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和草地第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试验研究了6种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及草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牦牛日增重有明显影响,日增重以0.24牦牛单位/hm^2处理组最高,达707.9g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牦牛日增重明显降低。其中,放牧强度对1岁牦牛影响最大,2岁牦牛次之,3岁牦牛再次。试验全期当放牧强度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强度,草地第二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当放牧强度高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0.8hm2/牛和1.2hm2/牛)科尔沁肉牛的日增重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差异,以及其对草地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肉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分别是0.4418kg和0.4482kg);高放牧强度的处理,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分别是0.5525kg/hm2·d和0.3735kg/hm2·d),但对草地的持续生产不利,导致草群中禾草比例下降而杂草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3.
施肥对亚热带红壤山地人工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红壤丘陵山地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69P51,干草产量可达5337.5kg/hm^2,且增施磷肥的作用比较明显,翌年,以N207P51为好,产量可达9088.9kg/hm^2,但氮肥的作用较大,氮、磷肥混合施用的效果显著高于二者单施的肥效(P<0.01)。增施氮肥能改善牧草品质,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退化人工草地更新效果观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耿文诚 《草业科学》1998,15(3):55-58,63
利用草地建植方法,对175.7hm^2退化人工草地进行了更新改良,结果,当年平均干草产量达3570kg/hm^2比未更新地带提高2058kg/hm^2;播种牧草相对重量65.9%,未更新地带15.1%,优势度由重建前的27.0%上升至61.8%,恶性杂草竞争力下降,基本形成白叶+黑麦草+鸭茅+画眉草+红三叶+狗尾草+白茅+蒿类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围栏草地施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5月在黄南州河南县进行了天然草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为225kg/hm2、150kg/hm2、75kg/hm2时,其产量(DM)分别为:5470kg/hm2、5093.3kg/hm2、5046.7kg/hm2;比对照高34.73%、25.45%、24.30%;施羊板粪15000kg/hm2时,其产量为4823.3kg/hm2,比对照高18.80%。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肉牛资源和合理利用人工草地,于1991-1994年在大面积建植人工草地的基础上,对贵阳市乌当奶牛场未去势淘汰小公牛进行育肥试验结果是:(1)177头淘尖以牛舍饲育肥,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补给精料,18月龄出栏,平均体重达431.96k头,每头日增重0.72k;(2)14头淘汰小公牛草地地全放牧育肥,15个月零6天出栏平均体重达273.5kg每头日增重0.498kg。  相似文献   

7.
黑麦草(IRG)的栽培方式、播种量、施肥种类和施肥量是影响IRG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播量(22.5kg/hm^2)稻底撒播方式可以获得优质高产的IRG,干物质产量9183.45kg/hm^2,粗蛋白质产量达1668.00kg/hm^2,因其节省劳力,且可以有效利用稻田水分,因此可作为稻田冬种IRG的主要方式。中等播量(15.0km/hm^2)育苗移栽方式也获得了较高的产量(9765  相似文献   

8.
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1992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利用荒漠建立半人工草地86.1hm^2,利用盐碱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74.6h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植第三年的沙打旺人工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15%提高至70%~80%,耕层(0-30cm)总盐平均含量由原来的9.3g.kg^-1,下降1.23g.kg^-1,脱盐率达86.26%,在受益期内,160.7hm^2人工、半人工草地可新增牧草360  相似文献   

9.
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的磷循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亚明  吴自立 《草业学报》1995,4(2):75-80,F003,36
对磷在高山禾草-嵩草型草地土壤-植物-绵羊系统中的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0cm深度土全磷贮量4475.3-4799.8kg/hm^2(CV=3.09%),速效磷贮量86.5-123.9km/hm^2(CV=13.96%)。  相似文献   

10.
浅议达日县草地资源与草地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日县的天然草地由于粗放经营管理,达度放牧,鼠虫危害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严酷自然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草地退化已十分严重,“黑土型”退化草地的面积1986年为16.77万hm^2,1994年增到17.96万hm^2,平均每年以0.31万hm^2的速度递增,已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为改善草地植物生长条件,提高草地生产力和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出了对退化草地的几项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6种青饲牧草用7种除草剂进行除草试验。证明播后苗前墨西哥类玉米用40%阿特拉津胶悬剂0.90kg(ai)/hm^2;M-81E饲用高粱与串叶松香草适宜用60%丁草胺乳油0.90kg(ai)/hm^2;苏丹草适宜用60%丁草胺乳油0.90kg9ai)/hm^2与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0.94kg(ai)/hm^2,紫苏用12%恶草灵乳油0.27kg(ai)/hm^2与84%chinch乳油1.89  相似文献   

