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用不同比例血球蛋白替代鱼粉对鲤幼鱼肝胰脏和肠道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血球蛋白可以显著降低鲤幼鱼肝胰脏蛋白酶活力(P0.05);对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可以显著降低鲤幼鱼肝胰脏淀粉酶活力(P0.05);对肠道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但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对鲤幼鱼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力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鲤幼鱼溶菌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可以得出,用血球蛋白替代2%~8%的鱼粉饲养鲤幼鱼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血球蛋白是一种很好的鱼粉替代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蛋白水平、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 mis bleeker)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红鱼粉为饲料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和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的半精制饲料,研究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13.5%、27.0%、40.5%、54.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等能和不同EAA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研究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呈显著增强(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50.33%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71.26U/mgPr,显著高于31.04%饲料蛋白组(P<0.05);40.89%和46.62%饲料蛋白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5.04U/mgPr和35.68U/mgPr,显著高于31.04%和35.51%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都随着豆粕替代量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豆粕替代量为40.5%时,肠道蛋白酶活性为133.0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7.0%大豆蛋白替代组的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为31.34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没有受到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量的提高而增强(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不受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大豆蛋白源对黄金鲈消化系统的蛋白酶及淀粉酶活力的影响,为优化黄金鲈配合饲料提供依据。分别以豆粕和全脂豆粉为植物蛋白源,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鱼油玉米油=11)为脂肪源,面粉和糊精为糖源,配制成3种等氮(粗蛋白质42.0%)、等能(总能20.0 MJ/kg)的半精致饲料,其中豆粕和全脂豆粉分别替代鱼粉的20%蛋白质。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28.71±0.08)g/尾],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及试剂盒测定黄金鲈胃、幽门盲囊、肝脏及肠道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力。在本试验条件下,黄金鲈配合饲料中,当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20%时,黄金鲈的幽门盲囊、肝脏、前肠及中后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胃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全脂豆粉替代鱼粉蛋白质的20%时,黄金鲈的胃、幽门盲囊、肝脏、前肠及中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黄金鲈配合饲料中,豆粕和全脂豆粉分别替代鱼粉蛋白质的20%时,对其胃、幽门盲囊、肝脏、前肠及中后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基于大豆蛋白源对黄金鲈消化系统的蛋白酶及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在鱼粉20%的蛋白质替代水平下,豆粕的替代效果优于全脂豆粉。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前肠、肝胰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960尾初始体质量约2.02 g黄颡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鱼粉的等氮等能饲料,其替代比例分别为0、20%、40%、60%、80%和100%,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养殖60 d。结果显示,G20~G100黄颡鱼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0(P0.05),但各组间肝胰脏MD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G0相比,G60~G100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60肝胰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黄颡鱼胃淀粉酶活性不受蝇蛆粉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与G0相比,G20~G100前肠蛋白酶和淀粉酶、G40~G80肝胰脏脂肪酶、G40~G60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G20和G60~G100胃蛋白酶、G20~G100胃脂肪酶和肝胰脏蛋白酶、G60~G80前肠脂肪酶、G20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00前肠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纹状缘脱落、固有膜结缔组织疏松;G20~G100肝胰脏脂肪沉积逐步加重,G60肝细胞出血坏死。结果表明,当蝇蛆替代鱼粉水平超过20%时,除肝胰脏MDA含量和胃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外,显著影响黄颡鱼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损伤前肠、肝胰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配制4组等氮等能饲料,对照组(D0组)含65%的鱼粉,试验组(D1~D3组)分别用豆粕替代20%、30%和40%的鱼粉蛋白。180尾体质量11 g左右的斜带石斑鱼幼鱼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上述4组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D1组和试验D2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D3组与D0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D1组和试验D3组特定生长率与D0组相比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试验D2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0组(P0.05);试验D1组、试验D2组和试验D3组饲料系数与D0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0和60 d时,各试验组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与D0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0和60 d时,各鱼粉替代组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免疫球蛋白M(IgM)和补体C3含量与D0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之,斜带石斑鱼幼鱼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不宜超过30%。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对比不同蛋白源在草鱼饲料中的添加效果。选择平均体质量(45.00±4.02)g的600尾草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酶解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100%替代对照组中鱼粉可显著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而膨化豆粕和豆粕替代鱼粉后,草鱼特定生长率降低,其中豆粕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豆粕、膨化豆粕、大豆酶解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后,饲料系数均有所提高,其中大豆酶解蛋白组差异不显著。大豆酶解蛋白替代鱼粉,可提高干物质消化率,但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降低。豆粕替代鱼粉后,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都降低,其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显著降低。大豆浓缩蛋白和膨化豆粕代替鱼粉后,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均显著降低。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后,体质量/体长比降低,内脏/体质量和肝胰脏/体质量的比值增加。膨化豆粕替代鱼粉后,体质量/体长的比值显著降低,内脏/体质量的比值和肝胰脏/体质量的比值增加,其中后者显著增加。大豆酶解蛋白替代鱼粉后,体质量/体长、内脏/体质量和肝胰脏/体质量的比值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7,(12):21-24
