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颗粒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方法和饲育环境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龄最适给饵量为50mg/头,适宜饲养密度为1.5头/cm^2,增加给饵次数有利于小蚕的生长发育,温度和光照对小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以29-30℃黑暗饲育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2.
五龄蚕起眠到饷食时间长短对其摄食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饷食时刻对蚕儿产茧效应的影响 ,以同一箔蚕为材料 ,分别在五龄起眠后 2 h、4 h、6 h……饷食 ,调查饷食后 1 8h小时内食下量及近似消化量 ;饲育老熟后调查有关成绩。结果表明 ,起蚕过迟饷食其产量低 ,茧质差。综合各项成绩 ,以五龄起眠后 1 0~ 2 0 h为最适宜的饷食期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利用正交试验法,以50kg桑产茧、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食下率为指标,对五龄家蚕给桑量、饲育面积、日给桑次数三因素的组合进行了优化选择,得出200头秋蚕五龄期的给桑量2520g、饲育面积0.14m^2、日给桑次数2次的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4.
环境温度对蚕饲育经过的影响 ,以一龄最大 ,五龄最小 ,二至四龄居中。五龄蚕能在 2 0℃左右的温度下正常生长发育 ,而四龄对这种低温的敏感反应 ,极易导致养蚕成绩低下。随着小蚕三眠共育技术的普及推广 ,共育期间的饲育温度容易得到保障。但在生产实践中 ,四五龄蚕的饲育 ,常因达不到目的温度而影响收成。为此 ,我们对大蚕期低温饲育 ,特别是四龄低温饲育 ,对家蚕有关经济指标到底有何影响 ,进行了生产应用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区的设置一至三龄目的温湿度共育 (2 5℃~ 2 7.5℃ ) ,四龄起蚕开始分区。设立 :对照区 ,四五龄…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不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效果,选择安徽省5个现行蚕品种(菁松×皓月、皖丰×夏晖、华康2号、华康3号、苏豪×钟晔)为试验品种,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为对照种,设置全龄桑叶育(MF)、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MF)、全龄人工饲料育(AF)3种饲育处理方式,以龄期经过、蚕体重、经济性状与健康性、丝质成绩为指标调查不同家蚕品种不同饲育方式的综合成绩。结果表明,各试验品种AMF组家蚕综合饲育成绩较优秀,与MF组差异较小,而各试验品种AF组综合饲育成绩较差,品比结果表明菁松×皓月综合饲育成绩较优。因此,采用小蚕饲料育、大蚕桑叶育方式饲养优食一号或菁松×皓月可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饲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告了2017年晚秋蚕期优食一号1~2龄和1~3龄采用人工饲料饲育的试验情况。从试验结果看,优食一号蚕品种人工饲料性特别是小蚕期对人工饲料饲育技术适应性良好。3龄蚕放在共育室内、采用人工饲料标准温湿度饲育与3龄蚕放大蚕室内、采用自然温湿度饲育,两者全龄发育经过相同,皆为26 d 2 h。两试验区的张种单产、蚁蚕结茧率、良蛹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等成绩相近或相仿,而1~2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的茧层率、粒茧丝长以及鲜毛茧出丝率等成绩略低于1~3龄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区,原因有待调查。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对家蚕五龄蚕在不同温度环境里饲养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饲育体质较弱,蚕的生长发育快,蚕体轻,产量低;适温体质较强,蚕体重,产量高;低温饲育体质较强,蚕的生长发育慢,蚕体重,产量低。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料不同成型剂对稚蚕饲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含桑绿枝粉稚蚕人工饲料配方中,以淀粉和卡拉胶为成型剂,进行稚蚕饲育对照试验,除2龄眠蚕体重外,各项饲育成绩无显差异,3龄改喂桑叶后,淀粉区饲育成绩迅速提高。含淀粉饲料价格低廉,在加水量适宜时,可以采取切条给饵方法。  相似文献   

