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用60Co-γ射线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11号3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无性系种子和连州1号1个普通油茶优树种子进行0 rad、1 000 rad、2 000 rad、3 000 rad剂量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油茶实生后代鲜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仁油率、鲜果含油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油茶经60Co-γ辐照处理后,岑软2号、11号的实生后代出籽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岑软3号的出籽率影响不显著,可见不同品系间油茶影响差异较大;对油茶出仁率、仁油率及鲜果含油率的影响表现为:高剂量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增加了岑软2号、3号和连州1号的出油率,降低了岑软11号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60)Co-γ射线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11号3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种子和连州1号普通油茶优树种子进行0、1 000、2 000、3 000 rad剂量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油茶实生苗鲜果出籽率、晒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岑软2号、11号的实生苗出籽率有显著影响(P0.01),对岑软3号的出籽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无性系间辐照影响差异较大;3 000 rad辐射明显提高岑软2号、3号和连州1号的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抑制了岑软11号的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60Co-γ射线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11号3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种子进行0、1 000、2 000、3 000 rad剂量辐射处理,对连州1号普通油茶优树种子进行0、1 000、2 000 rad剂量辐射处理,研究辐射对成年油茶植株树高和冠幅、果产量、果实形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油茶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树高、冠幅间无显著差异,且单株均能正常生长;平均单株果产量随年份呈现明显的大小年变化,岑软2号、岑软3号在2014年辐射组平均单株果产量较CK有明显提高,岑软11号的年平均单株果产量在0~3 000 rad剂量范围内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3 000 r辐射使岑软11号油茶果实纵横经减小,其他辐射组岑软11号果实纵、横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岑软2号在1 000 r辐射下果皮变薄,岑软11号在3 000 r辐射下果皮变薄而种皮厚度变化不明显,不同辐射组间岑软3号和连州1号果皮及种皮厚度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采集19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叶片,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比较不同品种油茶的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7号品种油茶叶片POD活性最高,达2.3493U·g-1FW,15号最低,仅有0.0215U·g-1FW,品种间POD活性差异极显著;2号品种油茶叶片SOD活性最高,达341.0256U·g-1FW,7号品种最低,仅有159.8928U·g-1FW,品种间POD活性差异显著;18号品种COX活性最高,达0.5406μmol cytc·min-1·g-1FW,11号最低,仅有0.0121μmol cytc·min-1·g-1FW,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16号品种蛋白质含量最高,有39.9854mg·g-1,4号品种最低,仅有5.4296mg·g-1,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2)在各品种油茶叶片中,POD、SOD、蛋白质这三项指标均不是影响各品种间差异的明显主成分;(3)对各品种叶片的POD活性、SOD活性、蛋白质三项指标进行ward最小平均法聚类分析,可区分为五类,同类群中大部分品种均来自同一种源地。  相似文献   

5.
采用60Co-γ射线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11号3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种子进行0、1000、2000、3000 rad剂量辐射处理,对连州1号普通油茶优树种子进行0、1000、2000 rad剂量辐射处理,研究辐射对成年油茶植株树高和冠幅、果产量、果实形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油茶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树高、冠幅间无显著差异,且单株均能正常生长;平均单株果产量随年份呈现明显的大小年变化,岑软2号、岑软3号在2014年辐射组平均单株果产量较CK有明显提高,岑软11号的年平均单株果产量在0~3000 rad剂量范围内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3000 r辐射使岑软11号油茶果实纵横经减小,其他辐射组岑软11号果实纵、横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岑软2号在1000 r辐射下果皮变薄,岑软11号在3000 r辐射下果皮变薄而种皮厚度变化不明显,不同辐射组间岑软3号和连州1号果皮及种皮厚度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明6种供试油茶的抗炭疽病等级,分析油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摸清油茶抗炭疽病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活体针刺接种自然发病法评价抗炭疽病等级,采用光度分析法测试了酶活性,采用关联法分析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感病指数最小为博白大果油茶26.9,病斑长度(2.62±0.40)mm,感病指数最大为普通油茶68.8,病斑长度(8.01±2.03)mm。感病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普通油茶岑软3号岑软2号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感病后,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POD活性均较其他高感油茶品种明显升高,CAT也明显升高(除岑软2号油茶外),SOD和PPO则表现各异;防御酶活性诱导增长率、酶AUEAPC综合增长率以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增长率高于高感油茶;健康油茶酶活性与病斑大小、感病指数相关性弱或基本不相关,感病后POD、CAT、PPO均与抗性呈正相关,而SOD与抗性呈负相关,相关性均在高度和中度以上。[结论]博白大果油茶为高抗品种,陆川及香花油茶为中抗品种,岑软2号、岑软3号、普通油茶为高感品种,且感病油茶酶活性与感病指数存在明显相关,试验进一步明确了油茶抗炭疽病及其防御酶在抗性评价中的作用,为早期鉴别油茶抗病性并筛选抗病油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3个1年生的青冈栎幼苗种源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探讨其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但不同的种源有差异。3个种源中,16号、18号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17号不显著;(2)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相对含水量均减少;3个种源的相对含水量均成显著差异(P≤0.05),且17号相对含水量下降的最快;(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抗氧化酶(包括SOD和POD)活性均降低。3种源幼苗的SOD活性随干旱时间延长均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17号SOD活性下降的值最高;16号、17号种源幼苗的POD活性随干旱时间延长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且16号POD下降的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叶片营养元素N含量最高,其次是Ca和K,Cu含量最低;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综合评价油茶不同无性系营养元素吸收情况,按综合得分排序依次是桂软3号、桂软2号、湘林A5、湘林70号、桂软1号、桂软11号、桂软22号、桂软24号、桂软23号。  相似文献   

9.
