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 1、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光合强度(即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叶面积)、光合时间(主要指生育期长短)、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等5个因素决定了大豆产量的高低.大豆与玉米比较,光合强度低,呼吸消耗多.大豆净光合强度为18.0~32.3mg CO2/dm2·h,而玉米净光合强度则达到了51.0~58.5mg CO2/dm2·h.原因是大豆是C3植物,而玉米是C4植物,C3植物对CO2的固定能力低于C4植物.而且,大豆的CO2补偿点很高,为40mg/kg,而玉米的CO2补偿点仅为5mg/kg.因此,大豆田CO2往往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
一、大豆低产的生理特点 一般认为大豆是低产作物,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只相当于玉米的1/3~1/2.原因如下: 1、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为35%.而玉米相应的含量分别为10%、4%、84%.每形成.100kg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3647.69kJ,而形成100kg玉米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1 685.98kJ,这是大豆比玉米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光合强度(即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叶面积)、光合时间(主要指生育期长短)、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等5个因素决定了大豆产量的高低.大豆与玉米比较,光合强度低,呼吸消耗多.大豆净光合强度为18.0~32.3mg CO2/dm2·h,而玉米净光合强度则达到了51.0~58.5mg CO/dm2·h.原因是大豆是C3植物,而玉米是C4植物,C3植物对CO2的固定能力低于C4植物.而且,大豆的CO2补偿点很高,为40mg/kg,而玉米的CO2补偿点仅为5mg/kg.因此,大豆田CO2往往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3.
CO_2气肥对C_3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呼吸低光效的C3作物,要比低光呼吸高光效的C4作物对CO2需要量高得多。当CO2浓度增加1000mg/kg时,黄瓜、番茄和青椒可分别增产83.28%、69.12%和49.28%,随之CO2浓度的增加,提高了C3作物的光饱和点,从而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光合作用。同时,又抑制了C3作物的光呼吸作用,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4.
优良野生草坪草匍茎翦股颖的建坪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匍茎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为禾本科翦股颖属冷季型C3植物,2n=2x=14.具有相对较高的光饱和点(50~150 mg/L CO2浓度),光呼吸释放的CO2为光合作用同化CO2的1/3左右,是一种高光呼吸植物,在贵州省境内野生资源分布极广,是贵州地区值得推广的一种优良的冷季型草坪草.  相似文献   

5.
改良剂与植物协同作用治理污染土壤,结果表明:植物种类对土壤中硝态氮浓度的变化影响非常显著,种植小麦的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均从692.19 mg/kg降至100 mg/kg以下;当沸石粒径1~2 mm,改良剂与土壤比例为3:50时,种植小麦的土壤中硝态氮浓度降至43 mg/kg。改良剂种类对土壤中铵态氮浓度的变化影响非常显著,当沸石粒径2~3mm,改良剂与土壤比例为10:50,改良第15天铵态氮浓度由23 593.75 mg/kg降至3 300mg/kg。改良剂、植物对土壤中硫酸根主要表现为解吸作用,改良剂种类对土壤中硫酸根浓度的变化影响非常显著,用石灰石改良剂改良土壤第7天,土壤中的铵态氮浓度由370 mg/kg至900 mg/kg。  相似文献   

6.
辽沈I型日光温室内环境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沈I型日光温室室内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测试结果表明:白天室内气温接近及超过25 ℃的时间近5 h,室内外温差达到30 ℃;在打开地中热交换系统的情况下,20~30 cm深处的地温在12 ℃以上;透光率在中午时段大于85%;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室内CO2浓度为430~920 mg/kg,施CO2 10 min后,CO2浓度为840~1430 mg/kg,施CO2 20 min后,CO2浓度为1420~2020 mg/kg.  相似文献   