9.
调查原蚕人工饲育育五龄期逐日食下量及逐日消化量与蚕体重的相互关系.以其开始食下时的蚕体重,除逐日食下量和逐日消化量的值(食下指数和消化指数),是随着五龄经过几乎呈直线低下.这个倾向不管饲育密度,给桑量、饲育温度及饲料组成,虽有某程度的变动,也不管蚕体重有多少差异,甚至雌雄均可认出.无论在食下指数或消化指数与五龄经过之间,均能得到相关系数较高的回归直线式.即将五龄期食下量及消化量的变迁以单位体重来看,则初期最高,其后随成长而直线低下.并且由于依蚕体重为指标,于其后的食下量,就能进而知道适当正确的给饵量等,在实用上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就原蚕户蚕饲育的优劣与蚕种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饲育成绩好的原蚕死笼率低,羽化率高,单蛾产卵量、良卵率极显著优于饲育成绩差的原蚕。  相似文献   

11.
金湖县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自1993年以来,由于受农药污染的影响,中秋蚕饲养中毒现象普遍发生,蚕农怨声载道。到2003年,我县被迫取消了中秋蚕,每年只饲养二季蚕,即春蚕和晚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减少,蚕农收入下降,蚕桑效益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失去了明显优势,蚕桑生产稳定的形势也变得不容乐观。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提高桑园单产效益,2007年春我们引进了“二春蚕”饲养这一做法,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二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1二春蚕推广饲养的优势1.1二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二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正好适合二春蚕的饲养。1.2二春蚕的经济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茧产量极低,经济效益差。中秋蚕由于水稻多次使用农药,造成大环境的污染,蚕中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绝收。通过实践,饲养二春蚕,桑叶质量优良,蚕茧产量和春蚕相当,蚕茧质量略逊于春茧,但明显好于中秋茧,总的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1.3桑叶硬化延迟,有利于晚秋蚕生产由于春蚕和晚秋蚕相差3个半月左右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赵方 《蚕学通讯》2007,27(1):37-38
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距三峡大坝200 km多,立体气候明显;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和坚实的基础.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 000 m的山区,蚕农养蚕积极性高,以蚕茧质量好著称.目前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情况下,全县发种稳中有升,2006年发种27600张,比2005年增长13.7%.  相似文献   

15.
牟静  牟润生 《蚕学通讯》2001,21(1):9-10
目前养蚕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仍是以普通育为主体的室内养蚕方法 ,要占用大量房屋、蚕具 ,投资大、用工多、大蚕期一个劳力只能养一张蚕 ,成本高、消耗大、效益低、质量差 ,很不适应当前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的形势 ,严重制约了茧丝绸生产的发展。作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讨 ,摸索出家蚕全龄室外大棚省力化饲育技术 ,现简述如下 :1 室外塑料大棚的建造1 .1 建造时间 春蚕期 :4月上旬~中旬 ,夏蚕期 6月中旬~下旬 ,秋蚕期 8月上旬~ 9月上旬 ,也可建立一劳永逸的大棚 ,一年内多次使用 ,连用几年。1 .2 建造地点的选择 地势较高 ,土地平坦 ,交…  相似文献   

16.
对育雏舍、运动场地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扫,准备好保温设备及舍内围栏。育雏可采用地面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的方式。育雏舍要求保温、防暑、卫生、干燥、通风良好,运动场地较为平坦。  相似文献   

17.
The artificial rearing of lamb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一 育雏舍及设备的准备 进雏前两周,将育雏室用清水冲洗干净之后用2%的火碱水喷洒地面、墙壁,并用该浓度的火碱水浸泡饲槽、水槽等用具,间隔2~3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墙壁及水槽、饲槽等用具2次。最后对育雏室及设备进行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19.
刚出壳的雏鹑发育不健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如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死亡。为提高雏鹑的育成率,须掌握好如下八个关键措施。 一 选择壮雏 健雏的大体标准是:体格强壮,眼大有神,卵黄吸收良好,脐口平整光洁,羽毛蓬松丰满,绒毛长而密,脚趾粗壮,活泼好动。  相似文献   

20.
多点养猪体系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管理者负责着多点体系全面的生产性能或效率。为了判断养猪场的财务状况 ,猪场主或管理者必须考虑三个因素 ,即效率、生产规模和债务结构。效率是管理者和猪场主管理技巧的直接反映。低效率并非财务状况低下的唯一原因 ,但优异的生产成绩则是取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和资金流动的基础。多点生产体系的管理者对养猪生产必须有一个严明的要求。多点体系为雇员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使每个雇员都具有非常专业的技能。管理者负责员工的全面培训 ,将员工培养成具有高度能动性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 ,使他们如同团队一样地工作 ,并始终将猪的福利记在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