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家蚕幼虫的发育过程中,五龄期是蚕制造蚕卵、合成绢丝腺并贮存养料的重要时期,所以五龄期给桑量的多少对家蚕后期发育及生理机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五龄期不同体重指数给桑量对家蚕后期发育以及对次代蚕的影响,1986年秋蚕期,我们对五龄蚕采取体重指数给桑量,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五龄期不同给桑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给桑量对家蚕5龄龄期、熟蚕体重、茧质等方面的影响,得出给桑量多少与5龄发育经过、熟蚕体重、万头产茧量以及茧质量成正相关。适当减少给桑量对蚕生命力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合理控制5龄给桑量,对50kg桑产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相似文献   

3.
《江苏蚕业》2013,(3):13-15
苏豪×钟晔是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钟纺株式会社合作,通过中日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育成的一对具有典型的高产、高效、优质的新蚕品种。2012年中秋进行研究5龄期给桑量的多少对苏豪×钟晔生长发育、蚕病发生及茧质、丝质的影响。试验表明5龄期适当控制给桑量有利于增强苏豪×钟晔的蚕体强健度,但给桑量不能控制过度。5龄给桑不足会明显延长龄期经过,增加蚕感染蚕病的机会,使病蚕数增加,影响结茧率。同时5龄食桑不足还明显影响全茧量的大小,影响一茧丝长、茧层量等茧丝质指标,继而影响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春,进行了五龄期不同给桑量对贵蚕9号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贵蚕9号五龄期给桑鲜叶重在483.75~586.2kg范围内,龄期经过较短,食下量、食下率、消化率较高,茧质优,张种产茧量为40.20~40.62kg。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壮蚕期以体重为给桑基础的体重指数给桑法,调查了不同指数给桑量与幼虫生命率等12个经济性状的关系。初步认为,在每日四回育的条件下,每次给桑量以“四龄为体重×0.3,五龄前期为体重×0.2,中后期为体重×0.3”的组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正交试验法,以50kg桑产茧、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食下率为指标,对五龄家蚕给桑量、饲育面积、日给桑次数三因素的组合进行了优化选择,得出200头秋蚕五龄期的给桑量2520g、饲育面积0.14m^2、日给桑次数2次的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7.
桑蚕的营养来自桑叶.大蚕期用桑量一般占全龄期用桑量的95%左右,5龄期占85%左右.5龄期不仅是丝腺迅速成长阶段,也是性细胞发育完成以及积累营养的时期.据报道蚕在4龄和5龄初中期所摄取的营养主要用于蚕体和生殖细胞的生长.5龄中后期的营养主要用于丝腺的生长和丝物质的合成.对这一观点,作者持怀疑态度,因为5龄期,特别其盛食期食桑量大,推测对造卵数和  相似文献   

8.
雄蚕杂交种夏华×平8用三种蚕座密度和用桑量饲养 ,调查其发育情况、龄期经过、眠蚕体重、蚕茧产质量及其经济效益 ,结果不同饲育密度和不同用桑量对其生长发育和龄期经过无影响 ;从蚕茧产、质量及综合经济效益看 ,试验所设的蚕座密度适中区和用桑量适中区的结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好大蚕的关键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蚕阶段,用工最多,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几年来,东台市富东镇不断总结和推广科学饲养大蚕的五项关键性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6年全镇桑  相似文献   

10.
五龄蚕期用桑量占全蚕期用桑量的85%。因此,人们一般在稚蚕期给以足量桑叶,让蚕儿充分饱食、而适当控制五龄期用桑量,以提高担桑产值,增加栽桑养蚕的经济收益。担五龄蚕期是蚕儿长丝腺的时期,蚕儿饱食程度与蚕茧质暈及其经济收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新区有必要加以探讨,用事实向群众作宣传,以达到既提高茧质,又节约用  相似文献   