7.
<正>CO2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直接影响着蔬菜的生长发育。大气中CO2浓度比较稳定,约为320mg/kg。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因蔬菜光合作用的消耗,白天常造成CO2缺乏,尤其是严冬季节,不能进行通风换气,蔬菜长时间处于CO2"饥饿"状态,造成光合产物积累少,蔬菜节间拉长,叶色黄绿,易早衰;果菜类坐果少,易出现畸形果。增施CO2肥料,可以使蔬菜叶片肥厚,叶色常绿,瓜果类蔬菜座果率提高,产量显著增加;蔬菜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8.
叶面施硒对不同蔬菜硒富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SeO3质量浓度均与各蔬菜产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认为,既有利于有机硒富集又不致产量降低的Na2SeO3叶面喷施浓度以不超过0.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9.
室内25℃条件下,于存在硝态氮累积、50%田间持水量的设施蔬菜地土壤中,分别添加含碳(C)量为0、0.5、1.0、1.5 g/kg的活性碳源葡萄糖,分别标记为C0、C1、C2、C3,研究活性碳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及其氮氧化物气体NO、N2O(含量均以氮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6 d,C0处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相对稳定,C1、C2、C3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由初始870 mg/kg降至10 mg/kg以下,且葡萄糖用量越高,硝态氮下降越快;培养16 d后,C1、C2、C3处理的土壤铵态氮由初始30.8 mg/kg分别提高到302.0、33.9、62.5 mg/kg;葡萄糖添加显著提高土壤NO、N2O的排放,C0处理土壤NO、N2O的累积产生量分别为3.80、0.04 mg/kg,C1、C2、C3处理NO、N2O的累积产生量则分别达到4.0~11.7、3.3~62.4 mg/kg。添加活性碳源能有效降低设施蔬菜地土壤积累的硝态氮,但也应充分重视NO、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蔬菜是一种极易累积硝酸盐的植物,其含量按干重计可达2%以上。而人类摄入体内的硝酸盐约81%来自蔬菜。因此,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高低直接影响人体及牲畜健康。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制订了食用限量标准,规定硝酸盐(按NaNo_3)日食用量最高为5mg/kg体重,亚硝酸盐为7mg/kg体重。沈明珠等建议将含量分为四级。其卫生性允许最低级为432mg/kg鲜重,二级<785mg/kg,三级<1440mg/kg,不允许的四级为3100mg/kg。  相似文献   

11.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内环境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室内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测试结果表明:白天室内气温接近及超过25℃的时间近5h。室内外温差达到30℃;在打开地中热交换系统的情况下,20~30cm深处的地温在12℃以上;透光率在中午时段大于85%;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室内CO2浓度为430~920mg/kg。施CO 10min后,CO2浓度为840~1430mg/kg,施CO2 20min后,CO2浓度为1420~2020mg/kg。  相似文献   

12.
以大蒜(Allium sativum L.)蒜薹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蒜薹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的各项指标,以此评价施用不同浓度CO2气肥对北方棚室蒜薹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气肥浓度为1 000 m L/m3时株高和假茎粗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341 mm和4.98 mm。CO2气肥浓度为1 200 m L/m3时叶宽达11.28 mm,最有利于叶片发育,并且蒜薹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59、15.6%、6.9 mg/g、312μg/g,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了7.3%、83.0%、35.6%、97.5%。游离氨基酸含量在CO2气肥浓度为800 m L/m3时达到最高,为2.75 mg/g,比对照提高了34.8%。蒜薹的干物质含量在CO2气肥浓度为1 000 m L/m3时最高,为12.16%,比对照高5.2%。施用CO2气肥可显著提高蒜薹的产量,在CO2气肥浓度为1 200 m L/m3时产量达到最高,为4.75 kg/m2,比对照高23.2%。大蒜素含量在CO2气肥浓度分别为800、1 600 m L/m3时达到较高水平,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5%。总之,在北方棚室内施用CO2气肥可以显著促进蒜薹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的积累,施肥的最佳浓度为1 000~1 200 m L/m3。  相似文献   

