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合细菌是一大类具有光合色素,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的总称。由于光合细菌对鱼类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还有防治鱼虾疾病、净化养殖水质等多方面的功能近年来普遍受到水产科研部门的重视。我们从1989年开始对这类光合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特别在分离、培养适用于海水养殖池的光合细菌菌株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培养试验,并在实验室扩大培养中取得成功,1989—1990两年应用于生产性养虾池的试验研究均取得明显的效果。本文就海洋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在虾类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养虾池中洒入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可以净化水质、提高养虾池的水体透明度,还可以预防虾类病害的发生,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和成品虾的产量;在投饵时混入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可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并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虾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的改良效果。在养虾池中分别加入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以及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待其生长繁殖后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COD值和pH值等各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最适使用浓度约为2 0×1010个/m3。  相似文献   

4.
高位虾塘细菌数量变化特点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祥 《福建水产》2014,(3):219-226
本试验选取两口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塘,通过连续地周期性采样和测定分析,研究了虾池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变动规律及其与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口试验虾池异养细菌数量变化范围在9.07×10^3~2.13×10^5 cfu/mL之间,平均为6.45×10^4 cfu/mL,呈现持续缓慢上升的趋势;两口试验虾池的弧菌数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变化范围为2.12×10^2~2.91×10^3 cfu/mL,养殖生产前期较低,中期高,后期随着换水量的加大而有所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虾池水体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与透明度、 DO、 pH 呈负相关,与COD、 TSS含量呈正相关,其中弧菌数量与TS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0.05)。  相似文献   

5.
李其才  宋憬愚 《水利渔业》1997,(3):39-39,48
试验初步表明,将光合细菌作为饵料添加剂和直接施入水中,可改善罗氏沼虾池的水质,增加浮游生物量并提高虾的成活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对鲤鱼消化功能及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晋 《科学养鱼》2006,(5):42-43
本文通过光合细菌对鲤鱼肠道消化酶的变化状况、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中的增殖和分布规律以及它对水体中异养细菌和水质影响的研究,阐明了光合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邓欢  郭平 《水产科学》1991,10(1):18-20
通过对养虾池水中细菌数量随季变化,主要细菌种类及其对常用三种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结合实际生产进行药饵预防虾病投喂试验。结果表明:弧菌数量、致病性与温度成正相关,弧菌是养虾池中的正常菌群,对养虾池水中弧菌的抑制作用以呋喃唑酮为最佳、氯霉素次之、土霉素的效果最差,在养虾适当时期开始定期投药饵对避免对虾发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提高海围半成淡水池塘养虾的产量和效益的途径,并能在群众性养虾生产中推广应用,巩固、促进养虾业的发展。二、光合细菌的使用方式采用肇庆益生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光合细菌细菌密度109个/毫升以上,性状为红色或紫红色、pH8.5,带有菌体气味和?..  相似文献   

9.
青苔在虾池中大量生长繁殖,与对虾争夺生存空间,影响对虾的摄食与投饵,高温季节大量死亡腐烂,造成虾池严重污染。因此,长期以来,青苔作为养虾业一种重要的敌害生物,被列为清除对象,最终被彻底从虾池中清除掉。笔者从2000年开始从事生态调控绿色养虾技术研究与生产,通过反复的试验与生产证明:适量的青苔存在,对养虾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青苔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高活性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别从海滩污泥,高产虾池底泥和养虾消化道分离得到红螺菌光合细菌。经紫外线诱变和试验优选出高产、高活、耐药的菌株4株,分别为英腹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胶质红假单胞菌和嗜酸红假单胞菌,作为生产用菌种。单因子试验表明,NH4-N去除率达52%以上。经简易培养的生产菌液,在1993年对虾育苗生产中,变态率达79.8%,成活率达75%,在对虾养殖中,提高溶解氧2.08mg/L以上,明显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养虾过程中,虾池水和底泥泥浆中细菌数量变化规律以及“红腿病”虾心肌带菌率。结果表明;虾池水细菌数量受季节影响,底泥中细菌数量不受季节影响而一直上升;同期底泥细菌数量均高于池水细菌数量。病虾心脏带菌率随养虾时间延长而上升。并与底泥细菌数量增加趋势相同,与池水细菌数量关系不明显。说明底泥细菌含量过高是引起对虾红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升温促熟的方式培育魁蚶亲贝,经产卵、孵化、选幼,筛选出健康苗,在亲贝培育和幼体培育中采用投喂光合细菌的方法,结果发现投喂光合细菌的亲蚶性腺发育提前1~2d,投喂光合细菌的幼体变态率和生长速度均高于不使用光合细菌的幼体。后期培育中同时采用室外虾池所培育的饵料,效果较好,在500m3水体中,共育出健康稚贝37亿,海上中间培育,使用过光合细菌的幼体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电白县有1万多亩养虾池是建于1987年左右,由于虾池基础建设标准低及虾池老化,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对虾养殖业效益不高.因此,我们进行了改造老化虾池无公害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以改造老化虾池,实施无公害养殖,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及净水装置在特种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光合细菌和水质净化装置结合使用于温室养鳖和加州鲈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试验组换水次数比对照组少,但DO却比对照组高;COD、BOD、氨氮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加州鲈的增重率比照组高19.9%。说明光合细菌与净水装置联合作用,对特种水产养殖水水质的净化效果更佳,能明显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在养鱼、养虾等方面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以及光合细菌净化水质,防病,治病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及生物滤器在罗氏沼虾亲虾越冬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采用多种微生物与生物滤器联合使用的方式净化较多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池水质,结果表明:EM原露能有产地分解有机物,降低COD,但使用浓度不宜高于1:200000;光合细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玉垒菌的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于亲虾池水中原有细菌的接种作用,使生物滤器的熟化仅需18d即可完成,生物滤器能明显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氮含量;而不同试验微生物的存在,将对装置的硝化作用产生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同属有益微生物细菌种类,在南美自对吓的养殖应用非常广泛,其在降低水体过多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能促进吓生长,防治疾病提高产量。养虾关键在“养水”,要养好“水”,生物制剂不可少。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制剂,具有分解吸收水中有害气体、氨氮、硝酸盐等有机污染物,能抑制池底腐败细菌生长,净化水质,保水养水,有防病的效果。能调节对虾的营养结构,促进生长,缩短养殖期,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发病率,增加产量,降低养殖风险等功效。能稳定水质,对促进绿藻、褐藻的生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质光合细菌每毫升含活菌50亿,含单细胞蛋白60%,是对虾的天然饵料,每次按2%拌料投喂效果良好。现将养殖中使用光合细菌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廉江县养虾(集团)公司龙营围万亩虾塘建于1986年并开始养虾。起初该场沿袭北方养殖模式,以小贝类、下杂鱼等生饵为主要饲料,而且投饵量过大,造成虾池污染严重,池底淤泥过厚,水质恶化,缺氧泛塘,细菌丛生,病害多,虾生产缓慢,成活率低。不仅连年失收,而且虾池提早老化,生产力受到破坏。为寻求解决污染的途径,从1990年起,  相似文献   

20.
1 利用牛粪养对虾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利用牛粪养对虾,对虾生长良好,11周龄成活率达88%。该所在试验期间不投任何饵料,每周仅在虾池中投放30 kg牛粪。施放牛粪的海水养虾池,能大大降低对虾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