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偏离-份额模型,考察2006~ 2009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业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各地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分化,区位优势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在产业结构内部,种植业处于上升趋势,畜牧业呈现下降势头.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西方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各县市区的区域总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大宗农产品在农业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特色农产品尚处于劣势地位:提出突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产要素,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基础建设,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与区位熵模型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4省(区)八大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6—2017年,4省(区)八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变化趋势相同,但竞争偏离分量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期末有结构优势的主要为第三产业,有竞争力优势的主要为第一产业;建筑业在全国均具区位熵优势,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均处区位熵劣势。该区域具总体优势的产业首要为工业,其次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处劣势地位。青海、宁夏八大产业总体优势十分类似,甘肃、新疆略有相同,长期发展趋势4省(区)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2005-2010年间农业各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市的区域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竞争力偏离分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在农业产业内部,种植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不强;农林牧渔服务业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而林、牧业结构不够合理;渔业结构合理,但竞争力不强.种植业竞争力最强的是信阳市,林业竞争力最强的是洛阳市,牧业、农业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是驻马店市,渔业竞争力最强的是商丘市.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SSM的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军 《湖南农业科学》2009,(10):111-113,117
依据山东省2000~2006年的农业数据,以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为研究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东各地市的区域偏离分量变动幅度较大,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在产业内部,种植业处于下降趋势,畜牧业呈现上升势头。随后提出了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2004~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总量分析,同时对各设区市的农业农林牧渔以及服务业进行区域分量、结构分量和竞争分量进行分析,得出了福建省各设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内部竞争力情况,同时也对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邵砾群  李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47-20749,20919
以2004~2009年为考察期,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了上饶市12个县(区)三次产业结构与区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的组合情况,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增强区域协调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0—2014年的统计数据,以长江经济带为标准区域,运用动态Shift-Share模型分析了长江中游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势与劣势及四省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差异。结果表明,1980—2014年长江中游农业总产值增长优势高于长江经济带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水平。长江中游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对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影响分为:湖北、湖南农业产业结构偏离0,竞争力偏离0;江西农业产业结构偏离0,竞争力偏离0;安徽农业产业结构偏离0,竞争力偏离0等3种类型。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各省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及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定量分析黑龙江垦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各分局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可以为垦区各分局制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垦区各分局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量分解为垦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产业竞争力分量,指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对各分局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偏离份额法及相关指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五个地区偏离总量较大。2、这五个地区产业结构,均处于劣势。3、这五个地区竞争分量均为正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针对以上分析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京津冀农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金条件三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生产要素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效率三指标对京津冀农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农业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及互补性使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成为必然。京津冀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合理定位,才能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1997—2007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1997—2007年河北省的生态足迹及相关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河北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河北省的生态经济发展状况非常严峻,河北省的生态赤字很高,生态足迹多样性很低,河北省的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空间的分配很不均等,在河北省的生态足迹中,能源足迹占比很大,说明河北省产业结构属于高能源消费型。在此基础上,找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调整农业结构、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和渠道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从河北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河北省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途经,提出了河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15年以来我国玉米行业出现的供大于求的市场结构问题,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和灰色系统评估法对我国20个玉米主产区2008—2017年的生产比较优势进行测度,并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具有稳定的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在生产成本和产业利润2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2)显著影响省域比较优势的正向因素为农用柴油使用量、耕地灌溉面积和农村教育经费等,负向因素为农用化肥施用量、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第一产业GDP占比等。政府需根据生产比较优势调整布局,科学优化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生产和精深加工的匹配,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草莓是河北省的新型优势特色产业,为了给河北省的草莓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运用SWOT方法对其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不利因素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发旺  程彦培  王滨  陈立  郭晓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56-13359,13368
黑龙港地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水资源的缺乏制约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来维持正常的农田灌溉用水,已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破坏。纠其原因在于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现状与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不适应。运用GIS技术客观、定量地分析了该地区的各县水土资源分布和农业种植结构,提出了该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该地区的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偏离-份额法对2005~2009年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并为推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福建农业产业结构竞争力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资源缺乏对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揭示农业用水的经济规律对农业用水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数据现状分析发现,2003~2007年近5 a河北省农业用水量在历史低位变化,但单位播种面积用水量却呈上升趋势,单位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折合的农业用水量保持稳定下降趋势。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业用水量的函数关系研究发现,常用的拟合函数和二次对数函数对Kuznets曲线的拟合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对科技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方法,采用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首先对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其次对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TFP指数前期波动较大,后期呈稳定变化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与其他省份差异明显。根据结论,提出促进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