以产自广西的4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桂无1号’(桂1)、‘桂无4号’(桂4)、‘岑软2号’(岑2)和‘岑软3号’(岑3)的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对其设置10%、20%和30%共3个浓度梯度,给予持续12、24、36 h以及营养液恢复12 h处理,测定幼苗各处理的生理指标,并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小于对照,其中桂1和桂4下降幅度最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胁迫处理36 h后,桂1和桂4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岑2和岑3的叶绿素含量升高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岑2和岑3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桂1和桂4明显。复水后,岑2和岑3较多生理指标有恢复迹象。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油茶品种幼苗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岑软3号岑软2号桂无1号桂无4号。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幼苗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3种不同浓度的NaCl (85mmol·L-1,170mmol·L-1,2 6 0mmol·L-1)胁迫下 ,对毛白杨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发现 ,在NaCl胁迫 3小时后 ,幼苗SOD和POD活性显著降低 ,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这两种酶活性降低较缓慢 ,但SOD活性下降程度均较POD小 .在NaCl胁迫中 ,MDA含量明显增加 ,并于胁迫 15小时后达到最大值 ,随后含量增加较小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作用效应是不同的 ,其中 2 6 0mmol·L-1NaCl处理明显促进幼苗SOD和POD活性的下降与MDA含量的增加 ;而且MDA含量与SOD和POD活性的下降有关 .结果表明 ,NaCl胁迫所引起的SOD和POD活性下降可能加强膜脂过氧化作用 ,最终导致幼苗MDA含量的增加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黎凤金 《绿色科技》2024,(5):144-147
为探究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区为试验地点,设置“岑软2号”“岑软3号”“赣兴48”3个品种油茶处理,对不同品种油茶叶片色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3个方面进行评估,比较了不同品种油茶耐盐性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茶盐碱胁迫下叶片色素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盐碱胁迫会导致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降低,其中,“岑软3号”油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会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以抵御胁迫,而“赣兴48”油茶会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赣兴48”油茶更易受到氧化胁迫,从而产生更高的MDA含量;“岑软2号”“岑软3号”油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盐碱胁迫导致的氧化伤害,其SOD活性上升幅度最大。研究可为油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盐碱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为研究对象,采用浇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香花油茶生理特性及春梢花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12 d后,2 000和3 000 mg/L多效唑能增加各处理组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SOD、CAT、POD的酶活性;4 000和5 000 mg/L多效唑使香花油茶叶面积变小,各浓度多效唑处理下香花油茶叶长和长宽比均显著降低;3月26日浇灌2 000 mg/L多效唑对香花油茶花芽促进效果最好,以隶属函数法分析多效唑对香花油茶的调节效应,以5 000 mg/L处理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品种"杂优闽1"为试验材料,以未经低温锻炼的油茶幼苗为对照,研究了油茶幼苗在(10±0.5)℃低温锻炼、(2±0.5)℃冷胁迫和常温恢复期间的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锻炼3 d可明显提高油茶幼苗的抗寒性;冷胁迫3 d,经低温锻炼后的油茶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其在常温下的恢复也较对照迅速。在低温锻炼和冷胁迫期间,油茶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且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经低温锻炼的油茶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则均明显高于未经低温锻炼的油茶幼苗,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和保护酶活性增强在低温锻炼诱导油茶幼苗的抗寒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抗旱高光效的油茶种质,为后续油茶耐旱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岑软2号、岑软3号、桂无1号和桂无4号共4个油茶优良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PEG 6000(10%、20%、30%)3个干旱胁迫强度,给予12、24、36 h的胁迫处理和12 h的复水处理,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4个油茶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干旱胁迫下,4个油茶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岑软2号和岑软3号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稳定;桂无1号叶片叶绿素a含量及桂无4号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降低。4个油茶品种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Y_(NPQ))均上升,其中岑软2号和岑软3号叶片的NPQ和Y_(NPQ)值较大且增幅明显,表明其抗旱能力较强。岑软2号和岑软3号叶片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实际光量子效率(Y_(PSⅡ))较大,且随胁迫持续逐渐升高,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_(NO))波动持平,甚至下降;桂无1号和桂无4号叶片的ETR、Y_(PSⅡ)和Y_(NO)变化与岑软2号和岑软3号相反,表明其抗旱能力较弱。复水处理后,岑软2号和岑软3号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恢复迹象,尤其是在轻度胁迫下ETR、Y_(PSⅡ)、Y_(NO)、NPQ和Y_(NPQ)恢复至对照水平,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旱后恢复能力;桂无1号和桂无4号相关指标未有改善,表明其抗旱能力较弱。【结论】结合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4个油茶品种可划分为2类,其中岑软2号和岑软3号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桂无1号和桂无4号为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按照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岑软2号、岑软3号、桂无1号、桂无4号。  相似文献   

15.
