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牛皱胃变位是牛皱胃的解剖学位置发生变化。它可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2种。左方移位是指生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移位到腹腔左侧,置以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位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向前方或向上方发生旋转或翻转变化引起的位置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了2005~2011年间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化奶牛场及部分散养户饲养的12 613头奶牛皱胃移位发病情况,共确诊皱胃移位患牛629头,平均发病率为4.99%.调查发现,581头表现为皱胃左方移位,占发病牛的92.37%;47头表现为皱胃右方移位,占发病牛的7.47%.奶牛皱胃移位与年龄、胎次、产犊时间、料重比、泌乳量等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发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牛皱胃变位是牛皱胃的解剖学位置发生变化。它可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2种。左方移位是指生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移位到腹腔左侧,置以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位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向前方或向上方发生旋转或翻转变化引起的位置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随着奶牛养殖效益的持续低迷,奶牛养殖者为了降低饲养成本,逐渐增加了价值偏低的饲料,造成奶牛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之一就是奶牛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奶牛皱胃移位。为了了解垦区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病原因,笔者自2016-2018年期间,对辖区内的6个奶牛场饲养的833头奶牛进行了皱胃移位病因的调查。调查发现,皱胃移位奶牛46头,平均发病率5.52%;奶牛产犊的12月至第2年4月期间发生皱胃移位39头,占总发生牛的84.78%,极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奶牛皱胃移位发生率;其中:左方移位35头,占总发生牛的76.09%;右方变位11头,占总发生牛的23.91%。  相似文献   

5.
奶牛皱胃移位是皱胃的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疾病。分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移位多见。笔者在近几年的兽医临床工作中,曾先后诊疗过皱胃左方移位的病牛,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皱胃解剖学位置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称为皱胃变位。在临床实践中,将皱胃变位分为两种类型,即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从右侧腹腔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后者是皱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而改变了它的前后位置。通常把左方变位称为皱胃移位,右方变位称为皱胃扭转。右方变位又可分为前方变位和  相似文献   

7.
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按其变化的方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又称皱胃移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即皱胃扭转,指皱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上,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临床上以左方变位较多。笔者接触到很多奶牛皱胃变位,其所造成的生产性能降低,诸如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利用年限缩短以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则更无法估计。  相似文献   

8.
皱胃移位是高产奶牛的常发病,它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1病因皱胃移位的发生与过食精料关系密切。该病经常发生于精料饲喂过多的体形高大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9.
1 病因及症状奶牛皱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 ,又称皱胃移位 ,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壁 ,置于瘤胃与腹壁之间 ;右方变位 ,即皱胃扭转 ,指皱胃顺时针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 ,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临床上以左方变位较多。本病多因皱胃弛缓加上产后腹压骤降而多发于高产奶牛的产后期。由于精料饲喂过多 ,引起胃内酸度过高以致代谢紊乱 ,皱胃驰缓。而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增大 ,逐渐将瘤胃向上抬高及向前推移 ,使皱胃趁机向左方移走。当母牛分娩后 ,腹压骤然下降 ,瘤胃恢复原位下沉 ,把皱胃压到瘤胃的左方。表现为顽固性消…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手术致小尾寒羊皱胃左方变位动物模型造模前后皱胃B超声像图的变化情况,旨在为B超诊断反刍动物皱胃左方变位提供依据。将6只体型相近的成年雌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3只羊,用配备5.0MHz线型探头的B超仪对2组羊皱胃进行探查,记录皱胃可探查区域及声像图特征,随后通过手术对Ⅰ组羊进行轻度皱胃左方移位,Ⅱ组羊进行重度皱胃左方移位,术后每2d对实验羊的皱胃位置进行1次B超探测,持续15d,记录各次探查结果。结果显示,手术前各实验羊均可在剑状突后腹中线及近腹中线区域探测到皱胃,声像图中皱胃壁较难分辨,但皱胃内可明显看到其内容物产生的不均一回声点或回声块,不时可看到产弱回声的皱胃皱襞;术后,2组羊在皱胃固定点附近区域都可探查到皱胃嵌于腹壁与瘤胃之间的声像图,皱胃可与周围器官明显区别开,Ⅱ组羊还可在腹腔左侧壁探查到幽门;15d的观察期内除Ⅱ组中一羊皱胃自发复位外,2组羊皱胃位置在固定点附近无太大变化,Ⅰ组羊皱胃声像图没变化,Ⅱ组羊嵌留于瘤胃与腹壁之间的皱胃厚度增加。结果表明,在B超探查中小尾寒羊皱胃声像图特征明显,在皱胃变位后能与相邻组织器官区别,B超仪具有诊断反刍动物皱胃变位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皱胃变位是皱胃的解剖学位置发生变化。它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二种。左方移位是指位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移位到腹腔左侧,置以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位于腹底正中线偏右的皱胃,向前方或向上方发生旋转或翻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例奶牛皱胃移位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师 《广西畜牧兽医》2007,23(4):178-179
2006年11月20日广西柳州市某奶牛场有一头奶牛,在产奶高峰阶段,突然发生拒食精料、产奶量急骤下降并伴有其他症状,经临床观察结合皱胃穿刺检查,诊断为皱胃移位,通过及时采取手术治疗获得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皱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属常见多发病之一,约占奶牛饲养量的4%~6%。包括皱胃左方移位,即皱胃通过瘤胃腹囊的下方移至瘤胃的左侧,夹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占皱胃变位发病率的80%;皱胃右方变位又包括皱胃右方顺时针扭转,即皱胃经瓣胃的下方向后、向上经顺时针方向移至瓣胃的后上方,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皱胃变位是指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总称。在奶牛中发病率较高,是危害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皱胃左方变位即指皱胃从瘤胃右侧腹部的正常位置移行到瘤胃左侧,夹置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变位后皱胃内的气  相似文献   

15.
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皱胃变位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约占80%~85%。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皱胃移位手术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皱胃移位是其解剖位置发生了异常,即皱胃由原来的腹前右下部移位到左侧腹腔,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或于右方向上扭转的异常现象.其后果是消化功能降低,导致机体消瘦,产奶量下降,并逐渐衰竭死亡.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合理,特别是粗饲料不足时易发此病;其次,妊娠、运动不足、摔倒等也可引起发病.本病从前常以前胃驰缓方法治疗,收效甚微,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采用手术治疗24头,治愈率达95.83%,挽回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变位分为2种类型: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皱胃向前方扭转置于网胃和膈肌之间,称为右方逆时针扭转,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称为右方顺时针扭转,此2种变位统称为皱胃扭转。皱胃变位是奶牛较常见的皱胃疾病,亦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主要原因,但手术的具体方法略有不同,且报告较少,尤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2年本院诊治皱胃变位病例绝大多数为左方变位,  相似文献   

18.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皱胃变位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根据变化方位可分成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临床上主要是发生左方变位。左方变位也叫做皱胃移位,是指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至左侧腹腔,位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也叫做皱胃扭转,是指皱胃按顺时针方向扭转至瓣胃的后上方,位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奶牛发生皱胃变位后,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如泌乳量降低,延迟发情配种,缩短利用年限,并会严重损害经济效益,现主要介绍该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皱胃灌注挥发性能肪酸对绵羊复胃消化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经皱胃瘘管给绵羊皱胃内灌注挥发性脂肪酸混和溶液,同时记录绵羊瘤胃和皱胃的肌电图。比较投药前后肌电变化表明:皱胃内灌注0.3M的VFA溶液50ml,瘤胃和皱胃的运动频率、收缩强度、收缩传导速度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