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纯林凋落物热值及灰分含量月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三明32年生福建柏和杉木纯林凋落物的热值、灰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的研究表明,福建柏凋落物各组分的干重热值介于20 88~22 28kJ·g-1之间,杉木凋落物各组分干重热值介于20 22~22 08kJ·g-1之间,各树种凋落物各组分的热值大小顺序皆为:落叶>落花>落果>落枝>杂物。福建柏凋落物各组分的热值均高于杉木。福建柏落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以2月最大,6月最小;杉木落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以4月最大,9月最小。福建柏凋落物各组分的灰分浓度介于2 74%~5 29%之间;杉木凋落物各组分的灰分浓度介于3 17%~5 26%之间。福建柏林落叶的灰分浓度比杉木高。福建柏落叶的灰分浓度以10月最大,9月最小;杉木落叶的灰分浓度以12月最大,7月最小。  相似文献   

2.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动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27 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季节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的年凋落物量为5.942t@hm,略高于纯林杉木的5.668 t@hm,其中杉木和观光木分别占凋落物总量的70.38%和18.28%;混交林中观光木落叶占观光木凋落物总量的比例为82.78%,比相应杉木针叶所占比例高出21.8%;混交林与纯林凋落物总量均在3月、8月和12月出现峰值,而以3月数量最大,其季节变化模式则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群落凋落物的能量年归还量及能流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凋落物的能流量达 12 .6 4 8× 10 6J·m-2 ,比纯林的高 4 .2 % ;在各目的树种凋落物组成中 ,落叶能流量均占大部分 ;混交林和纯林群落太阳能进入凋落物的转化效率分别为 0 5 6 %和0 5 4 % .混交林和纯林中杉木凋落物能流一年中分别在 3,8和 12月出现 3个高峰 ,其中落叶、落枝、落花和落果能流的月变化与之相似 ,这与杉木的小枝整体凋落方式有关 ;混交林中观光木凋落物能流在1,5和 8月出现高峰 ,其中落叶和落枝能流月变化与之相似 ,但落花能流仅出现在 3~ 5月 ,而落果仅发生在 1月和 3月 .各群落凋落物能流月变化模式与其中杉木凋落物能流变化模式基本一致 .混交林和纯林凋落物能流的季节变化为春季 >冬季 >夏季 >秋季 ,但混交林凋落物能流量季节间变动小于纯林的 .  相似文献   

4.
在春秋两季对厦门园林植物园的 1 0种榕属植物 (垂叶榕、黄金榕、小叶榕、大叶榕、高山榕、橡皮树、花叶橡皮树、菩提树、大果榕、无花果 )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 1 0种榕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灰分含量 ,其中垂叶榕、大叶榕、小叶榕、黄金榕、无花果春秋两季的灰分含量均在 1 0 %以上 ;1 0种榕属植物叶的灰分含量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趋势。 ( 2 )高山榕、橡皮树、大果榕的干重热值较高 ,均在 2 0 2 0kJ·g- 1 以上 ;而大叶榕、垂叶榕、黄金榕、菩提树、无花果的干重热值较低 ,在 1 9 0kJ·g- 1 以下 ;1 0种榕属植物中 ,7种的干重热值春季比秋季高 ,3种秋季比春季高。 ( 3 )园林植物园 1 0种榕属植物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分别在2 0 0 1年 1 1月 (秋季 )与 2 0 0 2年 5月 (春季 )具有极显著 (P <0 0 1 )与显著的线性相关 (P <0 0 5 )。 ( 4 )高山榕、橡皮树、垂叶榕的去灰分热值较高 ,春秋两季均在 2 2 0kJ·g- 1 以上 ;而无花果、菩提树、大叶榕的去灰分热值较低 ,基本上在 2 1 0kJ·g- 1 以下。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不同立地木麻黄群落能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福建省东山县海岸带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与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各组分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及群落能量分布与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红壤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1 5 681 84g·m- 2 和 3 1 7795 3 1kJ·m- 2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现存生物量和能量分别为 5 1 2 9 87g·m- 2 和 1 0 5 75 1 40kJ·m- 2 ;红壤性风积沙土的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范围为 1 9 84~ 2 1 70kJ·g- 1 ,其中叶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3 8 0 9% ) >枝 ( 1 9 48% ) >根( 1 7 0 9% ) >叶 ( 1 6 86% ) >皮 ( 6 83 % ) >枯枝 ( 0 88% ) >果 ( 0 77% ) ,凋落物的能量归还量为 90 70 47kJ·m- 2a- 1 ,2 0 0 2年群落能量的净固定量为 3 1 2 98 70kJ·m- 2 a- 1 ;均一性风积沙土木麻黄群落各组分热值在 1 9 98~2 1 3 9kJ·g- 1 ,其中枯枝的热值最高 ,根最低 ;各组分能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为 :干 ( 4 6 93 % ) >根 ( 1 6 44% ) >枝 ( 1 3 92 % ) >枯枝 ( 1 2 2 8% ) >皮 ( 5 87% ) >叶 ( 3 90 % ) >果 ( 0 66% ) ,凋落物的能量归还量为 2 0 61 77kJ·m- 2 a- 1 ,2 0 0 2年群落能量净固定量为 1 2 662 82kJ·m- 2 a- 1 ;在红  相似文献   

