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衡439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异地鉴定法等先进方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其高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抗热、抗寒性强;具有节水、高产的突出特点,抗旱指数1.152,为员级抗旱品种。2007耀2008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206.35 kg/hm2,较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6.93%;2008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大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68.4 kg/hm2,较对照石4185增产7.81%,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麦田实打实收,产量为10 574.7 kg/hm2,刷新了河北省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非常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种植的一个优良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8002号)。该品种是治理地下水超采的理想品种,2014年被列入河北省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入选品种。  相似文献   

2.
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衡136主要性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13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培育的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在当前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的背景下,为缓解农业用水矛盾突出问题,以2008~2011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肥组、河北省黑龙港流域节水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以及2011~2013年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河北麦区节水高效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衡水)为素材,对衡136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稳定性、抗旱性、水分利用率和抗寒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旨在推广抗旱节水型小麦品种,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或限水灌溉条件下,衡136一般产量为6000~7500kg/hm2,春浇1水时最高产量可达到9 000 kg/hm2以上。该品种具有节水抗旱、抗寒、丰产稳产性好、产量三因素协调、适应性广等优点,抗旱指数为1.130,水分利用率在0水、1水和2水灌溉条件下分别较对照品种石4185提高17.3%、14.9%和10.5%,节水性强。  相似文献   

3.
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丰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抗旱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03~2005年山西省南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和河北省黑龙港节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862.5~5460.0kg/hm2,比对照增产7.58%~13.04%;2003~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632.0kg/hm2,比对照增产13.5%;其抗旱指数平均为1.13。分析了临丰3号的遗传基础,介绍了其特征、产量表现、抗逆性能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4.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2.0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8.61%.增产极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七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1.4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13.29%,增产极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邯东599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邯东599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北东昌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4年5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根据2012~2013年河北省夏播玉米超密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产量汇总资料,利用高稳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适应性参数法并结合产量平均数法,对邯东599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河北省夏播玉米超密组区域试验,邯东599平均产量为10 852.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4.6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3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498.0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6.08%,邯东599的丰产性显著优于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潜力较高。邯东599高稳系数为85.38%,对照郑单958;回归系数为0.931 3,适应性参数为0.93,均较郑单958更接近于1。邯东599对环境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性好且优于对照郑单958,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衡H116021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衡7228×衡94-5096) F1为母本、石97-6365 (石家庄8号)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和水旱交替选择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寒耐低温,节水性强,高抗条锈,中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干热风,熟相好。2014~2015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39.1 kg/hm~2,较对照石4185增产8.4%。2016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507.6 kg/hm~2,较对照衡4399增产2.3%。2018年7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80033)。该品种适宜在冀中南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8个苦荞参试品种在环县荞麦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其中定苦1号折合产量2506.7kg/hm2,较对照增产33.57%,居参试品种第1位;冀苦荞2号折合产量2306.7kg/hm2,较对照增产22.91%,居参试品种第2位;六荞2号折合产量2036.7kg/hm2,较对照增产8.53%,居参试品种第3位;冀苦荞1号折合产量2030.0kg/hm2,较对照增产8.17%,居参试品种第4位。这4个品种整体表现落粒性轻、抗倒伏、抗旱、抗病、产量高、抗逆性强,建议在环县苦荞主产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沧麦026新晶种以临汾605为母本、CA837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水旱两圃平行交替选择法培育而成.表现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节水、丰产特点突出.在1999~2001年冀中北水地组区试及大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 790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6.1%,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大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135kg/hm2.经省品审会审定通过,适宜河北省黑龙港麦区高肥力水平麦田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定西地区选育抗旱、优质、多抗的理想干旱生态类型小麦提供骨干材料,于2019年在定西市以M0806-1等11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1个参试品种(系)中,M0812-1农艺性状突出,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亩产量313.63 kg,较对照定西42号增产40.76%,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建议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0.
晚播冬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播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菏麦13产量7 675.0 kg/hm2,较对照(鲁麦15)增产9.18%,居参试品种第1位.032产量7 650.0 kg/hm2,较对照增产8.82%,居参试第2位.淄麦7号产量7 545.0 kg/hm2,较对照增产7.33%,居参试第3位.3品种均抗病、抗倒、抗干热风,熟相好,适宜在菏泽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冀糯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以早熟、耐旱水稻品种冀粳13号为母本,以丰产、优质糯稻品种冀糯1号为父本配组,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而成的糯稻新品种。该品种米质粘性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旱、早熟等特性。2004~2005年国家区试,2 a平均产量为9 252.0 kg/hm2,较对照中作93增产8.2%;大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887.5 kg/hm2,较对照中作93增产16.3%。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标准。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抗逆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是当前棉花生产节水提质增效的关键。‘衡棉1670’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中早熟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衡棉210’为母本,以‘衡棉4号’为父本杂交,后代多年南繁北育,经旱棚盐池鉴定选择,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育成。其突出表现为抗枯黄萎病、丰产优质、耐盐抗旱节水,适宜在河北省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春播棉区推广种植,2019年8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90013)。  相似文献   