11.
家蚕后部丝腺转氨酶活性及其与茧质性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卫平  汪萍 《蚕业科学》1996,22(3):175-178
采用酶学速率法分析了8个家蚕品种末龄第3、5、7日后部丝腺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和比活力。少丝量品种末龄GPT、GOT比活力随末龄发育逐渐升高,多丝量品种GPT比活力随末龄发育而不断下降,而GOT比活力一直较高或略有升高。GPT、GOT比活力与茧层率、茧层量、全茧量的遗传相关,末龄第3天为显著正相关,第5天相关不显著,第7天为极显著负相关。GOT、GPT比活力遗传力分别达87.44%、80.4%,可作为产丝量选择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家蚕种质资源库中四种不同茧色的家蚕品种即绿色茧P50、黄色茧金秋、白色茧玉丰以及红色茧HHM的五龄第1~6天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种质资源库中其他蚕品种五龄第4天血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且分析了不同蚕品种以及不同茧色之间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的峰值依品种特性出现在五龄第3或第4天,绿色茧的黄酮类含量变化规律与其他品种截然不同,品种间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很大,可能与品种的全茧量及五龄发育经过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3.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应用昆虫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YA_(20))调控家蚕生长发育和对茧丝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龄蚕添食YA_(20)液30—50ppm,三眠蚕诱导率很低;二龄到四龄蚕24小时前任何时间起连续添食48小时(30ppm),均能100%地诱导出三眠蚕,龄期经过当龄延长1—2天,而全龄则缩短2天、3天、4天以上;五龄蚕后期添食YA_(20),全茧量、茧层量可提高。(2)YA_(20)诱导的三眠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依二龄蚕添食>三龄蚕添食>四龄蚕添食而变化。(3)三眠蚕单位饲料转化率高于对照的4%—9%,单位饲料的生产量为对照的75%—90%。(4)三眠茧的解舒优,茧丝纤度偏差小,生丝强力、伸度、抱合力好,可缫制出4A—6A级高品位细纤度生丝。  相似文献   

15.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Ⅰ.家蚕叶丝转化率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窕  徐卫华 《蚕业科学》1991,17(4):193-199
调查了不同世代五龄逐日食下量、消化量、体重和叶丝转化率,分析了影响家蚕叶丝转化率的有关生理因素,结果,家蚕叶丝转化率为食下鲜叶量的2%-2.4%,不同世代及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叶丝转化率的高低与五龄逐日食下量、消化量、消化率及体重增长有明显的关联。叶丝转化率与茧层率、五龄前3天净增体重和摄食系数、三龄眠蚕体重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的育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通过1993~1994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全国桑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1%~15%、11%~18%、15%,茧丝长1200~1400m,出丝率17.42%~20.68%,净度94~96分,是一对体质较强,丝质优良兼耐氟化物污染,繁育性能较好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17.
五龄添食甲状腺激素对桑蚕生长和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奇  于禁 《蚕桑通报》1999,30(3):21-23
甲状腺素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可调节桑蚕茧丝的合成,5龄前期一次添食性对茧丝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蚕茧的激光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永瑜  夏庆友 《蚕业科学》1989,15(3):162-164
<正> 用普通紫外灯作激发光源,以肉眼作直接观察是人们长期以来研究蚕茧荧光色的主要手段。虽然这种方法方便而迅速,但因裸眼的判断较为粗糙甚至因人而异,结果难以比较。藤本等(1960)利用分配层析对茧的色素进行了研究,得到几种荧光性物质,但这种研究法必须使荧光性物质脱离原来的状态进入新的环境,且用常规浸提法也很难得到一粒茧的全部荧光物质,使其在反映茧荧光真实情况上亦存在局限。周志康、伍永瑜等(1987)测定了家蚕茧的激光荧光光谱,对光谱的有关参数和遗传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进一步对家蚕激光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9.
家蚕血液SOD具有相当高的遗传力,SOD活性与幼虫龄期经过无相关性,与同宫率、茧层率无明显相关,与虫蛹率、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普茧率有一定程度负相关,与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有紧密的负相关,认为家蚕血液SOD活性与育种上要求的经济性状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其树型紧凑,枝条粗壮、直立,生长旺盛,易采摘,平均年667m2桑园产叶1551.53kg,比对照荷叶白高11.64%,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84%和7.88%,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高9.45%,667m2桑园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16.18%和17.83%。秋叶硬化迟,属晚生桑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