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亟需解决的效益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着重探讨了后效益评价方法。提出了用综合指数评价综合建设效益,同时把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效益分为当前效益和未来效益,从而引出了效益现评价和预评价概念,并用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对广东某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建立了效益预评价模型,证明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目标、多指标综合效益的系统评价问题,评价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则与所选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有着直接关系。在对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过程,以利于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评价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子峰  于兴修  马骞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175-177,181
近年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发展迅速,总结原有成果并推陈出新有助于寻求更为科学、系统、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进行归类和分析并对主要的评价方法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评价原则、建立了一套涵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问题,提出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的遗传投影寻踪方法。该方法可以依据样本自身的数据特性寻求最佳投影方向,利用最佳投影方向可以判断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方向。通过最佳投影方向与评价指标的线性投影得到投影指标值,通过这一指标可以对样本进行统一评价和分类。利用该方法对甘肃省81个县域单元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很好的反映了各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目标的贡献大小和方向以及各评价单元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降维和模糊理论的思想,把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引入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构建了主成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多维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综合选取评价因子并进行赋权,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对比单因子评价法和其他综合评价法,并利用GIS在空间信息表达的天然优势,展示评价结果并分析。将该模型应用于罗源湾水质评价,实践表明,该模型应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辽宁西部某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聚类和排序双重特点,各指标白化权函数呈现非线性变化,解决传统方法指标白化权函数呈现单一线性变化的局限,在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合理性上好于传统方法,和区域地下水水质实际情况更为吻合。研究成果为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适合泉州市水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泉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平水年内泉州市的自然、经济、社会以及水资源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果]泉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泉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比较良好。[结论]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简单实用,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泉州市以及类似地区水资源的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典型特征,建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3个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方法主要基于灰色评估法。以此方法为基础,初步评价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1990~2004年一直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跨入发展阶段,且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方法,为城市河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护坡安全性、生态环境性、景观适宜性和社会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合肥市四里河、南淝河和十五里河3种生态护坡综合评价值分别为:多孔生态砖护坡1.57,生态混凝土护坡-2.39,生态砌块直立挡墙为0.82,多孔生态砖护坡评价结果较好。影响生态护坡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水环境修复、亲水性和公众认可度;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一致。[结论]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易于确定影响生态护坡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专家学者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入研究,出现很多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针对此现状,利用物元分析的原理建立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等级的评价模型,进行关联函数的计算,把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等级评定由定性转为定量,并以将物元分析应用到实例中,评价结果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可操作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政水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190-191
用加权关联度作为灰色米质指数,在介绍其求解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对灰色米质指数在稻米品质综合评判和分级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6个籼稻品种综合米质的评判结果表明,如参考数列构造合理,权重系数分配得当,依据灰色米质指数对稻米品质进行综合评判和分级是可行的;虚拟的理想参考数列所建立的评判模型,使评判的适用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图像识别的黄粒米自动检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针对现行稻米质量评定中黄粒米指标的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方式完成,在市场交易中,很难得到有效准确地执行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套稻米品质评价系统。该系统根据RGB色度学原理,利用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对稻米中的黄粒米进行自动检测。在对群体米样的色度值分布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从样品中进行黄粒米分割的最佳色度阈值。本系统可计算黄粒米的粒数及黄粒米粒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识别黄粒米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U-Net模型的含杂水稻籽粒图像分割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陈进  韩梦娜  练毅  张帅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0):174-180
