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合理布局贵州区域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贵州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采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对湄潭县茶叶种植区代表性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碎屑岩背景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类黄砂泥土,土壤质地以砂壤、壤粘土为主,土壤风化程度较低、肥力较高、养分供应条件较好,所产茶叶氨基酸含量较高,适宜生产优质绿茶;碳酸盐岩背景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类黄粘泥土,表层土壤为壤粘土质地,土壤风化程度高,随土层的深度增加,土壤质地愈加粘重,通气透水性能差,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钾等养分含量较低,但所产茶叶茶多酚含量较高,种植茶叶宜采用浅耕与深耕相结合,并需增施有机肥、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2.
 在红云集团3省9市(州)原料基地县(区)采集1326个土样,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植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红云集团原料基地县(区)植烟地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上水平;(3)烟区省际间土壤肥力综合排序为:云南>福建>贵州;(3)23个县(区)土壤肥力被聚合为5个档次:腾冲县单独为一类,土壤肥力最高;巍山、嵩明等7县(区)为第2类,肥力较高;建宁、安宁等5县为第3类,肥力水平中偏上;息烽、翠云等6县(区)为第4类,肥力中等;江口、沿河等4县为第5类,肥力水平中偏下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造林地整地规格与母岩和土壤质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台江、江西安远、福建明溪及广西宁明设置马尾松造林地不同整地规格试验林。对试验资料的初步分析表明 ,马尾松造林地整地规格与母岩和土壤质地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 ,在确定造林地整地规格时 ,应考虑母岩种类和土壤的质地状况。在我国南方山区 ,马尾松人工造林采用块状整地方式时 ,在母岩为板岩及变质砂岩 ,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的地区 ,整地的规格以 40cm× 40cm× 2 5cm的中穴为宜 ;在母岩为花岗岩和石英砂岩 ,土壤质地为砂质粘壤土的地区 ,造林地整地采用 30cm× 30cm× 2 0cm以下的小穴即可。表 4参 1 6  相似文献   

4.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的烤烟质量,采集了149份土壤样品(包括5种土壤类型、8种土壤质地)及对应的149份云烟85(C3F)烟叶样品,对其烟叶样品的10项化学成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对其烟叶样品化学成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中,土壤类型间有6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质地间有5项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项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在土壤类型和质地间的表现不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土壤类型间的表现为: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潮土;在8种土壤质地间的表现为:粉壤>粘壤>粘土>粉粘土>壤粘土>壤土>粉砂粘壤>砂质粘壤。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业科学》2019,(7):67-71
为探讨土壤颗粒组成对微形态特征的影响,选择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潮土类三种质地土壤(壤土、粘壤土、砂壤土)样品,分析其微形态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颗粒组成对土壤微结构、粗细颗粒分布、颗粒大小与圆度等产生明显影响。壤质、粘壤质土壤表层形成了利于农业生产的团粒状微结构,向下层逐渐变为囊孔、孔洞、孔道等微结构类型,砂质壤土全剖面为单粒状微结构。壤质、粘壤质土壤粗细颗粒分布类型为斑晶嵌埋型,砂质壤土则为粗单一颗粒类型。土壤中粗颗粒均以石英为主、细颗粒均为分离斑点双折射类型,但砂质壤土中粗颗粒粒径较大、圆度较小。壤质、粘壤质土壤偶见土壤动物排泄物、胶膜等形成物。  相似文献   

6.
红云集团原料基地植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云集团3省9市(州)原料基地县(区)采集1326个土样,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植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红云集团原料基地县(区)植烟地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上水平;(3)烟区省际间土壤肥力综合排序为:云南>福建>贵州;(3)23个县(区)土壤肥力被聚合为5个档次:腾冲县单独为一类,土壤肥力最高;巍山、嵩明等7县(区)为第2类,肥力较高;建宁、安宁等5县为第3类,肥力水平中偏上;息烽、翠云等6县(区)为第4类,肥力中等;江口、沿河等4县为第5类,肥力水平中偏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2005年采集了福建南平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样品159个,并进行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南平烟区土壤质地以粘壤土、壤土和砂壤土为主;与以往研究相比,土壤pH值有所上升,平均5.59±0.31,仅有38.99%的植烟土壤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仍较丰富,有机质平均34.86±7.88g/kg,碱解氮平均188.3±40.0 mg/kg,49.69%的土壤有机质含量>35 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36.5±27.2 mg/kg,有35.85%的植烟土壤速效磷<20 mg/kg;植烟土壤缓效钾含量平均362.8±241.0 mg/kg ,速效钾含量平均62.3±31.4mg/kg ,速效钾含量>150mg/kg的植烟土壤仅占1.26%。为此,在烟叶生产上要因地制宜,对偏酸性土壤,要注意施用白云石粉,但应隔1-2年;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补充磷肥,并注意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8.
