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为了解邓恩桉的木材性质,本研究采用排水法和《GB/T 1930-2009》方法测定邓恩桉的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以及木材密度。结果表明:全树生材含水率、年轮宽度、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均值分别为114.61%、4.73 mm、1.164 g·cm-3、0.522 g·cm-3。随着树高的增加,年轮宽度、木材密度呈-大-小-大‖趋势,生材含水率呈-小-大-小‖趋势;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逐渐减小,生材含水率逐渐增大,年轮宽度先增加后减小。4个材性指标在树干径向不同位置间差异极显著,在不同树高间差异不显著(除年轮宽度外)。基本密度与3个材性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尾叶桉 (EucalyptusurophyllaS .T .Blake)自交F1子代、尾叶桉株间杂交F1子代、尾叶桉自由授粉F1子代和尾×巨桉 (E .urophylla×grandis)种间杂交F1子代林为试材 ,讨论分析了桉树生长、材性指标的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规律性 .结果如下 :①尾叶桉近交退化现象呈现自交子代比自由授粉子代显著 ,生长性状比材质性状显著的规律性 .②尾叶按自交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至极显著的近交退化 ;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 .③尾叶桉自由授粉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有一定程度的近交退化 ,但不甚显著 ;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 .④尾叶桉与巨桉种间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可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 ,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大有差别 ;子代的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成熟材纤维长度无杂种优势 ;子代的树皮厚度和 1%NaOH抽提物含量呈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6个22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比较优良家系、最差家系和对照的生长、单位面积材干物质产量及材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单株材积、木材密度和木材干物质产量间差异显著;纤维素、综纤维、酸不溶木素、戊聚糖、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水分等10个化学组分的含量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木材干物质产量是马尾松材性改良的首选指标,木材化学组分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微波处理对木材化学组分含量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木材微波处理机理。以樟子松为原料,使用隧道式微波设备处理木材,在试验条件下,木材中心最高温度可达183℃;微波功率密度和初含水率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樟子松木材中三大素成分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处理后木质素相对含量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幅小于5%;冷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和1%NaOH抽提物含量降低;处理材pH值升高,但仍处于酸性范围;灰分含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对生长在酸雨及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地区、轻度危害地区和未受危害地区三种条件下马尾松的木材化学性质和基本密度的对照研究表明,生长在受危害地区试材的心、边材生材含水率比在未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分别低30%和22%左右;基本密度与未受危害的树木无明显的差异。酸雨及大气污染危害对木材的化学性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在受危害地区试木中的抽提物和木素含量高;而α-纤维素含量则比生长在未受危害地区的试材约低1%至3%;在严重危害条件下生长的试材中组成纤维素的葡萄糖比在受轻度危害和未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试材约低2%;在受酸雨和大气污染条件下生长的树木中的纤维素相对结晶度比在来受危害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含量约低8%。在受危害严重地区生长的试材中的钾、钠、钙、镁、铝、铁、钛和锌的含量高于在轻度危害和未受危害地区生长的试材。其中铝和铁的含量比未受害地区的试材高一倍多,锌的含量高近三倍。生长在受酸雨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试材各年轮中的淀粉和游离糖含量均低于生长在未受危害地区的试材。  相似文献   

6.
孙娟  王喜明  贺勤 《林产工业》2012,39(2):57-59
目前小径材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通过对沙柳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以探讨灌木的测试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沙柳生材的含水率为62.7%;径向全干缩率6.1%,弦向全干缩率10.4%,体积全干缩率17.86%;基本密度0.497g/cm3,气干密度为0,675g/cm3,属于中级;顺纹抗压强度为76.74MPa,属于高级;顺纹抗剪强度为8.35MPa;抗弯强度为126.6MPa,高于木材平均值;硬度2 086.5N;抗劈力14.08N/mm.  相似文献   

7.
