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进行着各类茶叶机械的代销工作,现已具备包括茶机维修、质量反馈、改进建议和集成创新的售后服务团队。面对当前贵州茶园种植极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通过对实践工作的总结,特提出如下观点,以期为贵州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尽到一丝微薄之意。  相似文献   

2.
扁茶机是针对龙井茶加工发展的一种新型茶机,最先是单锅,采用人工加压的结构原理,后来改进为三口锅相连,机械加压的方式进行。2003年贵州即有引进,加工出的扁形茶外形扁平、色泽显黄、有高火味,由于品质特征与现行茶叶市场的要求不符,致使该机的应用受挫,_已有的扁形茶机闲置浪费。  相似文献   

3.
近代茶人楷模王正容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其生 《贵州茶叶》2005,33(2):20-23
王正容先生是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是贵州乃至中国茶界公认的近代著名茶人,为贵州茶叶科学进步和茶叶生产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王正容先生是贵州省茶科所的老领导,又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值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为缅怀他的业绩,笔者在整理贵州茶叶科技史和茶人风范之机,将王正容先生在贵州情结及动人故事,奉献给广大茶界,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4.
郑文佳  赖飞等 《贵州茶叶》2002,30(3):39-39,F003
本文在对贵州茶机“两难现象”实质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我国茶机发展实情和贵州省情,认为贵州茶机第一步必须引进外援,寻求发展;其次是在发展中培育人才,增加积累;最后时机成熟,外为我用。并提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在当前贵州茶机呼唤中的作用、宗旨和目的。  相似文献   

5.
秦爱国 《茶业通报》1994,16(1):31-31
微型成套名、优茶加工机械适合山区推广秦爱国(安徽省石台县委政研室)当前由于茶农单户采制,制作方法混乱,茶叶规格不一、品质下降。而采用微型茶机,茶户联办绿茶初制厂,投资小、见效快,可以解决茶农"做茶难",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查产品结构,生产适销...  相似文献   

6.
湄潭茶产业逢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眉尖”茶就被列为贡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湄潭翠芽”品牌。目前,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在贵州产茶县中名列第一,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和“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为这个产茶大县增添了一道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毕节地区种茶历史悠久。据《贵州通志》《大定县志》、《平远州志》等资料记载 ,在清朝时期 ,勤劳的茶农就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和智慧 ,创制出了享有声誉的“大方海马宫竹叶青茶”、“金沙清池茶”、“织金平桥茶”、“纳雍姑箐茶”等贡品。 90年代 ,又创制出了“乌蒙毛峰”、“道开佛茶”等名茶产品 ,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步伐的迈进 ,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 ,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茶业 ,如何在 2 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 ,已成为茶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1   茶叶生产现状解放前 ,全区仅有茶园…  相似文献   

8.
在广大茶区,特别是中小茶厂,茶机买回来后,由于缺乏安装、操作技术,生产中有时会出现问题,影响生产,本文就几种常用绿茶初制机械的安装和操作注意事项分别加以介绍,为茶叶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9.
安徽皖垦茶业集团公司是以茶为主、多业发展的产业集团。为进一步提升茶叶生产能力,2011年至2014年皖垦茶业集团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着力培育壮大茶叶龙头企业,建立茶树种质资源圃,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发展茶园特色养殖,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观光旅游产业。接下来将在强化茶叶科技驱动,围绕茶叶生产继续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发展高效特色茶叶,加快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继续投入。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2010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在遵义国际茶博会上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农业部、贵州省政府、贵州农委、遵义市政府、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等部门的领导,以及安徽农大等茶叶科研学术界知名专家和贵州茶叶企业代表百余人参加了这次茶叶经济年会。会上,多名专家为中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拓展茶产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全球最普及的日常饮品,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叶的质量安全对茶叶的发展至关重要。贵州是茶的原产地之一,其独特的环境,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重金属限制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茶叶重金属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黔产茶叶中重金属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黔产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现状,探讨了土壤-茶叶中重金属中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茶叶行业及茶叶行业质量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特别是在产茶大省或产茶集中区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适用于我国茶产业解决当下问题的需要,对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虽然是产茶大省之一,但在国内外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品牌茶几乎为零,急需对茶叶行业及茶行业的质量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应改变现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政府及地方应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探索出更合适贵州茶叶行业发展要求的发展模式,应将贵州茶叶做大做强,不应满足于现今为江、浙等经销商提供原材料的状态。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茶生产环境和重要的茶历史、文化背景,应将茶叶加工、旅游、民族文化、科研合于一体,开发出具有贵州特色的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停留在现今的小打小闹作坊式生产上。1贵州省茶叶行业发展特点1.1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综述贵州全省86个县有81个县(市、区)种茶,几乎是全省都产茶,但面积稍大的连片茶园集中在少数县域。面积0.33万hm2以上有湄潭、都匀、凤冈3县(市)共1.52万hm2,占全省面积的22.2%,台江、西秀、石阡、晴隆4县(区)共0.98万hm2,占14%,0.067-0.2...  相似文献   