6.
棕榈科刺葵属5种植物热值的月变化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棕榈科刺葵属 5种植物叶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的月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1 )大刺葵( 7 2 5 %~ 1 0 3 9% )、加拿利海枣 ( 7 1 2 %~ 1 0 0 9% )和伊拉克蜜枣 ( 7 0 1 %~ 1 0 0 0 % )的灰分含量相近 ,经t检验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加拿利海枣、伊拉克蜜枣和大刺葵的灰分含量高于江边刺葵 ( 6 2 0 %~ 8 93 % ) (P<0 0 5 )和林刺葵 ( 3 5 9%~ 6 94% ) (P <0 0 0 0 1 )。 ( 2 ) 5种植物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有些差异 ,江边刺葵( 2 0 2 4~ 2 1 93kJ·g- 1 )与伊拉克蜜枣 ( 1 9 68~ 2 1 82kJ·g- 1 )的干重热值相近 (P >0 0 5 ) ;林刺葵 ( 1 8 5 1~2 1 5 1kJ·g- 1 )、大刺葵 ( 1 8 40~ 2 0 5 6kJ·g- 1 )与加拿利海枣 ( 1 9 1 3~ 2 0 79kJ·g- 1 )的干重热值接近 (P >0 0 5 ) ;江边刺葵和伊拉克蜜枣的干重热值高于林刺葵 (P <0 0 5 )、加拿利海枣 (P <0 0 0 5 )和大刺葵 (P <0 0 0 0 5 )。( 3 )林刺葵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 ;伊拉克蜜枣、林刺葵、大刺葵 3种植物的干重热值与降雨量有显著线性相关 (P <0 0 5 )。 ( 4 )去灰分热值的月变化趋势因种而异 ,去灰分热值与干重热值的月变化趋势不同 ,灰分含量是造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相似生境下5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凋落物生物量、热值及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春季生物量为马尾松小于湿地松之外,马尾松幼林夏季、秋季、冬季凋落物生物量均高于湿地松幼林;不同养分元素的平均含量,两者的C含量差别不大,而N、P、Mg含量为马尾松大于湿地松,K含量除秋季马尾松小于湿地松外,其他三季马尾松均大于湿地松,Ca含量马尾松春季和冬季均小于湿地松,夏季和秋季均大于湿地松;两种造林树种不同季节的平均干质量热值,马尾松均高于湿地松;春季和秋季马尾松凋落物热值与C养分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与其他养分质量分数相关均不显著;春季湿地松凋落物热值与C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永春县,对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去灰分热值月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月变化趋势相似,毛竹成熟叶、老叶的灰分含量在秋季的10月至翌年春季的3月灰分含量较高,而春夏季相对较低;毛竹成熟叶的灰分含量在7.56%~15.91%之间,老叶的灰分含量在7.46%~16.67%,老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叶(P=0.0199)。②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干重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干重热值在18.166~20.923 kJ.g-1之间,老叶的干重热值在18.581~20.249 kJ.g-1,老叶的干重热值与成熟叶接近;成熟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老叶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③毛竹成熟叶、老叶的去灰分热值月变化趋势相似;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061~22.962 kJ.g-1之间,平均为(21.670±0.720)kJ.g-1;老叶的去灰分热值在20.793~23.053 kJ.g-1之间,平均为(21.779±0.584)kJ.g-1;成熟叶的去灰分热值与老叶接近。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4年生的木荚红豆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中N、P、K、Ca、Mg含量差异显著,其月动态也不同.1999年,木荚红豆人工林通过凋落物归还土壤的N、P、K、Ca、Mg分别为61.568、1.766、23.219、33.929、6.604 kg*hm-2,落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木荚红豆N和K年归还量明显比针叶林的大,这对维持林地的长期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凋落物的N、P、K、Ca、Mg总归还量间的月动态相似,均在3月和8月出现高峰,以3月最高,以1月最低;各组分养分归还量的月动态与总归还量略有不同,养分总归还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及其组成进行为期1a的定位监测,同时分析凋落物不同组分含碳率,估算出凋落物碳的年归还量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黑木相思林的年凋落物量最大,约为7338.28kg·hm-2,其次为卷荚相思林和马占相思林;凋落叶在凋落物中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凋落物的65.32%、83.71%和68.10%。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月变化均呈双峰型季节变化。卷荚相思林、黑木相思林和马占相思林凋落物碳年归还量分别为2875.79、3641.37和2964.91kg·hm-2,卷荚相思林凋落物碳归还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黑木相思林表现为春、夏和秋3个季节较大,冬季较小;马占相思林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现代林业科技园优良树种展示区的灰木莲8年生(G1)和灰木莲45年生(G2)的0~20cm土层一年四季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木莲幼林(G1)与成熟林(G2)的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有明显的差异。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G1均为夏>冬>秋>春,而G2是秋>冬>夏>春。真菌数量上无论是G1或G2均是秋季最多而冬季最少。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变化是,G1:春季>冬季>秋季>夏季,G2: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对两种林地不同季节的微生物而言,春秋冬季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夏季则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G1,春>夏>秋>冬;G2,秋>春>夏>冬,而G1和G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冬>夏>秋>春。  相似文献   

