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为1459kg/hm^2,现实生产力794.5kg/hm^2,人均粮食占有量350.67kg,仅达到我国规定的最低消费水平的标准。要达到中高消费水平,必须增加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土地人口承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荒漠化;发展设施农业和灌溉农业,提高作物产量;改进施肥方法,培肥地力;因地制宜,开发滩区。  相似文献   

2.
1983~2004年陕西粮食产量与主要投入要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陕西省1983~2004年粮食年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等6项投入要素的关联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了解近22年产投结构变化情况及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限制和推动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数、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始终是影响陕西粮食产量前三位的投入要素,化肥施用量、农机总动力、成灾面积三种投入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稳定耕地面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是增加陕西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纸坊沟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纸坊沟流域多年土地利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到1999年底,农业、林业、牧业用地面积比例分别为16.9%、34.0%、36.8%。人均基本农田由1975年0.0547hm^2,增到1999年的0.2033hm^2,坡耕地大幅度减少,粮食平均产量也由1975年的561kg/hm^2,增到1999年的2319kg/hm^2,流域林草有效覆盖率达到57.4%,植物种类和数量得到增加。走上了农林牧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河西灌漠土主要粮食作物钾吸收效率及钾平衡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连续4a定位试验表明,灌漠土自然供K率平均为62.0%-78.9%,对带田供K率小于单作小麦、玉米。增施化学K素62.0kg/hm^2-187kg/hm^2,可使带田供K率提高18.5%-32.9%,单作小麦、玉米供K率提高23.7%-31.2%和17.0%-20.4%,且与施K量呈正相关。施入75t/hm^2土粪可提高带田供K率45.5%,单作小麦、玉米供K率分别提高23.9%和8.8%。无任何K素补充时,带田吸收效率年均递减15.3%,单作小麦年均递减6.1%。土壤K素库处于负平衡状态,施土粪带田年均亏缺K335.5kg/hm^2,小麦、玉米单作年均亏缺K素172.9kg/hm^2和312.2kg/hm^2。施化学K肥带田年均亏均269kg/hm^2-382kg/hm^2,单作小麦年均亏缺110kg/hm^2-212kg/hm^2。作物吸收的K素76.5%-82.7%来自土壤。  相似文献   

5.
丘陵旱地冬小麦覆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2000年对丘陵旱地冬小麦进行了覆盖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有机肥和覆膜或盖草较不施和裸地的处理耕层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0.22%-1.05%和1.29%-4.11%;以有机肥16500kg/hm^2和33750kg/hm^2、尿素240kg/hm^2和360kg/hm^2、磷酸二铵371kg/hm^2和555kg/hm^2、硫酸钾149kg/hm^2和222kg/hm^2、覆膜或盖草为最佳组合,其经济效益达极显著水平,而覆膜与盖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为此认为,深耕结合施有机肥、适量化肥和盖草是丘陵旱地小麦保护增产的经济有效措施,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年,发生面积40万hm^2,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667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176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2007年稻飞虱是继2006年大发生之后的又一个大发生之年,发生面积40万hm^2(次),其中第2代8万hm^2(次),第3代20万hm^2(次),第4代12万hm^2(次)。防治面积达到100万hm^2(次),每hm^2平均挽回水稻损失2640kg,19.53万hm^2水稻共挽回水稻损失5.16亿kg,折合挽回经济损失8.25亿元。为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1年岳池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工作.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共实施水稻、玉米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8万hm^2(水稻1.6万hm^2、玉米2000hm^2),占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的22.22%和占玉米病虫害防治面积16.24%,挽回粮食损失262.87万kg.取得了预期的防治效果和成绩。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抗旱新品种试验与关键水灌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华北高产粮区冬小麦存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问题,选用旱麦莱农9214和莱州3279为试材,高水肥品种济麦19号为对照,经过2年试验推广证明,这2个品种在干旱偏枯年和平水偏丰年灌1-2次关键水,每公顷平均产量7766.25kg,比灌4次水的对照田济麦19号(平均单产6765kg),增产1001.25kg,增产率14.8%;总耗水量平均3585.66m^3/hm^2,水分生产率2.17kg/m^3,耗水系数.462m^3/kg,节省灌溉用炎2752.5m^3/hm^2,节水率68.62%,小麦降耗增收1542-3434.4元/hm^2,实现了节水、高产,低耗、高效农业,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黑垆土上安排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施用氮、磷肥对土壤氮、磷养分动态变化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黑垆土连续6年配合施用氮、磷肥,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冬小麦表现明显增产效果;不施氮、磷肥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含量逐年降低,冬小麦产量下降。每公顷施用N112.5kg、P34.9kg,氮、磷分别盈余0.2kg/hm^2和1.5kg/hm^2,表明氮、磷投入与吸收基本平衡;每公顷施用N180.0kg、P43.7kg,氮、磷分别盈余62.2kg/hm^2和8.4kg/hm^2,表明氮、磷投入大于冬小麦吸收量。  相似文献   

