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霜冻是制约着梨树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探究梨树霜冻指标可为梨树霜冻预报、监测预警及梨树霜冻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防御提供参考。笔者采用人工霜箱开展模拟霜冻试验对梨树开花期及幼果期遭受霜冻的临界温度及临界持续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是梨花器官遭受霜冻的致死温度,‘玛瑙’梨花期遇-3℃低温持续2 h遭受轻度霜冻,持续2.5 h遭受中度霜冻;重度受冻的临界温度及持续时间为-3℃持续3 h及以上、-3.5℃持续时间大于等于0.5 h或-4℃及以下。‘甘泉’和‘新高’的耐冻性差于‘玛瑙’。对于幼果,3个品种的耐冻性差异不大,-2℃持续2~3 h或-2.5℃持续1 h幼果出现轻度受冻;-2.5℃持续2~3 h,-3℃持续1 h为中度受冻,-2.5~-2℃持续4 h、-3℃持续1 h以上为重度受冻。未达到致死温度时,随着持续时间延长,受冻程度增加,幼果直径越小,受冻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宁夏杏、李子花期幼果期霜冻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霜冻是制约宁夏经济林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探究不同果树霜冻指标可为果树霜冻预报、监测预警及果树霜冻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防御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人工霜冻模拟箱模拟霜冻试验,对杏树、李子树开花期及幼果期遭受霜冻的临界温度及持续时间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个杏品种‘金太阳’和‘李梅杏’花期遭受霜冻的温度指标差异不大,-2℃为轻度受冻,-2~-3℃之间为中度受冻,<-3℃持续时间大于1 h则为重度受冻。4个李子品种花期‘尤萨’的耐冻性较强,在-3℃下持续4 h仅轻微受冻,其他品种在-3℃下就会严重受冻,‘龙园秋李’的耐冻性最差,-3℃持续1 h受冻率就会达到50%。杏幼果在-2.5℃持续1~2 h为轻度受冻,3~4 h为中度受冻,小于或等于-3℃持续1 h及以上为重度受冻,2个品种差异不大。李子幼果的耐冻性差于杏幼果,‘尤萨’在-1℃持续3~4 h和-2.5℃持续1 h就会轻度受冻,-2℃和-2.5℃时持续时间大于等于2 h或者遇-3℃低温就会重度受冻。‘兰蜜李’-2℃和-2.5℃大于或等于3 h或者温度小于等于-3℃为重度受冻。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冻害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尔勒香梨不仅色香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库尔勒地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但2 0 0 2年冬至2 0 0 3年春,库尔勒地区梨树发生了严重的冻害,低于香梨受冻临界温度- 2 5~- 2 3℃的时间有2 3天。由于温度低,持续时间长,致使库尔勒垦区香梨树受冻严重,一些果园全部砍伐,大部分果园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莲雾寒冻害损失,亟需建立不同品种莲雾果苗寒冻害等级指标。根据大尺度灾情数据记录3种莲雾果苗样本形态,对照形态学标准确定寒冻害等级,结合数理统计和对比方法建立指标。结果确定了3种莲雾果苗寒冻害等级指标。‘大叶’:T_m4.5℃,无寒冻害;1.5℃T_m≤4.5℃,轻度;-1.0℃T_m≤1.5℃,中度;-3.0℃T_m≤-1.0℃,重度;T_m≤-3.0℃,极重。‘黑珍珠’:T_m5.5℃,无寒冻害;3.0℃T_m≤5.5℃,轻度;0.5℃T_m≤3.0℃,中度;-2.5℃T_m≤0.5℃,重度;T_m≤-2.5℃,极重。‘紫红’:T_m5.5℃,无寒冻害;2.0℃T_m≤5.5℃,轻度;0℃T_m≤2.0℃,中度;-1.5℃T_m≤0℃,重度;T_m≤-1.5℃,极重。建立的指标通过低温箱试验、地理移置试验和历史灾情样本验证,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羽衣甘蓝"冬春"系列新品种(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羽衣甘蓝,学名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D.C.,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现在看到的少量羽衣甘蓝多是国外引进的杂种一代,品种大都耐冻性差、抽薹早(如‘名古屋’等品种耐最低气温-2℃--3℃冰冻,2月上旬前显蕾抽薹),种类也不够丰富,适宜种植的区域仅限于长江以南较温暖的浙江、湖南等省的中南部地区。笔者因地制宜经过多年的育种试验,终于选育出国内首批耐冻性强、晚抽薹(如‘冬春1号’、‘冬春2号’、‘冬春3号’、‘冬春4号’等品种耐最低气温达-6℃--10℃冰冻,3月上中旬显蕾抽薹),观赏性优和种类丰富的“冬春”系列…  相似文献   

6.