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林米老排木材冷水抽提物含量和热水抽提物含量分别为2.67%和3.12%,1%NaOH抽提物含量为17.08%,纤维素含量为47.49%,综纤维素含量为80.42%,木素含量为28.80%,pH值为5.44;木材冷水抽提物和综纤维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略有差异,但方差分析检验,差异不显著,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纤维素和木素含量在树干的不同高度上差异显著,达到1%显著性水平;由树基往上,热水抽提物含量略呈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木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综纤维素含量和木材pH值逐渐升高;纤维素含量在树干上的分布规律为中间高、两端低,而且从树干中部往上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长江滩地立木腐朽杨树与正常杨树生长与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晖  费本华  任海青  郝刚 《林业科学》2001,37(5):113-119,T002
本文对长江滩地意杨的生长和木材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着重讨论长江滩地立木腐朽杨树与正常杨树在树高、胸径生长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杨树胸径生长与年龄的回归方程。分析研究腐朽木和正常木在年轮宽度、含水率、木材密度、干缩率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观测腐朽木和正常木细胞壁层的差异和菌丝在木材细胞的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地势低是导致杨树立木腐朽的直接原因;腐朽对杨树的胸径生长和高生长及木材材性有显著影响;腐朽材内部生材含水率远低于正常材内部生材含水率,这是由于腐朽杨树内部导管比量明显比正常材低导致其输导水分功能减弱所致;而腐朽材的密度和干缩率均高于正常材;腐朽木中出现了具有应拉木特征的区域,菌丝入侵立木杨树主要通过夹皮裂隙,然后通过导管和木射线细胞向木纤维中扩散。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利用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通过排水法、质量法和数值法对异叶南洋杉人工林的生材性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树皮体积百分率、质量百分率、生材密度、基本密度和生材含水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1.39%、13.78%、0.842 g/cm3、0.394 g/cm3和121.43%。随异叶南洋杉树高的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和质量百分率总体呈增大趋势;生材密度和基本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材含水率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期为异叶南洋杉人工林木材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杨木旋切及单板质量与木材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检测了七个品系杨树木材的密度、含水率、硬度及横纹抗弯性能,采用适合软阔叶树材的单板放切条件和不同的旋切参数进行旋切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杨木物理力学性质与旋切及单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软阔叶树材的旋切条件,除河北杨生材以外均能获得较好的旋切效果;木材的密度、硬度、横纹抗弯性能与单板旋切条件、单板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某些杨木试材存在径级小、干形不规整、节子多等问题,也对单板的旋切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 (未间伐、弱度 (伐去株数 18 6 % )、中度 (伐去 35 7% )、强度 (伐去5 2 9% ) )的 19年生湿地松林分其林木木材的主要材性指标进行全面测试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间伐后 8a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径向全干缩率、体积全干缩率、差异干缩、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径向抗剪强度及端面硬度有显著影响 ;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 ,树干年生长轮平均宽度、木材差异干缩是增大的 ,而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等主要力学性质则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果厚壳桂木材生材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的生材性质进行研究,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并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皮体积、质量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逐渐增大,均值分别为12.48%、13.08%。从径向上来看,南、北向边材的生材密度相对中间部分和心材部分偏小,而从髓心向外基本密度逐渐增大。生材密度在树高方向上,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在7.3m处达到最小值,基本密度逐渐减小,均值分别为0.979、0.544g/cm^3。黄果厚壳桂南向和北向的生材含水率均呈减少的趋势,且南北向数值差异不大。生材含水率随着树高的增加总体上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9.3m后逐渐趋于稳定,平均值为81.59%。  相似文献   

13.
13种杨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集1-69杨等10种黑杨的9年生试材,易县毛白杨等3种白杨的13年生试材,测试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心边材,不同树高位置,株间的变化规律,比较品种间木材性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杨树全树木材心材率在14.6-34.1%,之间,生材含水率在86.2-148.5%之间,由生材干燥至含水率为12%所产生的干缩率在8.66%-11.96%这间,气干密度属低类或很低类,强度属弱类,硬度属软类或甚软类,冲击韧性中等;黑杨心材颜色深,心边材性质差异大,白杨心材颜色淡,心边材性质差异小,品种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按其主要特点可将13个品种的木材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4.
