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贵阳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2000~2002年贵阳市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及修文县、开阳县、清镇市、息烽县多个蔬菜生产基地的表土和底土(53个样品)中重金属离子(汞、砷、铅、镉、铬)的含量进行检测,以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为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Nemerow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其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大部分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基本在GB/T18407.1-2001规定的范围内,但也有个别区域内的土样中砷、镉含量达到了警戒线的含量范围,白云区底土中砷的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达到0.7968、乌当区表土中镉的单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达到0.7542,两者都属于0.7~1.0污染警戒线范围。监测区域内土壤的表土、底土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785、0.4204,小于0.7,污染等级属于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内蒙古城郊蔬菜种植区为例进行环境质量污染监测。研究跨城市间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积累,汞、镉、铬、铜、镍超过背景值,且以汞、铬、镍尤为明显,污染水平从轻污染、中污染到重污染;砷、铅、锌元素的含量有所下降,并以锌最为强烈,表现亏缺。各采样地区差异明显。从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看,砷、铅、镉、汞还没有超过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限值,但个别地区达到铜、镍污染警戒线。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郊蔬菜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对长沙市郊几大主要蔬菜基地进行了取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郊蔬菜基地所产蔬菜中,除叶菜类蔬菜外,其它类型蔬菜没有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叶菜类蔬菜中,100%的样品铅含量超标,最大超标137%,平均超标60%;50%的叶菜样镉超标,最大超标127%,其镉含量平均值接近无公害蔬菜重金属限量指标.不同类型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叶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不同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镉>汞>铅>砷>铬.长沙市郊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有70%的土壤受到了镉的污染,27.6%的土壤受到了汞的污染,58.6%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防止污染的进一步蔓延和加剧.  相似文献   

4.
长期种植蔬菜土壤的重金属累积与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城郊长期种植蔬菜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57个土壤样品,分析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等重金属的含量,对长沙主要蔬菜基地的重金属累积与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Pb浓度为20.90-64.70 mg/kg,Cd为0.035-0.64 mg/kg,Hg为0.045-0.44 mg/kg,As为7.72-26.32 mg/kg,Cr为30.8-111.99mg/kg。有43%的土壤样本中重金属浓度超过背景值,且Pb、Cd、Hg、As均呈现出明显的累积,尤其Cd、Hg的累积更为明显,Cd、Hg平均含量值较本底值增加了3.92倍和1.87倍,其单项污染指数超标率分别达到35.09%和24.56%(以《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为评价标准,按照单项污染指数≥1即为超标)。分区评价结果表明,近郊区长期种植蔬菜地土壤大部分呈现轻度污染,随离市区距离的增加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长沙城郊长期种植蔬菜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对舟山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中的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1-2001)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显示,Pb、Cd、Cr、Hg、As、HCHs、DDTs的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产地要求的土壤质量指标值,说明土壤质量满足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个监测项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表明土壤未受到污染;个别蔬菜基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值略大于0.7,污染程度达到警戒线,其余均小于0.7,说明舟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上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出口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水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发布实施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1—2001)标准,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内85个出口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水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出口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水中氯化物、氰化物、总汞、总砷、铅、镉、六价铬、氟化物含量均低于标准所规定的限量,灌溉水清洁,未受污染,适合种植蔬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绥江县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参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对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元素铅、汞、镉、铬、砷含量以及p H值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选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常用的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2种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绥江县的土壤p H值在4.8~7.92,均值为6.48,土壤偏酸;绥江县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铅30.65 mg/kg,镉0.15 mg/kg,汞0.17 mg/kg,砷3.01 mg/kg,铬100.87 mg/kg,均低于《无公害食品蔬菜》(NY-5010-2001)中的标准限值。