宁夏压砂瓜种植区霜冻气候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砂瓜是环香山地区农民赖以脱贫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霜冻的发生给压砂瓜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拟对近50年该地区霜冻气候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为制定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瓜霜冻灾害防御措施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分析宁夏压砂瓜种植区中卫、中宁、海原、同心、兴仁5个台站近50年日最低气温资料,结合霜冻的气候指标,初步得出了该地区霜冻气候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多年来终霜日都呈现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束日期逐渐提前的变化趋势,≤2℃霜冻变化趋势最显著,≤0℃霜冻次之,≤-2℃霜冻变化最缓。轻、中、重度春霜冻年发生日数逐年减少,轻度霜冻日数减少的最多,中度和重度霜春霜冻减少的趋势较缓且非常接近。压砂瓜种植区多年来霜冻发生没有呈现显著地规律性变化,虽然2006年以后中度和重度霜冻呈现出了低发、少发的态势,仍然要加强防范霜冻灾害。  相似文献   

7.
广西油茶主栽无性系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鉴定广西主栽无性系的耐寒性,采用电导法测定广西主栽的4个油茶无性系‘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2号’和‘岑软24号’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分别求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细胞伤害率呈“S”型曲线变化,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4个无性系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9.0℃、-12.6℃、-9.9℃、-10.8℃,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岑软3号’>‘岑软24号’>‘岑软22号’>‘岑软2号’。  相似文献   

8.
延安5次苹果花期冻害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苹果花期冻害气象预警和灾害防御水平,笔者利用2001年以来延安出现的5次苹果花期冻害天气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温度、花朵受冻率和产量。结果表明:延安市苹果花期冻害有日期提前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严重冻害年具有温度通过0℃初日早、3月温度明显偏高、积温高的特征;不同物候期形成冻害指标不一样,整个花序受冻指标在中心花开放期和花序分离期,过程极端最低气温在-3℃左右时,少量中心花受冻,最低气温≤-4℃会形成轻度受冻,最低气温≤-5℃出现中度受冻。盛花期当温度降至-3℃时出现轻度受冻;-4℃时出现中度受冻;-5℃以下时重度受冻。今后花期冻害天气的预报及影响评估,既要考虑冻害过程最低温度值,也要重点考虑通过0℃初日、3月温度与活动积温情况,前期气温是否异常偏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果园实测气温的库尔勒香梨树越冬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香梨园越冬冻害发生的气温要素,为库尔勒香梨种植的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通过近4年对库尔勒地区上户镇果园的香梨树越冬休眠期间冻害调查和温度监测,对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1年度,该地的香梨树发生了中等强度的越冬休眠期冻害,果园实测的极端低温达到-28.1℃,极端低温日(1月10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达到9.5 h。2011—2012年冬季,果园实测极端低温为-26.3℃,但极端低温日-24℃以下低温的持续时间仅为3.0 h,未能造成香梨树明显冻害。分析近4年库尔勒地区上户镇的香梨冻害情况,冬季无或仅微量降雪,果园低温强度大、出现频率高易引发果树冻害,果园实测气温低于香梨树冻害临界温度时未必会发生冻害,关键在于果园出现冻害天气时冻害温度的持续时长,而持续时长以冻害温度连续出现的天数计量并不可靠。此外,低温在冬季出现的时期也对香梨树冻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莲雾寒冻害损失,亟需建立不同品种莲雾果苗寒冻害等级指标。根据大尺度灾情数据记录3种莲雾果苗样本形态,对照形态学标准确定寒冻害等级,结合数理统计和对比方法建立指标。结果确定了3种莲雾果苗寒冻害等级指标。‘大叶’:Tm>4.5℃,无寒冻害;1.5℃<Tm≤4.5℃,轻度;-1.0℃<Tm≤1.5℃,中度;-3.0℃<Tm≤-1.0℃,重度;Tm≤-3.0℃,极重。‘黑珍珠’:Tm>5.5℃,无寒冻害;3.0℃<Tm≤5.5℃,轻度;0.5℃<Tm≤3.0℃,中度;-2.5℃<Tm≤0.5℃,重度;Tm≤-2.5℃,极重。‘紫红’:Tm>5.5℃,无寒冻害;2.0℃<Tm≤5.5℃,轻度;0℃<Tm≤2.0℃,中度;-1.5℃<Tm≤0℃,重度;Tm≤-1.5℃,极重。建立的指标通过低温箱试验、地理移置试验和历史灾情样本验证,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梨园不同蜜蜂的传粉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梨树最佳授粉蜂种,对9 个蜜蜂品种(系)在‘砀山酥梨’园的传粉行为进行了比较。试验从出巢温度、首次携粉回巢温度、梨花粉的采集能力、所采花粉中梨花粉所占比例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发现中华蜜蜂出巢温度8.2℃,显著低于西方蜜蜂,西方蜜蜂在9.2~10℃之间出巢飞行。‘喀阡黑环系’携粉回巢温度为11℃,在所有蜂种中最低;所有蜂种均可在11~13.9℃携粉回巢。‘喀阡黑环系’、卡尼鄂拉2 个蜂种1 h 花粉采集重量分别为7.3、8.1 g,且梨花粉采集重量及比例均高于其他蜂种。‘喀阡黑环 系’、卡尼鄂拉2个蜂种能够适应低温环境采集,且对梨花粉采集能力强,是梨树授粉的优良蜂种。