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培育新品种时,必须根据育种的目标和育种材料的性质,选择效率最优的方法。将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而形成的幼小烟株作为原种杂交第一代育种法。能找出优良的双亲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杉木遗传育种研究非常重视,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在资金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程度的支持。但是对杉木遗传育种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对杉木良种研究进程造成了严重阻碍。对杉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对策进行了探究,以期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抗倒性是豌豆育种的主要目标。和在F3代及其以后世代进行选择的常规育种方法相比较,在早代进行豌豆标记辅助选择(MAS)能够显著地提高育种的效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在F2代利用耦合相连锁标记A001和相斥相连锁标记A004评价利用标记辅助选择进行耐倒性选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杉木种子园对杉木进行良种繁育,在初代种子园技术上确定杉木二代种子园的选材标准和方法,筛选出优良材料供二代种子园建设,推动广西杉木良种培育。主要探讨了广西杉木二代种子园建园的相关技术,并分析了种子园建设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育种早代优异株系选择和单株种植规模的矛盾冲突,同时提升小麦早代抗病、抗逆性鉴定技术,总结出多抗广适选择混合小麦育种方法,该方法是在小麦育种早代(F2—F3)进行单株选择和混合脱粒后种植下一代;F4代选株,考种,单株脱粒后种植株系鉴定;F5以上的稳定株系经选择后提升小区鉴定试验,并保留3~5个单株保纯;有分离的株系在株系中再次选单株,种植株系鉴定,直至稳定。产量鉴定后的优异品系进行多点产量比较鉴定。该育种方法在早代选种时能更好地保留优良基因,控制育种规模,同时结合有效鉴定技术,选择优异单株,淘汰不良个体,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性状选择技术,选出30个优良家系进入杉木第3代种子园.与杉木第2代种子园相比,第3代种子园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方面分别提高了10%、8%和15%以上.按生长量指标、回归系数和遗传稳定度的入选标准,评选出速生、抗逆性、材性好优良的家系58个,家系的增益幅度平均在20%以上.按杉木无性系生长量指标和重复率的入选标准.评选优良无性系26个,无性系的增益幅度在10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常规育种的目的是要在杂交后代中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分离出优良纯系,并使之成为品种,这个过程在不进行加代的情况下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育种过程过长。实行一年两代繁育,是加速小麦育种进程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中试以后的程序必须在规定的特定区域内进行,一年只能试验1次,因此,如要加快小麦育种速度,只能从缩短育种前期人手,即亲本杂交组配、F_1代及稳定系进行加代。作者与中国农科院老师就半冬性  相似文献   

8.
矮败小麦及应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非矮秆品种与之授粉,后代群体中的矮秆株是雄性不育的,而非矮秆株是雄性可育的。矮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第二代产品,多方面优于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常规育种、轮回选择和基础研究中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玉米育种是育种者依据育种目标,组配基础材料,经过多年的自交加代和人工选择,选育出新的自交系,再经过配合力的测定和逐级多年、多点的筛选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最后才应用于生产的过程。所以说,  相似文献   