11.
营山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流行性病害,该病的发生轻重直接影响全县粮食生产的丰欠。近年来,稻瘟病在营山县大发生频率增加,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叶瘟发生0.62万hm^2,穗颈瘟发生0.69万hm^2,损失稻谷1.42万t。2005年入夏以来,受阴雨寡照天气较多和水稻品种抗性较差等冈素影响,水稻叶瘟发病早、来势猛、病点多、分布广,穗颈瘟呈大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敏  柯文 《湖北植保》2011,(4):36-37
新县茶园面积为1.34万hm^2,其中老茶园0.67万hm^2,2006年至今新发展茶园O.67万hm^2。2009年,茶园开采面积达0.8万hm^2,茶叶总产量243.8万kg,总产值2.647亿元,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2009年全国重点产茶县”。然而茶树病虫害已成为影响茶叶产量和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进...  相似文献   

13.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全县18个乡(镇、场),338个村,22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87万人,有耕地面积2.43万hm^2,2007年粮油播种面积8.41万hm^2,全年农作物病虫防治面积5.76万hm^2,占发生面积的81%,其中机防面积4.03万hm^2,比2006年增加1.85万hm^2,挽回粮食损失3.12万t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高坪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15万hm^2,总产9500万kg,占粮食总产量的24.6%。受品种、菌源量及气候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稻瘟病在该区发生趋势逐年加重,自然损失率8.7%~37.9%,尤其是2004年和2008年在全区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覆盖补水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覆盖补水条件下,设置了不同覆盖方式、不同补水时期、不同追肥时期和不同施肥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穴播产量较高,较对照增产41.3%,比膜侧条播增产21.1%。在覆盖基础上,底墒较差时,越冬前补水较对照增产30.5%;底熵较好时,拔节期补水较对照增产15%以上。在覆盖补水前提下,将常规的一次性施肥分别改为拔节、越冬和孕穗3个时期追肥,拔节期追肥产量比对照增产14.3%;越冬追肥增产9.0%。不同化肥施用量,N300P300K240产量较CK增产20.0%;次为N150P300K120及N150P225K120,再次为N225P225K180和N150P150K120。在不同施氮水平(纯N75kg/hm^2-300kg/hm^2)和不同施K2O水平(KWO60kg/hm^2-240kg/hm^2)中,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P2O575kg/hm^2-300kg/hm^2)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襄樊市是湖北的小麦主产区,全国优质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2004年小麦种植面积18万hm^2。小麦条锈病是影响襄樊市小麦产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14.67万hm^2,防治面积36万hm^2次。在2004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严峻态势下,襄樊市把小麦条锈病防治作为实现2004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来抓,“测报主动、行政推动、广泛发动、样板带动、上下联动”,经过3月中旬至4月上旬3次战役连续作战,有效控制了条锈病的发生危害。夏粮总产达10.11亿kg,占全省部产的35.6%;增产1.86亿kg,占全省增量的75%;小麦单产331.5kg,比2004年增46kg。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栽培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湖北省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表明,我省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23.5万hm^2,每hm^2产量3200kg,总产量7.52亿kg。我省农民有着丰富的栽培经验,生产的马铃薯表皮薄且光滑,色泽金黄,口感好,品质佳。根据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和积累的栽培经验,围绕着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我们在大面积推广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6(7):43-44
为继续推进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今年吉林省加大统一灭鼠经费投入,由省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在粮食主产区实施66.7万hm^2万亩农田统一灭鼠技术推广项目。同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效控制农田鼠害。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孝感市孝南区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表现为前期发生量不大(主要是二、三代),后期发生重(主要是四、五代),重发生代区域性强。全区中、晚稻种植面积2.5万hm^2,稻飞虱发生5.9万hm^2次,防治6.9万hm^2次,虫口夺粮1.8万t,取得了防治工作的全面胜利,全区中、晚稻无一块田因病虫危害造成减产绝收现象,为我区的粮食高产、稳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甘肃不同生态区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甘肃省农业生态区划 ,对 5个生态区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现状和年际变化及化肥产出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是 :各区化肥施用量的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 ,化肥施用量越高的地区 ,年平均增长率越低 ;5个农业生态区中 ,有 4个区的化肥施用量超过了全国高施肥量区 ;自 2 0世纪 90年代末各区每 1kg化肥仅生产 4 .6~ 5 .1kg粮食 ,比全国高施肥量区每 1kg化肥生产 11.71kg粮食的水平低 1.5 5倍。对环境的影响是地力受损 ,有效营养元素失衡 ,土壤板结 ,保水保肥能力下降 ;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污染 ;部分地区农作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