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猕猴桃细菌溃疡病(Actinidia bacterial canker)病原细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川省苍溪县猕猴桃的细菌病害进行系统鉴定表明,该病属细菌溃疡病,其病原细菌为 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ea。病原细菌的鉴定属国内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精准识别猕猴桃病害,为猕猴桃病害诊断提供理论支持,对视觉识别技术在猕猴桃病害防治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使猕猴桃病害诊断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并且提高病害诊断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是大石乡主导产业。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细菌病害,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该病传播快、危害重、是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猕猴桃溃疡病采取科学管理,培养抗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猕猴桃病害发生种类多,严重威胁着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六盘水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主要发生病害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六盘水猕猴桃主要病害有10种,真菌性病害4种,细菌性病害2种,线虫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1种,其他病害2种。其中以褐斑病发生率及感染面积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是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土传病害,而带病种苗的调运栽植是该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为了控制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传播,本研究开发了根系修剪、温汤浸泡、喷施氨基寡糖素、间作万寿菊等多种病害绿色防控措施。通过比较不同措施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发现将猕猴桃根系所有毛细根及侧根全部剪除,仅保留主根的修剪方式及将猕猴桃根系在45 °C温汤浸泡30min等种苗处理措施的病害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分别为90.91%和93.1%,是重要的带病种苗处理措施。而喷施氨基寡糖素与间作万寿菊也可以有效控制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是重要的田间病害绿色防控措施。本研究首次针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病提出了多种无害化防控措施,对于指导生产中开展病害绿色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福建猕猴桃病害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福建17种中华猕猴桃病害和1种毛花猕猴桃病害,其中真菌性病害11种。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各1种,生理性病害2种,病因未明的2种,中华猕猴桃灰纹病和毛花猕猴桃圆灰斑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溃疡病是严重危害猕猴桃生产的重要细菌性病害,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检测技术是该细菌性病害防控体系的关键,笔者在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简述了近年来猕猴桃溃疡病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水城县猕猴桃产业发展较快,但病害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该文从症状、传播途径、发生规律、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城县猕猴桃叶部主要病害褐斑病与灰斑病,并对两者进行区分,为猕猴桃种植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新西兰和意大利等猕猴桃出口大国爆发,并有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扩散之势,给猕猴桃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笔者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道,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病症状、病原鉴定、快速检测方法、致病力差异、病原菌侵染机理、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病害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红心猕猴桃是目前在贵州六盘水种植的一种重要农产品。然而,由于严重的病虫害,产业链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内容详细介绍了红心猕猴桃常见病害类型,并从农业的角度明确提出了红心猕猴桃不同生长期的病害防治方法,以及农业控制、物理控制、化学控制和微生物控制方法。另外,明确提出了相关的种植技术,为贵州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的病害防治与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小麦玉米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和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持续提高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对河南省小麦和玉米生产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麦和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杂乱、出苗差、施肥不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及病虫害加重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高产品种选育、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玉米适时晚收及小麦一喷三防等对策措施,以期推动河南省小麦和玉米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12.
信阳市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信阳市8种园林植物的真菌性病害进行了调查及病原鉴定,并对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发现病害17种,其中,樟树叶斑病、石楠红斑病、红花檵木灰斑病及十大功劳炭疽病为河南省4种新记录病害.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病害有玉兰黑斑病、石楠红斑病、石楠灰斑病、桂花褐斑病、黄杨炭疽病5种病害.  相似文献   

13.
兴杂2号是河南省尉氏县兴和农业研究所在1998年以1998年WaR1-32作母本,D7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优质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衣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近两年来对兴杂2号的性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探索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豫南茶树叶部真菌病害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豫南茶园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对病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研究表明,豫南茶树常见叶部真菌病害有8种。其中,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树轮斑病、茶炭疽病等病害发生普遍,对茶树危害较重,是当地茶树叶部主要病害。茶赤叶斑病、茶双毛壳孢叶斑病、茶链格孢叶斑病为河南省茶园新发现病害。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刺盘孢菌(Collectotrichum camelliae)、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theae,P.versicolor)、双毛壳孢菌(Discosia theae)、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gemmiphliae,P.theicola,P.theae folia)、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黑腐菌(Guignardia camelliae)等为豫南茶树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该文依据循环经济理论,探索了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循环农业对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河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及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信阳市病害发生较重的24种园林花木植物进行了病害调查,发现病害种类45种,其中叶部病害37种,茎枝干等部病害8种,根部病害1种。从病原物方面分析,这些病害中真菌性病害40种,细菌性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2种。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介绍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并对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了SWOT分析,阐述了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水稻病虫害对水稻的高产优质影响很大,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其发生发展规律也不相同,本文着重对豫南稻区生产危害较大的主要病虫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螟虫、稻纵叶暝、稻飞虱等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探讨,从栽培措施、环境控制、药剂防治等方面阐述综防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马尾松地理种源四个试验点的64个马尾松种源,进行了生长发育及适应性的研究。初步摸清了马尾松在河南的变异规律。通过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种源进行了种群的划分,区分出南、中、北三个地理带和六大种群。用综合评定法,评选出14个适合河南生长的优良种源,其六年生的树高、直径、材积分别比本省对照种源大18.6%、17.1%和58.4%,增产效益显著。同时为河南马尾松造林区提出了种子调拨意见,明确了我国马尾松的优良种源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国内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及《河南统计年鉴2008》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层次聚类法,准确、全面、有效的实现了对河南省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评价。该评价对于全面掌握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基本情况,研究制订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更好地推进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