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东北亚森林昆虫学新进展;真菌、小蠹及寄主树木间的相互关系;森林害虫及大发生特点;林木种实害虫;影响森林更新的害虫;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与防治;森林昆虫的生态问题等7个专题简要介绍了第十九届昆虫学大会森林昆虫学组交流的内容。这7个专题虽不能囊括目前森林昆虫学领域的全部内容,但基本上反映了本学科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预测森林害虫大发生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在对害虫种群数量与质量指标的大小和气候条件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对具体虫种发生动态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指标(产卵量、性比、食虫昆虫和致病微生物的作用)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判断食叶害虫大发生的猖獗期。运用这些指标特别适合于预测大发生初期种群密度较低,难以精确估测而具有偶然性的数量变动。  相似文献   

3.
昆虫种群密度估计的空间自相关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国法  李天生 《林业科学》1991,27(4):475-478
森林害虫以往多是考虑一定面积上虫情发生量的预报,很少考虑虫情蔓延扩散情况及周围地区虫情的影响。某个林区的昆虫种群数量除自身变动外,还受周围林区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同时各林区内种群数量变化又是时间的函数,这种复杂的相关性称为空间-时间相关关系。由于它充分考虑了林区内部及林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它可以用来对昆虫种群的空间-时间动态作出相关预报。我国林业害虫,由于发生面积大,如果调查的样地太少,则会遗漏某些害虫发生区,如果详细调查,则要投入大量人、物力,因此,本文提出在较少量的调查基础上,应用种群空  相似文献   

4.
从一九八六年至今,笔者对呼伦贝尔市历年来森林病虫害个别种群大发生特点进行监测调查,并对各森林类型害虫种群的组成与森林生态环境的关系,病害发生与立地条件及耕作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今后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虫情测报仪是一种新型测报工具,广泛应用于农、林业虫害监测防控工作中。2017年3—8月,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灵照山林区应用虫情测报仪开展森林害虫灯光诱测,结果表明,虫情测报仪诱集害虫种类多,虫量大,虫峰日期明显,对鳞翅目和鞘翅目森林害虫具有较好的监测和防治作用,且使用安全方便,对天敌相对安全,防治效果显著。根据诱测结果,对金龟子类和天牛类成虫以及天蛾科、蚕蛾科绿尾大蚕蛾、枯叶蛾、尺蛾类、灯蛾类等林业害虫的发生动态及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监测到的森林害虫种群数量不大,对该区域森林不会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害虫管理”这个概念的提出并被人们接受,距今只有20—30年。但森林害虫管理早在20年代就有人提出用“营林措施”控制森林害虫的方法。目前人们正在趋向于根据森林所特有的结构、功能等特点的生态系,形成一个害虫管理体系。 一、森林和森林管理的特点 森林的空间结构比较复杂,总的生产量较大,有较强的自肥性。除本身树冠分层外,还有灌木、地被物、根系等提供各种动物的食料和生息场所,对某些动物有较大的收容能力,昆虫相比较复杂,种群密度变动比较稳定,大发生仅是异常现象。特别是混交的天然林,害虫的大发生比单纯的人工林在程度上要少得多。但森林为长期作物,在林木的生长过程中,除受到害虫群体的危害之外,还有可能由于火灾、干旱、洪水、降雪、暴风、雪等环境变化而降低树木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致使树木受钻蛀性害虫的危害,故森林害虫管理必须有长期的打算。森林管理的目的不仅是木材生产,还有治山、蓄水保土、防风抗灾、提供森林游乐场所、防止噪音、保护野生动物等作用。森林管理要着重维护这些功能。 二、森林昆虫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7.
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害虫监测及防治的研究进展,郑重是介绍了“3S”技术和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监测上的应用,种群动态模型以及森林害虫综合治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具体进展,并对21世纪森林害虫治理所面临的新课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小明 《林业科学》1994,30(1):88-92
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模拟研究马小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5)关键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平衡点,摸拟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其发生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失大。因此,对其种群动态的研究不但具有昆虫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害虫...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森林昆虫生态学是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森林昆虫生态学的内容。该文从森林昆虫种群动态与环境、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生命表、预测预报、害虫优化管理决策和防治决策专家系统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破坏带来严重后果,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对策、强调指出,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种群繁衍,种群消长动态的关系,为缓解目前生物多样性所承受的压力其促进恢复,人为干预、强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加强营林技术措施是定向培育理想的森林生物群落,稳定并发展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工作。保持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森林自然调节能力,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森林害虫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控制森林害虫的发生与危害,不能只局限于使用化学杀虫剂,而应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 P M) ,就是控制毁灭性有害生物的原理和方法。 I P M 的主要组分包括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和流行规律、林分动态、防治战略、对资源价值的影响和利润与成本的协调。而我国这一理论在实践领域还仅处于开始应用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综合防治 196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害虫综合防治专家小组会议对综合防治提出了定义:“综合防治是一种害虫管理系统,按照害虫种类的种群动态与其相关的环境关系,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其尽可能地互不矛盾,以保持害虫种群处于经济危害水平以下。”综合防治是充分利用病、虫和森林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论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森林害虫监测和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害虫监测上介绍了种群动态模型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害虫治理上介绍了各种治理策略及在营林技术、林木抗虫性、生物和化学防治上的具体进展。  相似文献   

14.
桤木叶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漆波赵家桦苟阳(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桤木叶甲是危害桤木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川中、川北等地发生较重。为了解桤木叶甲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影响因素,1992年我们在梓潼县对桤木叶甲自然种群生命表进行了观测,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森林害虫测报中所应用的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是通过影响森林害虫发生的食料、气候、天敌、人为活动等因素作为测报因子的,其分析结果比较全面、系统。但是,森林害虫虫情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当林业单位尚未全面进行系统测报时,这些资料与数据一时难以收全,故其应用有局限。实际上,林间的森林害虫种群数量消长演变过程是有其规律性的,历代或历年森林害虫的发生,就是其本身遗传特性和所处森林生态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一特点正符合时间序列分析化选法的原则。在测报时,只要有…  相似文献   

16.
<正> 森林昆虫种类调查,是研究和掌握森林害虫的发生动态和测定种群密度的基础,而捕捉昆虫则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国外一些昆虫学家都很重视昆虫捕捉方法的研究工作。1987年5—6月间,我在国际生  相似文献   

17.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 ,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 ,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 ,确定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病虫害和火灾是森林的最大破坏者,其中以害虫尤为突出。在北美,每年被害虫、真菌以及森林火灾毁坏的木材始终多于已采伐和使用的木材。1900~1958年间,美国因病虫火风损失的木材中,害虫占52.4%(Graham,1963)。而在《美国未来的木材资源》(Crafts,1958)一文中,首次估计全美由于病虫害、火灾及其他原因而使树  相似文献   

19.
大气污染对森林昆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大气污染对森林昆虫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污染区内森林昆虫种群变化的几种类型,可能的引发机制和对森林害虫种类构成的潜在影响。目前我国酸雨污染严重,应重视和加强大气污染对森林昆虫种群动态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用材林害虫管理经济阈值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害虫是用材林的大敌。在森林害虫科学管理决策专家系统中,害虫危害的经济阈值是最重要的判别依据。该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系统的研究和实际检测,研究了食叶害虫种群控制、蛀干害虫种群控制和树干韧皮部害虫营林防治经济阈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