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某种禽场饲养AA父母代种鸡2300只,饲养过程中发现132例产蟹鸡脱肛,其中轻度脱肛109例,中度脱肛20例,重度脱肛3例,分别占4.7%、0.87%和0.13%。  相似文献   

2.
个体养鸡户赵某饲养蛋鸡500只,在饲养到12月龄时发现有50只鸡出现流稀薄鼻液,眼部、面部水肿等症状,死亡20只,死亡率40%,发病率为10%。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我区某鸡场饲养1000只20日龄蛋鸡,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到20%,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养动物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一般要求蛋白质水平占5%~2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5.
(1)准备。准备好育雏室和饲养工具,雏鸭进入鸭室的前2d.要用10%~20%石灰水消毒,饲养用具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曝晒3-5d,地面垫草要备足、晒干,以期达到利用阳光消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兴化某鸭户饲养高邮鸭400只,17-20日龄时有约20%先后发病,病死率达40%。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副伤寒。  相似文献   

7.
《当代养猪》2004,(3):24-25
瑞典的养猪生产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每年可生产350万-400万头商品肉猪,平均胴体重为85kg。全国饲养母猪20万头,有6000个猪群,其中50%自繁自养在同一个农场,其余的50%在仔猪生产群中出生后到大约25kg活重时转入肥育群。以前,一个农场若饲养500头肥育猪,所接受的25kg仔猪可能来自20-40个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北方农村户饲养雏鸡,在育雏期普遍存在雏鸡成活率低,虽然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但忽视了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据3年来门诊统计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在20%-30%,高的可达5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农村户饲养雏鸡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饲养雏鹅中,育雏期普遍存在雏鹅成活率低,虽然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但忽视了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往往使饲养雏鹅失败。据2010—2013年4年来门诊不完全统计,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比例占20%~35%,高的可达39%以上,给养鹅场(养鹅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就养鹅场(户)饲养雏鹅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县的3个农户,于今年3月2日引进4万羽三黄鸡饲养。3农户鸡舍距离不少于500米,可这批鸡在2周龄左右时相继暴发弯曲杆菌性肝炎,共死亡2000多羽。其中最严重的1户饲养1万羽,发病率达20%以上,死亡率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碧潭特种养殖场碧潭特种养殖场,1992年8月由牛鼻滩镇政府投资20万元兴建,以饲养繁殖美国七彩山鸡、法国嘉乐珍珠鸡为主,兼养和经营其他,严格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所饲养七彩山鸡、珍珠鸡的生产性能达到了美国制订的标准,平均每只种母鸡年产蛋100枚,种蛋受精率达923%,孵化率95.6%,育雏成活率92.5%,全期成活率90%。1993年出售七彩山鸡苗8000余只,珍珠鸡苗3000余只,销售种蛋万余枚,美国青年三鸽2000余对,创利润20多万元。现正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和扩大生产规模。~个养猪专业村河优乡白合村11个村民小组,303户…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间,某养殖户饲养80只家兔,由于饲养密度较大,出现兔群间相互打斗现象,几天后兔群突然发病,5天内发病50余只,死亡20只,发病率为62.5%,死亡率为25%。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兔绿脓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巴彦县兴隆镇某猪场饲养母猪56头,2003年春共有20窝204头仔猪发病。产仔时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哺乳仔猪断乳前后发生成群仔猪严重腹泻,死亡54头,发病率100%。死亡率26.5%。成活仔猪生长发育受阻,有10头成为僵猪,经济损失严重。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该鸡舍饲养规模为6000只左右,饲养品种均为快大黄羽肉鸡,前后两批鸡发病日龄接近,均在20日龄左右,第一批发病日龄为19日龄,第二批在22日龄,两次发病均出现鸡只流眼泪甚至单眼或双眼盲眼,病鸡表现张口喘气、伸颈等严重的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每天死亡在20只左右,持续了约一周时间,全程死亡率在1%~3%不等。  相似文献   

15.
对杂种肉羊补饲的精料进行3—5天发酵处理后,以补饲精料量的15%和20%分别添加EM发酵饲料,在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相同的条件下,试验两组较对照组增重率提高18.67%和20.24%,增重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07,(10):63-63
近郊奶牛饲养基地随城市化进程不断缩水,而每年该市对奶制品的需求却在以20%的速度递增。近日,记者从市畜牧总站了解到,为增加牛奶产量、降低饲养成本,我市奶源基地正加速向渝西和渝东北转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在同一饲养条件下,饲料中添加50mg/kg(I)、20mg/kg(Ⅱ)和10mg/kg(Ⅲ)3个剂量的磷酸泰乐菌素组,同时设20mg/kg杆菌肽锌组(IV)和空白对照组(V),对450只AA肉鸡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在整个试验期间,与空白对照组(V)比较,试验Ⅰ、Ⅱ、Ⅲ和IV组肉鸡的增重分别提高了7.75%、6.84%、4.12%和3.01%;饲料/增重分别降低了9.1%、7.3%、4.1%和3.3%;肉鸡死亡率分别下降了4.8%、4.8%、1.1%和2.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了47.4%、43.0%、22.8%和16.7%。而且试验I组和Ⅱ组肉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均明显(P<O.05)高于试验IV组。试验各组肉鸡的屠宰指标无明显差异(P>O.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饲料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或杆菌肽锌均能降低肉鸡死亡率,提高肉鸡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且20mg/kg和50mg/kg磷酸泰乐菌素组的饲养效果优于20mg/kg杆菌肽锌和10mg/kg磷酸泰乐菌素组。  相似文献   

18.
母猪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它不仅与遗传和营养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且同科学的管理密不可分。猪是多胎高产繁殖潜力很大的家畜,它一般每次发情平均能排卵20个左右,但只有60%~70%的卵子能够受精并正常发育,这主要是由于生产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据报道,窝产仔数17%的损失,总窝量26%的损失是人为影响造成的,因此,严格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同样是提高母猪繁殖力不容忽视的问题。1.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集约化饲养的发展,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众多的应激因素相应增加,人对猪是友善…  相似文献   

19.
母牛通常在产犊后约有10%~20%的个体患胎衣不下症,主要原因是母牛的日粮中缺少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在饲养期间缺少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 防疫员在对该村组猪只实行猪瘟免疫后的第2天,即有1头猪开始发病,后周围临近的20头免疫过的猪均相继发病。用抗生素、病毒灵、退热药和磺胺药治疗无效。20天后,发病猪全部陆续死亡。发病率74.0%,病死率100%。本次发病猪体重均为20~50kg免疫过的后备猪,同群未免疫的母猪和育肥猪未见发病。该村饲养环境差,饲养密度大,人员活动频繁,加之气温偏高,圈舍周围蚊蝇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