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种桑养蚕是农村的一条"短、平、快"的致富门路,随着国家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蚕茧价格持续上扬,使得西部省市的蚕桑在最近两三年有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外出务工收入较高的情况下,必须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工效和劳动生产率,用新的农业技术手段使蚕桑生产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增强种桑养蚕的吸引力,才能面对挑战稳定发展蚕桑产业。  相似文献   

3.
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是种桑养蚕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是指在种桑养蚕基础经济模式状态下完成桑蚕产业的逐渐优化,形成特色产业链形式,实现原料—生产加工—成品销售的一体化产业建设,促进地区内的资源共享利用以及经济发展。本文笔者针对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意义,同时也提出了种桑养蚕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并以平果市蚕桑产业发展为例,并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种桑养蚕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丝绸之路就是丝绸在历史上留下的符号。但是沧海桑田,如今的丝绸市场已经被合成纤维布料所影响,逐渐地缩水,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持续走低,如何提升该行业的利润,成为从事该行业人士关心的话题。其中省力化种桑养蚕被提了出来,而且一度被认为是带领蚕桑行业冲出重围的唯一办法。省力化种桑养蚕和传统种桑养蚕又有哪些区别呢?笔者比对二者,总结出省力化种桑养蚕的综合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我国蚕桑行业带来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大棚养蚕是对传统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适应蚕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等特点,在我国已有不少地方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山西省阳城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而且近年来,随着阳城县桑园面积不断扩大,规模养蚕户不断涌现。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科技人员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行"一棚两用"养蚕、种菌复合经营实用技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了对粮食作物及其它经济作物的补贴和扶持力度,坝区良田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较低,蚕桑产业逐步转移到山区半山区。云南各地借助"东桑西移"及"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东风,  相似文献   

7.
"东桑西移"战略措施的实施逐步深入,多元化蚕桑资源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等推动了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使市场需求得到满足,致力于种桑养蚕高效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区域发展的实际,以生态环境、土地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因素为基础,分析桑蚕产业的发展优势及发展前景,研究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对于促进种桑养蚕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江西省永新县里田镇汤溪村的夏海,高中毕业后即外出务工。在外闯荡多年后,2014年他毅然返回家乡创建了千亩种桑养蚕示范基地。期间虽遭受过重重困难和挫折,但依托永新县委、县政府推出的"四大富民产业"发展机遇,他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种桑养蚕的决心,最终打造出了一张"永新蚕桑"的名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蚕桑产业已由原来单一的“种桑养蚕”发展到“种桑养人”和“种桑养畜”多业态并举的发展模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我国蚕桑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始从事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的科研单位之一,通过以果叶两用、无核三倍体桑树品种粤椹大10的成功选育和推广为契机,桑椹果汁、桑椹果酒、桑叶茶、桑枝灵芝和维力康胶囊等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了全国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积极推动了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近30年来在蚕桑资源食药用、饲料用和肥料用研究现状,重点综述了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加工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生产区域继续向西部集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蚕桑资源多元开发和应用拓宽应用范围,桑蚕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通过引进优良桑苗和加强林间管理、引入优良桑蚕品种并进行科学管理两条途径来提升种桑养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红寺堡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近几年种桑养蚕的示范结果,我们认为,蚕桑是红寺堡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最适合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种桑养蚕具有投资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砚山县有良好的发展蚕桑产业的条件,但历经20余年,一直未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做大做强砚山县蚕桑产业,现将其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措施报道如下:1砚山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1.1桑园现状截止2018年12月,砚山县有桑园面积709.3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不断推进,临沧市蚕桑产业加快了发展速度,桑园面积从2006年的1200hm2增加到2011年的2 849.5hm2。由于发展速度快,基础设施、技术指导等滞后,张种产茧量低,加之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缺乏,工价上涨,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出现了毁桑、弃养现象,严重影响了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蚕桑产业是景谷县重点培植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景谷是发展蚕养产业的“风水宝地”,种桑养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发展蚕桑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景谷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景谷县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科学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力争"十二五"期末把种桑养蚕培植成澜沧县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13—2014年广东蚕桑产业生产、布局、茧丝绸产品出口、茧丝价格运行及蚕桑生产成本收益情况,根据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需求,凝练了广东蚕桑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并提出了实施蚕种和技术创新、研发蚕桑资源新产品、挖掘丝绸文化、创新种桑养蚕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种桑养蚕是我国一个古老又新型的产业,它的经济收益情况决定了该产业能否稳定持续的向前发展。本文主要对某市的种桑养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农村种桑养蚕经济效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种桑养蚕是我国一个古老又新型的产业,它的经济收益情况决定了该产业能否稳定持续的向前发展。本文主要对某市的种桑养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如何提高农村种桑养蚕经济效益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龙南县渡江镇莲塘村曾是十里八乡无人不晓的“差乱贫困村”,而现在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村民们说,演绎这一巨变的就是他们的村支书曾纪棠。一颗热心发展600亩蚕桑产业莲塘村村民们种桑养蚕致富了,但他们怎忘得了领他们致富的村支书曾纪棠。莲塘村705户人家,2700口人,分布在13个村民小组。1997年曾纪棠看着村民没活干,收入无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望着大片地块种水稻增产不增收,他动了调结构种桑养蚕的念头。他向县蚕桑站技术员请教技术,并掏出自己准备为儿子结婚买彩电的1000元钱,买来…  相似文献   

20.
正施甸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于立体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宜种桑养蚕。"十五"以来,全县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恢复发展蚕桑生产,把蚕桑产业作为继烤烟、蔗糖之后的支柱产业进行培植和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到2010年底,全县桑园面积2 000 hm2,其中投产桑园1 333.3 hm2。种桑涉及9个乡(镇),83个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