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1971年我国首次发现此病,此病爆发时,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很大,可造成30%~90%的蜂  相似文献   

2.
蜜蜂麻痹病又名瘫痪病、黑蜂病、大肚病等,是一种成年蜂病毒病,传播甚广,危害严重。据报道,有70%爬行蜂出现的蜂群都是感染了麻痹病。几乎所有蜂种对麻痹病皆有易感性。各龄期、性别的成年蜂都受感染。此病有季节性,多发生在5~9月间,5~6月达到高峰。病情严重时成千只蜂从蜂箱爬出或被工蜂驱逐出外,造成蜂群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3.
蜜蜂卷翅病     
我省夏秋之交的高温季节,蜜蜂卷翅病的发病颇为严重。幼蜂卷翅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生理性疾病。发病重的群,卷翅的幼蜂占全群75%以上,病轻的群亦占全群幼蜂的12~25%,如果对卷翅病不采取必要的予防措施,必将导致群势的迅速下降,造成严重的秋衰。一、卷翅病的症状此病在我们地区表现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病严重的幼蜂出房后两翅折叠,或两翅尖端很明显的卷起,翅不能伸展;另一种是幼蜂出房后,翅尖仅有极细微的卷曲,不注意时难于发现。两种类型,一种表现,病蜂失去飞行能力;试飞时爬出巢门相继死亡。此病  相似文献   

4.
蜜蜂卷翅病,俗称“焦翅”。患此病的蜂群,幼蜂羽化出房后,大部分翅膀残缺,部分幼蜂虽有翅,但软弱无力,不能展翅飞翔。到试飞时,跃出巢外在地上焦躁地爬行,然后死去。蜂群发生此病后,常导致几代蜂的死亡,群势陡然下降,强群变弱群,以至覆灭。  相似文献   

5.
壁虱病是一种很危险的蜂病,它造成蜂群衰弱,甚至整个蜂场复灭,给养蜂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这种蜂病1904年在英国的怀特岛首次发现,1920年才在蜜蜂的气管中找到病原体——壁虱(Acarlapis Wcodi)。此病世  相似文献   

6.
春季蜜蜂的疾病[独联体].M.巴屠也夫等春季是蜜蜂开始活动的季节,此时在许多蜂场常可看到有大量爬行的病蜂,在(原)苏联中部地区此病常出现在五月,因此养蜂者称这种病为“五月病”。这种病在有些蜂场可能只看到有个别病蜂,但是有些蜂场的病蜂数量就很多。随后患...  相似文献   

7.
防治蜜蜂“爬蜂病”验方蜜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一种蜜蜂传染病。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此病是由蜜蜂螺原体或螺原体与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的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成年蜂疾病。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多次对比试验,认为用灭滴灵和氟顺酸的混合药液防治“爬蜂病”效果...  相似文献   

8.
春夏之交,又到了群众称谓的“爬蜂病”的高发季节。对此病的防治,有关单位目前正在研究,尚未拿出有效的办法,在此之前,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交流防治经验,在这里我们选载了若干群众防治此病的药方,供参考、试用。为进一步交流防治“爬蜂病”的经验,编辑部特向广大养蜂工作者征集预防、治疗此病的经验和药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蜂群伤热引起的爬蜂病爬蜂病是目前我国较流行的一种蜂群疾病,发生此病的原因很多,疾病的类型也就多。有病毒感染型,主要是急、慢性麻痹病毒感染所致;孢子虫感染型爬蜂,它是由原生动物微孢子虫所感染引起;生物碱中毒型爬蜂,最典型的就是枣花病,它是由于枣花蜜中含...  相似文献   

10.
1991年秋季,我区普遍发生了白垩病。从7月中旬少数群发病至8月底已形成大流行的趋势。由于此病在我区第一次暴发,所以有人误诊为“烂子病”;也有人误诊为“蜂蛹病”,其实是“白垩病”。笔者饲养的80群蜂于8月份几乎全部发生此病。育王群及小群更为严重。经多方试验治疗,9月上旬症状已消失。治疗方法如下:一、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带蜂喷脾。  相似文献   