重金属平均变异程度顺序为砷汞铬铅镉。【结论】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尚未监测到重金属污染,达到无公害蔬菜产地和A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质量要求,但不能满足有机农业产地的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乌鲁木齐地区蔬菜产地土壤的p H值及总砷(As)、总镉(Cd)、总铅(Pb)、总铬(Cr)四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和评价[1][2]。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平均含量均低于HJ 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0.7,土壤环境质量均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于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基地。同时发现部分蔬菜产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接近于国家规定的限量值,说明该产地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已受到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城市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的富集与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现场采样.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内蒙古城市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评价表明,内蒙古城市菜地砷、铅含量降低;镉、汞超过背最值,但还没有超过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限值,4、6、7号地区存在汞的警戒级风险。叶菜类砷、果菜类和根莱类铅远超过无公害蔬菜限量标准。相关分析表明,蔬菜中汞、砷主要来源于土壤,铅既有土壤源也有外来污染。不同类别蔬菜的重金属富集顺序:叶菜类镉〉汞〉砷〉铅.果菜类镉〉汞〉铅〉砷,根菜类品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杨梅产地环境条件评价及无公害生产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无公害杨梅Myrica rubra生产层面分析了产地土壤条件,果实安全质量以及生产组织的实施和关键措施,探讨浙江省无公害杨梅生产现状。结果表明,检测的产地土壤未检出农药残留,除部分产地未检出汞外,6种重金属均能检出,各元素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铅、铬、砷、铜、镉、汞,但其污染指数大小排列却是镉、铬、铅、砷、汞、铜。除个别样点汞超标外,97.14%的样点符合无公害土壤质量规定的要求。果实中镉、砷和铜均能检出,有1/3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未检出铅。2批样果品中分别有94.12%和90.70%样品符合水果元素国家标准。超标的样品中均为镉占首位,其次为铅。这些样点多在乡镇工业发达产区和公路干线附近。果实重金属污染指数大小排名为铅、镉、砷、铬、汞、铜,与土壤污染指数排列顺序相似。果实中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与土壤对应污染指数的大小有一定相关。无公害生产关键:园地应远离污染源,避免被动污染;严格规范施肥、用药和无公害生产规定。表3参8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蔬菜基地为例,按照国家发布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评价,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评价模型,在全国蔬菜地分等标准基础上结合周巷镇实际情况对其蔬菜地进行了分等.评价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蔬菜地分等;周巷镇蔬菜基地中属一等地为9 hm2;二等地为50 hm2;三等地为134 hm2;四等地为90 hm2.所以周巷镇可以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西宁市常见市售蔬菜进行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了解当地蔬菜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从西宁市市售蔬菜中随机抽取10种蔬菜共40个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200)测定砷(As)、汞(Hg)、铬(Cr)的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2000)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依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和《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进行评价.[结果]试验显示,10种蔬菜中Pb、As、Hg、Cd、Cr的含量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006 8~0.130 0 mg/kg、0.001 8 ~0.025 0 mg/kg、0.000 01 ~0.000 64 mg/kg、O.001 4~0.023 0 mg/kg、0.012~0.110 mg/kg.[结论]研究表明,西宁市售蔬菜中Pb、As、Hg、Cd、Cr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较低,均未超出综合污染指数的范围,达到了国家无公害蔬菜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重金属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采集了扬州市3个区套养克氏原螯虾稻田的水质、底泥和克氏原螯虾样本,并对其进行了重金属砷、镉和汞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检测显示,所有监测稻田的水质和底泥的重金属砷、镉和汞的检测值都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要求,环境无明显重金属污染;克氏原螯虾的重金属砷、镉和汞的检测值未超过无公害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未超过我国水产品规定的最大残留标准,且平均检测值都相对较低,对人的健康风险较小。