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制种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变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笔者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利用在国内外首次发现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DGMS79—399—3,育成了一批优良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16、中甘17、中甘21等6个新的甘蓝杂交种,其中已有5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开始用显性雄性不育系规模化生产甘蓝杂交种并向市场提供商品种子。由国外引进经过改良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通过多年转育、改造,获得了10余个可实用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出中甘22等优良甘蓝杂交种并开始制种应用。  相似文献   

2.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性利用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基因型多代转育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以及利用它们配制的F1杂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幼叶黄化现象。用同一基因型来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分别配制F1杂种,在秋、春甘蓝栽培中产量均有明显差异。幼叶黄化是甘篮胞质雄性不育性利用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3.
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及其保持系Y03-6为试材,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花蕾不同发育时期IAA、ABA、GA3和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比值变化,研究甘蓝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育系CMS451花蕾GA3和ZR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均呈现先升后降;IAA含量不育系均高于保持系,呈现先降后升,保持系则持续减少;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中期不育系低于保持系,后期高于保持系,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可知,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451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与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对耐热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问题,分析指出了耐热甘蓝胞质不育转育过程中种质资源的选择、不育材料的采集和抗病性鉴定标准,以期为甘蓝耐热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简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我们在甘蓝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在继续进行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与利用的同时,开展了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这一工作除了利用萝卜不育系与甘蓝进行远缘杂交选育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外,还进行了R1萝卜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Bannorot(1974)Heyn、Williams (1978)利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2003,(3):55-55
1育种技术研究①雄性不育育种技术研究筛选出10余个不育性稳定、经济性状优良且配合力好的甘蓝显性不育系并配制出新的优良杂交组合;鉴定出29个新的纯合显性不育株,其中02—12MS为新类型显性不育系,使甘蓝显性不育系类型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6个;获得优良青花菜显性不育系3个,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3个。获得含有PS-2雄性不育基因的番茄不育系;甜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QTL定位得到初步结果,建立了8个连锁群,确定了控制辣椒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s的大致区域;提出大白菜核基因型、异源胞质型和温度敏感型雄性不育遗…  相似文献   

7.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外引进3份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经田间观察,其花朵开放正常、蜜腺大、花蜜多、雌蕊正常,低温环境下幼苗均不表现黄化,与甘蓝类蔬菜可育的自交系杂交,其后代均表现为100%不育,所有的甘蓝类蔬菜均能保持其不育性。通过连续回交转育,育成一批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强、雄性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并利用该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经田间鉴定筛选出6个不同类型的甘蓝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以甘蓝结球期叶球内叶为试材,利用PCR方法在甘蓝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S451的线粒体基因组中扩增出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片断,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断和NCBI发布的Ogura胞质不育系特异片段高度同源,说明CMS451的不育机理与Ogu-CMS相似,也反映了CMS基因的相对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546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品比试验中发现的青花菜雄性不育单株为不育源,与近圆球形结球甘蓝自交系进行回交转育,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100%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并利用该不育系试配了几个杂种优势明显的甘蓝杂交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及其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几乎都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的.21世纪初,一些国家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开始面市.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甘蓝雄性不育系的研究,90年代末至今,已分别采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和胞质不育系途径配制出一批甘蓝新品种,并通过国家或省(区、市)级审定,在各地区推广,这些新品种的特点是杂交率达100%,整齐度好,深受生产者和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主要植物学性状初步观察杨丽梅刘玉梅王晓武孙培田庄木方智远(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一代与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相比,具有杂交率高、亲本繁殖成本低等优点。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又具...  相似文献   

12.
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秋甘蓝系列新品种(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或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中甘 16、中甘 18、中甘 19、中甘 2 0等 9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秋甘蓝新品种、新组合 ,其中 4个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花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培育新品种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需要,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大都靠昂贵的种子进口或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造成种子成本高与种子杂交率不稳定等缺点。本公司在白花菜杂交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自2000年开始步入了青花菜杂交优势的选育研究,并利用国外引进的一个胞质雄性不育系为原始材料和不同类型青花菜自交系父本进行组配研究(目前国际上最新育种技术),也是利用雄性不育培育青花菜新品种,对配制的部分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胞质雄性不育系725;母本继续进行纯化并与不同…  相似文献   

14.
结球甘蓝新品种‘瑞甘1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11):29-31
‘瑞甘17’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4-13’与自交不亲和系‘03-8-1-2-4-1’杂交而成的秋甘蓝新品种。定植至收获的天数约84 d,叶球扁圆形,结球较紧实,耐裂球;单球质量2 kg,每667 m~2产量约6 400 kg;耐热性较强;抗病毒病和黑腐病。球色为鲜绿色,脆甜品质好,商品性高。2015年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动态     
《中国蔬菜》1993,1(1):26-0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 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陕西省农科院蔬菜所承担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技术”专题中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于1992年4月通过了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成果采用种间杂交,成功地将Polima油菜的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引入大白菜,育成了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等,其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5%以上,解决了国内外育种家在异源胞质不育系选育中长期未曾解决的蜜腺退化、苗期黄化、结实不良等技术难题,为大白菜胞质不育系转育开辟了广阔前景。该所用所…  相似文献   

16.
黄苗小白菜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江市蔬菜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黄苗小白菜胞质雄性不育选育,获得了黄苗标记的小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将其有利用价值的黄苗遗传标记与异源胞质雄性不育性转育相结合,选育成实用性较好的小白莱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黄茁寒青A,克服了目前国内小白菜利用Pol CMS微粉自交降低杂交种纯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丁云花  简元才 《蔬菜》2005,(12):8-8
花椰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花椰菜生产发展很快,栽培面积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为了丰富、更新花椰菜品种,提高花球产量和品质,改进育种技术,本课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花椰菜品种改良育种研究,利用胞质雄性不育材料,通过多代连续回交转育获得一批不育性稳定的花椰菜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8.
以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早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2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甘22’甘蓝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180为母本,自交系7014为父本配制而成。该一代杂种秋季种植早熟性好,定植到收获约60d;叶球单球质量1.75kg,抗病毒病和黑腐病,不易裂球,品质优,适于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早秋种植。  相似文献   

19.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蓝新品种‘中甘192’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自交系88-62-1-1为父本配制而成。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左右;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1.3kg,耐裂球,品质优,适于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及西南地区的云南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京莲红2号’是结合双单倍体技术与胞质雄性不育转育培育而成的观赏甘蓝圆叶红色系一代杂种。其株高约25 cm,生长势强,株形饱满,叶数多。内叶挺立,互叠排列,形似玫瑰,紫红色,颜色鲜艳,着色早,均匀,褪色晚,整齐度高,耐–5 ℃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