13.
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智仁 《茶业通报》2004,26(3):120-120
为推动我县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茶叶采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年初从浙江引进落合、川崎两个厂家生产的修剪机106台、采茶机84台,在走马镇进行了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当地茶农的欢迎,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茶树机剪机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基本情况1.1机剪机采面积本次试验示范在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茶园基地和世为公司红罗沟茶园基地进行,面积共266.7hm2。1.2茶叶产量266.7hm2机采示范茶园的鲜叶总产量为2400t,平均亩产干茶150kg,比非机采茶园对照平均亩产100kg增产33%。增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多样化发展将会成为贵州茶叶发展的一个途径。普洱茶属于黑茶中的一员,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贵州的茶树资源、种茶环境、历史地位等方面阐述,分析了贵州发展普洱茶的优劣所在,为贵州发展普洱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析了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茶叶产业发展优势和加工生产潜力,提出了贵州茶叶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和主要措施,通过确立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优势区域原料生产基地和地方特色茶产业,以达到加快发展贵州茶叶加工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岳龙 《贵州茶叶》2006,34(1):28-31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如今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茶的消费比例已占25%左右,位居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并具有独特的意义。悠久的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与茶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茶生中国,根在西南,贵州是古老的产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茶叶品质优良。贵州境内民族众多,  相似文献   

17.
李尚庆  杨庆 《茶业通报》2005,27(3):99-101
2005年2月21日至3月2日,我们随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赴台考察团,对台湾茶区进行了专业考察。期间,从北到南,走访了台湾大部分茶区,并重点考察了台东县鹿野茶叶旅游观光示范园茶叶加工厂、南投县鱼池乡日月红茶制造厂、南投县梅山制茶总厂、南投县竹山镇金原机工社、南投县竹山镇富山制茶厂、彰化县社头乡太华山机械厂、台中县大甲镇崴棋机械有限公司、苗栗县头份镇展传机械厂。对台湾茶叶的生产加工和加工机械制造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1台湾地区茶叶生产基本情况相对大陆茶叶生产历史而言,台湾发展茶叶生产历史较短。据史书记载,300余a…  相似文献   

18.
凌光汉 《茶业通报》1989,11(3):33-36
我县机采在浙江省农业厅和中国茶科所的扶持下,始于1978年,在红旗乡西王村(当时的西王大队茶场)一块五亩福鼎大白茶品种茶园中,开展了五年时间的机采试验,于1982年结束,取得了既增产优质、又省工省本的经验。正当将试点经验推广到面上时,却遭受1983、1984年的滞销,茶叶生产处于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低潮,机采工作几乎矢折。随着茶叶销售形势由滞转畅,茶叶承包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工副业转化,茶叶机采在生产茶区又成为茶叶专业承包者的迫切期望。去年秋季,安徽省农机研究所、祁门茶机厂、中国农机院材料工艺研究所、苏州动力  相似文献   

19.
熊承家 《茶业通报》1998,20(3):9-10
英山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我们按照"农业抓产业,产业抓茶叶"的发展思路,把茶叶作为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全县现有茶园3866.7hm2,年产干茶千万斤,茶叶收人过亿元,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达7.4万户,转移农业劳动力9.l万人,县乡财政收人的21%、农民人均纯收人的37.62%来自茶叶,有8万农民靠种茶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实践证明,英山的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为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步伐,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共念茶叶经,齐做茶文章…  相似文献   

20.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武陵黔东北,境内山峦叠嶂,溪水飞瀑流泉,气候温和,土地资源丰富,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气候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茶叶发展,特别是2007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意见》的文件精神,把茶叶发展列入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