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禽业》2012,(5):13
<正>猪高热病(1)免疫预防:制定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做好猪场基础免疫,尤其是猪瘟(瘟克清),蓝耳(蓝克清),伪狂犬(清伪灵);(2)药物控制:福宁200+加强泰灭定,或福宁200+强力美,或新迪安+强力美,或新迪安+强力美+泰妙灵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3,(2):7
<正>禽传染性法氏囊病:(1)免疫预防:本病的防治,疫苗免疫为主,选择有效疫苗,制定合理免疫程序。14、28日龄法普安2倍量饮水。(2)疾病控制:如果发病,及时肌肉注射法氏囊卵黄抗体+禽干扰素,饮水中添加民生速补+活力强。(3)饲养管理:加强管理,做好育雏准备工作,科学饲养管理,主要是适宜的舍内温、湿度,适时开水、开食,避免应激。禽流感:(1)免疫预防:根据流行情况可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5,(3):15
<正>1蓝耳疫苗可免可不免蓝耳疫苗的免疫预防经历了多年的争议,但在当前全国乃至全球PRRSV感染越来越普遍以及大量疫苗免疫后带来的生产成绩显著改善的现实情况下,免疫预防已被多数规模养殖场所接受。2蓝耳疫苗免疫无效甚至有害在排除可能的管理因素后,导致猪场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后效果不理想的可能是猪群没有实施全群免疫,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1,(3):20
<正>猪喘气病防制方案1免疫预防肌肉注射瑞富特,进行疫苗免疫。仔猪分别于7日龄、14日龄免疫2次,种猪(含后备猪)每年免疫1次。2药物控制福宁(精品)+氯诺米,或泰妙灵80%+强力美+福宁200,或氟诺米+强力美+新迪安。脉冲式投药,连用7d。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73
<正>1猪伪狂犬病1.1疫苗免疫:做好伪狂犬的免疫工作,可选择清伪灵进行免疫预防;1.2药物控制:每吨料添加福宁200 250 g+强力美1 600 g+富免康1 000 g,连用7d;1.3饮水保健:每吨水添加艾维舒500 g,连用5~7 d;1.4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强化消毒用戊迪-25每周消毒2~3次。2猪丹毒2.1如果发病猪为急性型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2,(7):33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1)药物防治:强力美+阿散酸,连用5d;(2)药物控制:肌肉注射爱乐强,连用3d;(3)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猪链球菌病(1)免疫预防:免疫链球菌灭活疫苗有一定效果。小猪4~5周免疫1头份,母猪产前4~5周天免疫一次1头份,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头份;(2)药物控制:新迪安或达倍宁精品+加强泰灭定或恩博来,连用5d;(3)药物治疗:严重的肌肉注射赛氟欣或利迈先;(4)饲养管理:隔离病猪,全圈舍消毒,加强舍内通风,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减少应激因素。弓形体病(1)生物安全: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灭鼠等卫生工作,严禁养猫,并阻断猫类及其排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2,(12):18
<正>禽流感(1)免疫预防:根据流行情况可进行灭活疫苗的免疫;(2)药物控制:爱康1号+复方免疫多糖//万乳康+达呼宁,同时配合福宁溶液+强力美控制继发感染,连用3~5d;(3)饮水保健:口服补液盐+优益舒+民生速补,连用3~5d;(4)隔离消毒:每周用戊迪-25消毒2~3次。传染性支气管炎(1)免疫预防: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该病的一项主要措施。建议:7日龄新支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1,(1)
<正>蓝耳病1、疫苗免疫:可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南农高科生产的蓝克清,进行免疫预防。2、药物控制:每吨饲料添加福宁精品500g+加强泰灭定600g(或强力美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2,(2):11
<正>禽传染性法氏囊病1免疫预防:本病的防治,疫苗免疫为主,选择有效疫苗,制定合理免疫程序。14、28日龄法普安2倍量饮水。2疾病控制:如果发病,及时肌肉注射法氏囊卵黄抗体+禽干扰素,饮水中添加民生速补+活力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异源无乳链球菌胞外产物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后的免疫效果, 本研究采用 10%甲醛溶液灭活法制备了无乳链球菌 HN0901 和 GX1101 胞外产物灭活疫苗, 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健康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在免疫后 28 d 用同/异源无乳链球菌攻毒, 测定了免疫后和攻毒后罗非鱼的免疫应答反应和血清抗体效价, 并比较了罗非鱼在腹腔注射 1×108 CFU/尾无乳链球菌后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和交叉免疫保护率。 结果显示, 免疫鱼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在免疫后 28 d 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在攻毒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与对照鱼相比, 免疫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在免疫和攻毒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丙二醛(MDA)显著降低(P<0.05)。实时定量 PCR 结果显示, 炎性细胞因子基因 TNF-α、IL-1β 和 TGF-β, 体液免疫相关基因 HSP70, MHC Ⅱ和 IgM 在免疫和攻毒后也呈现显著升高趋势, 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 28 天达到 1∶6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 免疫组在同源和异源无乳链球菌攻毒后相对的免疫保护率在 31.6%~47.4%。结果表明, 研制的灭活疫苗免疫罗非鱼后, 能够显著诱导罗非鱼体内的免疫应答, 产生中等疫苗效力, 对同/异源无乳链球菌都具有免疫保护能力。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免疫预防技术和研制二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新城疫是一种由NDV(副黏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不同季节、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可感染200多种不同的禽类,其中鸡最为易感。