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用投影寻踪回归技术 ,对陆地棉杂种 F2 进行产量组分等影响因子分析表明 ,衣分是对皮棉产量的第一贡献因子 ,与遗传相关 ,通径分析的结果相反。发现了在非正态分布情况下 ,遗传相关、通径分析会严重偏离自然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的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除穗行数外,其余为正值.其中穗长、行粒数、结实长达到极显著标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粗、出籽率与子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其中穗长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8.760 4),其次为穗粗(p=7.201 7),而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高度重视选择果穗长而粗、出籽率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稻品种的几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穴穗数与产量间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在选育水稻新品种中,应在稳定千粒重和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把穗实粒数和穴穗数作为重点选择指标,可望选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8个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成  薛雁  苟升学 《玉米科学》2002,10(3):033-035
组配成不完全双列杂交的90个组合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对玉米穗长等8个产量组成因素与子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8个性状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结实性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未达0.05的显著水平,千粒重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其余6个性状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8个产量组成性状对子粒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结实长>穗粗>出籽率>千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结实性>穗长.选育夏播高产杂交种时,要重视选择果穗结实长、果穗粗、出籽率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水稻品种的几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穴穗数与产量间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在选育水稻新品种中,应在稳定千粒重和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把穗实粒数和穴穗数作为重点选择指标,可望选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个粳稻杂交组合F2代6个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参数、通径分析及选择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世代对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单穗重及单株谷重进行综合选择,对产量的遗传进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苏棉21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以每公顷铃数贡献最大,单铃重次之,衣分最小.据此提出苏棉21号增产途径应主攻每公顷铃数,兼顾提高单铃重,促进各因素间协调.  相似文献   

8.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骨干系法组配78个杂交组合,对玉米的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籽粒产量进行遗传相关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均达到极显著标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个产量构成因素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穗长对产量的总体效应值最大(0.733),其次是穗粗(0.698)。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高度重视选择果穗长而粗、行粒数多的类型,同时,保证一定的千粒重,对穗行数的选择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6个粳稻杂交组合F2代6个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遗传参数、通径分析及选择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世代对每穗粒数、有效穗数、单穗重及单株谷重进行综合选择,对产量的遗传进展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北五味子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宁省本溪县北五味子示范园内三年生成熟期北五味子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分析,并在遗传相关的基础上对产量性状进行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果穗数、平均穗重、产量、地茎、穗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育种选择潜力大。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果穗数分别与地茎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重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产量贡献较大的性状主要有果穗数、平均穗重、果穗长和比叶重,其中比叶重对产量为负向效应。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主要相关的5个性状中果穗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值最大,总间接正向效应值最小;果穗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正,总间接效应为负,且直接效应绝对值大于总间接效应;果穗长与地茎对产量的直接与间接效应均为正向,且总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比叶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值均为负,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数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亚麻籽粒产量、纤维产量和含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均属数量性状。关于亚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进度、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面的资料,国内、外报道尚不多见.我们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亚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5个组合,对玉米的生育期等10个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生育期外的9个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为正值,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实长、穗粗、株高、出籽率、百粒重、穗长和穗行数与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值,其中结实长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0.4676),其次为穗粗(P=0.4170),而生育期等3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选育玉米高产杂交种时,要注重果穗结实长度和穗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0个花生栽培品种和品系为材料,对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饱果数、秕果数、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单株荚果产量8个农艺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并以单株荚果产量为目的性状,利用与其它7个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具有一致性;对表现型的选择就可以获得理想的基因型;果多、果大的荚果饱满度好的性状选择是花生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目标;并且在注重荚果性状选择的同时还应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遗传相关通径分析结果如下:穗长、穗粒重两性状对小区产量直接影响较大;每穗实粒数和每穗不实粒数两性状对小区产量直接影响很小,但通过其他性状对小区产量的间接负影响很大;每穗总粒数对小区产量直接负影响很大;株高通过其他性状对小区产量间接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玉米11个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成  薛雁  何代元  刘强 《杂粮作物》2003,23(1):9-13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成35个组合,对玉米的生育期等11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等7个性状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为显著正相关,穗位高和穗粗为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穗行数为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穗结实长度等7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面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在玉米高产育种中,要重视选择果穗结实长、籽粒行数多、果穗长和出籽率高的类型,适当注意穗位高等3个性状的选择,对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选择可适当放宽。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把杂交种的各农艺性状协调到最佳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高产,调查影响产量的性状。从新疆向日葵品种中选择8个品种,对其9个主要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性和通径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茎粗、盘径和结实率等4个性状变量与产量显著相关,对产量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8158、-0.8677、0.4563和0.2002;间接影响系数在-0.1022~0.8982之间。在遗传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再进行通径分析表明,百粒重、结实率和盘径是影响产量最敏感的三个变量;株高、叶数、单盘粒数则对向日葵产量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因此初步认为在向日葵育种中,为保证高产首先要选择增加百粒重,适当重视选择盘径大、茎秆细的品种,同时兼顾其它性状,协调好各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植株性状遗传相关及遗传通径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铃薯的重要性状作了遗传参数估算和遗传相关分析,并对单株生产力、生育期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块茎重、单株薯块数、单株茎数、茎粗和商品薯率是重要的产量因子,在马铃薯育种中进行综合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培矮64S/9311的重组自交系F7群体(RILs F7)及其回交F1群体(RILs BCF1)这2个群体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了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在2个群体中的遗传变异性及相关性与通径关系。结果表明,性状发生了丰富变异,有利于进一步作杂种优势分析与QTL定位等研究;相关分析得出RILs F7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RILs BCF1小区产量和产量的构成因子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2个群体产量和产量的构成因子相关程度均表现为: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每穗总粒数单株有效穗数穗长;通径分析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是产量的重要作用因子,其它产量构成因素性状尤其是结实率,在产量贡献方面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头季以每穗粒数变异最大 ,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 ,对形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变异最大 ,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 ,对形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