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香料加工酿造而成的具有独特香味、能对人体产生良好效果的酒即为香酒。本文在分析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酿造香酒的香料原料与香酒的加工方式,研究了香酒在中国古代加工的起源与进程,探讨了古人利用香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第五届国际植物组织培养会议,于1982年7月11日至16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代表约650人。会议包括专题报告、学术讨论和论文展览三部分。专题报告有:“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细胞融合研究现状与DNA交换技术展望”、“组织培养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与中国的研究现状”、“组织培养在医药、食用、香料作物上的利用与展望”。另外通过不同形式分别发表了400多篇论文,按照内容大体可分为:细胞生理生化、细胞次  相似文献   

3.
安宁市农业局蔬菜办大力发展香料作物特色蔬菜、食用玫瑰,满足市场需要,增加农民收入. 摸摸香是安宁市的特色作物,已有数十年的种植历史.摸摸香是高级化妆品,如高级香水、香皂和洗发用品的原料,需求量很大.  相似文献   

4.
食用香料植物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用香料植物系指用于各类食品或饮料,进行加香调料而用的植物性原料,它可能是植物的某个部位或全部。食用香料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在香料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赋香原料,天然植物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不仅无污染、无残毒、风味自然,同时也增强了食品的抗腐败和抗氧化性,甚至起到了疗效食品的作用,是人工合成香料远远所不能比拟的。特别在欧美各国,无公害的植物香料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栎属作物是中国传统社会最早利用的野生木本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万年以上的利用历史。中国栎属作物品种丰富,分布广泛,名实众多。本文从栎属作物的品种、称谓、特性、溯源、分布、利用技术及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可以看出,栎属作物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野生木本粮食作物,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及杂用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人们利用栎属作物的研究,对当下栎属作物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生产发展现状,分析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探讨建立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对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国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立国家热带香料饮料种质资源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食用豆是人类重要的传统食物资源,是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出口创汇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病虫害是影响食用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控制食用豆病虫害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目前,中国已对万余份食用豆种质进行了抗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抗性资源,对部分材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定位研究,并育成了一些抗性品种。然而,相对大宗作物而言,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基础薄弱,进展缓慢,导致生产上缺乏高产、多抗、优质的食用豆品种。文中从食用豆抗性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的发掘与分子定位、抗性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对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促进中国食用豆抗性育种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食用香料植物的开发利用,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今和未来人们对食品追求的目标是无污染、无残毒、安全可靠,且口味芳香、天然纯真。采用无土栽培生产的食用香料植物,卫生、安全、产量高,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本文将介绍食用香料植物的无土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1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科技》2010,(4):61-61
2010年7月26日,卫生部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明确列出了20余种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并指出凡添加了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都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质量标准》2010,(5):61-61
7月26日,卫生部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明确列出了20余种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并指出凡添加了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都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识。这些拟禁止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包括: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原味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稀奶油、植物油脂、  相似文献   

11.
豇豆属3种主要食用豆类的抗豆象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国栽培的豇豆属食用豆类主要有绿豆(Vigna radiata)、小豆(Vigna angularis)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象是危害这些食用豆类作物的重要仓储害虫。防治豆象危害最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培育抗豆象品种。中国豇豆属食用豆类抗豆象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抗豆象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本文将从抗豆象资源搜集、抗豆象机理研究以及抗豆象分子标记、抗豆象育种等方面综合阐述绿豆、小豆和豇豆3种主要豇豆属食用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山苍子油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富产植物资源山苍子油的开发应用价值和当前利用现状,评价了其在合成香料、作物虫害防治、医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何仕华 《农业考古》2005,(2):323-325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世界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据古代文字记载,中国在3000年前已开始栽培茶树,并作为食用和羹饮。  相似文献   

14.
<正>马郁兰(Origanum marjorana)为唇形科(Labiatae)牛至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称马约兰、甘牛至。其原生地为地中海沿岸和北美等地区,主要分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大陆的温和地区。马郁兰在我国野生资源十分丰富[1],尚未大规模种植,仅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少量庭院种植,作为世界范围内受欢迎的食用香料作物之一,应用于食用、药用、日化、园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海产贝类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以来,海产品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资源,中国古代的近海居民一直在对海洋产品进行开发和利用,其中对海产贝类的开发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选择了蛤蜊、牡蛎、淡菜、车螯、海月、石蜐这六种海产贝类为重点,以此探讨古代海产品的开发、加工及其食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与印尼关系密切,在农业科技方面有着较多的交流.一方面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文化传入印尼,中国的白菜、韭菜、荔枝、龙眼、肉桂等蔬菜水果,被移植到印尼,广泛栽种.另一方面,古代印尼的动植物输入中国,尤其是印尼的香料被中国人广泛采用,用于烹调或者用于医药或者用于贵族祭祀庆典等方面.中印两国在农业生产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两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2,(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和延年益寿等功效的黑色作物食品倍受青睐,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不少地区将发展黑米、黑小麦、黑玉米等黑色作物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甚至不按市场规律、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种植。有关专家认为,黑色作物生产和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原因如下:一是种子价格高。目前黑色作物种子供不应求,因而价格偏高。如黑稻谷、黑玉米的种价比普通稻谷、普通玉米高出好几倍。二是食用不方便。黑色作物食品食用时比较费时。如黑大米在蒸煮前需浸泡6~12小时,还要长  相似文献   

18.
4月28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州州长马塞洛·彼得森一行到参观考察并探讨合作,中国热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黄贵修、中国热科院香饮所所长唐冰、副所长郝朝运及相关科技人员陪同考察。彼得森州长一行参观考察了兴隆热带植物园、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作物试验示范基地、加工中试工厂及科技产品展销厅,并与科技人员代表座谈。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木瓜已为人们广泛利用,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十分突出。关于木瓜的栽培、分布、利用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古代已有大量古籍史料予以记载。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之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证,对木瓜的起源、栽培技术、古代分布以及利用价值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蕴作了略微阐释。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大葱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雷 《农民致富之友》2014,(24):102-102
大葱是一种很常见的作物,既是烹调中的重要香料调味品,又可作为蔬菜供人食用,在中国烹饪美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中,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调味食材。其食法多样,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也能爆炒加工后食用。大葱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作用。大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纤维、糖,以及铁、磷、镁等微量元素。大葱能够健脾开胃、促进食欲,降低结肠癌的发病几率,大葱的挥发油具有发汗散热功效,其含有的大蒜素可以抑制痢疾杆菌、皮肤真菌等效果。日常栽培种,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大葱的生长习性及病虫害防治,才能获得稳产、高产,本文对此加以浅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