市道路设计,拉动社区经济增长等多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对国内外经典风景道景观设计寨例的分析得出:应该建立相应的国家风景道体系,促进道路建设、旅游游憩、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