利用3个22年生马尾松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1.3 m、5.3 m和10.0 m 3个高度圆盘,研究3个家系纵向木材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综纤维、酸不溶木素、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NaOH抽提物、灰分和水分等8个化学组分含量指标在树干纵向高度间差异显著。纤维素、综纤维、酸不溶木素、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1%NaOH抽提物、灰分和水分等8个化学组分含量均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不断下降。混合取样数据接近整株化学组分的平均水平,因而宜采用混合样分析马尾松化学组分变化。不同家系木材化学组分的纵向均匀性以169号最好,159次之,162最差。  相似文献   

15.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径级大花序桉人工林的基本木材性质,采用排水法对35年生大花序桉人工林木材的生材密度、基本密度、树皮率、心材率以及生材含水率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5年生大花序桉的树皮体积百分率为8.92%,树皮质量百分率为12.35%,生材密度为1.12g·cm^-3,基本密度为0.76g·cm^-3,生材含水率为44.79%。各部位含水率差别不大,各指标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木材密度和含水率对其轴向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及其规律,为木材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探伤仪Epoch XT对6个树种木材(3种针叶材:杉木、红松和樟子松,3种阔叶材:核桃楸、白桦和蒙古栎)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20℃,50%RH,65%RH,85%RH和95%RH)达平衡含水率的木材试样轴向声速进行测定,分析木材密度和含水率对其轴向声速的影响,探讨含水率的增加在不同树种木材间引起轴向声速降低量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6个树种木材在同一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含水率存在差异,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不同树种木材之间平衡含水率的差异增大。3种阔叶材的绝干密度均高于3种针叶材,但阔叶材与针叶材之间轴向声速的比较没有发现规律性;对于单一树种木材而言,其绝干密度与轴向声速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决定系数R~2均低于0.24;对6个树种木材的绝干密度与轴向声速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分析,结果发现木材轴向声速随绝干密度的增加总体上呈降低的变化趋势,但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决定系数R~2仅为0.42。6个树种木材的轴向声速均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1;与3种阔叶材相比,3种针叶材之间"单位含水率的轴向声速降低量"的差异程度较小:针叶材中红松与樟子松单位含水率的轴向声速降低量几乎相等,分别为42.6 m·m~(-1)%~(-1)和42.4 m·m~(-1)%~(-1),杉木单位含水率的轴向声速降低量最小,为38.1 m·m~(-1)%~(-1);阔叶材中蒙古栎单位含水率的轴向声速降低量最大,为55.4 m·m~(-1)%~(-1),约为白桦(23.1 m·m~(-1)%~(-1))的2.4倍。【结论】无论是对单一树种木材还是6个树种木材的综合分析,结果均表明,木材绝干密度与其轴向声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超声波沿木材轴向的传播速度不能仅用密度单一因子来预测,其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木材的组织构造特点,如管胞、导管和木纤维的长度以及木射线比率等。在纤维饱和点以下,6个树种木材的轴向声速均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吸着水增多使得木材细胞壁实质的声阻增加是引起木材轴向声速与含水率呈负相关的原因。此外,木材组织构造与细胞类型的差异、抽提物含量的高低、侵填体的有无以及木射线比率等均可能是引起不同树种木材之间"单位含水率的轴向声速降低量"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桤木木材材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四川原产区的四川桤木(Aluns Cremastogyne Burk)木材材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木材纤维素含量,基本密度,1%NaOH抽出物,纤维长度和宽度,并计算长宽比,研究表明;四川桤木木材纤维素含量平均为49.62%,1%NaOH抽出物为16.11%。木材基本密度为0.419g/cm^3。平均纤维长度为1.222mm,且分布集中合理,纤维宽度24.8μm,长宽比为49.2,说明四川桤木的纤维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均有利于造纸和降低成本,是一种优良的造纸纤维树种,并可进行全树干利用。纤维素含量,1%NaOH抽出物,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在各种源间和不同年龄阶段存在极显著差异。纤维宽度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阶段间差异不明显。四川桤木材性性状与生长性状可进行独立选择,金堂-1种源平均木的各项材性性状均优于其它种源。其单株生长量也较大,可进行优质纸浆林定向培育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家具企业用材的开裂变形问题,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以美国白蜡木(Fraxinus americana)素材及炭化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炭化材化学组分含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炭化材的纤维素和综纤维素含量降低,综纤维素含量降低更明显,苯醇抽提物含量增加;热处理炭化使木材密度、干缩率、吸湿膨胀率及平衡含水率明显降低,木材尺寸稳定性改善;炭化材力学强度降低不明显,不影响其作为家具用材的使用。因此,对美国白蜡木进行125℃、10 h的炭化处理,可以满足家具用材的需求,炭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以研究土贡松木材材性为目的,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天洪岭林场采集2株试材,采用排水法测定生材体积,采用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树皮率,研究了土贡松的生材密度、树皮率及含水率。结果表明:土贡松生材密度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大呈递增趋势;纵向变化则随树高增加变化幅度小,但接近两端处变化显著,平均值为0.900g·cm~(-3)。基本密度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加,南向先增加后减少,北向呈持续增加趋势;纵向变化随树高增加,基本密度呈小—大—小变化趋势,平均值为0.457g·cm~(-3)。生材含水率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北向增加趋势较为明显;纵向变化随着树高的增加,在枝下高以下,生材含水率缓慢增大,在枝下高以上,生材含水率显著增大,平均值为99.9%。树皮体积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呈小—大—小—大变化趋势,平均值为9.1%。树皮质量百分率均随树高增高而增加—缓慢减小—突然增大变化趋势,平均值分别为7.0%。该研究为保护、发展广西重点珍贵树种土贡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