潮土区不同质地类型土壤对酸缓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乡潮土区不同质地类型土壤酸缓冲性能的研究表明,粘土的缓冲能力最强,砂土的缓冲能力最弱。缓冲能力的大小与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3,达到了0.01显著水平。不同质地类型土壤的酸缓冲能力大小为:粘土>中壤土>轻壤土>砂壤土>砂土。试验结果还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酸缓冲能力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230个土壤剖面的机械组成数据绘制了海宁县土壤质地图。以耕层土壤质地类别作为制图单位,分为轻粘土、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和砂质土五种类型。其中以重壤土和中壤土分布面积最大。 本文将士壤质地与古文化遗址分布及杭州湾变迁的史料相对照,初步探讨了成土年龄与土壤质地分布的关系. 海宁县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改良,应重点抓住地表排水和土体内部排水不良的粘质土、有机质含量贫乏而粗粉砂含量高的砂质土壤,对这两类土壤提出了具体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粘壤土和壤土、砂质壤土、壤质粘土上玉米的叶面积动态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玉米生育后期各处理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qP表现为粘壤土>壤土>壤质粘土>砂质壤土,NPQ表现为砂质壤土>壤质粘土>壤土>粘壤土,蜡熟期各处理间的差异明显大于乳熟期。施肥使各种质地土壤玉米Fv/Fm、ΦPSⅡ和qP明显提高,NPQ降低,尤其在砂质壤土上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湖南嘉禾1375个植烟土壤样本28个不同土壤种类的肥力特征和物理性状,并对不同土壤种类的肥力状况和物理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嘉禾植烟土壤中浅灰黄泥、灰泥田、青鸭屎泥和灰黄泥占50%左右;土壤略偏碱;有机质均较丰富,平均为44.91g/kg;碱解氮含量丰富,平均为176.32mg/kg;有效磷含量适宜,绝大多数土壤类型有效磷含量在10-20mg/kg的适宜范围内;大部分土壤类型速效钾含量处在80-160mg/kg低范围内;交换性镁丰富,平均为2.7cmol/kg;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较高,平均分别为3.2mg/kg,101.7mg/kg和3.2mg/kg;水溶性氯和有效硼含量较低,平均分别为8.61mg/kg和0.4mg/kg。(2)嘉禾植烟土壤物理性状表明,土壤质地全部为轻壤土,适宜优质烤烟生产,浅灰黄泥、灰泥田和灰黄泥等土壤容重偏高(>1.4g/cm3)。(3)主要肥力因子与土壤物理指标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细砂粒和物理性黏粒含量呈显著相关,与粗砂粒和粗粉粒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磷含量与粗黏粒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细砂粒和黏粒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粗砂粒、粗粉粒、细粉粒和粗黏粒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毕节市不同区域植烟土壤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对8个县市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元素、耕作层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毕节市烤烟种植区可划分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论]该研究可为毕节烤烟生产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安徽省植烟土壤和烟叶硫含量的关系。[方法]采集池州东至烟区和皖南烟区土壤普查样品,研究不同采样点不同植烟年限的土壤有效硫含量。研究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定位样品土壤有效硫含量和定位样品烟叶全硫含量,以及≥15、6~10和1~5 a不同植烟年限的定位样品土壤有效硫和定位样品烟叶全硫含量。[结果]随着植烟年限的延长,施肥造成硫素在土壤中积累量增加;在植烟季节内随着土壤沙性的增强及土壤改良效果越明显时,土壤有效硫含量积累作用越强;土壤硫含量与烟叶硫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烟叶硫含量主要取决于植烟土壤质地类型,土壤黏性越大、酸度越强,越有利于硫素在烤烟叶中积累。[结论]可为实现安徽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海南省18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状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状况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为粘土、粘壤土和砂土三大类,以粘土、粘壤土为主;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测定作物品种有关,凋萎系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细砂土、粉砂土、粉壤土、粘壤土、粘土。不同土壤质地间土壤容重差别不大,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略有增加;粘土田间持水量最大,其次为粘壤土、砂粘土、粉砂土、粉壤土,田间持水量最少的是细砂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城市土壤的肥力质量,服务于城市土壤健康管理。