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了解个旧市卡房镇扯土白村委会垇子村水塘情况,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重构水体生态系统,对该水塘水体进行采集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水体的高锰酸钾、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均明显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限值,依据生态环境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关于黑臭水体的相关阈值,判定该水体为黑臭水体。分析该黑臭水塘污染现状及成因,提出控源截流、内外源污染治理、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建议,通过削减和控制内外源污染的根本手段,最终达到消除黑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和重构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2.
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对湘江长沙段水体镉、砷、铅及汞四种主要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检测,并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汞为湘江长沙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物,所有取样断面检测数据总体超标率为70.59%,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随着水流流向及采样时间的推移,各重金属污染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作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与二级保护区的坪塘断面污水域重金属污染状况属污染及重污染级别,作为工业用水区的丁字镇、霞凝港和三汊矶断面水质基本属于清洁级别,但也出现轻污染。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推动贵州省农村地区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治理,通过对贵州省现状农村黑臭水体进行调查,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的位置分布、主要类型、水域面积大小、污染成因,结果表明,贵州省农村黑臭水体主要的类型为沟渠和塘,存在面积小、外源类型单一、内源污染量小、容易开展治理等特点,但也容易出现“返黑返臭”现象。因此,需对黑臭水体所在区域的水文水质、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确定主要污染源,系统分析污染成因,科学制定治理方案,以控源截污为根本,因地制宜地实施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黑臭水体不但对城市形象造成影响,还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对目前我国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做了阐述,对未来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以期为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城市水体环境的不断恶化,污染的黑臭水体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以代表性的城市内部河段为样本采用高效生物填料+曝气技术进行修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填料+曝气技术治理黑臭水体,成本低,见效快,能够迅速氧化分解致黑臭物质,有效和快速改善水体的黑臭状况,减缓底泥释放磷的速度。一般情况下4~5个月,氨氮基本去除,降磷20%,Ⅴ类以下的河流可恢复至Ⅳ类以上。  相似文献   

6.
金献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37-15838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辽河流域干流28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干流的上游和下游,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重金属元素。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在辽河上游老山头断面超标倍数为Ⅴ类水体标准的17.3倍。辽河干流39%的河段为Ⅲ类水体,21%的河段为Ⅳ类水体,Ⅴ类或劣Ⅴ类水体的比例高达40%。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黑臭程度水体底泥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分析底泥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黑臭程度水体底泥细菌优势菌门均由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和Bacteroidetes组成,其中重度黑臭水体底泥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高于轻度黑臭水体底泥,而Bacteroidetes呈相反趋势;黑臭水体底泥中存在丰富的潜在除臭菌,在重度黑臭水体底泥中相关功能菌总相对丰度高于轻度黑臭水体;重度黑臭水体底泥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较低且相似性较差。冗余分析(RDA)及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黑臭程度水体底泥细菌群落α-多样性与底泥铵态氮、总氮、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总磷、溶解氧含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溶解氧是影响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夏、冬两季温瑞塘河水体中病原微生物与常用指示微生物粪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针对水环境中伤寒沙门氏菌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温瑞塘河水体中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粪大肠菌群数量高达1.10×103~1.40×107m L-1,超过60%的站位微生物污染程度超过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大肠埃希菌浓度为1.00×104~5.08×106m L-1,且这2种常用的指示微生物间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中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且夏季的检出率要高于冬季。在粪大肠杆菌浓度低于104m L-1的水样中,未能检出伤寒沙门氏菌;但水样中粪大肠杆菌浓度高于104m L-1时,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随粪大肠杆菌浓度上升而上升;当水体中粪大肠杆菌浓度超过106m L-1时,伤寒沙门氏菌的检出率达100%。本研究结果表明,常用的水环境指示微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情况,但在具体应用中需考虑到污染源及水体理化条件等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亮  潘琇  刘恩玲  宋建利  谢拾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76-12777,12820
对温瑞塘河不同水体干扰和沉积过程干扰类型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进行研究,分析了沉积物As、Hg、Pb、Cd、Cr的含量、分布特征及pH特点。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明确温瑞塘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积累顺序为Cd〉Cr〉Pb〉Hg〉As。分别通过沉积物质量基准的风险评价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提出温瑞塘河表层沉积物的As、Hg、Pb、Cd、Cr生态风险强度,明确Cd是沉积物中主导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0.
选取温瑞塘河流域17个监测站点的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将其中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8项指标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6种方法对温瑞塘河水体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很好地应用于温瑞塘河水质的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所有监测站点的监测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71.867%和14.013%。  相似文献   

