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果树通过整形修剪能合理地调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使树体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当前,随着果树稀植栽培向密植栽培的转变,修剪已由过去的幼龄树以整形为主的修剪向现在的整形与早果相结合的修剪转变.梨树往往表现幼龄期生长旺盛,枝条角度小,极性强,不利于早果,而夏季修剪能开张角度,扩大树冠,缓和生长势,调节营养的局部积累,以促使尽早形成花芽.新梨7号是塔里木农垦大学杂交选育的优质早熟梨品种,2000年1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探索新梨7号早果丰产的栽培技术措施,我们于夏季不同时期在初果期树上实施不同修剪方法,秋季调查修剪后的反应,希望能为新梨7号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库尔勒香梨和新梨七号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新梨七号和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2个梨品种的光合特性,分析比较了两品种光合作用的共性和特性,结果表明:新梨七号和库尔勒香梨晴天Pn日变化为典型的中午降低型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阴天条件下新梨七号和库尔勒香梨为单峰曲线。新梨七号“午休”现象较库尔勒香梨明显,且在阴天弱光条件下光合能力强于库尔勒香梨。新梨7号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约为1392和4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482mol/mol。新梨七号和库尔勒香梨在可利用光强范围、光合效率、光合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新梨七号叶片在中午高光强下或经强光处理后发生光抑制现象,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强光胁迫对新梨七号的影响明显大于库尔勒香梨。  相似文献   

3.
卓涛 《种子科技》2023,(2):10-12
以1号Ilex verticillata“Osterwijk”、2号Ilex verticillata“Gray”、3号Ilexverticillata“Winter Red”3个北美冬青品种的3年生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截干高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北美冬青苗木对截干处理的反应不同,不同截干高度对1号和2号的新梢数量和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截干处理对3号的影响不明显。以1年生“Osterwijk”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不同类型发枝素对苗木新梢生长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发枝素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新梢数量有显著影响,对新梢方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梨茎尖中PpKO基因表达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金梨不同发育时间的新梢茎尖为试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8S rRNA、Actin、GAPDH和S19这4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梨茎尖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估。GeNorm软件分析显示,它们表达稳定度的平均值(M)依次是0.365,0.392,0.457和0.517,即表达稳定性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ctin18S rRNAGADPHS19。选择Act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对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新梢茎尖组织中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PpKO的表达量进行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新梢生长过程中出现2次表达高峰,基本与春梢、秋梢的快速生长期吻合,且秋梢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春梢。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梨园水分利用率和梨果实品质,2016年3—11月在河北工程大学现代农业示范培训基地以4年生‘黄冠’梨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小定额灌溉对梨园土壤含水量、梨树新梢生长量、产量与果实品质、根系分布与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定额灌溉方式间灌溉区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沟灌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树盘畦灌和滴灌,平均质量含水量为15.33%,其梨树的新梢生长量也为最大,达到42.25 cm;沟灌产量最高,单果重显著高于滴灌和树盘畦灌;沟灌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和树盘畦灌,滴灌果实糖酸比显著大于沟灌和树盘畦灌,沟灌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和树盘畦灌;沟灌处理下,梨树吸收根的数量显著高于树盘畦灌和滴灌,分别是它们的3.6倍和2.4倍。综合来看,沟灌是梨园最适宜的小定额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6.
九洲蜜雪梨是将台湾横山梨与日本新世纪梨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福建省清流县1997年从台湾引进试种,表现出优质早熟的特性,已建成万亩生产基地;上杭县临城镇2002年开始从清流县引进试种,表现对冬季低温要求不严格、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结果较快(定植1年后可结果),目前全镇栽培面积已达5300亩。  相似文献   

