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州市“七五”期间,养禽业取得较好的成绩。1990年,全市家禽饲养量4677万只,比1985年增加1450万只,增长44.9%;其中出栏2274.54万只,比1985年增加810万只,增长55.3%;禽肉产量25876吨,比1985年增加14456吨,增长127%;禽蛋产量148806吨,比1985年增加77265吨,增长108%。徐州市“七五”期间养禽业之所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主要经验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世界之窗     
1985年世界蛋的生产1984年世界食用蛋的生产已经到达523600百万只,比1983年增加0.9%,而1985年将生产53(?)500百万只,比1984增加1.3%,法国1985年生产的蛋将比1984年减少0.3%,丹麦减少1.5%,英国0.8%;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蛋的总产量1984年达72000百万只,而1982年73000百万只。1985年东欧国家将生产:芬兰1415百万只,捷克斯洛伐克5700百万只;波兰7800百万,南斯拉夫4650百万只;芬兰比1984年减少6.3%,而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分别增加3.6、1.3和1.1%。蛋的生产维持在原有水平的有匈牙利,生产4500百万只,罗马尼亚7200百万。1985年美国蛋的生产增加2.1%,到达69840百万只。日本增长0.1%,到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很快,蛋鸡存养量和总产蛋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单产水平却很低。1980年我省55处商办鸡场12.6万只蛋鸡年平均只鸡产蛋量139.4枚,蛋料比1∶5.5,效益很低,多有亏损。1982年全省蛋鸡年平均单产量不过百枚。因此提高蛋鸡的单产量,是目前发展蛋鸡生产的根本问题。在推广优良品种、配合饲料和改变饲养方式,改善  相似文献   

4.
引言整个70年代,印度的养禽业突飞猛进,到1980年,家禽产值已增加400%,达65亿卢比,蛋产量增加150%,达130亿个,肉用仔鸡产量增加650%,达3000万只。这种迅速增长(表1),可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广泛采用现代化养禽法;投资增加;和其他农业生产形式相比,养禽业获利快、稳、多;养禽业帮助克服贫困和营养不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得到了公认;最后,私营中间商的介入,已确实开辟了通往未来养禽户道路,他们使养禽业的收益变得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5.
鸡蛋蛋壳质量关系到蛋品破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产蛋率提高3%,而蛋的破损率增加4%,则反而可使总产蛋量和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因此,在蛋鸡的饲养管理中了解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提高养禽业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1遗传蛋壳强度、颜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6.
1蛋品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1.1我国蛋品生产的现状我国是世界养鸡大国,从1985年以来,我国蛋鸡饲养量和鸡蛋产量都居世界首位。1999年年产蛋量2100万吨,年人均达17Kg,大大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8.9kg)和发达国家水平(13.6kg)。但长期以来,我国蛋品加工业一直以再制蛋为主,而蛋品工业化加工方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占的比例非常小(美国蛋品市场加工蛋占33%,欧洲占20%~30%,日本占50%,而我国仅占5%)。近几年来,各地蛋鸡生产发展迅速,鸡蛋供需矛盾突出,蛋价大幅下跌,而消费者对营养丰富、价格便宜的鸡蛋反应平淡。因此必须解决蛋品市场疲软…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品消费将日益增加.但是,贵州90%左右为地方鸡种产蛋,由农户在自然状态下饲养,每只鸡平均年产蛋80~100枚,蛋重4kg左右,专业户及商业蛋鸡场72周龄产蛋量平均在8~12kg,140~200枚之间.据1992年统计,贵州省家禽饲养量为4011.9万只,禽蛋产量4.8万t,人均占有量仅1.44kg,比全国水平低7.32 kg,比世界禽蛋生产水平发达国家低12.39 kg.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为了提高贵州禽蛋供应水平.我们承  相似文献   

8.
"六五"期间,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省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85年全省产茧量比1980年增长30%,比1984年增长20.5%.蚕茧收购量比1980年增长24.47%,比1984年增长15.75%.亩桑产茧量比80年提高15公斤;蚕桑产值比1980年增长70.2%.生产白厂丝比1980年增加11.4%,织绸比1980年增长62.5%;出口创汇比1980年增长90.74%;创汇额占全国丝绸创汇的21.4%.  相似文献   