以京北城区环线公路绿化带附近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其含量高达71.74%,黏粒含量仅为4.04%,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土及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8.01~8.97范围内,属微碱性到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81 g.kg-1,全N平均含量为0.81 g.kg-1,有效P平均含量为29.16 mg.kg-1,速效K平均含量高达252.22 mg.kg-1;土壤养分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不同,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有效P>速效K>NH4+>NO3->全N>全P>全K;不同环路区域的土壤养分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北二环路区域除全K和速效K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由市中心向外辐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草地土壤中的全N、有效P及全K含量显著高于空地土壤。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光谱土壤质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亮  郭熙  国佳欣  韩逸  朱青  熊杏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21):4449-4459
【目的】 寻找红壤地区不同土壤质地类型的Vis-NIR光谱反射规律,通过光谱对土壤质地类别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方法】 以江西省奉新县北部为研究区,245个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在国际制土壤质地4组和12级两种分类标准下,首先分析不同土壤质地类型的光谱反射率,然后采用9种数学变换方法和5种机器学习算法相互组合的数据挖掘模型,进行土壤质地的分类研究,最后对建模准确度最高的混淆矩阵和预测结果三角坐标分布图进行分析。【结果】 (1)不同土壤质地之间的光谱反射率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叠现象,土壤质地与光谱反射率之间的规律较为复杂;(2)分数阶导数变换是整数阶导数的扩展,有助于土壤质地的分类,但原始光谱数据具有更加丰富的特征信息,更适合进行土壤质地分类建模;(3)在对非均衡数据集建模时,集成学习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都是不错的选择;(4)较难通过模型去区分土壤质地分界线附近的类别,其中在4组分类标准下最容易被预测错误成黏壤土组,在12级分类标准下最容易被预测错误成黏壤土和壤质黏土这两种土壤质地类型;(5)在4组分类标准中,进行归一化处理和MLP模型组合取得了0.68的最高预测准确度,其中黏壤土组的预测准确度能达到0.84;再细分到12级分类后,分类效果最佳的组合来自于原始数据和MLP模型,其中壤质黏土分类准确度达到了0.89。【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地区通过高光谱数据进行土壤质地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滨海区土壤质地分布及不同质地盐碱状况,为滨海区作物合理布局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定点取样及软件分析、作图的方法,明确了河北滨海11县区农用地土壤以轻壤最多,达到249 229.38 hm2,占总农用地面积的35.0%,主要分布于沧州滨海县区的黄骅大部、海兴西部区域;沙壤质次之,主要分布于冀东滨海区的秦皇岛市三区、抚宁中东部、滦南西部,唐海东南部及乐亭姜各庄滨海区域,面积204 858.91 hm2,占总农用地面积的28.7%,粘质及重壤质主要分布于汉沽、芦台及丰南、唐海南部沿海,面积119 913.71 hm2,占总农用地面积的16.8%。从不同质地盐碱分析看,盐分高低次序为重壤质、中壤质、粘质、轻壤质、沙壤质、砂质。  相似文献   

18.
取沙、壤、粘3种质地的潮土,采用盆栽试验,应用Bremmner法测定黑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含量。结果表明,3种质地的土壤氮素主要以酸解氮为主,占土壤全氮的70%以上,在酸解氮中,氨基酸氮和酸解未知态氮为主要成分,其次为氨态氮,最低为氨基糖态氮。黑麦生长过程中,在无氮肥投入条件下,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处在动态变化中,而且变化趋势相似,3种质地的氨基酸氮和酸 未知态氮相对变化率较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大,说明质地不能改变酸解氮及各组分氮的变化趋势,但可以改变其变化程度;同样水平的全氮量,而质地不同的土壤供应速效氮的能力是沙土>壤土>粘土,但在无氮肥投入情况下,土壤氮素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土壤质地对不同筋型冬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以探明土壤质地对小麦淀粉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池栽条件下,对黏土、壤土、砂土3种质地土壤种植条件下高、中、低3种筋型冬小麦品种藁麦8901、豫麦49和洛麦1号淀粉糊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质地土壤种植条件下,3个小麦品种高峰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均以黏土种植条件下最低;洛麦1号和豫麦49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糊化时间以及洛麦1号和藁麦8901的稀懈值均以砂土种植条件下最高,壤土次之,黏土最低;藁麦8901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和豫麦49的稀懈值均以壤土种植条件下最高;3个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指标中,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高峰黏度和稀懈值,糊化时间变异系数较小。[结论]为小麦淀粉品质改良、区域化种植和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