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冷杉在我有主要分布在中甸、丽江等高寒地区,为滇西北高山林区暗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采伐后迹地更新虽经多年研究和实践,但仍有一定难度。而法国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荒山等宜林地上进行云、冷杉植苗更新造林,在苗木规格质量,苗木搬运和假植,造林密度,造林方法等技术方面都有其特点,有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有利于提高我省云、冷杉更新造林质量。现将法国云、冷杉植苗更新造林的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①采用大苗壮苗更新造林。对用于上山更新造林的苗木,要求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根系部分发育必须协调。根据法国国家森林基金会制定的苗木标准规定,要用苗龄为4~5年生,苗高20~30厘米以上,地径0.5~1.1厘米的大苗壮苗才能进行定植。②重视苗木的搬运和假植。据试验,挪威云杉的根系如在阳光下晒3分钟,这虽不致引起苗木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ABT生根粉的冷杉蘸根造林试验张振虎,何小刚(汉西林业局)冷杉属中根性树种,苗期主根发达,侧根较少,造林成活率往往不高。我们试用ABT生根粉,对冷杉蘸根进行造林试验,效果良好。药液配制方法是:先把1g的2号ABT生根粉溶于500g的工业酒精中,待充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土壤条件》由国家林业局出版基金资助,张万儒研究员主编,是一部系统论述我国人工林地土壤的专著,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书66×104字,共分22章,详细论述了我国主要造林树种(柚木、桉树、杉木、马尾松、杨树、泡桐、刺槐、油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思茅松、云南松、云杉、冷杉、青海云杉、天山云杉、新疆落叶松、柽柳、胡杨)的土壤条件,从生态的角度来阐明土壤与树种间的相互关系规律性,并对其作出评价;内容包括我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适生土壤类型,土壤条件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理化…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植物种类的重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带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的重要值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主要伴生树种在各云冷杉林群落的重要值,长白山北坡的云冷杉林可分为三类,即红松云冷杉林,典型云冷杉林及岳桦云冷杉林。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植苗造林试验为中心,同时开展了该地带的土壤、植被、物候、小气候及天然更新调查和观测,探索出影响该地带造林保存率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温度、生理干旱及苗木物候期,对此采用了树种选择、大龄壮苗、林间苗圃练苗、丛植等相应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带选用7年生岷江冷杉,采用单植或在立地条件困难地段采用丛植,则3年保存率可达85%以上,巴山冷杉、紫果云杉也可作为这一地带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Lamb Carr)和冷杉(Abies fabri Mast Craib)分别是我国北方和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用材林栽培树种。过去,冷杉都是纯林或与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混交栽植。凉山州美姑县从1989年开始在洪溪林场利用冷杉与落叶松混交造林取得成功。通过14年的观察试验研究,发现冷杉与落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要值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重要值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出在红松纯林和云冷杉纯林中,红松和冷杉的重要值都是最大,其它树种的重要值都比较小;在红松混交林和云冷杉混交林中,红松和云杉的重要值均有明显下降,阔叶树的重要值均有明显上升,从而进一步说明混交林自我更新、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强,是相对稳定的合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西部甘孜高海拔林区低温、少雨,限制了乔木树种的生长和分布。裸露采伐迹地上的苗木则更为严重的受到低温、干旱的为害。树种许多不同的生理特性有助于树木的抗旱。关于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差异,围内外已有研究,但对于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林区的乔木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差异研究尚未见到报道。因此,研究高海拔林区树种抗旱性的种间差异,对选择适合于本林区生境的更新树种,提供生理依据,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一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工作。 本项研究用生态生理的方法,研究甘孜高海拔林区主要建群树种抗旱性的生理特性及种间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鳞皮云杉和川西云杉的含水量降低,鳞皮冷杉含水量反而增高。随着海拔升高。川西云杉和鳞皮冷杉热蒸腾率下降,而鳞皮云杉热蒸腾率显著升高。陈海拔3500—3600m处的鳞皮冷杉雨季水势低于旱季外,在海拔3500—3900m处生长的三种树种水势部是雨季高于旱季。从自然饱和亏与临界泡和亏的测定说明:抗脱水能力大小的顺序是:鳞皮云杉六于鳞皮冷杉大于川西云杉,随着海拔升高鳞皮冷杉的抗脱水能力大于鳞皮云杉。  相似文献   

