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砂梨7个自交不亲和新基因的分离与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RNase是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雌蕊的基因产物,它降解具有相同基因型的花粉mRNA或rRNA,导致植物的自交不亲和.借鉴日本梨S-RNase基因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砂梨5个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RFLP系统检测和DNA序列分析,从中发现了7个新的S-RNase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11-RNase、S12-RNase、S13-RNase、S14-RNase、S15-RNase、S16-RNase和S25-RNase基因,其部分序列已登录到GenBank.  相似文献   

2.
基于基因芯片的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是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S基因型)确定的研究对于梨的栽培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了运用杂交授粉试验、PCR-RFLP技术、DNA序列分析、cDNA克隆等技术在确定梨品种S基因型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确定梨品种S基因型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以及在梨品种S基因型确定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5种榛属植物的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榛属植物种间与自交亲和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出其亲和组合,为杂交育种和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荧光检测法对榛子授粉和花粉管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亲和与不亲和组合在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情况方面有显著差异;榛子杂交和自交不亲和表现为花粉管因受到胼胝质的阻塞而在花柱表面扭曲,亲和的花粉管进入柱头后很快到达基部;平榛与其它几个种正反交亲和性都很好,而华榛与杂交榛杂交正反交都不亲和.其它各种之间杂交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侧种间不亲和,平榛与毛榛自交亲和,其它自交不亲和.杂交榛82-11做母本自交与各个种进行杂交田间授粉试验,坐果率调查结果与荧光检测的亲和性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张氏红山茶 Camellia changii 是新兴的山茶属珍稀种质资源,在茶花杂交育种方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为建立鉴定张氏红山茶杂交后代的方法,本研究采用 SSR 标记技术,对以张氏红山茶为亲本的杂交后代以及所有杂交组合的亲本进行了分子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张氏红山茶和博白大果油茶杂交后代仅有母本特征带,推测其有可能是自交种;张氏红山茶和超级南天武士的杂交后代出现了父母本均没有的条带,显示可能有外来血缘;其余组合杂交 F1代均包含了父母本的特征带,从而表明杂交是成功的。从本研究结果看,应用 SSR 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方便地对杂交后代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
杨树人工丰产林生产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栽培条件,尤为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遗传成分的改良,而进行杨树有性控制杂交又是杨树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几年来的杂交育种经验,对杨树水培杂交育种技术做一探讨。 1杂交组合的选配   根据速生、优质和抗寒育种改良目标,我们选择速生的南方型美洲黑杨和抗逆性强的北方型杨树品种做亲本进行杂交,选择亲本 26个、设计杂交组合 69个,其中 47个杂交组合获得成功,杂交成功率 68 1%,各品种间可配性高,成功率达 87%,白杨种与其它种之间可配性低,成功率仅达 12%,另外还做了多…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老月季对现代月季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深入发掘中国古老品种的育种潜力是培育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新月季品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国古老月季品种和野生种、现代月季品种进行人工杂交和天然授粉试验,由结实率统计筛选出具有较高杂交亲和性的古老品种,为进一步的人工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适宜作母本的品种主要集中在以下12个种质即Alice Hamilton,Bermuda’s Yellow Mutabilis,Gloire des Rosomanes,Hume’s Blush Tea-scented China(Laos),Old Blush,Tean Bach Sisley,软香红,一品朱衣,月月粉,月月红,云蒸霞蔚,紫香红。其中Bermuda’s Yellow Mutabilis,Hume’s Blush Tea-scented China(Laos),一品朱衣,月月粉和月月红这5个母本材料亲和能力最强,与多个父本材料均可杂交结实。在自然授粉条件下,这5个母本材料的结实能力也表现最佳,可获得较多果实和种子。在父本材料中亲和能力最好的品种为古老月季Lilac Rose和现代月季George Vancouver。  相似文献   