研究饲料中添加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体组成成分和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成对照饲料,以酶解鸡骨蛋白粉分别替代10%、20%、40%和60%鱼粉制成替代饲料。大菱鲆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96.75±0.03)g,试验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随着酶解鸡骨蛋白粉添加量的升高,鱼的增重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10%替代组鱼的增重率差异不显著(P>0.05),20%~60%替代组显著降低鱼的增重率(P<0.05);40%和60%替代组显著降低鱼的日摄食率(P<0.05),20%~60%替代组显著降低饲料效率(P<0.05)。酶解鸡骨蛋白粉对大菱鲆鱼体的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肥满度指数、内脏指数和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降低鱼体的粗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20%~60%酶解鸡骨蛋白粉替代组显著降低大菱鲆的肝、胃和肠蛋白酶活力和肝脂肪酶活力,10%~60%替代组显著降低鱼的肝淀粉酶活力(P<0.05)。酶解鸡骨蛋白粉可替代大菱鲆饲料中10%鱼粉而不影响其生长和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鲫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尾40 g左右的鲫鱼进行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的黄腐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30.96%(P0.05);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1.69%、40.00%和20.00%(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81%、8.07%和7.14%(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腐酸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显著增加鱼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初始体重(19.55±0.1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用膨化豆粕分别替代基础饲料(含55%鱼粉)中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膨化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9.3%、18.6%、28.0%和37.2%的5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研究其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试验持续90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黄鳝100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膨化豆粕含量大于18.6%时,黄鳝的增重率,机体粗脂肪含量,血清葡萄糖含量,肠道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及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显著下降(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当膨化豆粕含量达到37.2%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饲料中膨化豆粕含量的升高,肠道胰蛋白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呈下降趋势,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以膨化豆粕替代鱼粉,黄鳝配合饲料中膨化豆粕的含量以不超过18.6%为宜。  相似文献   

10.
糖萜素对鲫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测定了饲养30d鲫鱼的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0mg/kg糖萜素能显著提高鲫鱼肠道和肝胰脏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且效果优于基础饲料中添加4mg/kg的黄霉素组。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去皮豆粕为例,简述去皮豆粕所具有的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含量高、纤维素含量少、赖氨酸含量与利用率高的营养特点,介绍其加工工艺及其在猪、家禽、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生长猪高蛋白豆粕氨基酸回肠可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头健康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的杂交(杜×长×大),阉公猪体重(37.8±0.7)kg,采用有重复5×5拉丁方设计,比较4种不同豆粕产品(去皮与带皮高蛋白豆粕,去皮与带皮常规豆粕)在生长猪的氨基酸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豆粕加工类型显著地影响豆粕中氨基酸回肠表观和真消化率,除精氨酸外,去皮豆粕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带皮豆粕(P<0.05);去皮豆粕必需氨基酸中的组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均显著高于带皮豆粕(P<0.05)。与常规豆粕相比,高蛋白豆粕中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这预示着高蛋白豆粕是生长猪的优良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35%的鱼粉、57%的豆粕、68%的菜粕、60%的棉粕、52%的花生粕分别组成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草鱼64d。在第二阶段的43d结束时,各试验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鱼粉组(1.16±0.05)%/d、豆粕组(0.95±0.06)%/d、菜粕组(0.57±0.02)%/d、棉粕组(0.49±0.04)%/d、花生粕组(0.53±0.05)%/d,鱼粉组和豆粕组获得很好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各试验组草鱼的形体参数、内脏指数、主要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和血清非特异免疫力指标、全鱼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等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对草鱼生长和生理机能是比较安全的。豆粕组草鱼血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组,显示肝胰脏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其它各组与鱼粉组结果无显著差异。鱼粉组草鱼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显示出豆粕组、菜粕组、棉粕组、花生粕组草鱼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和肽含量对仔猪小肠绒毛结构的影响。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分析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和肽含量。选取4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去皮豆粕处理、发酵豆粕C处理、发酵豆粕E处理和动物蛋白处理。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去皮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约占80%,发酵豆粕中约占50%,甚至降至24%;发酵豆粕中肽含量约占19%,去皮豆粕中仅有2.7%。与去皮豆粕处理相比,发酵豆粕C处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发酵豆粕E、发酵豆粕C处理十二指肠、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下降(P0.05),发酵豆粕E、发酵豆粕C处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与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呈负相关;发酵豆粕能够在断奶仔猪饲料中使用,并且有效改善断奶仔猪小肠绒毛结构。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Four processed soybean products were evaluated as protein sources for Atlantic salmon: solvent-extracted soybean meal (SBM44), dehulled and solvent-extracted soybean meal (SBM50), dehulled full-fat soybean meal (FFSBM) and soybean concentrate (SBC). The soybean products replaced high-quality fish meal at levels corresponding to 0, 14, 28, 42 and 56% soybean protein of total protein.