9.
日本冷杉,松科、冷杉属。黄山树木园从1965年引进,在海拔430m山地造林。此树种在黄山地区早期生长慢,12年生以后生长逐渐加快,年高生长50cm、胸径生长1.5cm以上。是我市目前低山地(引种)表现较好的树种之一。笔者于2003年秋在黄山树木园采得日本冷杉树种3.7kg,2004年春在祁门县育苗667㎡,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冷杉,松科、冷杉属。黄山树木园从1965年引进,在海拔430m山地造林。此树种在黄山地区早期生长慢,12年生以后生长逐渐加快,年高生长50cm、胸径生长1.5cm以上。是我市目前低山地(引种)表现较好的树种之一。笔者于2003年秋在黄山树木园采得日本冷杉树种3.7kg,2004年春在祁门县育苗667㎡,培育出一年实生苗约0.6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沙冷杉人工林地的造林、气候、树木的生长及结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外来树种沙冷杉在北纬47°47’的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能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块云冷杉林样地(50 m×50 m)进行调查,统计了天然更新树种和株数,并分析了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对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云冷杉林更新树种19种,更新株数2 650株·hm-2。其中4种槭树种类更新数量最多,占更新总量的81.2%;紫椴和春榆次之,分别占更新总量的7.4%和3.1%。不同径级和密度级对云冷杉林天然更新影响较大,其中第Ⅳ径级(>20~24 cm)和第Ⅱ密度级(>400~800株·hm-2)林分更新株数最多,分别为3 098株·hm-2和3 445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云、冷杉不仅是重要的用材树种,而且因其树形美观、四季常青,所以也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绿化及观赏树种。冷杉芽小卷蛾(Cymolomia hartigiana Saxesen)是云。冷杉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当年生嫩梢顶端的针叶及芽苞。据1985年调查,当年生顶芽及新梢被害率达9.9%(表4)。嫩梢被害后表现枯黄、萎蔫,严重者嫩梢针叶全部枯死,进而影响树木生长,导致树形改变,降低使用及观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现有云冷杉林的质量,给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本文在延边州范围内搜集省级样地80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样地10块,县局级样地375块。分析了云冷杉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林分密度、各径阶间的株数变化和林分生长过程等情况,并据此提出了合理经营现有云冷杉林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汪清县大梨树沟、南沟、金矿沟、牛圈沟、老庙、石头河子六个林场位于老松岭南麓。在这六个林场辖区内,沿海拔高度800~1200公尺成带状分布万余公顷云、冷杉林,主要树种是臭松和鱼鳞松,这些云、冷杉林生长良好,每公顷蓄积量~般在200立方米以上。个别林班每公顷蓄积量高达357立方米。这些云、冷杉林,无论从树种、林相、出材量、经济价值或从森林的各种效益来看,都是现实最好的林分。 1973年农林部颁布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第九条规定采育择伐适用于中小径木多、天然更  相似文献   

16.
臭冷杉生长速度快,并且能提供造纸材、松脂、松针多用途的工业原料,是具有非常好发展前景的工业原料林造林树种。试验证明臭冷杉种子发芽率63%;臭冷杉一年生播种苗全光下有日灼,须用遮荫网遮荫处理;臭冷杉一年生播种苗平均高3·19cm,平均根长7·8cm、平均根径0·083cm。  相似文献   

17.
凉北林区位于四川省的大凉山上。海拔较高,又冷又湿,在植物生长季节里,气温低,有效积温少,湿度大,光照少。形成以冷杉为主的大面积天然纯林。采伐后冷湿条件仍然突出。经过多年的树种选择试验,冷杉还是难以代替的更新造林树种。由于生产的需要,一九六三年开始进行了冷杉壮苗培  相似文献   

18.
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Rehd.et Wils.)是我国常绿乔木树种,耐寒、耐阴性强,喜温凉湿润的山地气候,主要分布于四川岷江中上游流域以及甘肃白龙江流域的2 400~4 000 m高海拔地带,形成高山独特的森林景观,在涵养水源、保持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分布区内森林更新和人工造林的重要树种.根据白龙江林区岷江冷杉育苗实践,对岷江冷杉育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主要森林建群种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根据三十多年来各种森林调查,所伐倒的37712株样木生长信息,研究了21个树种的材积,直径、树高的生长规律,并从当前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观点,讨论了有关问题。这些树种是:紫果云杉、丽江云杉、麦吊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长苞冷杉、鳞皮冷杉、铁杉、落叶松、油松、高山松、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杉木、柏木、桦木、木荷、青杠、杨树、丝栗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出了基于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的发育阶段划分方法。划分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发育阶段,为天然林发育阶段划分和按阶段进行森林经营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森林资源一类连续清查中的172块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为对象,采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数量分类法进行初始分类,对各初始类的生长、树种多样性和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划分其生长发育阶段。[结果] TWINSPAN法将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分为3类(类1:云杉桦木混交林;类2:冷杉软阔叶混交林;类3:红松云杉硬阔叶混交林)。各类林分直径分布相似,基本均呈倒J形分布;垂直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各类的林分因子、定期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高、优势高、优势径、每公顷蓄积的大小排序为:类2类1类3;定期生长量的大小排序为:类3类2类1。各类林分的树种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树种丰富度的大小排序为:类2类3类1,类2、类3的树种优势度低于类1。[结论]根据TWINSPAN、林分结构和生长分析,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生长发育阶段依次为:冷杉软阔叶混交林、云杉桦木混交林、红松云杉硬阔叶混交林。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天然林发育阶段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