7.
综述运用杂交授粉试验、蛋白质产物分析、PCR-RFLP技术、DNA序列分析和cDNA克隆等技术确定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研究的技术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在确定梨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确定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总结了运用这些技术研究梨自交不亲和性的成果,从基因型的确定和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应用角度提出了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仙客来杂交育种研究及其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0年开始仙客来的引种、驯化、筛选、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对引进的仙客来OP种和F1代180多个品种的种子进行性状观测,从中挑选性状优良、一致性好的植株进行多代提纯,选出优良的群体,2003—2005年根据性状互补的原则,选择父母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杂交试验,并对杂交后代进行性状观测,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18个杂交组合,其中8个优良组合的各种性状指标都优于亲本。并根据仙客来杂交育种试验结果,提出了仙客来杂交育种技术规程,来规范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配比、授粉、种子处理与储藏、F1代首推杂交组合标准。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我国杨树派间杂交育种的成就,分析了杨树派间杂交育种存在的杂交不亲和以及杂种败育的原因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刺槐属20个优良无性系和1个品种多花刺槐为亲本进行杂交,采用离体培养法比较雄株的花粉活力,并统计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亲和指数及种子形态等,研究了刺槐属品种自交、种间杂交、种内杂交亲和性及种子特性。结果表明:刺槐花粉活力种间多花刺槐大于普通刺槐,而刺槐不同无性系花粉萌发率近似,刺槐花粉活力在低温下至少能够保持5d;多花刺槐自交不亲和,种内自交不亲和或较小;刺槐种间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22个杂交组合中,鲁刺152×多花刺槐亲和指数最高为2.833,其次是兴刺1×鲁刺68,亲和指数为2.719,杂交组合鲁刺57×兴刺15,亲和指数为2.148。种子饱满度以自然结实的普遍好于杂交的,杂交组合与母本自由授粉之间的种子形态差异不明显,有的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杂交育种是桉树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1个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等4个树种为父本的10个杂交子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它们1~5年生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杂种子代材积生长、抗风能力在树种、家系水平的遗传变异,分析了材积生长与抗风能力间的相关性,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今后的桉树杂交育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梨S基因型的确定对授粉品种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采用PCR-RFLP检测、DNA序列分析和田间杂交试验,鉴定了两个新S-RNase基因,分别为S17-RNase和S21-RNase,同时确定了7个白梨品种的S基因型.S17-RNase和S21-RNase基因的内含子大小分别为142 bp和139 bp,HV区长度分别为16个和15个氨基酸,信号肽-P2的推导氨基酸长度分别为99个和98个氨基酸,信号肽大小均为27个氨基酸,C1大小均为11个氨基酸,C2大小均为12个氨基酸.白梨品种海棠酥、六瓣、恩梨、鸭梨、大核白、香椿、青梨等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为S1S12S19、S17S19、S1S19、S1S21、S16S19、S3S19、S19S19.该研究可为梨遗传改良和丰产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树花粉生活力测定和贮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是林木育种的一项基础工作。为了保证杂交的成功,授粉前必须测定花粉的生活力。花粉寿命长短对杂交育种很重要。由于杨树因品种、地点不同,花期不一致。为了适时授粉,进行远距离杂交或从远方运来花粉,都需要贮藏花粉。本试验是研究杨树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最适宜的方法和花粉贮藏法。  相似文献   

14.
为给硫华菊新品种选育及确定合理的杂交组合奠定基础,利用多种硫华菊和波斯菊种质资源,采用有性杂交技术,进行了15个不同组合的杂交育种试验。试验于2016年11月采收259粒杂交种子。试验得出了不同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初步确定了不同亲本材料间的杂交亲和力,其中硫华菊橙色×大花波斯菊'暗恋'组合的单果结实率最高,为49.20%,表现亲和。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杂交组合对百合杂交亲和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方法,得出百合杂交亲和程度与杂交亲本配组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同一杂种系内品种间杂交大都为亲和的,但同时存在杂交不亲和现象。系间杂交基本上是不亲和的,尽管都是系间杂交,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程度不一样。俄维农自交和野百合自交可以获得自交果实和自交胚。  相似文献   

16.
杨树水培杂交是杨树获得新品种的重要而有效的育种途径之一,在杨树良种选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通过杂交育种先后选育出很多优良的品种。主要阐述了杨树切枝水培杂交育种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砂梨是重要的经济树种,表现出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在生产和育种上需鉴定品种的S基因犁以确定品种间的亲和性.选取7个砂梨品种为试验材料,使用梨S-RNase(S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基因组PCR扩增,产物通过1.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楚比香'等4个品种中产生了预期的2条电泳条带,而其他3个品种都只产生1条带产物,通过6%的聚丙烯酰胺电泳对该3个品种的PCR产物进一步分析,结果产物被成功分离.将7个品种中分离到的14个条带分别回收、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从中鉴别出10个具有梨S-RNase基因序列特征的S基因,其中‘政和大雪梨'中494 bp的基因片段被鉴定为新的S基因,暂命名为S43-RNase(GenBank接受号EF566873).RT-PCR试验证明S43-RNase仅在化柱中特异表达,符合S-RNase的表达特征.通过比对S43-RNase的基因组序列和cDNA序列,确定其内含子大小为294 bp.在推导氨基酸水平上,S43-RNase与苹果亚科其他S-RNase表现出65%~92%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树木的杂种优势是林木育种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白蜡属(Fraxinus)植物为雌雄异株,通过风媒传粉,极易天然授粉杂交,后代表现较差,需要进行人工杂交育种。花作为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有繁衍后代的作用,了解亲本花的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是进行杂交育种的基础。该文对白蜡属植物的花器官形态结构、花粉生活力及贮藏条件以及花的受精过程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白蜡属植物杂交育种和品种选育以及丰富其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平欧杂交榛子是近些年通过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抗寒、个大、丰产等特性。该文作者通过实地引植平欧杂交榛子,归纳总结了栽植平欧杂交榛子建园选址、品种选择、品种授粉亲和搭配、榛苗栽植、栽后管理等关键技术,以其为太行山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引种栽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体培养法观察平欧杂种榛品种的花粉活力,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平欧杂种榛品种间杂交和自交亲和性进行研究,统计其田间坐果率。结果表明:新鲜采集的花粉活力都很高,品种间花粉活力差异不大;供试品种均表现为自交不亲和,不同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荧光检测结果与坐果率调查结果一致。因此,荧光显微技术检测品种间的亲和性可代替传统坐果率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