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硫辛酸对热应激下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6周龄海兰褐蛋鸡168羽,按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鸡。试验共进行7周,其中常温饲养1周,高温应激6周。试验期内各处理组分别饲喂含0,20,50,100,200,400,800mg/kg硫辛酸(LA)的配合饲粮。观察LA对热应激下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可导致产蛋鸡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蛋鸡体重下降(P<0.05),料蛋比和死亡率上升(P<0.05),严重影响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饲粮中补充LA可显著缓解产蛋率的下降程度(P<0.05),一定程度改善料蛋比(P>0.05),对平均蛋重、蛋鸡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应激期大部分时间内,LA800mg/kg组产蛋率、蛋鸡体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或P<0.01),料蛋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2.
2008年11月12日,博乐市一农户饲养的300羽4月龄的土杂鸡和15羽18月龄左右的产蛋鸡开始发病,7日内发病146羽,死产97羽,后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3.
酵母核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的影响.320羽Avian公母混合雏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和0.2%酵母核酸.饲养试验结束(42日龄)后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胴体组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核酸能显著提高了日增重5.92%~7.36% (P<0.05),0.05%组的胰腺率和腺胃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1.16% (P<0.05)、45.75% (P<0.05),对于胴体组成、其它内脏器官重等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320羽Avian雏鸡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设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核酸0.05%、0.1%和0.2%,42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 每组16羽(每个重复4羽), 共64羽, 采集胸肌肌肉样品,测定有关肉质的指标.结果表明,酵母核酸显著提高了胸肌粗蛋白含量3.21%~3.80%(P<0.05),粗脂肪含量则呈下降趋势(P>0.05),干物质、灰分各组之间无明显影响;添加酵母核酸显著提高肌肉肌苷酸和腺苷酸含量,分别为22.16%~35.03%(P<0.05)、41.44%~55.86%(P<0.05), 次黄嘌呤含量各组之间无明显的影响;具有提高肌红蛋白含量的趋势(P>0.05);添加酵母核酸显著提高了胸肌中甘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其中,试验组1甘氨酸提高了44.97%(P<0.05),试验组2亮氨酸提高了17.67%(P<0.05),试验组3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了37.34%(P<0.05)、29.24%(P<0.05)、17.39% (P<0.05)、14.44%(P<0.05)、10.94%(P<0.05).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胸肌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试验材料采用海兰W36商品代杂慢羽公鸡与来航型慢羽纯系母鸡杂交。对它们的F_1代快、慢羽母鸡性能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遗传背景一致的伴性羽速基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资料以公鸡家系为单位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处理(Harcy 1975),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快慢羽鸡在育成期和产蛋期死亡率、18周龄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蛋重、67周龄蛋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6周龄体重慢羽鸡大于快羽鸡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慢羽鸡比快羽鸡早3.4天,差异显著(P<0.05)。