含杂率是水稻联合收获机的重要收获性能指标之一,作业过程中收获籽粒掺杂的杂质包含作物的枝梗和茎秆等,为了探索籽粒含杂率和机器作业参数之间的关联,需要实时获取籽粒含杂率数据。该文基于机器视觉的U-Net模型对联合收获机水稻收获籽粒图像进行分割,针对传统分割算法中存在运算量大、耗时多、图像过分割严重和分割参数依赖人为经验难以应对各种复杂谷物图像等问题,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多次训练学习各分割类别的像素级图像特征,提出基于U-Net深度学习模型的收获水稻籽粒图像中谷物、枝梗和茎秆的分割方法,采用改进的U-Net网络增加网络深度并加入Batch Normalization层,在小数据集上获得更丰富的语义信息,解决图像训练数据匮乏和训练过拟合问题。选取田间试验采集的50张收获水稻籽粒图像,采用Labelme方式进行标注和增强数据,裁剪1 000张256像素×256像素小样本,其中700张作为训练集,300张作为验证集,建立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收获水稻籽粒图像分割模型。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衡量模型的分割准确度,对随机选取的60张8位RGB图像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水稻籽粒的分割综合评价指标值为99.42%,枝梗的分割综合评价指标值为88.56%,茎秆的分割综合评价指标值为86.84%。本文提出的基于U-Net模型的收获水稻籽粒图像分割算法能够有效分割水稻籽粒图像中出现的谷物、枝梗和茎秆,时性更强、准确度更高,可为后续收获水稻籽粒图像的进一步识别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水稻联合收获机含杂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提供算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调质大米半干法磨粉制备鲜米粉及其品质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考察半干法磨粉对鲜米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选用旋风磨和布勒磨对调质后含水率为28%和30%的大米进行磨粉,分析大米粉的白度、凝胶特性及糊化特性,对加工鲜米粉的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感官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质大米可以减小磨粉仪器机械力和热能对大米粉品质的破坏,其中调质大米经布勒磨粉碎后的白度显著高于湿磨粉白度(P0.05);旋风磨含水率为30%调质粉的凝胶硬度最大为3.45 N/cm2,与湿磨粉的无显著差异(P0.05);2种调质粉相比于湿磨粉其崩解值较小,其中布勒磨含水率为30%调质粉回生程度较低,与湿磨粉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鲜米粉的品质,筛选得到的旋风磨含水率为30%鲜米粉的硬度为35.10 N/cm2,弹性为0.97,较湿磨米粉更柔软弹滑,感官评价总分和蒸煮特性与湿磨米粉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含水率为30%的大米经旋风磨粉碎后能够制得与湿法磨浆相媲美的鲜米粉,可为解决湿磨法废水量大、产品得率低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米胶稠度近红外光谱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胶稠度是评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了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大米胶稠度的测试原理,对60个样品的光谱数据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测定大米胶稠度的数学模型,其回判结果与化学分析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建模标准差为0.66;用41个样品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交叉验证,其检测结果与用标准化学分析方法测得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92,预测标准差为0.78。试验证明,可以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大米胶稠度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为明确影响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该文以镇稻6217为材料,研究了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施用旱秧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较低时,秧苗个体性状优势明显,但盘根性差,不利于起秧机插;播量过高时,秧苗素质弱,不利于机插后的返青活棵。水分运筹中,旱育较水育更有利于健壮秧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施用旱秧壮秧剂在短期内可起到培肥的效果,但用量不宜超过1%。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糙米为原料,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糙米加湿调质各工艺参数对精米吸水率的影响规律。在糙米加湿调质中用氚水(H23O)为同位素示踪剂对所加水分标记,通过放射性测量(cpm值)确定样品吸水率;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用Reda软件包处理试验数据,得出了各试验参数对精米吸水率影响关系的回归方程,分析了各试验因素对精米吸水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论可以为掌控糙米加湿调质后精米含水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稻米爆腰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谷裂纹(俗称爆腰)是导致大米在加工过程中破碎的重要原因,爆腰的检测对裂纹的研究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爆腰检测方法。它利用小波变换在图像边缘提取和去噪中的优越性,通过对二进尺度下图像小波变换局部极大值的检测,提取边缘特征,去除噪声,对糙米爆腰图像中的裂纹进行了有效识别。从而实现爆腰率的自动检测,准确率达到92%以上。与传统的检测算子相比,取得了更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干燥后稻米食味值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了采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干燥后稻米食味值,依据稻米的食味值与其主要成分(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和干燥温度有关这一研究结论,用近红外光谱谷物成分分析仪测定了稻米的主要成分值,用专家模糊评判方法确定稻米的食味值,建立了稻米食味值与其主要成分之间的网络结构模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预测稻米的食味值,并分析了干燥条件对稻米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影响程度为干燥温度:-0.7;水分:0.68、脂肪酸:-0.56、直链淀粉:0.48和蛋白质含量:-0.33。  相似文献   

20.
基于ORYZA2000模型的旱稻生长模拟及氮肥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旱稻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ZA2000模拟旱稻生长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图解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YZA2000模拟旱稻生物量、产量、作物吸氮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模拟效果良好,但对土壤水分的模拟效果欠佳,需做进一步研究。应用校正和验证的结果,结合肥料效应函数原理,对旱稻不同灌溉方式和密度管理下的氮肥经济最佳施肥量做了探讨,初步得出了该地区旱稻栽培氮肥经济最佳施肥量,丰富了作物模拟和节水农业的理论和实践,对以后旱稻发展及栽培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