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差距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为分析背景,研究了三大地区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阐述了中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梯度差距,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上差距产生的历史原因:提出了协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东、中、西地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品牌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分析了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品牌农业的优势条件以及发展品牌农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发现在西部地区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吸纳农村刺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和谐以及活跃县城经济。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地处中原,连结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河南省提出的"东引西进"的战略,在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过程中,河南省应立足自身及东西部地区的特点,明确"东引西进"战略的目标及相应对策,以求在"东引西进"的过程中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西部地区"三农"发展总体取得明显成效,但各省区市在粮食自给能力、农产品价格走势、农民增收与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都面临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村环境恶化等共同问题。在对西部省市主要"三农"发展指标与面临问题深入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持续增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进入小康.为推动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加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而贵州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又是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地区之一.因此,以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推动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但在大好形势中也出现了不协调音符,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为了逐步缩小差距,中央在“九五”计划和十五大中,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到了重要位置,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成为经济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的成因,面临的机遇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5-2015年流通产业投入产出数据,结合DEA-ESDA模型分析了流通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上纯技术效率偏低,东部地区流通综合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流通产业投入产出不协调问题突出;东、中、西部区域之间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东、中、西部区域内部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相近;我国各省市流通效率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正自相关特征,集聚呈增强的趋势;流通效率冷热区域分布呈东、中、西部梯度递减的空间圈层结构,冷热区域演变格局也相对平缓,其中热点区域演变是以长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演变的,表现为"核心—集群—核心"的演变规律。我国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人才引进,提升对技术吸收的能力,加强东部地区集聚溢出效应,推动区域流通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结构变迁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但是各区域收入来源差异明显.与东部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对家庭经营收入依赖更大.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收入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综合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涉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涉农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和政策的影响覆盖率共同决定了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民相对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宁南山区、陕北地区、河南焦作和浙江绍兴市农民年人均涉农政策收益分别为695.79、1 179.94、432.71、1 317.78元,分别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11.5%、12.1%、7.3%、7.6%,农民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收益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低。低收入农民对政策的影响更为敏感,而当前涉农政策对贫困农户增收作用不明显,主要与政策的覆盖率低有关,未来应通过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高贫困识别度,使更多农民享受到政策利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高梯度产业地区和低梯度产业地区,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我国经济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通过非均衡发展使东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1999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后,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本文通过对199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实际阶段以来东、西部整体经济和各项经济要素的分析,发现东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西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明显,梯度转移迹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教育差距是中国城乡收入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优秀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中,教育资源的投入起到了显著作用,并且有效提高了其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就业,进而缩小城乡人均收入的差异。利用我国2008—2020年的31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探究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在粮食安全提高的影响下是否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1)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显著作用,其中中部地区的作用最大,而东、西部地区相较于中部地区的效果较弱。(2)在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效应中,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中介作用,这一点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农业发展水平进步、农村地区振兴、农民收入切实提高提供参考,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针对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地区差距较大和农村的收入分配格局仍不合理等现状,作为国家重要宏观调控政策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有介入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并应该采取必要的政策手段来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应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900-3902
通过构建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素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农业综合竞争力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不均衡,最强的是中部地区,其次是东北地区,再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才是东部地区。在继续保持和提升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前提下,缩小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差距,增强落后地区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是目前解决农业发展差距问题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函数,运用我国1986-2004年期间的省际Panel数据,实证检验了出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利用两个不同的估计模型,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结果表明,出口贸易通过技术溢出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效应,推动了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地区性差异,呈现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较弱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基于要素聚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可分为要素数量指数、要素质量指数、要素配置指数,根据东、西部地区共22个省市区2006~2011年的数据计算结果可知,东、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差距悬殊,且无缩小趋势。为减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西部地区应提升资本集聚能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教育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完善东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机制;以政府制度激励为契机,促:进西部地区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千年和新的世纪开始之际,西部大开发成为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现代化建设始于自然和区位条件较好的东部,而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完成则将取决于我国自然和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的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统计分析表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上,农村经济的东、西部差距又主要体现在乡镇企业上,因此,在西部大开发初期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工业化的全面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农村信息需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引导农村信息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10~2013年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城镇化率、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是调节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人均GDP、人口密度是调节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总体地方财政支出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综合效率较低;东、西部地区的平均综合效率始终高于中部地区,效率分布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药减量使用和科学使用,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分析1991-2014年我国农药使用强度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药使用强度的省际收敛情况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均显著提高,东、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总体上依次递减;各地区农药使用强度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的绝对差距均进一步扩大,且东部地区省份的绝对差距显著大于中部地区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σ收敛趋势不具有一致性,全国各省份和西部地区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绝对差距未显著缩小,中部地区省份显著缩小,东部地区省份则显著扩大;全国及各地区省际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具有一致性,初期农药使用强度较低省份的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更快,离自身稳态值越远的省份农药使用强度增长速度也越快;与东、西部地区省份相比,中部地区省份农药使用强度的收敛速度要更快。最后,提出开展区域性综合防治、推行可持续防控、加强监测预警等科学有效控制农药使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