12.
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萌芽林改造成的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 ,其林冠层和枯枝落叶层的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 17 0 %和 5 0 32 % ,且土壤入渗速度加快 ,蓄水能力提高 ,0~ 40cm土壤层的蓄水量约为杉木纯林的 1 7倍 ,这对于今后改造杉木低产林与规划经营水源涵养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杉木与七种阔叶树混交造林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7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与杉木混交林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阔混交林提高了林分蓄积量,促进杉木和阔叶树种成林、成材。混交林中的杉木普遍比杉木纯林生长好,只有杉檫混交林例外。杉木和木兰科观光木、乳源木莲、壳斗科红锥、格氏栲以及樟科的檫树、樟树混交造林,有利于发展珍贵阔叶树种种群规模,具有推广应用前景。处理好种间关系是营造混交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蝶类资源开展为期3年的监测,设置7条监测样线,总长15.8 km,探究蝶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时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调查到的11科79属139种蝶类中优势种有7种;东洋界物种占优势,有105种,广布种32种,古北界物种仅1种;多样性指数为3.864,均匀度指数为0.783。在季节时序变化上,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指数皆为秋季>夏季>春季,均匀度方面为秋季>春季>夏季。珍稀濒危保护蝶类有金裳凤蝶、燕凤蝶、珀翠蛱蝶、宽尾凤蝶和箭环蝶。  相似文献   

15.
毛竹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竹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 135 0株·hm-2 的混交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 ,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 0 5 4 5t·hm-2 ,比毛竹纯林多 3 0 4 9t·hm-2 ;地上部分总持水量达 2 5 4 2 4t·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增加 3 14 3t·hm-2 、3 30 9t·hm-2 ;0~ 4 0cm土壤层贮水量达 6 11 2t·hm-2 ,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它混交林都大 ;初渗值达 6 0 86mm·min-1,稳渗值达 2 4 32mm·min-1,分别是杉木纯林 2 8倍、2 3倍 ,是毛竹纯林的 2 5倍、1 6倍 ;年水源涵养量达 14 4 15t·hm-2 ,比荒山大 2 376t·hm-2 ,比杉木纯林大 74 0t·hm-2 。  相似文献   

16.
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截距法和样带法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3目36科8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留鸟36种,夏候鸟22种,旅鸟1种,冬候鸟24种。湿地公园内鸟类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大,时间分布上物种多样性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空间分布上居民及种植区物种数量较多,水域物种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细根的养分现存量动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N、P养分现存量分别是纯林的 1.3和 1.2倍 ;年归还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3倍和 1.14倍 ,且分别占混交林凋落物N、P养分年归还量的 38.3%和 6 7.4 % ;年分解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6和 1.2 3倍 ,而年累积量分别是纯林的 1.2 3和 1.14倍 ,可见混交林细根具有比纯林更高的养分累积和周转能力。混交林和纯林群落中林下植被细根在群落细根N、P养分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杉木和观光木 <0 .5mm径级细根则是其细根养分循环功能的主体。混交林和纯林杉木活细根N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呈单峰型 ,P则呈双峰型 ;死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均呈倒“S”型。混交林中观光木细根的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与杉木的较相似 ,但其活细根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呈单峰型。混交林与纯林中林下植被活细根N、P养分现存量动态变化均呈双峰型 ,而死细根的动态变化则呈单谷型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中南部几种主要森林类型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中南部主要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吸水速率等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叶林中杉木(CK)枯落物的厚度最大,达到95mm,针阔混交林的蓄积量最大,为21.94t/hm2,马尾松枯落物的厚度较低,苦槠蓄积量最低。②马尾松×枫香的最大持水量为12.62t/hm2,其他林分的最大持水量均在10t/hm2以下,其中苦槠最低,为2.04t/hm2。③针阔混交林的有效拦蓄能力明显高于阔叶林和针叶林,有效拦蓄量最高的是马尾松×枫香,为17.69t/hm2.苦槠的有效拦蓄量最低,仅为2.47t/hmz。两种不同杉木林分有效拦蓄量均达到10t/hm2左右。可见针阔混交林的水文生态效益优于阔叶纯林和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