7.
绿宝石梨(按中国农科院编号,名称为“中梨1号”)在我国中北部地区推广面积较大。该品种树体生长强健,极易成花,幼树以短、中果枝结果为主,早果性强(定植后第二年就能见果,一般4年生树株产达2.5~5千克)。在郑州地区栽培,3月上旬萌芽,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外形美观,果肉细腻多汁,风味甜,口感好。然而,绿宝石梨遇雨容易发生裂果,裂果率常达10%~20%,严重影响商品价值的提高;裂果特别严重时,全树果实开裂,丰产不能丰收。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甘肃省景泰县梨茎蜂的年发生规律和日活动规律,利用黄色诱虫板于2011—2012年采用五点取样调查梨茎蜂的为害情况和生活史。定期取样和诱捕成虫监测表明,梨茎蜂在甘肃景泰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被害枝条内越冬,主要为害梨树新梢,品种及树龄不同,新梢受害程度各异。梨树盛花后,连续晴天且上午9:00气温达到21℃,成虫开始出枝为害,成虫出枝期为4~6天。综合上述得出,防治梨茎蜂的关键时期是梨茎蜂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出枝期。  相似文献   

9.
梨RAPD分析技术体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梨叶为试材,从DNA提取入手,通过优化扩增程序和反应条件,建立起梨的RAPD分析技术体系,并对15个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用改良SDS法提取DNA能有效抑制酚的氧化,所提DNA模板呈无色透明状,A260/A280为1.70以上,DNA(鲜重)平均产率为365.7μg/g,所提模板DNA能成功用于RAPD分析。经过梨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梨的DNA多态性高,多态带百分率达到81.7%,证明梨的遗传基因广泛、种质资源丰富。根据相似系数用UPGMA法聚类,将起源不同的东方梨和西洋梨明显分成两大类,证明RAPD技术能在DNA分子水平上较好地揭示梨的遗传背景及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梨果实生长期矿质元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梨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香梨、‘早酥’梨和‘新梨7号’为材料,研究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Ca、Mg、Fe、Mn、Zn、Cu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新梨7号’、香梨和‘早酥’梨果实中果实中Ca、Mg含量随果实生长逐渐降低,而Cu和Mn元素含量逐渐升高,Fe、Zn波动较大。其中香梨果实Ca、Mg、Mn、Cu含量高于‘早酥’梨和‘新梨7号’果实,‘早酥’梨果实中Ca、Mg、Fe、Mn含量高于‘新梨7号’。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对3个梨品种果实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变化形式一致,均为:Ca>Mg>Fe>Zn>Cu>Mn。  相似文献   

11.
廖甫根 《科学种养》2012,(10):21-22
蜜雪梨是由台湾横山梨与日本新世纪梨杂交育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福建省清流县1997年从台湾引进,2003年我县埔上镇管前村从清流县引进。该品种表现对冬季低温要求不严格,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结果早(定植后第二年可结果)。树势强健,枝梢生长旺,结果前树枝较直立,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后树姿较开张;自花授粉,  相似文献   

12.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16-17
清香(原代号7—6)是以日本育成的梨早熟品种新世纪作母本、浙江省砂梨地方品种三花梨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梨新品种,树姿较直立,结果后树姿稍有开张,主干灰褐色,多年生枝浅褐色,表皮光滑。2~3年生枝棕色,1年生枝黄褐色,皮孔小且突出,呈圆形或近圆形,白色,枝条特别硬。  相似文献   

13.
流式细胞术鉴定植物染色体倍性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果树多倍体育种中,然而相关流式细胞术鉴定梨染色体倍性的方法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以梨树叶片为试材系统优化了各个流式细胞术关键实验节点,结果表明:实验材料选取当年春季新梢第3~5 片梨树嫩叶,尤其是大棚新梢嫩叶最好;叶片前处理时用蒸馏水、去离子水依次洗净叶片表面后,再用去离子水浸泡10 min;使用WPB解离液对梨叶片细胞核进行提取后,用500 目滤膜过滤2 次,离心1 次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可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该方法步骤简单、结果可靠,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梨染色体倍性鉴定的方法,可广泛用于梨树多倍体鉴定。  相似文献   