Dietary inclusion of SBC, at the expense of fish meal, did not affect weight gain, carcass lipids, fecal excretion of nutrients or fecal dry matter content significantly. The nutritive value of the SBC protein appeared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fish meal. The three other soybean products impaired performance increasingly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inclusion, indicating lower nutritive value than for the fish meal. The favourable results seen with SBC indicated a great potential of soybean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rotein source for Atlantic salmon through improved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固态发酵菜籽粕替代部分豆粕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18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豆粕对照组)以及用未发酵菜籽粕(菜籽粕组)或固态发酵菜籽粕(发酵菜籽粕组)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25%豆粕的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发酵菜籽粕组较菜籽粕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而发酵菜籽粕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比豆粕对照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时,与豆粕对照组相比,发酵菜籽粕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42日龄时,菜籽粕组较豆粕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脾脏指数(P<0.05),发酵菜籽粕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固态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25%的豆粕具有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评定棉粕与豆粕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瘤胃降解前后有效赖氨酸的含量变化。选用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体重为(28.0±2.97)kg的育肥哈萨克公羊,代谢笼内单笼饲喂,每天饲喂棉籽壳200 g、精料500 g、小麦秸500 g,余料不超过10%。采用尼龙袋技术评定棉粕与豆粕DM、OM及CP的降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有效降解率(ED)及瘤胃停留时间(RRT),染料结合法(DBL)测定有效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瘤胃固相食糜的平均外流速度为1.84%/h条件下,豆粕DM、OM及CP的瘤胃降解率及有效降解率均高于棉粕,而瘤胃停留时间均短于棉粕。豆粕经瘤胃内培养16 h后有效赖氨酸含量略有升高,而棉粕无明显变化。该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评定棉粕及豆粕养分的小肠消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了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以蛋白酶活性为指标,对豆粕发酵的时间、含水量、菌液接种量和葡萄糖添加量进行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探究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发酵对豆粕中蛋白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活性和粗蛋白质、小分子多肽、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分别在含水量50%、菌液添加量4%、葡萄糖添加量1.5%时发酵豆粕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性。以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与对照组相比,9个试验组蛋白酶活性增长100.56%~380.13%、纤维素酶活性增长2.67%~81.77%、植酸酶活性增长53.89%~252.81%、果胶酶活性增长13.84%~70.83%、小分子多肽增长574.67%~1 981.08%、粗蛋白质含量增长9.24%~16.49%、胰蛋白抑制剂含量降低7.36%~67.39%。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升其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使用高产蛋白酶酵母菌对豆粕进行发酵,若需要发酵豆粕中水解酶活性最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混合菌液2%,含水量45%,在室温下发酵5 d;需要粗蛋白质、多肽含量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降低率最高时,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混合菌液4%,含水量55%,在室温下发酵5 d。  相似文献   

19.
试验根据豆粕、菜粕和棉粕作为植物性蛋白饲料的营养特性,选择中性蛋白酶活较高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发酵豆粕、菜粕和棉粕的菌种以改善豆粕、菜粕和棉粕的蛋白质品质。通过细菌和真菌的两两组合生长试验,分别筛选出适合发酵豆粕、菜粕和棉粕的最佳复合菌各一组。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豆粕、菜粕和棉粕的最佳菌株组合为BS-2和Ao、BS-natto和Ao、BS-natto和Ao。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发酵粕类蛋白质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作者综述了粕类蛋白质饲料,包括豆、菜、棉粕作为动物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及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可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动物消化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从而节约饲料成本,且有利于缓解中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了微生物发酵粕类蛋白质饲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