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枣疯病.又名丛枝病、扫帚病或火龙病.是包括冬枣在内的枣树毁灭性病害,病的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枣疯病遍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枣区,感病株大多数在3—5年内死亡。主要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枝叶丛生及叶片黄化为该病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枣树缺铁病又称黄叶病,在各枣区均可发生,特别是盐碱地或石灰质过高的土壤或3年以下的小枣树易发生缺铁病。缺铁易导致枣树营养不良,生长代谢失衡,影响枣树生长,降低枣果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遍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枣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省发病较重。据调查,河北太行山枣区,一般发病株率5%左右,重病区为10-30%,平原枣区发病较轻,沧州等盐碱地很少发生。 病状:枝叶丛生及叶片黄化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病原:七十年代认为该病是病毒或病毒与类菌  相似文献   

4.
<正>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褐腐病、枣萎蔫果病等,在全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是枣树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北方枣区该病有日趋严重之势,2007年在河北省行唐县口头镇鲁家庄等村的枣区,枣缩果病大发生,使枣农受到了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发生在周口市枣区老龄枣树枝干部常见的枣树枝枯病、枣树腐烂病及枣树茎腐病等3种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枣疯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枣树一发病,第二年就会影响枣产量,发病3~4年后整株树就会死亡,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该病俗称扫帚病、丛枝病,病原可能是类菌质体和植  相似文献   

7.
枣树根朽病又称“蘑菇根腐病”,在河北省枣区广泛分布。该病除为害枣树外,还为害桃树、核桃树、苹果树、梨树、葡萄树、板栗树等,寄主范围较广,是常见的根部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8.
红河地区枣树主要病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清了红河地区主要枣树栽培区枣树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为枣锈病、枣黑斑病、枣烂果病等,枣焦叶病、白粉病、缩果病、裂果病等病害在红河地区也有发生,但发病情况较轻;调查了部分枣树病害在该地区的发生规律,并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红枣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感染红枣果实造成的,又叫黑腐病、黑头病、黑屁股病。一般来说枣树低矮、潮湿的地块,都容易发生,尤其是秋季雨水多的话,发病严重。近年来红枣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枣农损失较大,尤其是2010年、2013年发生严重。 一、症状 果实白熟期开始显症,果顶或脐部,圆形或椭圆形黑红色病斑。病部皮下组织坏死变褐,呈半圆形软木状组织深入果肉,病部和周围组织味极苦,不堪食用。该病发病迅速,常表现为突发性和爆发性,尤其是在果实白熟期之间遇雨后的3~5天发生。病枣果不脱落是该病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大发生时,对枣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规律 枣疯病病原是一种类菌质体,寄主是枣树和酸枣树.据多年观察,该病一般是在枣树上一个枝或几个枝的枣股上先发病,有的是根蘖先发病或与枝同时发病,而后扩展到全株.  相似文献   

12.
枣树是我国的特有树种,鸡心枣是河南枣区的一个名优品种,鸡心枣品质优良,适宜鲜食、制干和加工。枣树常年靠根蘖繁殖,造成枣疯病传播,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的毁灭性病害,多数感病品种幼苗当年即枯死,幼树1~2年死亡,成年结果树枣果逐年下降,病枝上开出变态花器,不结果,或结不成熟  相似文献   

13.
<正> 枣疯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枣区发病尤为严重。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株一般在发病的当年就丧失结果能力,2—3年死亡,且传播速度很快,常导致整片枣林毁灭。闻名的密云小枣,就因该病毁灭殆尽。内黄县是红枣集中产区,枣林面积达27.5万亩,约有枣树450万株,年产量4000万公斤,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枣疯病迅速蔓延,仅1987年就发病13万株(已刨除),严重威胁着整个枣区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枣瘋病在我国枣区发生較为普遍;在部分地区蔓延并造成严重为害,各地农民一般称病树为“瘋枣树”、“公枣树”和“枣树聋了”。据老年农民的記忆,很早就有此病发生,而部分地区的严重发病則开始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以后。 前人根据病状和病树在田間的分布,认为可能是病毒病害。我們在調查群众經驗的  相似文献   

15.
<正>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是一种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枣区受害严重。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所以,病树又叫"公枣树",枣树染病后一般小树1~3年,大树4~6年就会死亡。一、症状表现。初始症状出现在开花后,表现为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枣黑顶病的发病规律,选用不同枣树品种用不同质量浓度氟化氢(50,100,200,300,400 mg/L)进行黑顶病的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质量浓度氟化氢溶液诱导下,4个枣树品种的发病时间依次为:壶瓶枣>郎枣>木枣>赞皇大枣;病情指数大小依次为:壶瓶枣>郎枣>木枣>赞皇大枣;同一枣树品种的发病率随氟化氢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铁皮病,俗称干腰、黑腰等,是一种严重危害枣树果实的病害,枣缩果病在我国各大枣区普遍发生,一般年份果实受害率为20%,严重年份高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该病的发生及其危害明显上升.本文拟从枣缩果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致病原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枣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枣树的主要病害如枣锈病、枣疯病、枣缩果病等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枣树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太原市的枣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交城的骏枣、太谷的壶瓶枣、临猗的梨枣由于品质优、价格高,果农大量引种,目前也已成批量结果。但是,在2006年枣树生长后期,有一种病害普遍发生,造成减产,损失达30%以上。8月份在枣果梗洼变红时,果面出现晕环,病斑处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黄褐色果肉有苦味,病斑外果皮皱缩,不能食用。这是枣树的一种新病害——缩果病,又名束腰病。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通过对威县枣树种植面积最大的第什营乡南郭庄村枣树病害调查,发现枣树烂果病比较严重,尤其是采收前后发病率居高不下,极大地影响了枣农的经济收益和生产信心。经调查发现造成枣烂果病的罪魁祸首是枣轮纹烂果病和枣软腐病,为了有效防治此病,在对发病因素进行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请教枣树专家,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经试验效果显著。1症状1.1轮纹烂果病。枣烂果病发生在枣果近成熟期和采收后,每到8月份以后就开始发病、落果,未到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