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游客体验质量为切入点,建立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专家意见和预调研对问卷进行优化与提炼,利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与数据,通过模糊评判法对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消费行为和游客后续行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较强,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较差,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有待提升。针对旅游体验质量的现状提出了保护景区旅游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开展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5A级景区的宁波奉化滕头村,是新农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景区的典型案例,对乡村振兴中的村落化景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宁波滕头村为例,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使用网络文本分析和ASEB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游客旅游体验,并提出旅游体验提升策略。结果表明:游客对设施服务与旅游活动两方面体验性最差,其次村落风貌方面体验性较差,游客在景区环境方面体验性最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即今后滕头村要在凝练特色与发展优势、改善管理与设施服务、创新体验活动项目与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的形象直接关系着游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并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游玩的过程体验以及游客对于景区的基本印象。本文就从旅游景区的形象出发,研究旅游景区对于游客满意与忠诚的影响,并从增强对景区代表物的宣传、做好旅游景区的安全工作、加强旅游景区的服务、加强旅游景区的交通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游客对旅游景区满意与忠诚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沟通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及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和衡量景区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调查研究游客对景区导游解说、解说牌、印刷品和游客服务中心四个方面感知程度,提出通过提高景区导游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完善景区标识系统管理、突出解说媒介的景区特色、重视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规划、开设智能解说系统,强化景区网站建设等举措以提高游客对景区旅游解说系统满意度,对九华山风景区建立良好旅游解说系统及对我国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IPA分析法,对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选取生态环境、服务态度、消费水平、旅游安全等11个变量因子,通过对游客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游客对野象谷景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2个因子属于优势区,游客满意度较好;讲解服务、服务态度、旅游安全属于维持区,游客评价超过预期;餐饮购物、服务设施、消费水平属于改良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交通、景区容量、景区卫生3个因子属于弱势区,是景区的主要劣势。通过分析野象谷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景区游客满意度,增加景区吸引力,使景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地的服务质量和游客的体验感受愈来愈受到重视.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灵山景区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笔者在分析体验经济时代游客重视旅游体验质量的背景下,设计了灵山景区旅游体验质量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到访灵山景区的游客的基本出游特征,游客对灵山景区的服务环境质量、服务场景质量和消费情感质量的满意程度,旨在为灵山景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游客体验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获得游客的认同是实现乡村旅游景区良性发展的关键,而游客的旅游体验需求能否满足,则是景区能否赢得认同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参加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重视游客的体验需求对于景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游客体验需求指引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通设施的日臻完善,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流量的激增会给惠州西湖的环境和管理造成极大压力。从景区的游客心理承载力角度入手,对惠州西湖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尝试提出了提升景区游客体验质量,优化惠州西湖旅游景区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并提出了三亚市景区开发提升中全域旅游实践的必要性,介绍了三亚市景区开发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指出三亚景区数量较多,等级分布较为均匀,类型较为丰富,市场定位互为补充,市场吸引力较大,但同时景区与社区共同发展模式仍需完善,景区等级提升仍有空间,非传统优势景区市场吸引力仍待提升。从创新景区经营模式,提高景区旅游体验网络口碑好评程度,提升景区旅游产品创新水平,提高景区旅游营销体系丰富程度以及提升景区信息化水平等五方面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三亚景区开发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葛梦兰  魏薇  王金叶  毛双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48-10749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古东生态旅游区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对旅游出行具有明显的影响;游客对生态旅游区原生态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关注度高,景区原始自然风貌与森林环境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区游客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旅游知识相对不足,不文明行为表现较多。并对提高生态旅游者素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是世界遗产型景区不同于普通景区的重要功能,尤其是环境教育近年来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世界遗产型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目前武夷山景区环境教育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武夷山景区游客的人口统计特征、出行特征、环境意识、环境行为、体验效果、旅游需求等,进而提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应该拓宽环境教育宣传平台、丰富旅游环境教育解说系统、加强旅游环境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等优化环境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饭店经营情况、各大星级酒店客房出租数据及游客住宿体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合游客体验满意度理论、平等理论等,利用定性定量分析等方法分析游客住宿体验满意度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影响,最终得出游客住宿体验满意度与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259-260