13.
叶面喷硒对小茴香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茴香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2SeO3(0,50mg/kg,100mg/kg,150mg/kg)为硒源,通过叶面喷施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硒肥对小茴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硒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小茴香产量,且处理浓度为100mg/kg的增幅最大。硒处理后小茴香植株维生素C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且浓度为100mg/kg的处理下降幅度最大。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有明显提高,且浓度为100mg/kg的处理增幅最大。硒处理后小茴香植株的可溶性糖、还原糖、蔗糖含量都较对照显著提高,且处理浓度为100mg/kg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典型保护地蔬菜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了定州市和永年县蔬菜大棚和拱棚施肥情况 ,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 ,蔬菜土壤硝态氮含量定州市平均比永年县高出 1 3 3~ 38 9mg/kg。表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 ,定州市变化幅度 60~ 2 0 0mg/kg ,平均 94 2 5mg/kg ,永年县变化幅度为43 0~ 64 7mg/kg之间 ,平均 5 5 4mg/kg。保护地蔬菜土壤 0~ 1 0 0cm土层积累了大量的硝态氮。其中定州市蔬菜大棚土壤 1m土层内硝态氮含量平均为 80 7 0 6kg/hm2 ,永年县平均为430 32kg/hm2 ,均高于大田作物。容易造成土壤硝态氮积累和淋溶。  相似文献   

15.
将不同浓度的硼砂、2 ,4 D、乙烯利用于番茄和茄子花粉的培养 ,来研究 3种药物在蔬菜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硼营养及 2 ,4 D对蔬菜花粉萌发有积极作用 ,番茄在 8~ 16mg/kg 2 ,4 D的浓度下比较适宜 ,茄子则在 16~ 2 0mg/kg 2 ,4 D的浓度下效果明显 ,硼砂的使用应控制在质量分数 0 .0 0 1的浓度范围以内。乙烯利对番茄和茄子的花粉萌发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当浓度增大到 10 0mg/kg时 ,就能起到很好的疏花疏果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蔬菜作物除了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和水分有需求之外,CO2也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基础原料.空气中一般CO2的含量在300mg/kg左右,因此,蔬菜生产CO2缺乏常常被忽视,在棚室内进行蔬菜生产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以及特殊的季节里,CO2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植物地上部分45%是碳,这些碳素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取得的。一般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适合的CO2浓度为0.1%左右,而大气中CO2的浓度常保持在0.03‰。在相对封闭的保护地条件下,空气不易流通、蔬菜种植密度大,CO2浓度通常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蔬菜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梵净山野生百合各营养成分含量,为开发利用梵净山野生百合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按照国家标准食品理化分析方法对梵净山野生百合成熟鳞茎的多种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百合中水分含量为66.9%,灰分含量为6.3g/kg,蛋白质含量为26.63g/kg,粗脂肪含量为5g/kg,粗纤维含量为7g/kg,维生素C含量为0.3g/kg。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为:钙156.3mg/kg,钾2 653.5mg/kg,镁62.3 mg/kg,铁21.4 mg/kg,锌172 mg/kg,铜5.0 mg/kg,锰14.8mg/kg,硒0.05mg/kg。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结论:梵净山野生百合鳞茎富含各类营养元素,其锌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蔬菜,属营养全面且富含锌元素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CO2施肥对超积累植物生长和积累金属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温室内对不同Cu浓度土壤中生长的印度芥菜进行两种不同浓度的CO2施肥试验,【结果】通过结果表明CO2施肥能促进Cu污染土壤中印度芥菜的生长和发育,当土培中不添加Cu时,1200μL/L和800μL/L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的印度芥菜提前了3d和2d开花;各CO2处理组的植株高度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收获时最大单叶面积、叶片数和干物质重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其中1200μL/L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的叶片数达极显著差异,叶面积和根重达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组的地上部干重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加。CO2施肥处理也显著地增加植株体内对Cu的积累,两处理组植株根中C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处理组的植株根中Cu浓度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CO2施肥处理同样也促进了植株茎、叶对Cu的积累,并在CO2800μL/L、Cu100mg/kg试验条件时最高,分别达到茎:13696mg/kg干重、叶:4589mg/kg干重。此外,试验还表明,CO2施肥能增加Cu在印度芥菜体内积累的叶根比,说明CO2施肥有利Cu由根向植物叶子的运输。【结论】印度芥菜对Cu有很好的超积累能力,CO2施肥能促进印度芥菜的生长,增加植株体内对Cu的积累和叶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