300日龄和467日龄产蛋数(H.H.)快、慢羽鸡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说明慢羽基因(K)对蛋鸡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大,羽速自别雌雄蛋鸡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在小麦(23.3%)替代玉米的产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木聚糖酶,研究小麦型蛋鸡日粮中木聚糖酶的最佳添加剂量。结果表明,在小麦型日粮中分别添加木聚糖酶4 320 000、5 760 000和7 200 000 U.g-1均可提高产蛋鸡的生产性能,但经济效益方面则以在产蛋鸡小麦型日粮中添加4 320 000 U.g-1木聚糖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白子金  宋良敏  高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24-3425,3518
[目的]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在产蛋鸡饲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30周龄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0.10%微生态制剂)、试验2组(基础日粮+0.25%微生态制剂)和试验3组(基础日粮+0.50%微生态制剂)4个处理,饲养试验期为42 d,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降低不合格蛋率和料蛋比;同时可降低鸡蛋的蛋白比率,提高蛋黄比例,并可改善蛋壳厚度和蛋形指数,对鸡蛋的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也表现出良好的改善效果。[结论]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其中0.25%的添加比例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波长313 nm的紫外线为紫外线中生物活性最强的部分,目前已较为广泛地用于治疗人的皮肤病。试验随机取360日龄新扬州产蛋鸡36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试验组1和试验组2均使用UVB 313补光灯,其中试验组1灯光的颜色为淡蓝色,试验组2灯光的颜色为淡红色。结果表明,UVB 313补光灯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5);试验组1鸡的输卵管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直径在4~10 mm的卵泡数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6);试验组1鸡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知,产蛋鸡生产中,可使用UVB 313淡蓝色补光灯。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盒式笼中肉种蛋鸡啄羽行为在遮光区和非遮光区的频次差异,旨在检验遮光、环境丰富度、啄羽和福利的关系。利用行为观测者摄像分析仪,对相同光周期下遮光的单鸡笼和双鸡笼每组各16只同日龄肉种产蛋鸡的活动同时摄录并分析。结果显示,单鸡笼啄羽频次(4.3±1.13)显著低于双鸡笼的(14.0±2.0)(P<0.01);单鸡笼暗区啄羽相比亮区减少了46%(P>0.05),而双鸡笼啄羽仅发生在亮区(P<0.05);亮区啄羽,单鸡笼较之双鸡笼则显著减小了80%(P<0.01),而暗区啄羽2者水平都很低(0~1.5),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未见剧烈型啄羽,仅有温和型啄羽。本研究表明,虽然啄羽的密度效应大于啄羽的遮光效应,但遮光能够降低密度对啄羽的效应值。遮光提供分化的光环境,而被遮光的环境很可能以减弱视觉信号方式减小羽毛对啄羽行为的刺激作用。这提示对盒式鸡笼进行局部遮光以增大其环境丰富度从而提高动物福利,也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7月上旬,河北省平泉县某养鸡户带病鸡来我中心就诊,该养鸡户饲养蛋鸡2000羽,现197日龄,产蛋率仅80%左右,且最近鸡群中有鸡只零星死亡,于是来诊。 1发病情况 该饲养户用某正规饲料厂蛋鸡浓缩料,自配玉米和麸子喂这批产蛋鸡。自140日龄以来,为了给产蛋鸡增加营养,自行多添加了些浓缩料,减少了麸子,后来鸡群中普遍出现了白色稀便,且产蛋率一直不能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1.
以1800只海兰雏鸡为试验材料,培育于青年鸡场;从130日龄起易地饲养于新安县某产蛋鸡饲养专业户,同时由青年鸡场一体的饲料厂供应源于同一套配方的配合饲料.结果表明,青年鸡与产蛋鸡易地专业化饲养切实可行.青年鸡亚系统,130日龄鸡的体重略高于标准,每只鸡的饲料成本为13.8元,盈利5.5元.产蛋鸡亚系统,91%以上的产蛋率维持12周,料蛋比2.7:1;90%以上的产蛋率期间,千只鸡的日盈利为141.8元.  相似文献   