14.
以黄金梨不同发育时间的新梢茎尖为试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8S rRNA、Actin、GAPDH和S19这4个常用内参基因在梨茎尖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估.GeNorm软件分析显示,它们表达稳定度的平均值(M)依次是0.365,0.392,0.457和0.517,即表达稳定性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ctin>18SrRNA>GADPH>S19.选择Act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对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新梢茎尖组织中贝壳杉烯氧化酶基因PpKO的表达量进行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新梢生长过程中出现2次表达高峰,基本与春梢、秋梢的快速生长期吻合,且秋梢中的表达量远高于春梢.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梨品种鉴定的分子标记技术体系,本研究以主栽梨品种和育成的梨新品种为试材,开展了梨品种SSR分子标记鉴定体系试验.通过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检测,从200个SSRs中筛选出扩增稳定、多态性高、退火温度较一致的13个SSRs,并将这13个SSRs在68个梨品种上进行扩增,共获得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的扩增等位基因数为8.46个.13个SSRs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53~0.88,平均PIC值为0.72.用CH02d1ob、CH02b10、NH009b、NH203a、NH013a和NH031a 6个SSR标记能将68个梨品种全部区分开.其中,CH02d1ob、CH02b10和NH009b 3个标记可以区分60个梨品种.本研究建立的SSR分析技术得到了3家检测机构的验证.因此,该SSR分子鉴定体系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可用于梨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
单峰 《中国种业》2003,(9):41-41
早佳梨是枣庄市果树科研人员在1999年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的农家栽培的极早熟西洋梨品种,主要分布于枣庄市西集镇一带。该品种树势中等,结果早,丰产性强,栽后3年株产可达5kg左右,果实短纺锤形,单果重112g,最大果重176g,果面黄绿色,向阳面着鲜红色,外观艳丽。肉质酥脆无渣,汁液丰富,鲜果可含溶性固形物11%,品质上等。枣庄地区果实6月20日成熟,在浙江绍兴地区试栽,6月初即可成熟。此时其它品种梨尚未面市,故在市场上一枝独秀,价高俏销,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1合理密植早果丰产园一般采用株行距2m×3m为宜,667m2栽111株。栽植时间以秋季落叶…  相似文献   

17.
绿宝石梨是郑州市果树研究所用早酥和幸水杂交育成的优良品种 ,我镇 1998年引种并试栽。经过 3年观察 ,该品种果个大、色艳、丰产性好、适应性强 ,耐贮运 ,栽后第 2年结果 ,平均株产 10 .2 kg,每667m2 产量 84 6.6kg,第 3年株产 4 2 .16kg,每 667m2产量 34 99.2 8kg。1 品种主要性状 树势中庸 ,树姿开张 ,枝条粗壮 ,萌芽率高 ,成枝力相对低 ,成花易 ,短果枝着生良好 ,花粉少 ,须配置授粉树。 3月 12日萌芽 ,4月 2 3日开花 ,花期持续 5~7天 ,7月中旬成熟 ,果实发育期 85天 ,抗旱、抗寒、耐涝、抗风能力均强 ,抗梨黑星病、缩果病 ,虫害较少…  相似文献   

18.
梨茎蜂俗名折梢虫,属膜翅目茎蜂科,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梨树新梢,近年来招远市梨园受害严重。据笔者2007年4月下旬调查,梨树新梢被害率达90%以上,部分梨园新梢被害率达100%,严重影响树体成形和树冠扩大。部分幼虫还蛀人果台,影响果实发育。笔者对梨茎蜂的为害特点与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总结出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新梨7号和早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喜  张琦  吴刚  蒋丽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181-184
以新梨7号和早酥梨两个梨品种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果实纵横径变化及主要营养成分(有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早酥梨和新梨7号单果重的变化曲线呈“慢-快-慢”的单“S”型,新梨7号果实纵横径的日增长量呈现3个高峰,早酥梨有2个高峰;可溶性糖含量不断增加,有机酸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减少;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早熟广适油菜品种的迫切需求,以川油系列新细胞质不育材料为基础,协同改良优质高产早熟性状,创制双低优质不育系、恢复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早熟新品种川早油1号,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0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扩区登记。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双低品质、株高适中、抗倒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早熟油菜地区、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江西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川早油1号的育成及其推广应用对缓解我国长江流域两熟或三熟地区油菜与后茬作物的茬口矛盾,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