我国现代旅游智慧应用的构想,充分满足游客的信息需求及客户体验,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是其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因此,本文基于物联网应用为出发点,从游客、景区、酒店三个方面对智慧管理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在旅游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提升充分满足游客的信息需求和客户体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托百度指数平台,通过搜索中国世界遗产景区的关键词,精选50项、 76处中国世界遗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将百度指数和网络游记关键词两类数据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层级分析法、网络文本分析法了解网络用户和现实游客对中国世界遗产景区的关注度差异与体验特征,明确并解决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1)网络用户的景区关注度在2011-2017年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2018年略有回落,2020-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明显的下降;(2)网络用户关注度与游客关注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但用户关注度与游客关注度之间差异较大,呈现出“名过其实”“名小于实”“名副其实”的3大类关注态势;(3)游客满意度主要以积极情绪为主,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景区氛围、较高的服务质量是旅游者产生积极情绪的显著性表现,而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游憩时间、旅游活动、身心体验、旅游环境等体验感知方面.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世界遗产景区网络关注度与满意度的提升和中国世界遗产资源的进一步保护与开发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小爱  侯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69-6972
通过对熊耳山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该景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100份,借助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TSI)测评模型,精确计算了熊耳山景区的游客满意度。结果表明,熊耳山的旅游性价比不高,游客普遍表示不满意;该景区的整体环境良好,游客的满意度较高;有部分游客对该景区的期望值不高;游客的重游意愿较高;与其他景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通过TSI总指数计算可知,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满意度为55.89%。最后,针对熊耳山存在的问题,从游览价值、环境感知、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几方面,提出了提升熊耳山游客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旅游吸引力为引线,以湘西土家族乡村旅游吸引力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构建6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运用修正IPA分析法,以引申重要性和满意度对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诉与反馈、基础设施、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民俗活动的新颖性、民族文化氛围、周边交通、到达旅游地所需时间是否合适是游客重视的指标,但体验满意度不高;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民居、原真性的民俗风情、土家美食、消费价格、吊脚楼民宿和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游客也重视,且体验满意度较高。游客对导游服务、商品、景区线路、标识、同类差异以及到达旅游地费用和文化传承不太在意,实际体验也不太满意;对遗留的文物古迹、管理有序、旅游从业者热情服务、当地居民热诚好客、向亲朋好友推荐度、与周边同类旅游地距离的合理性也不太关注,但体验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旅游景区印象是由多种因素在游客心中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认识。良好的旅游景区景区能够留给游客以美好的景区印象,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讲解员的讲解,本文就从导游服务出发,探析讲解员的讲解对于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最后提出一些讲解员讲解的建议,以期讲解员能够通过讲解为游客带来完美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  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结果  ①森林运动小镇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2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延展性(0.29)>魅力性(0.27)>兼容性(0.25)>远离(0.23),对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在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质量对游客森林环境感知满意度的负荷量最大,为0.74。②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P<0.05)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8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远离(0.90)>兼容性(0.88)>魅力性(0.84)>延展性(0.82),对4个维度之间的影响程度差别不大。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中,运动设施与运动兴趣的负荷量最大,均为0.59。③从路径系数差异来看,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0.86)高于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0.26)。  结论  森林景区环境质量和森林休闲运动体验均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森林休闲运动体验的影响大于景区环境质量;影响森林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的最大因素是运动设施的丰富性和森林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对于森林运动型旅游景区而言,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森林休闲运动项目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图2表1参24  相似文献   

19.
以旅游体验理论为支撑,结合农业功能和特点,分析了旅游者参加农业节庆的体验需求。基于旅游体验需求,探讨了提升我国农业节庆旅游吸引力的路径,即以旅游需求为核心,坚持贴近游客、贴近"三农"的宗旨,对村镇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融合利用,设计出地方感强烈的农业节庆主题和活动内容,同时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中,也要突显地方特征。此外,还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业节庆旅游吸引力的措施,包括策划突显地域特征与文化的节庆主题和内容、保证节庆中文化体验的真实、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利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采取适宜的举办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旅游体验理论为支撑,结合农业功能和特点,分析了旅游者参加农业节庆的体验需求。基于旅游体验需求,探讨了提升我国农业节庆旅游吸引力的路径,即以旅游需求为核心,坚持贴近游客、贴近"三农"的宗旨,对村镇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融合利用,设计出地方感强烈的农业节庆主题和活动内容,同时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中,也要突显地方特征。此外,还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业节庆旅游吸引力的措施,包括策划突显地域特征与文化的节庆主题和内容、保证节庆中文化体验的真实、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利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采取适宜的举办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