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对斜纹夜蛾成虫有很好的诱集作用,诱蛾量最大为前7d,持效期可长达42d,使用28d后,诱蛾量明显减少,此时更换诱芯.每667m2悬挂诱捕器3个比悬挂诱捕器1个的诱蛾量多,可在虫情监测和生产上应用.在生产上持续使用,并要规模和连片,同时辅助其他防治方法,防效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2008年7~10月分别在芋头、茄子、梨等多种作物上进行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诱捕成虫效果明显,性诱区田间落卵量及幼虫密度均低于化学防治区,且平均每667m2减少用药2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诱捕甘蓝斜纹夜蛾及田间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对秋甘蓝斜纹夜蛾开展了大面积诱杀试验,并就配套应用技术及其田间控害效果进行了评估。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在外围、中围和内围以及上风口、下风口等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单瓶诱集量差异明显,上风口的诱集量大于下风口,且增加幅度从外围往中心依次递减;在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诱集量差异跟田间虫口发生量呈正相关,虫口密度越大,外围成虫诱集量比中内围的增幅也越大。性信息素防治区在减少药剂防治2次的情况下,斜纹夜蛾落卵量比化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减少27.5%和65.3%,田间累计幼虫发生量分别下降70.9%和94.3%。本试验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大面积诱捕能有效控制甘蓝斜纹夜蛾的危害,可为蔬菜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清理斜纹夜蛾成虫性诱捕器,以4~6d清理1次诱捕器为好,6d清理1次的,日单个诱捕器诱蛾量分别比1d、2d清理1次的增加218.57%和70.23%,且控制害虫的落卵效果好,使用14d后田间卵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几种诱捕器对斜纹夜蛾的诱集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筒形干式诱捕器、水盆型诱捕器对斜纹夜蛾雄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其中以筒形干式诱捕器效果最为理想,极显著高于水盆型诱捕器和黄板+性诱芯,且操作更为方便.在斜纹夜蛾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建议推广使用筒形干式诱捕器诱杀成虫,并可用于斜纹夜蛾的测报.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情况及种群动态,筛选适合当地种群监测的性诱捕器,通过田间人工调查不同种植方式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为害情况,采用2种类型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进行田间诱捕试验,探讨甘蔗田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不论新植蔗田还是宿根蔗田,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被害株率呈先缓慢上升后下降趋势,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达到高峰,最高可达88.40%。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不多,宿根蔗田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较新植蔗田多,5月下旬到6月上旬达到高峰。监测期间不同种植方式甘蔗田草地贪夜蛾共出现5个诱集高峰期,新植蔗田草地贪夜蛾诱集高峰较宿根蔗田迟一个月出现。船形诱捕器和桶形诱捕器均可诱捕到草地贪夜蛾成虫,船形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但两者周均诱集量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论新植蔗田还是宿根蔗田,应加强甘蔗苗期草地贪夜蛾虫情普查和早期监测预警,在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时建议使用桶形诱捕器,在实际防治中结合甘蔗绵蚜防控采用植保无人机科学施药,防早防小,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安龙县首次引入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防治蔬菜夜蛾科害虫,对不同挂置密度、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捕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8—9月的蔬菜地运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斜纹夜蛾成虫的最佳挂置方式是:每667m2挂5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放置1支诱芯,诱捕器以离地100cm的高度对夜蛾科害虫的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试验了3种性诱捕器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诱捕效果.结果表明,3种性诱捕器均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以深圳百乐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好,平均单个诱捕器高峰期5d诱蛾量为41头、100d累计诱蛾量为161头,其次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捕,平均单个诱捕器...  相似文献   

9.
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测定,就不同来源诱芯、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芯不同储藏期等因素对信息素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蔬菜害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置放高度依据不同寄主田间生长高度,以1~1.5m效果较好;3种诱捕器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诱蛾量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瓜实蝇发生危害及诱捕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取随机取样和诱捕法对瓜实蝇在福建省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瓜实蝇在福州菜区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发生高峰期在6~7月、9~10月。瓜实蝇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选用整支扎针孔诱芯、0号柴油和用普通矿泉水瓶制作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在福州市新店及厦门市同安两个菜区进行诱捕试验,15 d防治效果分别为73.33%和69.11%,持效期达100 d,引诱范围达15 m,30 d的防效分别为87.33%和81.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