12.
选用180羽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12羽,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对仔鸡养分利用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和1 000 mg/kg戊聚糖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可有效地降低NSP的抗营养作用,添加剂量以1000 mg/kg为宜,此时,氮利用率提高7.0%(P<0.05),肉仔鸡的日增重提高7.3%(P<0.05),饲料转化率改善3.6%(P>0.05),成活率提高3.4%(P>0.05).  相似文献   

13.
某种鸡场9月上笼的一幢京白223种鸡(116日龄、Ⅱ系355羽,Ⅲ系3491羽),由于批次多,日龄差大(第1批与第4批相隔28天),育雏、育成阶段与海赛克斯雏鸡混在一起饲养,整齐度差,每批雏鸡仅在10日龄进行1次断喙(一般在育雏、育成阶段断喙2~3次),进入产蛋期就发生啄肛现象,而且愈演愈烈,死淘1天多达30多羽,从上笼至进行断喙处理的41天里,死淘519羽,死淘率达14.4%,直接经济损失1万多元。  相似文献   

14.
董兆林 《吉林农业》2010,(9):215-216
目的分析生物保健型蛋白饲料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蛋鸡162只分为对照组54只(基础日粮)、试验1组54只(生物保健型蛋白饲料替代3%豆粕)、试验2组54只(生物保健型蛋白饲料替代5%豆粕),对饲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在产蛋率、采食量等指标方面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蛋的品质均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生物保健型蛋白饲料能够代替日粮中的部分(3%)豆饼运用在产蛋鸡中的效果最为明显,且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补饲量对林下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繁殖器官的影响,选取89周龄健康、生产性能相近的新扬州鸡15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将5组鸡放至林下进行散养,补饲量分别为舍内自由采食量的100%(对照组)、90%、80%、70%和60%。每周末给鸡称质量,试验第42天从每个重复选取2羽鸡屠宰,测定繁殖器官相关指标,同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6枚蛋测定蛋品质。结果表明,补饲70%组平均蛋质量和产蛋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补饲80%组产蛋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补饲70%组(P0.05),但平均蛋质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补饲70%和80%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蛋壳比例、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补饲70%组蛋黄比例显著大于对照组,蛋黄颜色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补饲80%组蛋形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和70%组(P0.05);补饲80%组输卵管质量与对照组、90%和70%组无显著差异(P0.05),显著大于补饲60%组(P0.05);补饲80%组卵泡总数显著小于补饲70%和90%组(P0.05),直径为2~4 mm卵泡数显著小于补饲90%组(P0.05)。由此可知,林下饲养产蛋鸡适宜补饲量为舍内饲养的70%~80%。  相似文献   

16.
<正> 沸石(Zeolite)应用于畜牧业,在国外已有10多年历史。我省沸石资源蕴藏量大,宣城县水东镇是一个大型矿床,它分布于珍珠岩的夹层中,呈淡黄色,主要为丝光沸石(Morderite),含有畜禽必要的全部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为开发利用我省饲料资源,探讨沸石作为饲料添加剂对产蛋鸡的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10月20日至1986年1月20日进行92天饲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夏季高温,鸡日摄食量减少,致使产蛋鸡不能满足机体正常能量需要,导致产蛋率下降,影响养鸡经济效益。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能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使产蛋鸡在不增加摄食量的情况下,满足能量需要。为了证实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于2000年6月至7月,在章丘市相公庄镇,对专业户饲养的产蛋鸡进行了日粮中添喂动物脂肪的效果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脂肪由章丘市生猪屠宰肉类加工厂提供。1.2试验动物及分组1.4饲养管理两组试鸡在同一开放式鸡舍、三层阶梯式笼养,两组均由同一名饲养员饲喂。干粉料,日喂3…  相似文献   

18.
36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正对照、负对照和处理组3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羽,进行42天的饲养试验。研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基础上分别降低0.1%的有效磷并添加100g/t耐高温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处理组肉鸡的生产性能胫骨指标与正对照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料肉比、胫骨灰分含量均优于正对照。  相似文献   

19.
几种抗生素替代品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止痢草提取物、茶树油提取物、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制剂、肉桂醛辣椒素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内脏器官指数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选取1 500羽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50羽。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试验组分别用止痢草提取物(试验Ⅰ组)、茶树油提取物(试验Ⅱ组)、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制剂(试验Ⅲ组)、肉桂醛和辣椒素制剂(试验Ⅳ组)完全替代杆菌肽锌,饲养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结果发现,各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质量、料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21日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42日龄试验Ⅰ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日龄各处理间脾脏、胸腺、法氏囊指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42日龄试验Ⅰ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肉桂醛辣椒素制剂组(P0.01)。以上结果表明,抗生素替代品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无不利影响,止痢草提取物优于其他各组,且饲养前期较抗生素可以更好地降低肉鸡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饲养期间不同投饲频率对鹅的养分利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将36羽体重相似的21日龄合浦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6羽(3公3母),预饲1周后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每天分别在8:00、10:00、12:00、14:30、17:00和21:00时投料6次;试验组投料3次,分别在08:00、14:30和21:00.鹅自由采食和饮水.后期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试验前、后期间,两组鹅的日均饲料采食量、日均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鹅的中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也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鹅的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饲养实践中对28日龄后的鹅采用3次投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