目前,对新城疫已经进行了普遍的免疫预防,但是该病在养殖业中还是经常发生,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介绍新城疫的免疫与免疫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根据流行疫病学的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要靠病毒学、血清学诊断。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已经得到有效地控制,个别疫点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临床症状也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这大多是由于免疫程序、饲养管理、疫苗质量、免疫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的。下面通过分析免疫失败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对养猪场户有所裨益。1免疫…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3,(9):98
猪瘟本病尚无治疗方法。关键是选择好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平时做好综合防控措施:1.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强化消毒用劲碘每周消毒2~3次;2.生物安全:戊迪-25 1:200比例稀释全面消毒被污染的场地、圈舍、用具;3.疫苗免疫:加强种猪免疫(一年最好4次免疫,母猪除做好跟胎免疫外,在春秋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3,(4):11
<正>传染性支气管炎:(1)免疫预防: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该病的一项主要措施。建议:7日龄新支H120滴鼻点眼;21日龄新支H52滴鼻点眼或饮水;若肾型传支严重区域可在1日龄免疫鸡肾型传支W93株。(2)药物控制:强力美+感立克(禽专用)+达呼宁+民生福康,连用3~5d。(3)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  相似文献   

15.
李忠文 《畜禽业》2011,(7):12-13
<正>随着猪病的不断增加,做好疾病的预防是养猪场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外,进行免疫预防是常见猪病防制的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3,(6):16
<正>黄曲霉素中毒:(1)预防保健: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佰霉灵,减少饲料、垫料霉菌在肠道中的数量。(2)药物控制:爱康肝宁+民生福康。(3)饲养管理:杜绝使用霉变饲料、垫料,如有可疑使用硫酸铜0.05%拌料或喷洒垫料。禽传染性法氏囊病:(1)免疫预防:建议分别于12~14日龄、21~24日龄分别滴口/饮水免疫乾元浩"鸡传染性法氏囊病NF8株"疫苗。(2)药物控制:使用美力健+富免康抵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国内外动物疫情频发的严峻形势,就现有客观条件而言,当前控制动物(猪)疫病的最有效措施是对动物(猪)实施免疫,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笔者将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供养猪生产同行参考。1创造一个清洁的饲养环境  相似文献   

18.
萧东兴 《畜禽业》2007,(9):20-20
<正>猪瘟是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防制猪瘟最有效的措施是免疫预防,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发生猪群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造成猪瘟大面积的暴发与流行,给规模化的养猪场和专业户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为保护和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我们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就影响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概括如下,以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1869)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福尔马林灭活法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健康施氏鲟,对施氏鲟外周血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白细胞组成、吞噬活性、吞噬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等免疫指标及疫苗保护效果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免疫组红、白细胞数量迅速上升,于免疫后第4天达峰值,分别为(8.50±0.17)×10~8个/mL和(8.96±0.44)×10~6个/mL;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于第7天达峰值,分别为10.50%和15.5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在第21天才达峰值73.51%;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均于第4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53和30%;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21天达到峰值1:20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76.84%。由此可见,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后,能够显著诱导施氏鲟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增强鱼体的免疫保护能力。本研究为养殖鲟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疾病的免疫预防技术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4,(7)
为了有效的测试不同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选取了10个规模养猪场,采用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以及普通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免疫时间为一个月。当免疫时间结束后,采集免疫主群的血清以及全血样品,进行PRRSV测试。结果表明:生产母猪以及仔猪使用的进口弱毒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