10.
郑伟 《中国种业》2015,(6):16-18
介绍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大豆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情况,佳木斯分院大豆航天育种研究工作开始于2003年,针对空间诱变储藏效应、后代分离规律、后代选择依据和复合诱变处理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大豆对空间诱变储藏效应不明显;后代分离规律为:SP2代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诱变效果明显,SP3代诱变效果依然存在,但是已经不如SP2明显;SP2代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底荚高度、节间长度进行选择有效,而对植株高度和主茎节数选择效果不明显;大豆航天育种与辐射育种相结合,为大豆后代群体的变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育成了合农61和合农65等2个优良大豆品种,合航2010-239和合航2010-181等2个优良品系。今后大豆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重点是诱变材料的选择,后代选择方法,航天诱变机理研究等领域,各育种单位之间应该多加强合作交流,以提高大豆航天诱变育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缩短杂交后代生长周期、加快加代纯合速度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影响作物生长周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总结了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光温控制措施加快作物育种进程的研究进展,并评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快速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灿东 《中国种业》2013,(10):65-66
海南岛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南方,三亚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常年暖热湿润,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22~25摄氏度之间,光照及降雨等自然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是育种单位加代扩繁的理想地点。全国多家育种单位已在三亚设立了南繁育种基地。崖城地处三亚的最南端,积温较高,雨量充沛,更能满足各育种单位的加代及扩繁要求。因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三亚崖城保港镇设立了“黑龙江南繁指挥部”,为各育种单位加快育种工作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大豆南繁育种根据育种进程的实际需要,有时需要连续加二代,由于第二代播期较晚,气温较低,且后期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减少,鼠害虫害严重,因此较常规加代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小麦就地夏繁加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黄淮麦区常常采取就地夏繁加代或南繁异地加代等方法。但异地加代受费用高、加代材料多偏春性、规模小、管理麻烦等因素限制,影响了育种工作的进程和育种质量:而就地加代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在黄淮麦区应用也较为普遍。许多单位对就地夏繁加代技术中的打破休眠。春化和光照处理的优化,移栽时期以及加代性状的选择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进展显著,但对就地夏繁加代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较少。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植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最直接的用途是对性状进行辅助选择(MAS),也就是利用目标性状基因与分子标记之间的紧密连锁关系进行间接选择.MAS不受其它基因效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对目标性状在分子水平上的一种选择,因此选择结果十分可靠,同时又可避免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干扰.MAS一般可在育种早代时期完成,从而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已引起育种学家的广泛关注.该文主要就MAS在不同育种程序中和不同类型目标性状(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应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简要综述了水稻MAS育种所得的一些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杂交后代就地加代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江苏省小麦种植一般一年一季的传统加代方法 ,育成一个品种需要 8~ 1 0年左右 ,为了快出品种 ,减缓育种经费不足的制约 ,我所在1 999~ 2 0 0 2年连续 3年进行了秋季播种 ,冬季小麦抽穗灌浆关键阶段 ,在温室内晚上加温 ,不同组合不断成熟。一般第二代露地播种在 1 2月底至 3月 1 0日 ,抽穗期在 4月底至 5月初 ,成熟收获期在 6月初 ,旨在充分利用人工设施条件和不同季节的光热资源 ,为小麦育种就地加代种植探出了一条路子。试验证明 ,上述方法投资少 ,成本低。比去昆明繁殖加代节省经费 ,可缩短育种年限 ,提高育种效益。此项研究和应用对…  相似文献   

16.
正"夏天,我们位于法国弗雷瑞斯(Fréjus)的仙客来育种基地的温度通常在40℃左右。因此,仙客来选育必须要解决幼苗阶段的耐热性问题。在选择仙客来品种时,耐热性是主要的优选项之一。"法国莫莱尔公司的研究和传播项目官员埃诺伊兹·莫莱尔(Hélo?se Morel)说。据她介绍,今年第四季度,莫莱尔公司有13个仙客来新品种正在试验中,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17.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与研究进展张爱民黄铁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国内目前主要是通过常规的品种间杂交选育小麦优良品种。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常规小麦育种工作处于爬坡阶段,育成的新品种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而利用杂种第一代优势则是各类作物育种共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玉米育种选育高配合力的自交系是关键,不同育种者在自交系测配时间上不尽相同,本文针对玉米育种中早代和晚代测配优缺点进行概述,并认为早代连续测配程序化育种是当前较好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短季棉早熟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和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早熟及产量性状的有关遗传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选择可使目前推广品种(系)的丰产性和早熟性得到进一步改善;育种选择策略应从提高株铃数和衣分入手,选择第一果枝节位低、开花早、脱落少和铃不太大的类型,其中早代果枝节位严选,开花期、结铃率和衣分大群体选择,株铃数连续选择,就可实现培育出高产、早熟品种(系)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种子南繁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南三亚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玉米北种南育的重要基地。南繁加代对玉米育种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它可以加快育种材料的世代选择,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同时也可以解决下季生产中原种紧缺的问题,有效而稳妥地加速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