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以保障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对切实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管理,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现势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以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等材料为基础,利用Arc GIS,对2012—2013年耕地数量及质量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形成2013年博罗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为当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程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5,(36):315-317
为保持现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现势性,湖南省于2014年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形成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该研究以湘潭县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对2011~2013年新增、减少的耕地及质量建设耕地做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形成2013年度湘潭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并对年度内耕地的数量、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湘潭县耕地总体质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新增耕地506.68 hm2,减少耕地273.37 hm2,质量建设耕地面积10 513.30hm2.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相对偏低,减少耕地质量比新增耕地质量好,质量建设后耕地质量比建设前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3.
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是了解区域内耕地质量状况和变化情况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南京市高淳区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为基础,进行耕地等别监测评价,掌握全区耕地等别渐变区域内耕地质量等别的年度变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区内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质量评价既是全面掌握耕地质量状况,使耕地由数量管理转变为数量、质量以及生态管理,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也是当前研究耕地质量变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为了保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现势性及了解耕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以宜昌市夷陵区为例,在GIS的支持下对耕地等级质量成果更新工作进行研究,进而了解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次夷陵区更新评价后的国家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的等别分布与上一轮成果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更新评价成果的连续性,同时耕地总面积呈增长趋势,耕地质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主要归因于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以六安市金安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安徽省耕地质量渐变类型,确定2017年度金安区有代表性的渐变类型;按照其分布范围确定固定监测单元,计算得到耕地质量等别与指数变化情况,评价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结果表明金安区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且耕地质量年度等别变化不大。金安区今后要加大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成果方面的应用,采取积极措施,实现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018年度耕地变更调查情况的分析与研究,在上一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利用ARCGIS叠加分析,建立九龙坡区2018年度耕地质量更新评价体系,计算耕地国家自然等别、国家利用等别和国家经济等别,分析研究九龙坡区2018年度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度,九龙坡区减少、新增和质量建设耕地面积分别为11.62hm~2、21.02hm~2和2.13hm~2,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使耕地数量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形成的2018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对于九龙坡区耕地的利用与保护和相关土地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以湘乡市2014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及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为基础,在Arc GIS10.2操作平台上基于增量包法提取质量突变耕地,并对突变耕地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形成2014年度湘乡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针对变化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湘乡市耕地利用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的要求,以2014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为基础,进行敦化市耕地等别监测评价,并对造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敦化市存在肥力提升及酸化两种渐变类型,但质量渐变耕地渐变趋势不明显,渐变幅度较小;中山山地地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难度最大,耕地坡度具有提升土壤肥力和导致土壤pH变化的双重作用,耕作距离为500~1 000 m和1 000~1 500 m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等别易于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提高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精度,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现势性,本研究以博罗县为例,以ArcGIS为平台,以2015年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通过计算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形成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以期为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济源市2013年耕地质量成果和2013、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实现耕地变化图斑的提取,并采用因素法对耕地质量等别进行更新评价,从而掌握济源市2014年度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实践表明,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提高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度,为及时获取耕地质量信息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耕地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的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情况。为了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该文以庐江县为例,运用Arc GIS软件,通过增量包提取方法对庐江县2013—2014年的耕地增减变化以及耕地质量等别变化开展年度更新评价,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变化趋势,从而实现耕地保护工作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东港市2011年耕地质量成果和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全面掌握2012和2013年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利用GIS的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将东港市耕地质量成果更新到2013年。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方法,提高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可以保持耕地质量数据的现势性,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作用也越加明显,它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耕地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该文以灵川县为例,采用抽样监测渐变耕地的方法,全面掌握灵川县年度内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作用也越加明显,它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耕地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措施。该文以灵川县为例,采用抽样监测渐变耕地的方法,全面掌握灵川县年度内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内耕地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昕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77-179
以辽宁鞍山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成果,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划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监测渐变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鞍山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耕地质量两极分化严重,引起耕地产能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不同渐变类型的特点,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且对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可以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的情况,以及存在的耕地质量问题。同时,为了保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的准确性,逐渐将该项工作基于ArcGIS空间展开,以便为土地日常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此项成果显示,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我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要素支撑,耕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其质量变化将显著影响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基于阜平县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使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和等别模型、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研究阜平县耕地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时间上,阜平县耕地数量呈增长趋势,等别构成稳定。耕地变化集中在自然等10等、利用等9等和经济等10等上,耕地整体质量向好但经济利用水平有待提升。空间上,阜平县耕地等别空间分布与地势变化高度契合,破碎化程度高,耕地空间整体由西北向东南移动。高等地、中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一侧,低等地分布在西北地区;减少耕地分布较为分散,东部地区减少耕地比西部地区数量较多,新增耕地相对集中在东南部。  相似文献   

19.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关系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研究博爱县均衡补充耕地和减少耕地的变化趋势,对耕地质量和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上一轮次年度评价博爱县农用地国家经济等别,本次农用地自然等别、国家利用等别、经济等别较上轮无明显变化。同时分析得出,博爱县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碎石场地复垦整治和陡崖坍塌损坏地复垦等补充耕地。减少耕地面积主要归咎自然灾害毁坏、城乡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福清市为研究区域,基于该区域2002年、2009年和2013年三轮耕地分等成果,分析其耕地等别时空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上来看,福清市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从空间上来看,各指标区耕地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相较于2002年,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大部分等别耕地面积呈现出略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