9.
<正> 1986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表的关于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我国畜牧业和渔业获得全面丰收。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继续有所调整,使其更加趋于合理。1985年农业总产值比1984年增长3%,而牧业产值比1984年增长15.6%,渔业产值增长17.2%,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18.3%上升到21.7%,渔业产值由上年的2.6%上升到3.5% 1985年我国猪、牛、羊肉产量达到17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9%,每人平均由上年的14.9公斤增加到16.77公斤。在肉类中占90%以上的猪肉产量达到1650万吨,比上年增长14.2%,牛羊肉产量100多万吨,增长10.3%。牛奶产奶达250万吨,人均牛奶产量达到2.4公斤,比1980年的1.2公斤增长1倍。鲜蛋产量达500多万吨,比1984增加100万吨,增长23.1%,人均鲜蛋产量达到5.2公斤,比1982年增长84%。  相似文献   

10.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禽蛋出口委员会的一位专家总结了壳蛋和蛋品出口数据,今年前7个月,美国壳蛋出口累计达到2600万打,比2007年同期下降46%。出口总值为2300万美元(88美分/打),同比下降39%,出口韵数量相当于200万只母鸡的产蛋量,小于国内蛋鸡总数的1%。蛋品累计出口5170万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20%,美国蛋品的最大消费国日本的进口量增加了,此外,德国、墨西哥和丹麦的进口量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11.
一、养鸡业现状1.超常的发展1991年是我国养禽业持续发展的一年,各项生产指标均超过了1990年的水平。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1991年家禽存栏达26.7239亿只,比1990年的24.3391亿只增长了9.8%,其中鸡存栏达到22.3116亿只,比1990年的20.3583亿只增长9.59%,均居世界首位;1991年禽蛋产量达到921.5万吨,比1990年的794.1万吨增长了16.7%,禽蛋产  相似文献   

12.
自1987年市政府创办“菜篮子工程”基地牧场以来,我市畜禽副食品生产欣欣向荣,城乡居民对猪牛羊肉、蛋、禽消费量逐年增加。1992年全市猪肉消费量为6.75万吨,牛羊肉为1.18万吨,蛋品为1.74万吨,家禽消费量为2.22万吨,比1991年分别增长3.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政府制订了《1999年提高养禽业效率紧迫措施》,旨在使2003年禽肉产量达180万吨,比98年多2倍。今年的目标是:禽肉增产25万吨,禽蛋增产25亿只,禽蛋产量到2003年将达340亿只。主要的办法是:增加粮豆和油料作物产量,扩大配合饲料工业的原料基础,组织高蛋饲料、蛋白质与维生素添加剂的生产;用联邦财政资金补贴养禽场20%配合饲料的开支,元旦起对养禽场的电费和煤气费对折收费、对饲料及其原料的铁路运费减半收取:将养禽场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兽医用药和本国不能生产的养禽场设备的进口关税降至1%俄国养禽业…  相似文献   

14.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 ,蛋品深加工还没有起步 ,仅仅停留在食用原品蛋(即鲜蛋)的基础上 ,但很多发达国家在蛋制品的深加工研制和开发上却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技力量 ,开发深加工的蛋制品达60多种。如丹麦研制的发酵蛋白粉、速溶蛋粉 ,日本的加碘蛋、美国的浓缩蛋液、鱼油蛋等等。目前 ,国际市场在鲜蛋销售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 ,蛋制品消费却都持续增加 ,美国蛋制品消费已从占全蛋品量的15 %增长到20% ,德国和法国的蛋制品进口量已占全蛋品消费量的16 %和18 % ;加拿大鲜蛋下降4 % ,蛋制品消费却增长3 % ;这种趋势已提醒人…  相似文献   

