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被世界誉为“园林之母”、植物的王国,但目前还没有评选出国花,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值得欣慰的是,全国人大明确答复在2008年前确定国花。这一消息令人鼓舞,梅花和牡丹能否成为国花就要揭晓,但国花评选牵动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最后的结果还很难预料。据媒体报道,在2006年全  相似文献   

2.
浅议一国两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花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其本身的评选过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梅花和牡丹品质和文化的阐述,以及对一国两花的优点的进一步讨论,引论出一国两花不仅符合人们对"国花"的要求,更加紧贴国情,从而得出结论:还是一国两花好。  相似文献   

3.
牡丹起源考     
付先召 《农业考古》2007,740(4):257-261
建国以来,我国的国花一直处于待定的状态。这期间,我国也曾就国花评选问题召开过多次会议,素有“国花”之称的牡丹均榜上有名。这吸引了更多人喜欢牡丹、研究牡丹。在研究的过程中,牡丹的起源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对牡丹的源流问题进行重新整理、深入研究就愈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牡丹曾经做过我国国花,时间在清末(1903)。国民政府时期,约1929年前后,经当时内政部、教育部审定,决定以梅花为国花[1]。新中国成立后没有确定过国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确定国花的大国。1982年陈俊愉首倡国花之议,迄今二十几年来,有过多次国花评选或讨论活动,其中1986年的中国名花评选活动,梅花居首,牡丹紧随其后;1994年进行的国花评选,牡丹差一点就入主国花之位。在全国两会上不断有议案或提案要求早定国花,但皆无结果。究其原因,在于对国花这个花卉王国最高荣誉的评选,竞争非常激烈,分岐太大,一国一花,一国两花,一国四花甚至一国五花都有不同的“派别”支持。目前最得人心的是陈俊愉提出的梅花牡丹双国花之议。  相似文献   

5.
再谈国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约已有100个国家确认了国花,我们却是世界唯一没有确定国花的大国。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名花名树为世人所仰慕,是多种园林植物的起源中心、百花的故乡,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的很多名花如月季、山茶、牡丹、芍药、菊花、百合、玉兰、杜鹃花等等,早已从中国传遍世界。而如今尚未确立我们自己的国花,实为憾事!本文简单阐述了梅花、牡丹的植物学特性以及确立双国花的意义,希望我国也早日确立自己的国花。  相似文献   

6.
牡丹的种植方法张洪钦牡丹,为落叶小灌木,在我国生长时间悠久,牡丹株形端庄,花姿秀美典雅,花色绚丽多彩,花香清馨宜人,堪称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冠绝群芳,历来被推崇为“花王”。已被国花评选委员会评为国花。居室内放几盆牡丹,既陶冶人的性情,又反映出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商联副主席、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宗立成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谈设立国花和药品安全等问题。访谈中,他认为,确立国花是大事,牡丹是民族精神和繁荣富强的象征,提议选牡丹为国花。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花——唯有牡丹真国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花乃一国特著之花。国花既要能充分表达该国的国性或民族性;又要有其在世界上的特色,不与他国的国花雷同或相似;更要本国的公众喜闻乐见和拥戴。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国;还是世界上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栽培历史久远和技术精湛的大国,她历经风雨和千辛万苦迎来了兴旺幸福又前途光明的今天,所以中国国花选择应和上述国情密切相关,慎重从事,并由公众投票确认。本文提出以牡丹作为中国国花最相宜的论点是:1、牡丹是中国特产,观赏价值高、不与他国国花相同或相似;2、牡丹有着中华民族的同步发展史。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祖先的智慧与才能,经久而不间断地渗透到牡丹的发展进化之中;3、牡丹与国都北京不论从相关历史、风貌和谐还是百姓关爱程度方面都相得益彰;4、约定俗成。早已是国人心目中深印的不成文的“国花”。  相似文献   

