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京市西白菜园路历史风貌区周边老旧街道的景观通过微更新的设计策略得到了改造。讨论了如何将周边不同时代建造的建筑与历史街区风貌相协调;设计了街道空间与界面更新的具体方案。从而改善街道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外部空间品质,以期为城市街道景观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慢行系统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特殊复合功能的线形空间类型。从使用者体验的角度对城市慢行系统进行评价研究可补充城市慢行系统的相关理论,并为项目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贵阳市南明河慢行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使用者进行调研以获取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使用者满意度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使用者对贵阳市南明河慢行系统的满意度达到基本满意水平;3个项目层的满意度为环境交通配套设施游憩体验;在指标层中,采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将18项评价指标划分为重点改进指标、重点保持指标、维持改进指标、后续改进指标,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适老化小镇的景观改造研究,从康养人群对街道景观的体验需求、生活需求、审美需 求等方面出发。以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街道景观为例,通过分析街道景观改造中各方面的影响,对如 何营造功能合理、符合康养人群生活特点的街道环境,如何重塑旧街道景观的新定位提出建设性意 见。  相似文献   

4.
陈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27-6028,6070
解析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与环境心理学的概念,认为城市是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们共同感受的事物,而街道和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和脉络,具有交通和空间两大功能。提出了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以街道上的环境设施作为研究街道景观环境的切入点,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单纯注重交通功能,忽视户外活动场所功能的现实问题,提出运用城市环境心理学,从人的角度去考虑设施设计、建设设施的问题,并对目前国内街道上的设施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机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浩  张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22-6625
以成都市锦里古街(Ⅰ期)为例,从锦里古街的项目背景入手,介绍了项目区位环境以及设计构思。从街道类型、空间序列、比例尺度、节点景观4个方面分析了锦里古街的街道空间形态,并通过分析建筑特征、建筑与街道的组合方式来解析锦里古街的建筑形象和空间层次。归纳出锦里古街空间形态设计特征,以期为城市特色步行街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河东段河道改造设计为例,探讨新时期河道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河道绿化的新形式,介绍项目背景、设计原则及主要驳岸的设计内涵。通过梳理克拉玛依河道改造设计要点,为今后的河道景观改造设计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植物景观色彩是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控制对于有效塑造城市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道路功能、环境色彩、绿化空间、植物配置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景观色彩的影响因素与控制原则;结合生态、林荫、滨水、文化等道路景观主题,提出了交通性与生活性道路植物景观色彩的控制要点;借鉴城市色彩的研究经验,以张家港人民路植物景观改造设计为例,提出植物景观色彩配置的具体方法:主色调统一法、辅色调统一法、点缀色统一法和混合运用法。完善了城市道路景观色彩研究,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色彩构建提供了较全面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析现代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文勇  邹志荣  龙武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94-5195,5282
以永济市富强街道路景观规划为例,探索了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思路、途径和相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北京绿道建设如火如荼,为提高绿道景观质量,更好满足居民休憩健身需求,从慢行空间景观角度对绿道建设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以北京三山五园绿道为案例,通过调研的方法结合景观设计原理,从绿道选线布局、区域空间组织和空间节点场地三个层面对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营造进行研究。【结论】分别从宏观层面的选线布局、中观层面的有机连接、微观层面的植物围合三个方面探讨绿道慢行空间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微更新的热潮下,城市绿地空间利用备受青睐。由于口袋公园具有规模小、选址灵活、限制性较小等特点,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优化和景观改造的重要选择。本文基于城市畸零空间的充分利用,探讨了口袋公园的设计思路和原则,以许昌市为例,通过探索城市畸零空间微更新中口袋公园的元素,打造具有适用性、归属感和特色性的口袋公园,以提升公众的生活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叶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98-3500
从街道的特性出发,根据街道的功能、性质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现代商业步行街、传统地域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并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需求,探讨其在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从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断面布置形式、道路景观的营造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强调城市道路建设应注重绿地景观与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以提高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街道绿地和综合治理两个概念,结合城镇街道绿地特有的环境条件及其目前病虫害防治现状,提出对街道绿地病虫害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防治策略,才能充分发挥街道绿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以郑州市金水西路综合整治景观工程为例,在街旁绿地设计原则指导下,对街旁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90-17991,17994
分析了我国商业步行街区设计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原则和空间环境特征两方面提出商业步行街区人性化设计需注意的关键环节,并从空间序列、空间尺度、空间意象出发,深刻分析了商业步行街区人性化的设计方式,指出当前我国商业步行街区人性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毛燕  王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41-18442,18478
针对商业步行街景观建设的不足,指出步行街景观在改善环境、美化街景、营造空间、提升人气方面的作用,基于此提出了步行街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手法,并结合成功的建设实例,针对具体的街道、环境特征提出了相关的景观设计意见,以期为商业步行街的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乘象山国际生态谷为例,分析了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用地状况、地形地貌现状、坡度现状,介绍了项目规划定位和规划原则,在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以山地农业景观为特征的乘象山国际旅游生态谷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根据项目的地域特征和景观功能、交通组织及主题定位进行景观规划、道路规划、水系规划、植被规划。借此方案,希望通过科学、艺术、生态的手段打造一个与环境和谐共生且满足审美需求的景观产业生态体,也希望能为本土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步行商业街作为最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植物的质感作为植物的重要观赏特性之一,她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在步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中,基于植物质感的植物配置对营造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的购物空间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研究植物质感的分类及其特征,然后从植物的质感特征入手,研究植物质感在步行商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环境与其设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环境、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环境与其设施的关系两个方面阐述商业步行街空间研究现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结合滨州市目前实施的城区行道树专项普查工作,从城市养护管理角度论述了城区行道树的应用现状。在分析当前行道树树种分布不均匀,缺失、长势衰弱,"小老树"现象严重、林相不齐且景观效果差等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逐条道路研究整治措施,提出重视优秀行道树种的推广,积极改善行道树结构,实施差异化复壮工程和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是滨州市改善城市道路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