11.
爬蜂病的防治季福标,黄斌爬蜂病是春末夏初多发生于成年蜂的一种疾病。蜂群感染此病后,表现出烦躁不安、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青壮年蜂大量死于蜂箱外,给正常的养蜂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1988年早春,浙江某蜂场120群蜂于3月25日在浙江采油菜时加上继箱,4...  相似文献   

12.
科学管理蜂群预防白垩病[美国]德拉普兰.K.S白垩病是一种蜜蜂幼虫病,由真菌(蜂球囊菌)引发致病。成年蜂不生此病,但会在箱内和箱外(采集飞行时)传播真菌孢子。成年蜂因接触污染的水源、花朵、花粉或盗蜂而沾染上孢子。带回到箱里后,幼虫一吞进孢子,便得病。...  相似文献   

13.
蜂痢良药-仙人掌蜜蜂下痢病虽属非传染性病害,但蜂群一旦发生此病,其病蜂腹部膨大,飞翔困难,多在蜂箱外乱爬,常在蜂箱附近排出大量黄褐色且有臭味的粪便。冷天,病蜂为了排泄粪便,往往爬出巢门而冻死,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引起春衰。对于蜜蜂下痢病的治疗,过去常用...  相似文献   

14.
蜜蜂美洲幼虫腐臭病(AFB),亦称烂子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主要检疫对象之一。目前我国也将此病列为主要检疫对象。我市动物检疫员对来自浙江、江西、安徽、上海等十几个省市来自我市放养的蜜蜂进行认真检疫。每年都检出一定数量的美洲幼虫腐臭病。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巢脾化蜡,病蜂治疗,蜂箱蜂具消毒处理。现将此病的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美洲幼虫腐臭病(以下简称“差幼病”)又叫“烂子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幼虫病,西方蜜蜂尤其是意大利蜂容易感染。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和夏秋季节。当个别蜂群染病后,若不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由于蜂具的混用,特别是摇蜜  相似文献   

16.
蜜蜂“爬蜂病”的研究与防治实践(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峰 《蜜蜂杂志》2001,(8):15-16
近几年来 ,蜜蜂“爬蜂病”一直是困扰养蜂者的一大蜜蜂病害 ,其病因复杂 ,难诊断 ,难防治。我部时常收到读者来信询问此病。为了满足广大蜂友的要求 ,特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保专家冯峰研究员撰写了此文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治疗美洲幼虫腐臭病的经验美洲幼虫腐臭病是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蜂群患上此病,处理方法不一,笔者在60年代来养了5群蜂,有一年6月初几群蜂都程度不同地患上了此病,通过及时治疗和处理,根除了病患,20多年来一直没有复发,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一、蜂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爬蜂病的肆虐流行,给养蜂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作为养蜂户,为了减少损失,增加收入,我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爬蜂病的办法。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对爬蜂病,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病的发生。①防重于...  相似文献   

19.
漫谈垮蜂     
我们这个地区,由于农村种植业体制的改革,政府对养蜂业的扶持,从事养蜂的农户不断增多,但形成规模取得一定效益的并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养蜂户年年买蜂,年年垮蜂,其教训有以下几点。一、爬蜂病爬蜂病主要是孢子虫病和麻痹病,有时这两种病混合感染出现爬蜂。本地暴发的特点:春季在蒲公英花盛期,秋季在蜜源结束之后。如果气温下降,久雨不晴,箱内潮湿,或喂稀薄饲料极易暴发爬蜂病。一旦暴发了爬蜂病,蜂群很快就垮了下去。对付爬蜂病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此病应及时对症下药,可以减少损失。在饲喂蜂群时每公斤糖浆加入2片天滴灵…  相似文献   

20.
蜜蜂爬蜂病是引起蜜蜂不能正常飞行、在地上或巢门口等处爬行,最后抽搐致死的蜜蜂疾病的总称。该病发病迅速、病原传播快,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就会造成饲养蜂群垮掉,甚至全场毁灭。爬蜂病是影响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80%以上的蜂场不同程度的感染此病。由于引起爬蜂病的病因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