11.
<正>市河道长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工业污水乱排乱放、农业过量使用各种药物产生的附加污染排放以及城市污水无节制对河道排放等积累性污染,最终让河道水体恶臭难闻。因此,治理河道污染要做到标本兼治,不仅要治理河道污染,同时要处理好后期河道清淤产生的大量淤泥再次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本文将研究各种淤泥固化措施和各种回收途径再利用在城市黑臭水体淤泥处置上的应用。城市黑臭水体内源治理首先要进行截污和清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治理城市黑臭水体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然后再通过后期漂浮湿地、湖滨湿地、生态驳岸以及强化微生物等技术进一步让城市河道水体符合国家环保地表水景观用水标准。清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河道水体黑臭前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为河道水体黑臭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河道水体黑臭前、黑臭中、黑臭后的水质进行高通量测序,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确定水中引起黑臭变化的硫酸盐还原菌优势属种为狭义梭菌属严格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甲苯单胞菌属、伯克氏菌属、马赛菌属等优势种群,并得出关键致黑致臭微生物种群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这一菌种在黑臭水体中的数量约20 000 cell/mL以上,占比64.09%,为黑臭核心微生物种,致黑臭微生物种群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为狭义梭菌属严格芽孢杆菌属类,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是主要的硫酸盐还原菌种群。[结论]硫酸盐还原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在河道黑臭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标志性海岛城市舟山市的黑臭河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抑制剂对海岛城市黑臭河水的黑臭进行治理试验,探索适合于海岛城市黑臭水体的应急治理化学抑制剂。[方法]通过自配河道水体模拟水体黑臭变化,并对黑臭后的水体使用环保的双氧水与漂白粉联用作为化学抑制剂来进行黑臭水体的应急治理。[结果]双氧水与漂白粉联用时,双氧水与漂白粉使用量分别为5 mL/m~3、10 g/m~3,二者使用间隔时间为45 min。[结论]双氧水与漂白粉联用作为化学抑制剂可为黑臭水体的应急治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岛城市河道黑臭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标志性海岛城市舟山市的黑臭河道为研究对象,探索海岛城市河道黑臭的特征.通过自配河道水体模拟河道水黑臭变化,分析其黑臭过程主要的特征性指标.[结果]河道水体COD、氨氮、硫酸盐含量越高则黑臭越显著,7 d内发生黑臭的阈值为COD>50 mg/L、DO<2 mg/L、氨氮>5 mg/L、硫酸盐>10 mg/L、温度30~40℃,黑臭明显.[结论]海岛型城市河道黑臭特征指标可作为对该类城市河道黑臭污染治理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尤其是水体黑臭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城市河道黑臭的原因,阐述了国内外各种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的特点和实用性,并比较了控制黑臭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生态修复等不同技术的特征及优缺点,为实践中的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要求省会城市于2017年底前完成基本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的工作任务。细河流域作为沈阳建成区内的主要河道,河水黑臭,污染严重。本文对细河水体污染现状,河道整治方案以及整治后将取得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郝禹  孙伟光  于振波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17-218,220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牡丹江干流断面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牡丹江水体呈现有机污染特征,主要的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对全流域15个断面进行污染分担率和污染负荷比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分担率比较大的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污染负荷比较大的断面包括桦林大桥、群力2个断面。  相似文献   

18.
合理设置断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每月采样1次对江安河武侯区段的一些常规污染指标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然后结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计算得到的硫化物、TP、CODCr等指标的污染指数均已超过1,尤其是硫化物污染指数甚至达到99.60,表明江安河武侯区段水体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上游带来的污染是该段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治污工程对浏阳河下游水环境质量提升的成效,运用水质综合指数法、污染物分担率、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及健康风险法分别对2005—2018年浏阳河下游■梨、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水环境中pH值、DO、COD等21个指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治污工程对■梨、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水环境中Cd、As、Zn的含量影响最显著,均比治污工程前下降了53%以上,治污工程后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水体3个主要污染指标COD、NH_3-N与TP含量均下降10%以上;■梨断面水体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累积值在治污工程后均无明显变化,而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水体中NH_3-N、TP、BOD、CO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累积值均明显下降;治污工程前后浏阳河3个断面水环境污染物分担率均以氧平衡与无机污染物为主,分担率均在75%以上;治污工程后3个断面水环境总健康风险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于非致癌物质。治污工程明显改善了浏阳河下游水质,黑石渡和三角洲断面水质由治污工程前的劣Ⅴ类上升至Ⅳ类地表水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温瑞塘河的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地表径流污染作为非点源污染的重要部分,对塘河水质污染的影响不可忽视。对温瑞塘河流域的四种地表径流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每年因四种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中,CODCr、总氮、总磷分别为13 310.6t、1 342.9t、217.8t,总等标排放量为4 408.2×106m3/a。应提高对地表径流污染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