15.
约25年前就开始实行工厂化生产的美国养禽业,是农业中最大部门之一,年产值超过70亿美元。美国的禽肉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3,蛋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4,近年来的产量见表1。1976年鸡平均年产蛋量从233个增到236个。鸡蛋的总产量增加1.5%,禽肉增加11%.禽肉和禽蛋的出口最高总额达到25,140万美元。近40年来,肉用仔鸡的平均体重增加30%,  相似文献   

16.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 K·H·Becker对世界禽肉、蛋生产、市场形势的分析,1988年世界禽蛋总产量达3490.3万吨,比1987年增长2.7%。1988年发达国家禽蛋产量为1954.9万吨,比1987年增长0.8%;发展中国家禽蛋产量为1535.4万吨,比1987年增长5%。亚洲禽蛋产量增长较大。尤其是中国大幅度增长,1988年比1987年增长10%,产量达668.5万吨。中国1981年禽蛋产量占世界总量10%,1988年提高到20%。日本1988年禽蛋产量增长2%,西欧增长1%,法国增长5%,东欧增长1.8%,苏联1988年禽蛋产量为465.6万吨,比1987年增长3%。由于需求量下降,消费竞争力提高,饲料涨价,利润减少等因素,北美1988年禽蛋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亚洲的禽蛋产量在世界上增长最快。世界蛋产量平均年递增4%,而亚洲为7%。亚洲产蛋总量(包括食用的和孵化用的)已从1961年的70.8亿只,上升到现在的351.3亿只。按重量计算,亚洲现在产蛋总量1830万吨,全世界总产量为3950万吨。中国的禽蛋产量占亚洲产量的一半以上,居世界首位,1993年为1180万吨。日本产蛋量虽不多,但人均蛋品消费量名列世界前茅。  相似文献   

18.
养禽业在我国各省市和乡镇大力发展,专业户重点户更为众多。因此禽蛋的产量显著增加。除一部分鲜蛋供应市场需求外,另一部分便加工成各种蛋制品,除丰富人民生活需要外,还供应出口,换取外汇。我国传统的蛋品有干蛋白,干蛋粉,冰蛋,皮蛋,咸蛋和糟蛋等。这些产品仍在我国生产着。然而从国外报道,最近十几年来,已研制出更多的鸡蛋制品。我国亦研制出不同品种的鸭蛋制品。为了发展我国的食品工业,特将国内外新研制成功的蛋制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INTERNET 信息     
据中国《农民日报》报道:去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达94磅,是1978年水平的5倍。蛋品消费量增长了8.5倍,达到平均每人38磅的水平。奶制品的消费量由一个很低的非官方统计数字上升为人均15磅。去年,中国的肉类产量达5500万吨,是1978的产量的6倍,蛋、奶制品的产量也增加了10倍。 《Poultry Tribune》99-5—31  相似文献   

20.
我国蛋品传统加工历史悠久.但我国蛋品加工业目前却处于培育阶段。生产的制品只有冰蛋品、干蛋品、腌制品三大类.家用蛋液及其制品的生产还属空白。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加工品种单一.未能形成品牌优势。总体上看,我国在蛋资源质量控制、系列禽蛋制品加工技术与设备方面还落后于美、日、法、德、意等发达国家。2001年我国蛋品加工量为6万吨,仅占全国禽蛋总产量的0.26%。2001年我国禽蛋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3.1%.其中鸡蛋产量198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7.9%,位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2001年全国蛋鸡场由1060个上升到1250个.增长17.9%.其集约化程度达30%。2002年,我国禽蛋总产量为25704万吨,人均占有量为1813公斤,这是自1985年我国禽蛋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后,连续18年保持世界第一产蛋大国的地位.人均占有量也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禽蛋的消费和人均占有量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蛋品工业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蛋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蛋品加工业滞后,现代化程度低下,已严重制约我国禽蛋业的发展。我国蛋品加工转化程度仅有0.26%,远低于发达国家达40%的水平,我国蛋品加工的空间十分厂阔无疑,蛋品业的市场和效益空间是巨大的,如何把我国蛋品产业健康有序地做大,洞悉我国蛋品业落后局面,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同时,吸取发达国家蛋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教训,不重蹈覆辙,围绕一系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蛋品业界的相关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