[结论]研究可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健康发展及质量保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宁波市地产蔬菜5种重金属点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波市地产蔬菜重金属残留的风险水平。[方法]对宁波市2014—2015年地产蔬菜的843批次样品中铅、镉、铬、汞、砷5种重金属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最大残留限量(MRL)和(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膳食暴露评估表明,单一重金属风险从小到大依次为砷、汞、镉、铅和铬,其中铅、镉、汞、砷风险商≤100%,表示风险可以接受;铬的风险商为139%,表明有一定的风险,但考虑到铬的价态以及摄入量的规定,风险程度不高。[结论]比较MRL与膳食暴露评估方式,MRL直接快速,适合日常快捷使用,膳食暴露评估计算相对比较复杂,需要辅助其他参数,参数越精准,评价越可靠。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南、北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对小青菜影响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锐鱼  杨索  林有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64-12165,12181
[目的]为西安市郊菜园土壤环境评价和治理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和减少蔬菜重金属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安市南、北郊露地菜园土壤及蔬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样品中的重金属Pb、Cd、Cu、Zn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分析土壤的污染状况和蔬菜的质量。[结果]北郊土壤中Pb、Cd、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南郊菜园土壤的2.3、4.1、1.7、2.9倍;重金属元素在北郊菜园土壤中发生了明显的累积,不同元素在土壤中累积强度明显不同,其顺序为Cd〉Zn〉Pb〉Cu;北郊土壤中重金属Cd严重污染、Zn三级轻度污染,南郊土壤Cd三级轻度污染;北郊菜园小青菜中富集的重金属Cd超出无公害蔬菜国家限量标准2.0倍,小青菜已受重金属Cd严重污染。[结论]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不同,在重金属污染区选择适当的蔬菜品种进行科学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阳市无公害蔬菜产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促进当地自然和生态坏境合理保护和利用,对贵阳市云岩区、乌当区、白云区、开阳县和息烽县主要蔬菜基地土壤样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472个代表样品中各测定项目的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汞0.02~1.23 mg/kg和0.17 mg/kg、砷0.007~53.96 mg/kg和17.84 mg/kg、镉0.01~1.14 mg/kg和0.16 mg/kg、铅0.10~153.88 mg/kg和33.06 mg/kg、铬0.30~194.23 mg/kg和101.49mg/kg。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中铜、铅、镉、砷、汞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中铜、铅、镉、砷、汞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对朱砂根进行处理,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铜、铅、镉、砷和汞元素的含量。[结果]所测样品中除部分批次镉含量超标外,其他均低于《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的规定限量;镉超标率为37.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有效测定朱砂根药材的铜、铅、镉、砷和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包头市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评价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的环境质量。[方法]对包头市北郊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按照"梅花型"取样,测定包头市郊区菜地、马铃薯地、小麦地、玉米地不同土地类型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含量,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7,综合污染指数最大值为0.30,说明包头市郊区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镉、铅、铬、锌环境质量属于清洁级,种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均没有安全风险。[结论]该研究为包头市进一步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影响和农用土地资源与环境适宜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余博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599-7600,7604
[目的]研究吊兰、绿萝和蜈蚣草对土壤中铅、砷、汞和镉的富集能力。[方法]采用吊兰、绿萝和蜈蚣草对铅、砷、汞和镉污染土壤进行富集试验,测定培养不同时间后3种植物叶片中的铅、砷、汞和镉含量。[结果]1 000 mg/kg铅污染基质对吊兰、绿萝和蜈蚣草的生长没有影响,吊兰对铅的富集效果明显强于绿萝和蜈蚣草,40 d后叶中铅含量达到165.3 mg/kg,同时吊兰对于汞也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蜈蚣草对砷的富集能力较强,对镉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对铅、砷、汞、镉4种重金属污染的耐受能力均很强;吊兰和绿萝对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但100 mg/kg镉和汞对吊兰和绿萝有较大的植物毒性。[结论]吊兰用于铅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赵军  张浩波  赵国虎  梁慧光  杨晰  王兴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6-16047,16173
[目的]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和西固区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水分、pH以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环境保护、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土壤重金属Cu、Pb、As、Zn、Cr和Ni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兰州市蔬菜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结论]兰州市蔬菜地土壤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