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 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物农药2%阿维菌素乳油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药后13 d调查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2%阿维菌素乳油20 mL、30 mL,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防效均在90%以上.2%阿维菌素乳油667 m2用30 mL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480 g/L毒死蜱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试验用的两种农药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李国英 《广西植保》2005,18(3):11-12
试验结果表明:5%氟啶脲乳油用50g/667m^2,48%乐斯本乳油用100g/667m^2,20%三唑磷乳油用150g/667m^2,30%阿维。杀乳油用150g/667m^2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分别达93.15%、88.22%、81.24%、80.12%,是取代50%甲胺磷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4.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 7种农药 ,在田间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和高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幼虫 ,以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 ,药后3d防效达100% ,药后10d防效仍维持在85.29% ,校正防效为86.11%。 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50g/667m2 、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 、78%精虫杀手可湿性粉剂均表现出较高速效性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达96.56%、96.15%和92.73%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期幼虫 ,以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药效最好 ,药后 3d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9%和89.81%,其次为35%纵卷清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  相似文献   

5.
选用3种新农药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30 mL、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剂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比常规农药每667 m^2用48%毒死蜱乳油100 mL、1.8%阿维菌素乳油100 mL的效果好,其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可在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双3.6%泡腾片剂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370g/667m^2。药后20d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达到85.2%、84.1%,极显著优于杀虫单90%可溶性粉剂40g/667m^2的防效。该药剂不但具有防效较高、安全性较好和省工节本等优点。且对稻纵卷叶螟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维菌素及其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在南昌用阿维菌素及其复配药剂进行了砌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7%阿维菌素·丙溴磷乳油(卡蒙,含2%阿维菌素和35%丙澳磷)和2%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每667m^2用150ml的卡蒙和2%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2%和87.3%,10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7.5%和87.2%,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5种生物农药防治小菜蛾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瑞 《植物保护》2001,27(6):33-34
用0.3%印楝素乳油、天霸可湿性粉剂(苏云金杆菌1600IU)、1.5%苏丹可湿性粉剂、0.9%阿维菌素乳油和昆虫病毒剂环业二号可湿性粉剂(含40亿PIB/g)进行小菜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药后1d ,各处理药效普遍偏低 ,施药后3d ,药效迅速上升。药后 7d除天霸、0.3%印楝乳油1500倍液和环业二号500倍液防效较差外 ,0.3%印楝素乳油750和1000倍液 ,1.5%苏丹可湿性粉剂750和1000倍液 ,0.9%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以及环业2号250倍液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20%氯虫笨甲酰胺SC与48%毒死蜱EC、18%杀虫双AS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94。2%,显著高于48%毒死蜱EC200ml/667m^2和18%杀虫双AS200ml/667m^2。因此,20%氯虫苯甲酰胺SC可在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中推广使用,建议每666.7m^2用10ml对水50妇喷雾。  相似文献   

10.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克)和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稻瘟病进行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评价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迭95.28%.比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667mz用60mL的防治效果81.15%提高14.13个百分点:每667rn2产量385.76kg,比40%稻瘟灵乳油对照区每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11.59%。每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曲10g对水50奴于稻瘟病发病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氟虫双酰胺20%水分散粒剂10mL/667m^2、氰氟虫腙240g/L悬浮剂40g/667m^2保叶效果与杀虫效果分别为90.34-93.0%、97.67~99.42%,显著优于常规药剂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并且具有用量少、控制效果好的特点,是目前实施农药减量技术的适用药剂,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推荐药剂在水稻生产上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药剂对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6%虫酰·苏+Bt(满贯)可湿性粉剂60 g/667 m2对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好,防效为83.36O~87.36%,持效期为3~5 d,显著高于16 000 IU /μL苏云金杆菌(千胜)悬浮剂 50 mL/667 m2的62.56%~68.65%和4.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防效21.43%~44.54%,低于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0 g/667 m2防效85.25%~97.44%。  相似文献   

13.
在主害代第3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中,选用3种生物类农药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 100 ml/667 m~2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20 SLPIB/g SC 100 ml/667 m~2、1.8%阿维菌素EC 100 ml/667m~2与对照农药48%毒死蜱EC 100 ml/667 m~2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后7 d、15 d,苏云金杆菌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分别达93.46%、93.62%和89.07%、92.04%,极显著优于48%毒死蜱EC,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选用阿维菌素1.8%乳油等7种杀虫剂进行防治蘑菇瘿蚊幼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4d,阿维菌素1.8%乳油0.67mL/L 灭幼脲20%悬浮剂0.5mL/L,防效高达97.92%,持效期14d以上,对菌丝和子实体安全;其次是阿维菌素1.8%乳油0.67mL/L 联苯菊酯25克/升乳油0.2 mL/L混配剂和选用阿维菌素1.8%乳油1.0mL/L单剂,防效分别为93.13%、92.93%,持效期在7d,对菌丝和子实体也安全;藜芦碱0.5%可溶液剂0.4mL/L、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1.67g/L、氟虫腈5%悬浮剂0.53mL/L等3种单剂的防效分别为86.77%、87.84%、85.59%,持效期3~7d左右,对蘑菇安全;联苯菊酯2.5%乳油0.8mL/L的防效为85.33%,持效期7d,对菌丝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50 g/L唑啉草酯乳油可安全应用于大麦田,有效防除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50 g/L唑啉草酯乳油80~120 mL/667 m^2于杂草2~3分蘖期使用,药后90 d对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仍高达9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 g/667 m^2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晚稻第6代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发生盛期选用18%抗虫灵水剂、50%虫杀手可湿性粉剂、25%杀手乳油、40%多灭光乳油和18%杀虫双水剂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抗虫灵防效最优,药后1d防效达84.3%,药后4d防效仍达86.7%,与对照药剂杀虫双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用56%2甲4氯钠盐50g/667m^2 5%精喹禾灵乳油50ml/667m^2、17.5%油草双克乳油100ml/667m^2、50%敌草隆可湿性粉剂50g/667m^2 56%2甲4氯钠盐50g/667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g/667m^2 56%2甲4氯钠盐50g/667m^2,对亚麻生长安全,除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2 000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对萝卜黄曲条跳甲防治效果较好,每667m^2用100g、150g、200g施药后2d防治效果分别为68.2%、78.0%、81.4%,药后5d防效为76.2%、84.1%、89.2%,药后10d防效为73.3%、80.8%、85.1%;每667m^2用100g的防效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的防效,每667m2用150g^200g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啶虫脒EC无显著差异。根据试验结果认为,推荐用药量为150g^200g/667m^2,施药时间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时进行,间隔10d左右视虫情发生情况再进行第2次防治。  相似文献   

19.
京郊西兰花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苏云金杆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等5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药效,本文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小菜蛾在药后1~7 d的防效较好;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按50%推荐用量组成的1∶1的混配剂,药后1 d的防效仅在60%左右,速效性较差,但是药后3~7 d的防效较好。其中,混配剂药后3 d的防效高达90.7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药后1~7 d的防效均较差。因此,在西兰花生产上可使用减量的溴氰虫酰胺与苏云金杆菌混配剂进行小菜蛾的防治,以达到农药减量增效防治小菜蛾的目的;在小菜蛾暴发时,可使用溴氰虫酰胺或乙基多杀菌素,以达到迅速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药剂,笔者应用25%毒死蜱.辛硫磷乳油进行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辛硫磷乳油72g/667m2和80g/667m^2与40%毒死蜱乳油30g/667m2施药后3d和7d的防治效果相当,未达显著差异。大区示范结果也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