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水貂是一种珍贵毛皮兽,貂皮已成为国际裘皮市场的畅销商品,发展养貂实是富国利民的一项生财之道。近年来,我省养貂专业户和公办貂场应运而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连年上升。但是,我们应切实加强貂病的防治工作,尤其对几种主要传染病不容忽视,如水貂病毒性肠炎、貂瘟(即水貂的犬瘟热)、水貂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2.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为水貂肠炎病毒(又称为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群。据报道,用猫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制成的弱毒组织苗,能使水貂获得抵抗病毒性肠炎的免疫性,但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却不能感染猫。1965年,Gozham等报道了应用猫肾细胞培养致弱的猫肠炎病毒疫苗预防水貂病毒性肠炎。我们于1984年7月26日,利用现场病死貂的肺、心、血液和管型便的粘液管制成灭活苗,应用于某发生病毒性肠炎的貂场,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俄罗斯养兽业毛皮兽常进行以下免疫,水貂注射犬瘟热、病毒性肠炎、肉毒中毒和假单胞菌病疫苗;狐狸、北极狐、浣熊注射抗皮肤真菌病、犬瘟热、肠道病及腺病毒病疫苗;艾虎注射犬瘟热和肉毒中毒疫苗。紫貂对上述传染病具有抵抗力,无须注射上述疫苗。毛皮兽用疫苗均为俄罗斯本国生产。用免疫电泳检测水貂阿留申病。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宕兽医大学研究所于1984年 3月从疫场分离到 6株水貂细小病毒,经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已试制出三种疫苗,目前正在貂场进行试验,中年即可批量生产.为蒜貂场和专业户删Z安全有效的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疾苗.水貂病毒性肠炎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张德礼~~  相似文献   

5.
水貂为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要提高水貂的产仔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选留好种貂 :每年 1 1月份按计划选留好种貂。把体格大 ( 2 kg以上体重 )、毛质好、品种纯正的貂留作种用 ,公、母比例 1∶ 3,且将公、母貂分笼饲养。2 .做好配种前的防疫接种 :每年 1 2月份给水貂预防接种一次 ,主要预防犬瘟热病和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病的预防用水貂犬瘟热弱毒苗 ,每只皮下注射1 ml,免疫期 6个月 ;病毒性肠炎的预防用水貂病毒性肠炎组织培养灭活苗 ,每只皮下注射 1 ml,免疫期 6个月。在注射接种时 ,最好用一次性针头 ,防止交叉传染。3…  相似文献   

6.
两户园地     
<正>应当正确的运输和保管水貂疫苗我县大钦岛乡某貂场,1989年7月上旬对饲养的2500只水貂全部注射了水貂病毒性肠炎组织苗,但9月份仍发生了疫情。根据现场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化验,确诊为水貂病毒性肠炎,其原因是疫苗保存不当所致。水貂病毒性肠炎组织苗含氢氧化铝佐剂,不宜冻  相似文献   

7.
水貂肠炎弱毒疫苗是将强毒在猫肾细胞培养上连续传代后培育成功的。67代后测定证明弱毒是安全的。疫苗病毒毒力稳定,复归本动物连续6代,不反强。虽注苗后数天内可从貂体组织及粪便中分离出疫苗病毒,但在注苗水貂和未注苗水貂密切接触3个月的期间内,未发现注苗木貂将病毒散播给未注苗的水貂。此弱毒苗无论单独使用或与貂的犬瘟热疫苗、肉毒梭菌C型β类毒素联合免疫均可使水貂产生良好的兔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对81份水貂血样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犬瘟热及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阿留申抗体阳性水貂的犬瘟热及细小病毒性肠炎抗体合格率、均值,均远低于阿留申抗体阴性貂,验证了阿留申病对水貂的免疫应答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猫细小病毒(FPV)作为水貂病毒性肠炎(ME)弱毒基础苗种毒,接种猫肾传代细胞,制出六批弱毒基础苗。疫苗毒价为4.0~5.5TCID_(50),HA≥128。接种水貂安全,第7天即产生37倍以上可抵抗 ME 病毒的免疫抗体.采取试验貂粪便作 HA 检查,从接种后第3天开始至第7天止,有95%的貂粪便排出 FPV,但对同居饲养的未免疫貂无致病力。应用该弱毒基础苗进行田间试验,接种的977只貂、貉、犬无一只因注苗发病。试验证明、用 FPV弱毒株作种毒制作的 ME 弱毒基础苗,安全性可靠,免疫原性良好,可作为 ME、犬瘟热,伪狂犬病三联弱毒苗中基础苗之一。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水貂流行性腹泻是继水貂病毒性肠炎(MVE)、阿留申病、犬瘟热之后发现的传染性疾病。1975年首次报道于美国,称之为水貂流行性卡他性胃肠炎(ECG)或犹他州肠炎。我国自1987年起在许多貂场也有本病暴发,给养貂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87年韩慧民等人报道在病貂粪便中发现有冠状病毒样粒子,但冠状病毒分离培养困难,因此无法进一步证实其对水貂的致病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用貂肺传代细胞系(ML)分离获得2株冠状病毒,用小鼠L细胞分离  相似文献   