13.
高产 优质 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邯685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685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邯郸284为母本、邯97HS-62(GK12选系)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冀东早熟棉区春棉种植以及其他同类型棉区种植,200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节水优质高产类型小麦系谱特点及超值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水高产型小麦品种石4185、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高优503、高产品种邯4564等在河北省小麦生产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选用上述节水、优质、高产3种类型的代表品种,分析了其系谱及品种特点和育种方法等,并对超值小麦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以SGK 321为母本、多抗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杂交棉品种冀创18。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棉区抗虫棉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该品种高抗枯萎病、结铃性强、早熟、易管理。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邯棉559”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基因累加和亲本性状互补原理,通过复合杂交创造出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种质邯4104,再利用高产、优质、抗虫的邯郸109进行抗虫Bt基因转育,经系统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早熟不早衰、抗棉铃虫的棉花新品种邯棉559。该品种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冬小麦品种现状及今后新品种选育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对河北省近30 a来育成的冬小麦品种及目前育种现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品种产量水平在6 750~8 250 kg/hm2,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品种属中筋类型,近52.8%的品种存在品质不稳和不协调问题,优质强筋品种仅占3.8%;35.85~54.72%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反应型为中感~高感,品种抗病性筛选与鉴定、评价方法有待改进;节水抗旱、优质高产、多抗类型品种短缺。  相似文献   

18.
冀东盐碱地不同熟性棉花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地膜覆盖方式下的棉花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进行研究,明确不同熟期棉花品种在冀东盐碱地的适应性。[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棉花品种,设3个处理,A1为早熟品种中棉所58,A2为中早熟品种中棉所69,A3为中熟品种冀2000;副处理(B)为地膜覆盖,设3个处理,B1为露地直播,B2为4叶期揭膜,B3为现蕾期揭膜。[结果]在地膜覆盖条件下,中早熟品种中棉所69生育期和霜前花率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最高,适宜在冀东盐碱地种植;早熟品种中棉所58霜前花率最高,但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不及中棉所69,可作晚播种植选用;中熟品种冀2000在冀东棉区的生育期过长,霜前花率过低,因此认为该品种不适宜在冀东盐碱地种植。覆膜处理之间相比,4叶期揭膜霜前皮棉产量和皮棉总产量提高不明显,现蕾期揭膜提高显著,说明地膜覆盖能够促进棉花早熟,揭膜越晚棉花越早熟。[结论]在冀东盐碱地棉区适宜种植早熟品种和中早熟品种,中熟品种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冀3927是以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和稳产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中稻种植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广西三江县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的产量较高,均达到7662.0kg/ha以上,其中以Ⅱ优航1号的产量最高,达8743.5kg/ha,其余依次为Y两优1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Q优6号。从产量构成看,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均可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但综合参试超级稻品种(组合)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抗病性、稻米品质、生长势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1号、Ⅱ优航1号4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高寒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