12.
高寒半干旱区油菜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与豆科牧草混播草地施肥效应表明,氮磷合理配施促进土壤水分消耗,干草、植物量和施肥产投比显著提高。坡梁地最高植物产量施肥量N为78.06kg/hm2,P2O5为61.15kg/hm2,最高干草产量施肥量N为76.65kg/hm2,P2O5为57.29kg/hm2,增产效果N>P2O5;旱滩地最高植物产量施肥量N为58.33kg/hm2,P2O5为55.68kg/hm2,最高干草产量施肥量N为53.60kg/hm2,P2O5为59.11kg/hm2,增产效果P2O5>N;且氮磷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磷合理配施还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坡梁地和旱滩地分别提高3.05和2.67kg/(mm.hm2)。  相似文献   

13.
高寒草甸“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刘伟  李有福 《草地学报》1999,7(4):300-307
研究分析退化草地的植被组成、地上生物量、优良牧草比例、高原鼠免密度以及土经性质等特征,探讨“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及生态过程。结果透明,中度退化草地生物量最高950.3g/0.25m^2)。原生植被优良牧草比例最高(78.40%)。重度退化草地最低(4.49%),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居中(57.2%和16.42%)。中度退化草地高原鼠兔平均密度较高(148只/hm^2),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4.
江河源头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途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江河源头共有可利用天然草地188.67万hm^2,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约为213.03万hm^2,此类草地鲜草产量400.5hm^2,植被平均盖度为45.42%。恢复草地生态环境的途径是:改变认识观念;建立人工草地;利用多年生人工草地进行幼畜放牧育肥;通过退化草地施肥、毒杂草防除等措施恢复天然植被。  相似文献   

15.
燕麦品种性状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柳英 《草业科学》1998,15(3):19-22
在西宁地区,对632个燕麦品种的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各性状最大与最小值的范围为;生育期75 ̄138d,千粒重13.2 ̄58.3g,茎粗0.25 ̄0.76cm,株高74.2 ̄210.0cm,单株粒重1.5 ̄14.9g,拮秆产量3030 ̄14910kg/hm^2,籽实产量1500 ̄5925kg/hm^2,粒色有白、黄、褐、棕、黑等;株高,生育期和产量三者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Sonora研究站做了为期4年的试验。旨在测定两个放牧系统对草地的影响。每个放 有7个牧场手1群家畜。放牧设计为短时期的(SDG)和高强度、低频率(HILF)两上处理。两个处理的放牧率均为10.4hm^2/any。结果表明:1.草地地上部分净初级产量(ANPP)年间相差较多,而在不同处理间没有差异。2.两个处理中草地植被成分在4年之后发生明显的变化。在SOG处理短草产量经1年占总ANPP45%,到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优良牧草的筛选及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沈景林  张娟华  谭刚 《草业科学》2000,17(6):18-21,25
为解决高塞牧区冬季家畜补饲需要,进行了优良牧草的引种栽培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无芒雀麦、老芒麦、甘肃红豆草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在第6年仍然能分别达到33170.0、31133.3、10056.0和11077.3kg/hm^2,粗蛋白质产量最高的是老芒麦、最低的是甘肃红豆草,分别是5059.9和1490.9kg/hm^2。牧草产量从栽培第2年开始逐年增加,第6年的产量第1年的12~22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氮量对高山草甸草地牧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山草甸草地施氮50kg/hm^2和80kg/hm^2的试验结果:产草量提高110.2%和172.27%,粗蛋白质产量提高126.39%和196.10%,但施氮对牧草其它营养成份无明显影响。实施本项技术措施后,能提高高山草甸冬春牧地的载畜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放牧率对混播草地牧草与羔羊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种放牧率对混播草地牧草和羔羊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率的增加,牧草产量、叶面积指数明显下降(P<0.05)并使茎叶比显著减少(P<0.05)。放牧率的增大,羔羊个体生产速度显著降低(P<0.01),单位面积的畜产品产量依次为中组>低组>高组。并得出羔羊生长量与放牧强度及采食牧草干物质量存在密切关系,同时放牧率影响肉的品质,放牧率不同,草地系统生物学转化效率中组比低、高组高,且草地生产能力最大。由此得出,混播草地以中等放牧率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罗富成  张春勇  任健  黄琦 《草业科学》2000,17(2):57-58,64
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除杂、施肥,补播等综合措施,对因杂草侵入,缺水缺肥,利用过度而导致建植草种过早丧失生产性能的“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进行复壮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是较有效的复壮措施,牧草产量提高65.4%;100%除杂,施用尿素150kg/hm^2,普钙105kg/hm,硫酸钾30kg/hm^2,松土撒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13.5kg,白三叶草籽4.5kg为最佳技术组合,2年平均其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