以2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xi’)嫁接苗、扦插苗为试验对象,在不同水分(28%~31%、15%~18%、9%~12%)和不同浓度氮素(0、0.375、0.75 g/株)条件下,测定其叶片膜透性和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在15%~18%条件下,不施氮的油茶幼苗叶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强于施氮的油茶幼苗,而在9%~12%条件下,施加高氮(0.75 g/株)有利于油茶幼苗提高叶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同时,施加氮素也可以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在施加高氮(0.75 g/株)的情况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程度最小,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桃叶卫矛幼苗进行75、150、300、350、400 mmol/L 5种不同浓度的Na2SO4处理,测定并分析了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桃叶卫矛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CAT+POD;(2)SOD和POD在Na2SO4浓度为300 mmol/L时活性最大;(3)CAT活性在Na2SO4浓度为150 mmol/L时最大,在Na2SO4浓度为300 mmol/L时略次之.据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考虑用300 mmol/L左右的Na2SO4对桃叶卫矛幼苗进行抗盐锻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油茶幼苗对锰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及其不同器官对锰胁迫的响应差异,在水培条件下,将培养液中锰离子浓度提高至6 mmol/L形成锰胁迫,就油茶幼苗根和叶在锰胁迫早期(持续20天)的生理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发现,锰胁迫第15天后,少数叶片的尖端和边缘出现了褐斑;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幼苗叶与根中的MDA含量、SOD与POD酶活性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根和叶的MDA含量、SOD与POD活性均呈增加或增强趋势,但在不同器官中测定的各生理指标值存在差异,如MDA含量叶根,SOD活性叶根,而POD活性根叶;锰胁迫的最初阶段(第0~5天),SOD活性的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其他两项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说明,在锰胁迫初期,油茶幼苗各生理指标协同响应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但不同器官所受锰胁迫的毒害程度不同,抗逆境的主导酶以及酶响应的速度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油茶品系的养分利用及土壤养分限制情况,以岑软2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岑软3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3)和香花油茶1号(Camellia osmantha 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油茶品系叶片与土壤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叶片C和P含量均表现为香花油茶1号>岑软2号>岑软3号,叶片N含量表现为香花油茶1号>岑软3号>岑软2号。不同油茶品系叶片N∶P均为14~16,均受N和P的双重限制。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C、N和P含量降低,土壤C∶P、N∶P增加。岑软2号、岑软3号叶片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相关指标多呈显著负相关,香花油茶1号叶片N、P含量与土壤N∶P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油茶品系的生长均受N、P限制;随土层深度增加,植物生长可能受P限制。  相似文献   

19.
在霍格兰配方基础上,依据广西岑溪软枝油茶自身的营养吸收分配规律,调整营养液配方,采用砂培方法开展软枝油茶苗木缺素试验。监测油茶在N、P、K、Ca、Mg、Fe、S营养元素缺失条件下苗木的形态特征、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和生理特性(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各缺素处理均对油茶苗木的生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无光泽,苗木纤弱等现象,其中表现症状突出为缺铁、缺氮、缺钙处理。通过叶片营养的主成分分析,叶片综合养分从高到低次序为:全素-Mg-S-Ca-Fe-K-P-N蒸馏水,N、P、K元素为幼苗养分吸收与分配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缺素处理对叶片叶绿素(a+b)总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缺氮和缺铁处理,缺钾处理下这些指标较全素处理略高。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生长的6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及其MDA含量的测定,表明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7.7℃)的条件下得出如下结果,①苹果杏和兰州杏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与其耐寒力呈正相关,抗寒性较银香白、意大利2号、金荷包、麻真核其他4个品种强;②随着温度的降低,枝条内的MDA含量变大,抗寒性强的品种MDA含量相对较低,也表明苹果杏和兰州杏较其他4个品种的抗寒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