11.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肠炎病毒引起的顽固性下痢、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由于水貂饲养业的发展,水貂病毒性肠炎在某些地区和貂场曾先后发生和流行。仅在辽宁省庄河县就有几个貂场曾发生此病。82年6月中旬,内蒙集宁市水貂场发生了疑似病毒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7月 ,我县某养貂专业户所饲养的水貂混合感染了痢疾阿米巴、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大量死亡 ,造成了较大损失 ,该病例在兽医学上实属罕见。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养貂专业户共饲养水貂 12 0头 ,品种为丹麦黑毛貂 ,其中种用母貂 19头 ,种用公貂 7头 ,当年生小貂 94头 ,全部于6月 3 0日注射了犬瘟热疫苗和病毒性肠炎疫苗。 7月 2 3日 ,该场饲养的水貂开始发病。整个发病过程为 2 0d ,除 5头因病情严重而死亡外 ,其余12头病貂康复。2 症状与剖检发病初期 ,体温升高至 40~ 41℃。食欲减退 ,精神…  相似文献   

13.
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又称泛白血球减少症或传染性肠炎,是当前养貂场流行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白血球减少,血相失调,胃肠粘膜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和坏死变化。病原体是水貂肠炎病毒。水貂病毒性肠炎常于8、9月份暴发流行,冬季散发。流行过水貂病毒性肠炎的养貂场,第二年夏、秋季节仍可再次发生。据国外资料报道,幼貂的发病率为50—60%,死亡率高达90%,成年貂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25—30%。  相似文献   

14.
致病性水貂肠炎病毒MEV-ZJ1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临床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发病貂的粪便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病毒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检测、血清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动物试验鉴定表明,该分离毒为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命名为MEV-ZJ1株。用分离毒接种水貂,试验动物均表现出典型水貂病毒性肠炎临床症状。研究表明,MEV-ZJ1分离株对水貂具有致病性,是1株强毒,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疫苗免疫与诊断检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索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以免疫母貂所生仔貂为研究对象,采集21、30、45、60日龄仔貂血清,测定水貂病毒性肠炎母源抗体HI效价(MEV HI);选取25只47~52日龄健康水貂接种制备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前后14 d采血测定MEV HI效价;免疫后14 d进行水貂肠炎病毒攻毒临床症状观察,并测定粪便HA效价;攻毒后14 d对濒死和存活水貂安乐死,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母貂所产仔貂的MEV HI效价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1日龄时较高,45日龄时少部分仔貂MEV HI效价<1:32,60日龄时大部分仔貂HI效价≤ 1:4;使用制备合格疫苗免疫后14 d对照组水貂的MEV HI效价均不高于1:4,免疫组MEV HI效价升高至1:64~1:512;攻毒保护试验表明,免疫组水貂100%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的攻击,水貂的精神、饮食、粪便等均未见异常,且攻毒后粪便HA效价为1:8~1:16;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很好地阻止病毒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复制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因此,免疫母貂所生仔貂21日龄时体内抗体效价最高,制备的疫苗免疫50日龄左右的水貂时能够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并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能够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正> 水貂病毒性肠炎(Enteritis Virsa Latreolaram)又称乏白血球症或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肠炎病毒(Parvoviras)引起的,以胃肠粘膜出血和剧烈下痢为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Macphorson对加拿大流行病毒性肠炎的几个貂场统计,幼貂的发病率为50—60%,成年貂发病率为20—30%。该病的死亡率为25—30%。  相似文献   

17.
水貂病毒性肠炎(Viral enteritis of mink)又称泛白细胞减少症(Panleukopenia)或传染性貂肠炎(infectious enteritis of mink),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消化道粘膜炎症和坏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引起貂场的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从国外大量引进种貂而未作严格检疫,造成国内种貂场暴发本病的事例已不属罕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报道了1985年元月青岛市崂山县某种貂场由于引进美国种貂,未经隔离观察,直接进入原繁殪群混合饲养,造成病毒性肠炎流行及确定诊断的经过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严重危害水貂的传染病之一,据资料报道,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1988年2月,笔者对陕西省山阳县外贸公司种貂场发生的水貂病毒性肠炎采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1988年2月下旬,陕西省山阳县外贸公司种貂场的种貂,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陆续发病92只,发病率达72.7%。死亡46只(其中公貂12只。母貂34只),致死率50%。在该病流行期间,  相似文献   

19.
水貂病毒性肠炎(MEV)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导致5日龄以上水貂的大批死亡、对养貂业造成严重威胁。故此,我们对青海省三大貂场MEV的流行情况用HA和HI试验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抽检三个貂场的粪样。共检出阳性粪样39份,阳性率为9.26%。其中貂场一的阳性率为16.67%(24/144),貂场二为11.11%(15/135),貂场三为0(0/152)。据本次调查,其中貂场一和貂场二在1983年底~1984年初曾检出过阳性貂,由于病貂在康复后仍带毒,同时,貂笼的不合理叠放及较差的卫生条件等诸多原因,为本病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鉴于此,我们建议:对病貂场应  相似文献   

20.
1病因 饲养管理不当,如吃腐败的饲料,饮水不洁,长期吃不上新鲜的肉类或粗纤维过多的谷物饲料等。目前,有很多养殖场(户)秋季留种貂时期,不重视肠炎预防接种,只重视犬瘟热疫苗接种。所以,造成一些养殖场(户)貂的传染性病毒性肠炎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建议养貂场(户)要定期预防接种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