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卫华  王峰  陈莉 《上海蔬菜》2013,(6):39-39,55
番茄作为设施主栽园艺作物,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利用塑料大棚栽培番茄虽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未能充分利用大棚内的空间,其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季高温时,设施内的番茄在强烈阳光照射下易发生病害,为解决这一问题并充分利用设施内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我们开展了大棚番茄套种苦瓜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番茄为喜温作物,利用塑料大棚栽培番茄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未能做到充分利用大棚内空间,在效益上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照易使棚内番茄遭受病害,为充分利用日光能并解决这一问题,南方省市曾有温室番茄套种苦瓜的报道。笔者根据我市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棚番茄套种苦瓜的技术试验,效果很好,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光伏+设施大棚”生产番茄的农光互补模式,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可利用土地,建造大棚生产番茄。春季育苗,夏季光伏板可为番茄生产遮荫,避免番茄遭受过强的阳光直射产生生理病害,夏秋多雨季节避雨延秋生产,秋冬季阴雨寡照天气及时为番茄生产补光,同时合理安排番茄生产茬口,在8~11月延秋产出番茄,补充露地蔬菜供应淡季,满足市场需求,保障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此模式充分利用山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及优质的生态自然资源,既生产清洁能源“电能”,又能育苗生产番茄,达到增产增收增效保供的目的。自2020年开始,在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北司村的光伏板下建30 hm2大棚生产番茄,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董克锋 《蔬菜》1998,(1):26-26
冬暖棚越冬番茄套种冬瓜栽培技术272300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蔬菜站董克锋笔者在冬暖棚内进行了越冬番茄套种冬瓜的栽培试验,平均每亩产番茄9500公斤,冬瓜5000公斤,纯收入1.5万元,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主要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大棚的闲置期,提高对光能...  相似文献   

5.
大棚茄果-叶菜类蔬菜一年多茬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面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邯郸市永年区喆兴蔬菜试验站通过采用双膜覆盖,改善棚室环境,开创了大棚"番茄-番茄-叶菜"一年三茬的新型种植模式,并结合先进的配套技术,可使大棚种植效益比以往一年两茬"番茄-番茄"模式效益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设施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奉节县根据草莓和番茄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钢架大棚的保护功能,实现了低山地区越冬草莓—春番茄的高效间套种,667 m~2平均产量4 700 kg、纯收入26 950元,此模式可在重庆低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水果型番茄外形美观、沙瓤多汁,适宜鲜食,是宁波近年来新兴的口感型番茄,具有老底子番茄的风味,效益突出,深受当地消费者和种植户欢迎,种植面积逐年加大。为进一步提高大棚综合经济效益,结合早春大棚三膜覆盖技术进行水果型番茄栽培,6月底番茄采收结束后,栽培瓠瓜,不仅可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和大棚设施,而且可以缓解连作障碍,提高夏秋高温蔬菜淡季的蔬菜生产能力,保障夏秋淡季地产蔬菜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8.
大棚冬春樱桃番茄—夏秋水蕹菜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解决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茬口安排、主要栽培要点、夏季高温闷棚、产量效益分析和前景应用等方面对大棚设施樱桃番茄和水蕹菜的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广春青花菜(又称西兰花)-夏甘蓝-延秋番茄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大棚,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年三种三收,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0.
番茄是需要光照强度较高的蔬菜。在早春大棚栽培番笳,光照强度远远满足不了它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春大棚番茄栽培,除了在水、肥、温度等方面下功夫外,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照,是争取早熟高产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目前大棚冬春蔬菜生产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的措施很多,如:大棚内挂反光幕,地膜覆盖(也有反光作用),一面坡大棚后墙涂白,合理设计大棚结  相似文献   

11.
番茄是辽宁省朝阳地区主要种植蔬菜。在低产田区大棚进行番茄肥效校正试验,筛选和优化番茄的合理施肥配方,对低产田的番茄推荐施肥量(kg/667 m^2)为N-P2O5-K2O为53-41.4-30,可供大棚番茄高产施肥参考。  相似文献   

12.
鄂西北山区许多番茄育苗户都存在育苗上赚钱、春季生产赔钱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育苗户只有等幼苗出圃后才能进行春季大棚生产,无法提早,上市期番茄价格不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只要根据“不早不赶早,变短为长”巧种番茄,就能变劣势为优势,育苗大棚春季也赚钱。因为在鄂西北山区番茄的产销有一定的盛衰规律,即春番茄一般均在7月上旬罢园,此期高温干旱或阴雨连绵,容易引发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沤根以及日灼病、烂果等,使番茄植株提前枯死,此后是番茄供应的淡季。育苗户采取大棚番茄定植露地化、露地管理大棚化等措施,使番茄…  相似文献   

13.
寒冷地区大棚番茄“老株再生”栽培技术163411大庆石油管理局公路农工商分公司李春艳163001大庆石油管理局农工商联合公司许占富为深入挖掘保护地生产效益潜力,提高大棚番茄栽培单位面积产量,解决大棚番茄栽培投资大、成本高、淡季淡、旺季烂的实际问题,1...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防治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等的绿色控病技术,采用大棚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杀菌消毒灯)控病进行试验,结果3种技术都能减轻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但以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技术对番茄2种主要病害的控病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北京地区春大棚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材质棚膜对设施内环境温度、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及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PO膜保温效果最好,透光率最高,以日本PO膜作为覆盖材料的春大棚番茄产量最高,为5460 kg/667 m2,比P03耐老化流滴消雾膜作为覆盖材料的春大棚番茄的产量提高27.9%。  相似文献   

16.
冬暖棚番茄栽培技术冬暖大棚栽培番茄,经济效益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优良种植模式,现将冬暖大棚番茄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保温增光大棚番茄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生长,很容易形成黄化、徒长、细弱的植株,果实小而空,甚至不结果。因此,保持温度增加光照对产量影响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南方大棚番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很多种植者并未熟练掌握大棚种植技巧,导致番茄产量不高的现状,综述了南方大棚番茄种植技术要点,为番茄的大棚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是早春在中棚番茄垅沟套种青菜和结球莴苣两种新蔬菜的栽培试验,采取不同播期同一定植期的方法,试验结果认为这两种蔬菜的最佳播期:青菜栽培在大棚为2月14日,北京结球莴苣为2月27日,玛来克结球莴苣为2月2日。这两种蔬菜早春在大棚中生长良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早春大棚中与番茄套种,对番茄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大棚设施,提高大棚综合利用能力,已成为当前大棚生产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区从1994年开始进行了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实践证明,以早春茬番茄一耐热大白菜一秋延后辣椒栽培模式效益最高,一般667mz产量1万kg以上,产值2万一3万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模式与技术要点早春茬番茄1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2月初移苗入钵,1月中旬秧苗具6-7片真叶带小花蕾时定植,5月上中旬开始上市,6月中下旬来收结束。耐热大白菜6月上旬利用遮阳网覆盖育苗,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秧苗…  相似文献   

20.
冬季大棚鸡腿菇套种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属于中温型土生大型真菌,因其营养价值高、风味好而走俏市场,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为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鸡腿菇不覆土不出菇及冬季栽培番茄效益高的特点,我们进行了大棚鸡腿菇和番茄套种,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