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鼠和星鸦会选择具有萌发活力的红松种子贮藏在地被物下,在红松球果内种子只有73.2%可食用的情况下,松鼠和星鸦选择贮藏的红松种子100%饱满可食用,其贮藏行为有利于红松种子逃避其他动物的捕食.萌发实验表明,松鼠和星鸦贮点内的红松种子超过60%可萌发出红松幼苗,远远高于自然状态下红松种子的萌发率(41.7%).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中下旬(预实验)和2005年的10月1~7日(正式实验)采用定点观察结合样线调查的方法,调查凉水自然保护区内捕食和贮藏红松种子的动物组成、贮食习性以及对红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15种动物捕食红松种子,其中鸟类3目6科10种,哺乳动物2目3科5种,其中松鼠、星鸦、普通(?)3种动物具有分散贮食红松种子的行为,是红松种子的主要传播者;而花鼠则以集中贮藏为主,只是偶尔表现出分散贮食行为,对红松种子而言,是近乎完全的捕食者,其对红松种子传播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挪威北部斯瓦尔巴群岛的全球种子库2月26日迎来启用10周年庆典。随着当天又一批种子的加入,该种子库目前储存的种子样本数已超过100万份。挪威农业与食品大臣约恩·耶奥格·达勒在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门外举行的庆典仪式上说,种子库启用10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基因库不断把种子样本送来保存,在26日当天的新种子样本入库后,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各项技术措施的载体。因此,搞好农作物种子的安全贮藏,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叙述仓库贮藏种子的方法。1做好入库种子的水分控制和分批工作含水量高的种子入库易发热霉变,导致种子发  相似文献   

5.
土壤种子库作为植被的潜在种源,对荒漠草原植被恢复、群落演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苦豆子群落和芨芨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在2种群落封育和未封育的草地上,选取地势相对平坦、环境条件较为一致的25 m×30 m 的4个大的样方进行群落调查;并在4个大的样方内取0~2 cm、2~5 cm和5~10 cm土层的土样,采取种子过筛直接辨认和种子萌发试验来进行土壤种子库的鉴定。分析了两种植物群落封育前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种子密度、多样性及相似性等特征。结果表明:封育可提高两种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中物种数目;而对两种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的影响不同,苦豆子群落种子密度封育内外差异较小,芨芨草群落封育内种子密度显著提高。随着土层的加深,两种植物群落封育内外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和种子密度均呈递减趋势,封育后两种植物群落不同土层物种数均有增加,但封育对两种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密度的垂直分布影响不同。封育可提高两种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但两种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的多样性特征对封育的响应不同,芨芨草群落在荒漠草原的稳定性更高。两种植物群落封育内外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相对较高,苦豆子群落封育后有向芨芨草群落演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封育对沙化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封育和未封育放牧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种子库组成、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均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①实施封育提高了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②封育能使草地中的优良禾草及多年生植物种子所占比例增加。③封育能使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苏雪  高婷  侯云云  吴琼  孙坤 《草业科学》2016,33(10):2025-2032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具有开放花(CH)和闭锁花(CL)形成的二型性种子。在对紫花地丁CH种子和CL种子形态观测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两种类型种子在不同温度、光照以及贮藏时间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CH种子长、宽以及千粒重显著大于CL种子(P0.05)。2)CH种子和CL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0℃,萌发率均在95%以上,在10℃条件下均不萌发,但在高温(30℃)条件下CL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CH种子(P0.05),其它温度下,两者萌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CH种子对光照条件敏感,黑暗条件对其萌发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而CL种子在12h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萌发差异不显著(P0.05)。4)CH种子贮藏210d后,萌发率显著降低(P0.05),而CL种子则在贮藏510d后萌发率才显著下降(P0.05)。CH种子于春季成熟后即可迅速萌发,CL种子一部分于之后的季节萌发,另一部分成为短暂土壤种子库于次年春季萌发。紫花地丁通过二型性种子更好地适应时空异质性环境,提高了其适合度。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草地封育与放牧条件下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半干旱区黄土高原草地在封育和放牧条件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种子库组成、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均匀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主要结论:1)封育提高土壤种子库的植物种类和密度,使优良禾草和多年生植物增加。2)种子库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着土层的加深,种子在数量上递减的速度较快。3)坡向和坡位对土壤种子库有较大影响,种子库密度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4)从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和均匀性3个方面比较分析封育和放牧样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得出封育样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都高于放牧地,Pielou均匀性指数低于放牧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家煤炭开发产业逐渐西移,干旱荒漠矿区的生态恢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然而在干旱矿区水资源稀缺的背景下,针对土壤种子库(特别是持久土壤种子库)在天然降水条件下激活情况的研究依然匮乏。本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市新星露天煤矿周边0-5 cm表层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水条件下种子库中种子短期萌发试验的方法,对矿区周边持久土壤种子库在不同降水量处理下的萌发进程以及不同日降水量、年降水量对土壤种子库的激活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日降水量对土壤种子库的激活效应存在差异,随着日降水量的增加,激活的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和种子萌发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5 mm日降水萌发的种子数最多,10 mm日降水萌发的物种数最多;2)不同植物种子对不同日降水量的响应状态不同,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冷蒿(Artemisia frigida)在3~20 mm日降水均能被激活,而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等灌木种子需在10 mm以上降水量才能被激活;3)在50~150 mm年降水量范围,...  相似文献   

