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管理》2017,(3):41-44
文章阐述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建设运行现状,针对平台库(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库(圃)进出机制、制订分类管理方案、构建库(圃)运行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等建议,以期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进一步规范库(圃)的建设和运行,促进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的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2.
全国     
《新农业》2020,(10)
正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5月8日在省农科院内举行了揭牌仪式。该库可保存种质资源15万份,目前已经收集保存全球59个国家(地区)和我国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3万多份,已经建成全世界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该库总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向全国17个省和隆平高科等10多家种业公司提供种质资源共计26 000多份次,有力支撑了国家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湖南种业强省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23,(11):46-47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以公告形式公布了首批可供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信息系统,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印发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日前,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负责人就社会关注的热点回答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旭  李立会  黎裕  方沩 《农学学报》2018,8(1):10-15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全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国际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种质资源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包括种质资源考察收集全球化、保存保护多元化、鉴定评价精准化、基因发掘规模化、种质创新目标化、共享利用主动化等。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建国后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与突破,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物种多样性,创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相配套的种质保存和共享利用体系;开展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取得显著成效;高效作物种质创新及其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并在作物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中国颁布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了今后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五大行动,为种质资源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5.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结合形成基因组种质资源学(Geno-gemplasmics),对种质资源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上对基因资源的激烈争夺必然演化为对生物资源的争夺.通过对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系统、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搜集、引种、驯化、繁殖、鉴定工作的思路.并建议建立分工明确的种质资源中期库及长期保存种质圃,实行信息化管理,以达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科技》2010,(5):18-18
为加快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引进和繁育,莆田市农科所近日与福建省农科院签订协议,合作建设海西农作物品种区域引种圃。主要引进台湾农作物品种,省农科院每年都将拨款支持。区域引种圃将对这些品种开展适应性、生产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8.
孙贤迅 《北京农业》2010,(12):52-52
海峡两岸农业科学家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携手发掘、利用农作物优异种质,为两岸农、林业界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作物新品种。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近日透露,实验室目前实施的研究项目达71项,初步建立了闽台花卉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  相似文献   

9.
<正>海峡两岸农业科学家加强两岸农业合作,携手发掘、利用农作物优异种质,为两岸农、林业界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高效作物新品种。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近日透露,实验室目前实施的研究项目达71项,初步建立了闽台花卉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现状、共享建设进展,对种质资源利益共享和种质资源库(圃)运行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建设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种质资源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江苏省种质资源工作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前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时期。经过80多年的努力,江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成47家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形成了"四位一体"、库圃结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保护体系,显著改善了种质资源保藏条件,收集并安全保存种质资源62 553份;积极开展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筛选出"静系46""关东194""西风小麦"等一批优异特色种质资源,创制抗赤霉病小麦、优良食味、抗豆象绿豆等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新种质;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开放服务以来,累计向33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发放资源材料5.7万份,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省级种质资源平台,平台在经费保障、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体制,强化责任落实和条件保障。建议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改善种质保藏与研究条件,建立多元经费保障机制,强化种质资源的深度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促进种质资源有效利用,为建设种业强省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营市农科院农作物育种及种质资源创新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场、品种改良中心、品种试验站和耐盐抗性鉴定试验站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保护腾冲红花油茶资源,促进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30 hm~2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地基本情况分析,确定保存库功能区划原则,对功能区划结果、区划平面布置技术设计研究,开展种质资源自然类型调查、优良无性系调查、近缘种调查、优良单株调查等技术措施应用,对种质资源收集区嫁接苗引进、采穗育苗、大树保存及修剪、整地、定植、管护、观测调查等技术研究分析,对扩繁圃种子及穗条需要量测算、产量预测、整地、嫁接育苗、圃期管理、苗木调查等营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营建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4.
广东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家果树种质广州荔枝、香蕉圃,农业部广州荔枝种质资源圃,农业部广州香蕉种质资源圃,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库--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库等广东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平台的建设情况;广东省荔枝、香蕉、柑桔、龙眼、菠萝、芒果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提出了广东省果树种质资源在收集与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广东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6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湖北省农学会、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的"非洲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评价与创新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省农科院副院长邵华斌,项目主持人、院总农艺师焦春海出席鉴定会并讲话。专家组听取了粮作所杨新笋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所做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湖北省建始县已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254份作物种质资源收入国家作物种质库。分析了建始县1956、1981、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及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种植方式及产量等变化,发现建始县自然资源丰富,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地方品种迅速减少甚至消失,其余各类农作物仍保存有一定数量的地方品种甚至以地方品种为主;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有所浮动但比例不大,玉米一直是建始县粮食作物中最重要的作物;果树及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且增加幅度大,而蔬菜种植面积严重萎缩。普查中收集到44份地方作物种质资源。建始地方农作物资源丰富但农业基础建设薄弱,农业科技含量低,由此提出了加强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科研单位应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加大政府扶持与宣传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种质资源作为一种特定的战略性资源,其保护利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现代种业发展。贵州作为农业种质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种质资源,且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位居全国第四。但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贵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基于现存的国家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系统,介绍了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运行体系、主要成效与问题;以贵州省为例分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持续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工作、完善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网络建设、加快推动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种质库、种质圃和原位保存相结合是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较为完整的方法,种质圃保存要注意创造与不同野生稻种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收集采样时注意根据不同野生稻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采样策略,包括采集样本数量、采集方式、采集点设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运行管理,使各类种质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设计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系统”,用于23家种质资源库圃绩效考核材料的网上填报,考核分值的计算、统计分析、分类排名,当前考核的流程管理及历年考核信息的分类保存.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和实现情况,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考核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4月9日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柯俊到省农科院调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看望农业科技工作者。柯俊先后来到粮食作物研究所、果树茶叶研究所、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经济作物研究所,实地查看粮食作物试验基地、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果树栽培新技术展示园、健康蔬菜创新工场。柯俊边看边与科技人员亲切交流,深入了解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转化情况,勉励他们潜心科研,强化技术攻关,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院党委书记刘晓洪从院基本情况、近年来主要工作、"十四五"工作思路以及2021年重点工作等方面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