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下不同防冻剂对梨幼果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由于梨花期前后经常发生的霜冻给果农带来的意外经济损失,以黄金梨子房膨大期幼果为试材,研究了3种防冻剂处理对低温胁迫(温度-2.9℃,时间0 h、1 h、2 h、3 h、4 h)下幼果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 h的低温处理后,3种防冻剂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而各处理的POD和SOD活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说明各防冻剂处理对减轻幼果在低温胁迫时的膜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天达2116’和‘必博PBO’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低温与1-MCP处理对明水梨果实黑皮病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4±1)℃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明水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与1-MCP均显著地抑制梨果实黑皮病的发生,低温结合1-MCP处理能够完全抑制果实黑皮病的发生。低温与1-MCP也抑制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的增加,抑制程度越明显,果实黑皮指数越低,表明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形成是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当地品种库尔勒香梨果实为对照,从果实感官品质、硬度、好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研究从内地引进新疆的15个优良梨品种果实的贮藏性。结果表明,在温度-1.5~-0.5℃、湿度90%~95%条件下,黄冠等9个品种的梨果实不宜较长时间贮藏;玉露香等6个品种较耐贮藏,可贮藏8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奉贤区梨花期异常气候对开花坐果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梨花期气候异常波动引起的坐果数偏少的问题,以2015年上海金冠蜜梨种植园的5种梨树品种为材料,对蜜梨开花期、坐果数进行实地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奉贤地区的实测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天气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开花坐果的气候条件为持续3~4天以上以晴为主或晴雨相间天气,开花后前3天或开花盛期的日平均气温应≤15℃,最高气温应≤25℃;子房发育期遇冰粒天气有受冻现象,易产生劣质果。梨开花期遇温度过高使花期缩短而影响坐果数,冰粒天气对果实商品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花粉树间作、嫁接、人工授粉、利用小气候效应调节花期等栽培措施,可避开和减轻开花坐果期不利天气的影响,提高坐果数和果实商品性。  相似文献   

16.
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特征及冻害年型预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讨果树花期冻害年型预报技术方法,以期为决策部门和生产一线的广大果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利用青海省贵德县1961—2010年4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贵德县近50年来4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4月梨树花期期间日最低气温,将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年型划分为严重冻害(Td≤-4.0℃)、中等冻害(Td≤-2.0℃)、轻度冻害(Td≤0.0℃)、正常年型(Td≤2.0℃)4个状态。在逐年状态分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模式计算了各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矩阵,建立了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年型的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得出2011—2015年处于“严重冻害”的概率较大。根据检验,2011、2013年预测值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测果园霜冻发生,提高防霜效果,果园内的最低温度及其出现时间预测非常关键。本研究利用宁夏陶林园艺场果园和银川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果园内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建立银川站与果园内的温度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春季果园内日最低气温呈现波动状态,最低时接近-12℃,最高时达12.4℃,春季共有29天最低气温都达到0℃以下,气温低于0℃会对果树开花、坐果造成影响,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晴天、阴天、雨(雪)天的5:00、6:00和23:00;秋季果园内日最低气温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最低时接近-13℃左右,最高时达16℃,部分时段温度过低对保障果实品质可能有一定影响,日最低温度在晴天、阴天、雨(雪)天集中出现的时间分别为7:00、8:00和23:00;果园内的日最低气温与银川站的日最低气温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果园内最低气温的线性回归方程,历史回代检验表明,方程的预报绝对误差绝大多数在2℃以内,精度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果树的霜冻监测与防御提供依据,对趋利避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疏花留果方式对红色梨32号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主要研究红梨32号果实生产过程中的最佳疏花留果的方法。以红梨32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果实序位的留果方式以及不同疏花疏果的方法,在红梨32号的开花期、结果期以及果实成熟期,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结果枝上,1-6号果位上每个果位留果一个以及每个果位上不进行疏花蔬果,平均单果重、平均果实纵径以及果面果锈面积差异性显著,2、3、4号果位的果型端正,无生理落果现象;同时,一结果枝上同时保留2、3和4号果位的花朵,每朵花序留2个果,平均单果重最重,达284.45g,较其他留果方式差异性明显,果形指数为0.878,此处理方法有明显的果实增重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梨树合理的果位留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