10.
1夏季贮藏 提早晾晒。种子晾晒最佳时间为3月初至4月底。如种子库存量过大,可根据天气温度适时提前进行晾晒。晾晒时水分没有达到入库标准每天可翻3-4次,气温较高的天气可以多翻几次方可加快降水。入库种子温度不得超过10℃,以保汪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11.
禾草混播人工草地早期主要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土壤主要杂草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种子含量呈下降趋势,绝大部分种子分布在0~15 cm的土壤中。2)在高寒地区种子繁殖植物种子库的输出主要发生在5-6月,种子库种子1龄时大量输出,3龄、4龄时输出很少。3)一年生或二年生杂草在3龄、4龄草地中几乎“消失”,并不是土壤中缺乏种子。4)种子库中种子的生活力除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外均大于90%。5)人工草地早期出现的多年生杂草种子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原真菌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侯金伟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09,18(4):241-250
植物病原真菌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国际新兴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研究回顾与综述了近2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大多数已报道的研究均采用“种子袋埋藏+杀菌剂处理”的方法。应用杀菌剂处理埋藏种子能提高多种生境下土壤种子库的存活或降低其损失,其效果因生境或植物种而异。小粒种子与老龄种子更易受到病原真菌的威胁,种子内的化学防御物质有助于种子抵御病原真菌的侵袭而延长其寿命。病原真菌对种子库的影响亦与土壤水分、温度及种子埋深等土壤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有关:在湿润条件下病原真菌作用增强,浅土层或高密度的种子库受其影响更甚,食真菌动物与非致病性细菌能够保护种子免于受害。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建议了该领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尚需加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北方蚁影响下蚁巢及其周围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以山地草甸中广泛分布的北方蚁为研究对象,探究距蚁巢不同距离、不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的特征,以及土壤环境对种子库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蚁巢中心及周围土壤种子库中共出现28个物种,隶属12科28属,其中禾本科植物居多,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土壤中平车前、北疆剪股颖、无芒雀麦、鸭茅、草地早熟禾萌发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土壤种子库物种生活型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下多年生草本植物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样点(P<0.05);蚁巢中心0~10 cm、10~20 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和物种数均显著高于蚁巢周围区域(P<0.05).相同距离下,0~10 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及物种数均高于10~20 cm深度;蚁巢大小与蚁巢中心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距离的增加,同深度下土壤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大致呈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并在距蚁巢100 cm处物种多样性指数降至最低;RDA分析表明,土壤速效磷是影响该区土壤种子库分布的主要因子.北方蚁能对周围环境中的种子进行收集与搬运,增加了蚁巢内种子的数量,影响了周围环境中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在小尺度范围内进行了种子再分配,改变了土壤种子库内的物种分布.  相似文献   

14.
才文代吉  张静  谈静  孙海群 《草地学报》2019,27(5):1181-1187
本研究以青海省河南县高山嵩草高寒草甸高原鼠兔鼠丘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镜检、萌发试验,探究了鼠丘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状况、垂直分布格局及季节动态规律,旨在为鼠丘土壤植被的恢复演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和种子质量均高于鼠丘土壤种子库,10-11月土壤种子库无论在种子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较高;发芽率表现为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 > 新鼠丘 > 旧鼠丘;旧鼠丘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多于新鼠丘;原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呈明显的上层多下层少的垂直分布格局,新、旧鼠丘上下层间无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鼠丘土壤种子库与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越高,鼠丘植被向原生植被恢复演替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15.
高寒地区垂穗披碱草种子生产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藏高原青海湖地区人工草地群落的土壤种子库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达到5535.9粒/立方米.垂稳披碱草种子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0~5cm),占种子库总数的64.9%.披碱草种子和杂草种子基本上在同一时间萌发,未翻耕土壤中种子萌发速度较快.通过试验证明,土壤种子库不仅是植被更新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影响播种量,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邹华 《四川草原》2009,(4):11-13
对青藏高原青海湖地区人工草地群落的土壤种子库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达到5535.9粒/立方米。垂穗披碱草种子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0~5cm),占种子库总数的64.9%。披碱草种子和杂草种子基本上在同一时间萌发,未翻耕土壤中种子萌发速度较快。通过试验证明,土壤种子库不仅是植被更新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影响播种量,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贮藏年限蒙农1号红三叶种子为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对种子千粒重、硬实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贮藏年限种子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低温贮藏条件下,红三叶种子千粒重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红三叶种子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硬实率高,贮藏2年的种子大部分已破除硬实,解...  相似文献   

18.
红松是东北地区珍贵的针叶树种之一.红松种子属于生理性深休眠的种子,在进行圃地育苗,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干预处理,才能尽快萌芽.目前,对红松种子处理最主要的方法为层积催芽法(即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  相似文献   

19.
缘毛雀麦种子发芽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不同贮藏时间的缘毛雀麦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明确了该种子萌发的适宜发芽条件,同时揭示了缘毛雀麦种子在15-23℃室温条件下贮藏时,种子生活力的变化规律。为缘毛雀麦种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宽苞棘豆和黄花棘豆3种棘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而变化幅度很大,每平方80~2 220粒;同时采用四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5年后埋置在土壤环境中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其中5%的种子具有活力;暴露在土壤表面环境中的种子有33%的种子存在;5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分别约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