9.
许韶立 《现代农业》2013,(6):106-108
牡丹成国花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对国家形象的展示,也为国花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一系列与国花有关的产业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机遇。洛阳牡丹旅游开发优势明显,产业化开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牡丹古今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宗堂 《农业考古》2002,(1):280-283
花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艺术品。它可以美化环境,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因此,古今中外,爱花之心人皆有之。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选择了本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名花奉为国花,用以寄托民族感情和人民的理想愿望。几年前,我国也开展了全国性的国花评选工作,结果在31个省区市中有18个省,占58.06%的人选牡丹为国花,可见牡丹在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的我国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牡丹系我国名贵的观赏植物,位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美称,也是我国重要的国花侯选花卉之一,因而倍受国人喜爱.  相似文献   

12.
牡丹石榴树是国花牡丹与吉祥果石榴的完美结合,是集观赏、食用、绿化、美化环境于一体的新型、珍稀花果树品种。此树长石榴叶,开牡丹花,既可在大田广种,又可供家庭、宾馆、旅游胜地栽培。中国加入WTO后,常规花卉难登大雅之堂,而“新花木孕育大市场,石榴奇花赛牡丹”。国花牡丹与吉祥果石榴完美结合的“牡丹石榴树”问世和推广,既是广大群众致富首选的火爆种植项目,又将成为花卉市场上最诱人的投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洛阳红牡丹催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乐勤 《农业科技通讯》2010,(9):231-232,214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是美好、幸福、富贵的象征,1994年国花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国花之首”。牡丹比较耐寒耐旱.适应能力强,在全国各地栽培分布极为广泛,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栽培最多,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产区。  相似文献   

14.
边纪 《新农村》2011,(4):43
在中国,有一种花被称为"国花",她就是牡丹;有一个城市以牡丹闻名,她就是洛阳。牡丹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有人曾这样赞美她:"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相似文献   

15.
祁国荣 《甘肃农业》2005,(8):118-119
牡丹是我国的国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有雍容华贵之姿,天香国色之誉,然而由于部分创作者过分迎合市场,追求“喜色”,致使画面大红大绿,使牡丹画偏离了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成了俗气的代名词。因此研究中国画传统,深入生活,创作出高艺术品位的牡丹画,是提高爱好者和读者的鉴赏水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牡丹真花"艺术品是用牡丹的"真花"、"真茎"、"真枝叶"为原料,采取全球唯一的"真花"加工科技制作的艺术品,是近年来国花牡丹产品大家族中地位冉冉上升的"新星"。对"牡丹真花"这一新兴产品,从消费群体及需求出发,对其未来营销行为予以规划,旨在为其未来营销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种植新技术1.1低能耗牡丹周年花期调控技术1.1.1所有权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1.2技术介绍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候选国花,也是中国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牡丹自然花期多在4月中下旬,花期短且相对集中,成为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本技术针对传统促成栽培中存在的能耗及劳动力成本高、不发新根、有花无叶、花色不正等关键技术展开研发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牡丹(PaeonlasuffrutlcosaAndr.)为我国传统名花,它以其花大、色艳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国花。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是增收创汇的一大财源。但由于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众多,而且品种分类标准、原则难以把握,往往造成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现象,影响了牡丹在国际、国内的进一步交流。此外由于品种界线不清,容易导致一些品种资源的丧失,也影响对新选育品种的定量描述,在品种资源管理、分析上缺乏先进、有效的手段。本系统试图在广泛收集现有牡丹品种的各种性状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牡丹品种计算机模拟评…  相似文献   

19.
郁金香又名洋荷花、草麝香、牡丹百合等,属百合科郁金香属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是世界上著名球根花卉,有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国花,如荷兰、挪威等。  相似文献   

20.
牡丹花石榴树是国花牡丹与吉祥果石榴的完美结合,是集观赏、食用、绿化、美化环境于一体的新型、珍稀花果树品种。此树长石榴叶,开牡丹花,既可在大田广种,又可供家庭、宾馆、旅游胜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